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衛生方》~ 校刻嶺南衛生方中卷 (15)
校刻嶺南衛生方中卷 (15)
1. 續附蛇虺螫䘌諸方
五嶺之南,不惟煙霧蒸濕,亦多毒蛇猛獸。故前賢有詩云:霧鎖瓊崖路,煙籠柳象州,巴蛇成隊走,山象著群遊。又編類集,及嶺外代答本草諸書,備言廣郡多蛇虺蜈蚣。愚既表出瘴癘論方,又不得不附治蛇虺螫䘌數方,以濟人之緩急。尤當謹者:夜起不可倉促,及不可無燈,又不可不穿鞋襪。
嘗聞有人中夜下榻,而蜈蚣偶棲其鞋上,足一觸之,連咬數口,呻吟苦痛。經旬日後,方得香白芷、雄黃末服之,藍靛汁傅之乃愈。又聞有夜急登廁者,遇蛇傷其肛門,且不曉藥,毒中臟腑,坐受其斃。張季明《醫說》載一村婦忽卒吹火,不知火筒中偶有蜈蚣,驚逃竄入喉,致下胸臆,悲泣求救。傍人云:可討小豬兒一隻,斷喉取血,(一說雞血尤妙。
)令婦人頓吃,須臾更灌生油一口,遂噁心,其蜈蚣滾在血中吐出,繼與雄黃,細研水調服遂愈。又載:有人為蝮所齧,致遍身皮脹,口吐黃水,良久悶絕。一道人以新汲水調香白芷末二錢,灌之立蘇,再服及愈。道人云:法當以麥門冬湯調服,今倉促以水代之亦效。《本草衍義》載有被蛇傷而昏困者,一僧以五靈脂一兩,雄黃半兩,為末,酒下二錢,遂蘇。
凡遭蛇虺、蜈蚣、蝮、蠍等傷,急取香白芷、雄黃末、靛花生藍汁之類,且服且傅,立有功效。或但得白礬,火上炙溶滴在所傷處,解其毒亦可也。治虎犬咬,亦宜以白礬末摻瘡封裹之,自愈。
一方
用醋煮白礬,治蠍傷,蓋醋主收斂,不使毒氣散漫也。又蛇傷者,只以蛇蛻皮一片,貼在傷處,就灼艾三五壯,引去毒氣。《朝野僉》載云:凡惡蟲所螫,馬汗入瘡,可取艾灸其傷處,即此法也。非蛇傷卻不必蛇蛻,蜈蚣傷雞冠血及雞屎塗亦可。又法捉大蜘蛛一枚,縱其齧所傷處,候吃其毒。
蜘蛛困悶自落,卻滴冷水數點以治之。如覺未愈,更捉一枚齧之,使毒氣淨盡也。
一法
治蛇入口並七孔中者,割母豬尾瀝血於口中並孔中即出。
一法
治卒為蛇繞不解。用熱湯淋之。若倉促無湯令人尿之。
一方
治赤蜈蚣毒,用桑枝汁同鹽擦痛處。或溶蠟於痛處肉赤為度。
又方
用皂角於咬上炷艾灸,熱則去之。
一方
治蜘蛛飛絲入口。用紫蘇葉不問舊新,嚼之即愈。
癸亥續此於封川
白話文:
[續附蛇蟲咬傷各方]
內容翻譯爲:
在五嶺之南的地方,不僅煙霧瀰漫,溼度高,還存在許多有毒的蛇和猛獸。因此,前賢曾作詩描述:霧鎖住瓊崖的道路,煙籠罩着柳象州,巴蛇成隊地行走,山象成羣地遊蕩。根據編類集和嶺南代答本草等書的記載,廣東地區多蛇、虺、蜈蚣。我已經提出了關於瘴癘的治療方法,現在不得不附上幾個治療蛇蟲咬傷的方子,以便在緊急時刻能幫助人們。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夜間起牀不要匆忙,不要沒有燈就行動,也要記得穿上鞋襪。
我曾聽說有人在半夜下牀時,蜈蚣正好棲息在他的鞋子上,腳一碰到蜈蚣,就被連咬數口,痛苦呻吟。過了十天後,才找到香白芷和雄黃粉服用,並用藍靛汁塗抹傷口才痊癒。又聽說有人夜裏急着上廁所,被蛇咬傷了肛門,又不知道該用什麼藥,毒液侵入臟腑,最終不幸身亡。張季明的《醫說》記載一個村婦突然吹火,卻不知道火筒裏有蜈蚣,驚慌逃跑時竄入喉嚨,導致胸部劇痛,悲泣求救。旁人建議:可以找一隻小豬,割開喉嚨取血,(也有說法是雞血更有效。
)讓婦女立刻吃下去,片刻後再灌入一口生油,就會感到噁心,蜈蚣會滾在血中被吐出來,接着服用雄黃,細研成粉末用水調服就能痊癒。又記載有人被蝮蛇咬傷,導致全身皮膚腫脹,口吐黃水,過了一會兒就昏迷了。一位道士用新打來的水調香白芷末兩錢,灌服後立刻甦醒,再次服用後痊癒。道士說:按照方法應該用麥門冬湯調服,但現在倉促之下用水代替也有效果。《本草衍義》記載有被蛇咬傷而昏迷的人,一位僧人用五靈脂一兩,雄黃半兩,研磨成末,用酒送服兩錢,便甦醒了。
凡是遭受蛇、虺、蜈蚣、蝮、蠍等咬傷,應立即使用香白芷、雄黃末、靛花、生藍汁等藥物,同時內服外敷,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只能找到白礬,可以將它放在火上烤化,滴在受傷處,也能解毒。治療虎犬咬傷,也適宜用白礬末撒在傷口上,然後包紮,自然會痊癒。
一種方法:
用醋煮白礬來治療蠍子咬傷,因爲醋具有收斂作用,可以防止毒素擴散。對於蛇咬傷,只需取蛇蛻皮一片,貼在傷口上,然後在上面燒艾灸三到五次,可以引導出毒素。《朝野僉》記載:對於惡蟲咬傷,馬汗進入傷口,可以取艾草灸燒在受傷處,就是這個方法。如果不是蛇咬傷,則不必使用蛇蛻,蜈蚣咬傷可以用雞冠血或雞糞塗抹。另一種方法是抓住一隻大蜘蛛,讓它咬在受傷處,等待它吸食毒素。
當蜘蛛因吸食毒素而變得睏倦時,自然會掉落,此時可用幾滴冷水治療傷口。如果感覺還未痊癒,可以再抓一隻蜘蛛繼續吸食,直到毒素完全排出。
一種方法:
如果蛇咬入口腔或七竅中,割開母豬尾巴,將血液滴入口腔和七竅中,蛇就會出來。
一種方法:
如果突然被蛇纏繞無法解脫,可以用熱湯淋在身上。如果沒有熱湯,可以讓別人用尿淋在身上。
一種方法:
治療紅蜈蚣的毒素,可以用桑枝汁和鹽混合塗抹在疼痛處。或者在疼痛處融化蠟燭油,直到肉變紅爲止。
另一種方法:
用皁角在咬傷處進行艾灸,當感覺到熱時就停止。
一種方法:
治療蜘蛛飛絲進入口腔的情況,無論舊新,使用紫蘇葉咀嚼即可痊癒。
癸亥年,在封川繼續補充這些內容。
2. 《集驗》治蠱毒諸方
凡蟲毒有數種,曰蛇毒、蜥蠍毒、蛤蟆、蜣螂、草毒,皆是變亂元氣也,有人固造作之者,即謂之蠱。多因飲食內而行之,與人患禍。患禍於他則蠱主吉利。所以蠹害之徒蓄事之。人中其毒者,心腹絞痛,如有物齧,或吐下血,皆如爛肉。或好臥暗室,不欲光明。或心性反常,乍嗔乍喜。
或四肢沉重,百節痠疼。或乍寒乍熱,身體習習而痹,胸中滿悶。或頭目痛。或吐逆不定。或面目青黃,甚至十指暗黑。診其脈緩大而散,皆其候也,然其毒有緩有急,急者倉促,或數日乃死。緩者延引歲月,遊走腸內,蝕五臟盡則死。治蠱方藥甚多,今但取其簡而易,用之已驗者耳。
白話文:
總的來說,蟲毒有多種類型,包括蛇毒、蜥蜴和蠍子的毒素、蟾蜍、金龜子、以及某些植物的毒素,這些都可能擾亂人體的正常機能。如果有人刻意製造這樣的毒素,我們就稱之為蠱。這些毒素大多是通過飲食進入人體,對人造成傷害。對他人造成傷害時,施蠱的人反而會得到好處,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有害的人會蓄意使用它們。
中毒的人可能會感到劇烈的心腹痛,好像有東西在啃咬,或者會嘔吐出血,看起來就像腐爛的肉。有的人喜歡待在昏暗的房間,不想看到光亮。有的人性格變得異常,時而憤怒,時而高興。
有的人四肢沉重,全身關節痠痛。有的人時冷時熱,身體感覺麻木,胸中滿悶。有的人頭痛眼痛。有的人噁心嘔吐,無法控制。有的人面色青黃,甚至手指也變黑。診斷其脈搏緩慢、大而散,都是中毒的症狀。然而,這種毒素的毒性有輕有重,嚴重的可能突然發病,幾天內就會死亡。輕微的則可能拖延數月,毒素在腸道中游走,侵蝕內臟,直到五臟六腑都被完全破壞才會死亡。
治療蠱毒的方藥有很多,這裡只選取了最簡單易用,且已經被證實有效的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