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藥院方》~ 卷十一 (15)
卷十一 (15)
1. 加減益黃散
治小兒胃虛脾弱,脹滿滑泄等疾。
白話文:
治療小兒胃氣虛弱、脾氣不足,以及腹脹、腹瀉等疾病。
肉豆蔻,陳皮(去白),訶子皮(各半兩),丁香(二錢),甘草(炙,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前溫服,去青皮,加肉豆蔻。
白話文:
肉豆蔻、陳皮(去白色部分)、訶子皮(各 15 克),丁香(6 克),炙甘草(7.5 克)
2. 固腸丸
治小兒脾胃不和,腸滑泄瀉。
白話文:
治療小兒脾胃不合,腸胃滑瀉。
木香,肉豆蔻(麩裹煨,以面熟去面用),縮砂仁,赤石脂,厚朴(薑製),川薑
白話文:
木香、肉豆蔻(用麩皮包裹煨熟,熟後去除麵粉)、縮砂仁、赤石脂、厚朴(與生薑一起加工)、生薑
上各等分,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乳食前煎草節湯下。
白話文:
將以上各味藥材等分研磨成細末,加入麵糊中搓成小丸子,大小像黍米。每次服用 30 到 50 顆,在早餐前用草節湯煎服。
3. 木香豆蔻丸
治小兒泄痢不止,進食和氣。
白話文:
治療小孩腹瀉不停,促進飲食和調理氣機。
木香,草豆蔻仁,檳榔,陳皮,青皮(去白。各一兩),京三稜(四兩),肉豆蔻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黃米大。每服五十丸,棗湯下。
白話文:
將木香、草豆蔻仁、檳榔、陳皮、青皮(去白,各一兩)、京三稜(四兩)、肉豆蔻磨成細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黃米粒。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紅棗煮的湯水送服。
4. 豆蔻香連丸
治小兒乳食不節,腸胃虛弱,冷熱之氣客於腸間,下赤白痢,腸胃㽲痛,日夜頻,並不欲乳食,並皆治之。
白話文:
治療小孩飲食不節制,導致腸胃虛弱,冷熱氣滯留在腸間,出現下痢赤白,腸胃絞痛,日夜頻繁發生,並且不想吃奶或食物,這些症狀都能治療。
木香(半兩),黃連(三分,去須,微炒),肉豆蔻(二分),丁香(一分),訶黎勒(半兩,煨,去皮)
白話文:
- 木香:半兩
- 黃連:三分,去除須根,稍微炒過
- 肉豆蔻:二分
- 丁香:一分
- 訶黎勒:半兩,煨過後去除外皮
上為細末,粟米粥和丸,如黍米大,三歲小兒每服十丸,乳食前溫服米飲下,更量大小加減。
白話文:
最上面的是細小藥物,粥和丸藥就像小米那麼大,三歲以下的小孩每次服用十丸,於喝母乳或奶粉前溫服,再根據孩子的身體大小調整劑量。
5. 駐車丸
治一切下痢,無問新久,冷熱膿血,腸滑裡急,日夜無度,臍腹絞痛不可忍。
白話文:
治療所有的腹瀉,不管是新的還是舊的,不管是寒熱引起的,還是有膿血的情況,包括腸胃滑泄、腹部急迫感,日夜不停,以及肚臍周圍和腹部絞痛難忍的症狀。
黃連(去須,三兩),當歸(去蘆頭,一兩半),乾薑(一兩),阿膠(搗碎,炒如珠子,一兩半,為末,以醋四升,熬成膏)
白話文:
黃連(去掉鬍須,3 兩) 當歸(去掉蘆頭,1.5 兩) 乾薑(1 兩) 阿膠(搗碎,炒成珠子狀,1.5 兩,研磨成粉),用 4 升醋熬煮成膏狀
上為細末,以阿膠膏和,並手丸,如黃米大。每服三十丸,乳食前溫米飲下,日三服。
白話文:
藥粉或細末加入阿膠膏調勻,用手搓成黃米粒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 30 粒,用米湯送服,在進食前喝溫的米湯,一天服用三次。
6. 黃連阿膠丸
治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狀如魚腦,裡急後重,臍腹疼痛,口燥煩渴,大便不利。
白話文:
治療肠胃气虚,冷热不调,腹泻带有红白黏液,像鱼脑一样,感觉里急后重,肚脐周围疼痛,口干烦渴,大便不通畅。
黃連(去須,三兩),茯苓(去粗皮,二兩),阿膠(炒,一兩,另為末)
上黃連、茯苓同為末,水調阿膠和,眾手丸,如黃米大。每服二十丸,乳食前溫米飲下。
白話文:
黃連(去掉鬚鬚,三兩) 茯苓(去掉粗糙的外皮,二兩) 阿膠(炒過,一兩,另外研磨成粉)
7. 虎睛丸
治小兒二十四種驚癇,手足壯熱,嘔逆夜啼,臥睡不安,驚痢。
白話文:
治療小兒二十四種驚風癲癇,手腳發熱,嘔吐逆煩,夜晚哭鬧,睡不安穩,以及因驚嚇引起的腹瀉。
虎睛(一對,微炙,細研),牛黃,梔子仁,白茯苓(各半兩),人參(去蘆頭),鉤藤,川大黃,黃芩(以上各一兩),生犀角屑(二兩),蛇蛻皮
白話文:
虎睛(兩隻,稍微炙烤,研磨細緻),牛黃,梔子仁,白茯苓(各 120 公克),人參(去除鬚根),鉤藤,川大黃,黃芩(以上各 240 公克),生犀角屑(480 公克),蛇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細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三歲兒每服,以熟水研破一丸服之。三四歲兒每服二丸,以粥飲下亦得。更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細末,仔細研磨均勻,用蜂蜜調和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三歲的孩子每次服一丸,用溫水研磨破開後服用。四歲的孩子每次服兩丸,可以用粥送服。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藥量。
8. 溫白丸
治小兒脾氣虛困,泄瀉瘦弱,冷疳洞痢及因吐瀉,或久病後成慢驚,身冷瘛瘲。
白話文:
治療小兒脾胃氣虛導致的疲倦乏力,腹瀉體瘦,以及因為寒涼引起的疳積和痢疾,還有因為嘔吐腹瀉或者長時間生病後出現的慢性驚風,身體冰冷和肌肉抽搐。
天麻(生,半兩),白殭蠶(炮),白附子(生),乾蠍(去毒),天南星(銼,湯洗七次,焙。各一分)
白話文:
天麻(新鮮,半兩) 白殭蠶(炮製) 白附子(新鮮) 乾蠍子(去除毒性) 天南星(切碎,用熱水洗七次,烘乾。各一份)
上同為末,湯浸寒食麵為丸,如綠豆大,丸了仍於寒食麵內養七日,取出,(未及養七日,合成便服之。)每服五七丸至三二十丸,空心,煎生薑米飲下。漸加丸數,多與服。
白話文:
藥方中的藥材都研成細末,用湯將寒食麵(一種中藥)浸泡後,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丸子搓好後,再放入寒食麵中保存七天,取出後(如果未滿七天,合成也能服用)。每次服用五到七顆丸子,最多可服到二三十顆,空腹時用煎好的生薑米湯送服。逐漸增加丸子數,多次服用。
9. 異功散
溫中和氣,治吐瀉不思乳食。凡治小兒虛冷病,先與數服,以正其氣。
白話文:
溫暖中焦,調和氣機,治療嘔吐腹瀉和不想吃奶或食物。凡是治療小兒虛寒病,先給幾劑藥,來調理他們的氣機。
人參(去蘆頭),茯苓(去皮),白朮,甘草,陳橘皮(各等分)
白話文:
人參(去除頂部的根鬚),茯苓(去除外皮),白朮,甘草,陳皮(各取等量)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五片,棗二枚,同煎至七分,食前溫熱服,量多小與之。
白話文:
這個藥方由細小藥材組成,每次用量兩錢,加一碗水,五片生薑,兩顆紅棗,一起熬煮到還剩七分,在飯前溫熱服下,如果藥量太多或太少,應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