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禎

《御藥院方》~ 卷十一 (1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14)

1. 鉤藤丸

治小兒風癇,時發時止,歲月不休,常服除根元。

鉤藤,川升麻,烏犀(鎊),黃芩(去黑心並皮),玄參,茯神,防風(去蘆頭),秦艽,檳榔,黃連,大黃,地骨皮,天竺黃,甘草(炙),牙硝,麥門冬(去心),龍齒,琥珀,青黛,珍珠(另研),麝香,牛黃,丹砂(另研),龍膽(以上各半兩),蜣螂(去頭足翅),蟬(去頭足翅,生用。各三個),人參(一兩),金箔,銀箔(各四十片,同研),虎睛(一對,酒浸,焙乾)

上件除另研外,為細末,軟飯丸如黃米大。每一歲兒服二十丸至三十丸,人參湯或薄荷湯下。

白話文:

治療小兒風癇,這種病會時好時壞,多年不癒,長期服用此藥可以徹底根治。

藥材包含:鉤藤、川升麻、烏犀(磨粉)、黃芩(去除黑心及外皮)、玄參、茯神、防風(去除蘆頭)、秦艽、檳榔、黃連、大黃、地骨皮、天竺黃、甘草(炙)、牙硝、麥門冬(去除心)、龍齒、琥珀、青黛、珍珠(另外研磨成粉)、麝香、牛黃、丹砂(另外研磨成粉)、龍膽(以上各半兩)、蜣螂(去除頭、腳、翅膀)、蟬(去除頭、腳、翅膀,生用。各三個)、人參(一兩)、金箔、銀箔(各四十片,一起研磨)、虎睛(一對,用酒浸泡後烘乾)。

以上藥材,除了另外研磨的以外,都磨成細末,用軟飯做成如黃米大小的藥丸。每一歲的孩童服用二十到三十丸,用人參湯或薄荷湯送服。

2. 牛黃丸

治法同前鉤藤丸,治法同。

白花蛇(酒浸),人參,茯神,獨活(以上各半兩),鉤藤(一分),腦子,麝香,牛黃(以上各一錢),硃砂(另研,三錢),雀兒飯甕(三十個)

上件除研藥外,為末,後同研令勻,煉蜜丸,一兩作三十丸,金箔為衣,每一歲兒服一丸,人參湯或薄荷湯化下。

白話文:

牛黃丸

此藥的治療方法和之前提過的鉤藤丸相同,治療方法也一樣。

藥材包含:用酒浸泡過的白花蛇、人參、茯神、獨活(以上各半兩),鉤藤(一分),冰片、麝香、牛黃(以上各一錢),另外研磨的硃砂(三錢),以及雀兒飯甕(三十個)。

將除了研磨的藥材以外的所有藥材磨成粉末,然後與研磨好的藥材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每兩藥材做成三十個藥丸,用金箔包在藥丸外層。每一歲的孩童服用一丸,用人參湯或薄荷湯化開後服用。

3. 丹砂虎睛丸

治小兒諸驚癇,兼壓驚鎮心臟。

丹砂(半兩),虎睛(一隻),牛黃(研),麝香(研),犀角末(各一錢一字),鉤藤(二兩),白茯苓(去黑皮,銼),黃芩(去黑心),人參,梔子仁(以上各半兩),大黃(濕紙裹煨熟,銼,一兩)

上件搗研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至二丸,煎金銀湯化下,人參湯亦得,更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治療小兒各種驚風、癲癇,兼具安定心神、壓驚的作用。

使用丹砂(半兩)、虎睛(一隻)、牛黃(磨成粉)、麝香(磨成粉)、犀角末(各一錢一字)、鉤藤(二兩)、白茯苓(去除黑皮,切碎)、黃芩(去除黑心)、人參、梔子仁(以上各半兩)、大黃(用濕紙包裹後煨熟,切碎,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雞頭實一般。每次服用一丸至兩丸,用煎好的金銀花湯化開後服用,用人參湯也可以,再依照孩童年紀大小酌量增減藥量。

4. 郁李仁丸

治襁褓小兒大小便不通,並驚熱痰實,欲得溏動。

川大黃(一兩,去粗皮,取實者,銼,酒浸半日,控干,炒,為細末),郁李仁(一兩,去皮),滑石(半兩,細研)

上先將郁李仁研成膏,和大黃、滑石,丸如黍米大,量大小與之,以乳汁或薄荷湯下。

白話文:

治療嬰幼兒大小便不順暢,以及驚嚇發熱、痰多等實證,想要讓他們排便鬆軟。

使用川大黃(一兩,去除粗皮,選取飽滿的,切碎後用酒浸泡半天,瀝乾,炒過,磨成細末)、郁李仁(一兩,去皮)、滑石(半兩,磨成細末)。

先將郁李仁研磨成膏狀,再與大黃、滑石混合均勻,搓揉成小米粒大小的藥丸,依照嬰兒的年齡大小給予適當的劑量,用母乳或薄荷湯送服。

5. 麝蟾丸

治驚風涎熱潮搐。

大幹蟾(秤,二錢匕),鐵粉(三錢匕),硃砂末(二錢匕),青礞石末,雄黃末,蛇黃(燒,取末,各二錢匕),龍腦(一字匕),麝香(一錢匕。各另研)

上件研勻,水浸蒸餅心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薄荷水化下半丸至一丸,無時。

白話文:

治療驚風、痰熱、發燒抽搐。

使用大隻的乾燥蟾蜍(秤重,約二錢)、鐵粉(約三錢)、硃砂末(約二錢)、青礞石末、雄黃末、蛇黃(燒過,取末,各約二錢)、龍腦(約一字)、麝香(約一錢,皆另外研磨)。

將上述藥材研磨均勻,用水浸泡過的蒸餅中心部分做成藥丸,像梧桐子般大小,外層裹上硃砂。用薄荷水送服,每次服用半丸到一丸,不拘時間。

6. 七味羌活膏

治急慢驚風,壯熱發搐。

羌活,獨活,烏蛇肉(酒浸一宿,焙。各一兩),天麻,全蠍,白殭蠶,人參(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皂角大,每兩作五十丸。每服一丸,煎荊芥湯化下。

白話文:

這個藥膏叫做七味羌活膏,可以用來治療急性和慢性的驚風,以及發高燒、抽搐等症狀。

藥材包含:羌活、獨活、烏蛇肉(用酒浸泡一個晚上後烘乾,各一兩)、天麻、全蠍、白殭蠶、人參(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每顆像皂角那麼大,每兩藥材可以製作成五十顆藥丸。每次服用一顆,用煎好的荊芥湯化開後服用。

7. 胡黃連丸

鎮驚散熱,截疳。

胡黃連,黃連(各半兩),硃砂(一分,另研)

上二味為細末,研入硃砂末,都填在棕豬膽內,用淡漿水煮,以杖子於銚子上,用線釣之,勿著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蘆薈、麝香各一分,飯丸黃米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至三十丸,食後米飲下。

白話文:

這個藥丸具有鎮定驚嚇、散發熱氣、以及截斷疳積(小兒消化不良、營養不良)的作用。

藥材成分包含胡黃連和黃連各半兩,另外加入硃砂一分(需另外研磨成粉)。

將胡黃連和黃連磨成細粉,再加入硃砂粉,全部混合均勻後,填入乾燥的豬膽內。接著用淡米漿水煮,用一根棍子將裝著藥的豬膽掛在鍋子上,不要讓它碰到鍋底。煮大約一頓飯的時間後取出,再加入磨成粉的蘆薈和麝香各一分,將所有藥材混合均勻,用米飯捏成黃米粒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到二十或三十丸,飯後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