許國禎

《御藥院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換骨丹

療血滯而不流,衛氣遏而不通。風寒濕氣相搏筋血之間,內舍偏虛,發為不遂之病。氣感八風,血凝五痹,筋攣骨痛,癱瘓偏枯,一切風證並皆治之。服之神妙,難以言宣。

白話文:

治療血流不暢,衛氣不通。風寒濕氣在筋血間互相交結,內部防禦虛弱,發作為半身不遂的疾病。風氣影響八方,血液凝結形成五種類型的痹症,筋骨攣痛,半身癱瘓萎縮,所有風證都可治療。服用後效果神奇,難以用言語表達。

槐角子炙(黃熟),桑白皮(去粗皮,炙),川芎,蒼朮(去皮),白芷,蔓荊子(去萼),人參,威靈仙,何首烏,防風(以上各二兩),苦參,五味子,香附子(各一兩),麝香(半兩,另研),麻黃(一十斤),硃砂(末),上將麻黃去皮根,不去節,用河水三石三斗三升(小鬥七升是也),熬六斗濾去麻黃,澄清再熬至二升半,入其餘藥末。每一兩三錢作一十丸,硃砂為衣。

每服一丸,用酒一盞浸,至晚溶化開,臨臥服之。

白話文:

槐角子(烤熟變黃)、桑白皮(去除粗皮,烤製)、川芎、蒼朮(去除皮)、白芷、蔓荊子(去除萼片)、人參、威靈仙、何首烏、防風(以上各 2 兩)、苦參、五味子、香附子(各 1 兩)、麝香(半兩,研成細末)、麻黃(10 斤)、硃砂(研成粉末)

做法: 將麻黃去除皮根,保留節。用河水 3 石 3 鬥 3 升(1 鬥等於 7 升)熬煮麻黃,濾去麻黃後,澄清再熬煮至剩 2 升半。加入其餘的藥物細末。

用量: 每 2 兩藥物製作成 10 丸,硃砂用於包裹藥丸。

2. 活命金丹

治中風不語,半身不遂,肢節頑痹,痰涎上潮,咽嗌不利,飲食不下,牙關緊噤及解一切藥毒、酒毒,發熱腹脹,大小便不利,胸膈痞滿,上實下虛,氣閉面赤,汗後餘熱不退,勞病諸藥不治,無問老幼、男子、婦人,俱得服食。

白話文:

用於治療中風失語、半身不遂、肢體僵硬麻痺、痰液上湧、咽喉不適、飲食不下、牙關緊閉,以及解毒各種藥物中毒、酒中毒,發燒腹脹、大小便不通、胸悶腹脹、上焦實熱下焦虛寒、氣喘臉紅、盜汗後餘熱不退,各種治療無效的慢性病,不論年齡、性別,皆可服用。

貫眾,甘草,板藍根,乾薑(各一兩),龍腦(研,三錢),麝香(研,三分),牛黃(研,半兩),生犀,珠子末(各半兩),川大黃(一兩半),辰砂(四分,一半入藥,一半為末),青黛(三錢),薄荷(半兩),桂(三兩),甜消(一兩),

白話文:

貫眾、甘草、板藍根、乾薑(各 50 克),龍腦(研磨成粉,15 克),麝香(研磨成粉,1.5 克),牛黃(研磨成粉,25 克),犀角、珍珠粉(各 25 克),川大黃(75 克),辰砂(2 克,一半入藥,一半研磨成粉),青黛(15 克),薄荷(25 克),桂樹皮(150 克),甜消(50 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與研藥一處攪勻,煉蜜同水浸,𩚫餅為劑每兩作十丸,另以硃砂為衣,就濕真金箔四十箔為衣,臘月修合,瓷器收貯,多年不壞。如療風毒,茶清化下。解藥毒,新冷水化下。汗後餘熱勞病及小兒驚熱,薄荷湯化下。以上並量病大小,加減用之,大有效。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與研碎的藥材混合均勻。用蜂蜜和水浸泡,做成餅狀,每兩分成十丸。另外用硃砂做外衣,再用四十片真金箔做外衣。在臘月將藥丸組合完成,用瓷器貯存,多年也不會變質。用於治療風毒時,用茶水化開服用。用於解藥毒時,用涼水化開服用。用於治療汗後餘熱、勞病和小兒驚熱時,用薄荷湯化開服用。以上用藥,應根據病情輕重酌情增減,效果顯著。

3. 大辰砂丸

清頭目,化痰涎,利咽膈,手足麻木,肢節疼痛,鼻塞聲重,頭昏目眩,項背拘急,皮膚瘙癢,卒生癮疹,冒觸風寒,並服之。

白話文:

清腦醒神,化解痰涎,舒緩喉嚨和橫膈膜,改善手腳麻木和疼痛,疏通鼻塞和重音,緩解頭暈目眩,放鬆頸背緊繃,止癢,治療突然出現的疹子或過敏,以及預防風寒。

天麻(去苗,一兩),防風(去蘆頭,二兩),細辛(去苗葉、土,半兩),薄荷葉(半兩),川芎(一兩),甘草(炙一兩),吳白芷(一兩),硃砂(一兩,為末)

白話文:

  • 天麻(去掉根鬚,100克)
  • 防風(去掉根尖,200克)
  • 細辛(去掉根鬚和泥土,50克)
  • 薄荷葉(50克)
  • 川芎(100克)
  • 甘草(炙制後100克)
  • 吳白芷(100克)
  • 硃砂(100克,研成粉末)

上件七味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細嚼,食後生薑湯下,茶清亦得。

白話文:

將以上七味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如彈珠大小的藥丸,再用硃砂作為外衣。每次服用一粒,細細咀嚼,飯後用生薑湯送服,也可以用清茶送服。

4. 生朱丹

治諸風痰甚。頭痛目眩,旋暈欲倒,肺氣鬱滯,胸膈不利,嘔噦噁心,恍惚健忘,頸項強直,偏正頭痛,面目浮腫,筋脈拘急,涕唾稠黏,咽喉不利,常服清神爽志。

白話文:

用來治療各種嚴重的風痰症狀。症狀包括頭痛、頭暈、眩暈欲倒,肺氣鬱結,胸悶不適,噁心嘔吐,恍惚健忘,頸部僵硬,偏正頭痛,面部腫脹,筋脈拘緊,涕唾黏稠,咽喉不適。常服此方可使神清氣爽,精神振奮。

白附子(炮製,去皮臍,半斤),石膏(燒通紅放冷,半斤),龍腦(一字),硃砂(一兩二錢半,為衣),

白話文:

白附子(經過炮製,去除外皮和臍,半斤),石膏(燒至通紅冷卻,半斤),龍腦(少許),硃砂(一兩二錢半,用作塗抹)。

上件三味為細末,燒粟米飯為丸,如小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食後茶酒任下。

白話文:

上述三種藥材研成細末,用燒焦的粟米飯捏成丸子,大小如同小豆,再用硃砂包覆。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服用,可搭配茶或酒。

5. 獨活續命湯

治卒暴中風不省人事,漸覺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手足戰掉,語言謇澀,肢體麻痹,神情昏亂,頭目眩重,痰涎並多,筋脈拘攣不能屈伸,骨節煩疼不得轉側,及治諸風,服之皆驗。若治腳氣緩弱,久服得瘥。久病風人,每遇天色陰晦,節候變更,宜先服之,以防喑啞。

白話文:

用於治療突然中風,失去意識,逐漸出現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發抖、說話不清、肢體麻痺、精神恍惚、頭暈眼脹、痰涎增多、筋脈拘攣無法伸展、關節痠痛無法翻身,以及治療各種風疾,服用此藥均有效果。如果用於治療腳氣虛弱,長期服用可以治癒。患有風疾多年的人,每逢天氣陰晦、節氣變化時,ควร預先服用此藥,以預防失聲。

麻黃(去節根,一兩),人參(去蘆頭,一兩),黃芩(一兩),芍藥(一兩),芎藭(一兩),甘草(銼溫,一兩),防己(半兩),杏仁(去皮,炒黃細切,一兩),桂(一兩),防風(去蘆頭,一兩半),附子(炮去皮臍,細切,三兩),白花蛇肉(三錢),獨活(三錢),乾蠍(三錢),

上件為粗末,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五片,煎取一盞,去滓,稍熱食前服。

白話文:

麻黃(去掉根部和分叉,50克),人參(去掉鬚根,50克),黃芩(50克),芍藥(50克),川芎(50克),甘草(切碎並溫熱,50克),防己(25克),杏仁(去皮、炒黃、切碎,50克),桂枝(50克),防風(去掉鬚根,75克),附子(炮製後去皮和臍,切碎,150克),白花蛇肉(15克),獨活(15克),乾蠍子(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