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三 諸氣門 (2)
卷之三 諸氣門 (2)
1. 諸疝
延胡索散,治小腸氣痛。絕妙。
延胡索(鹽炒),乾蠍
上等分。細末。溫酒下。(朱仁卿方)
一捻金散,治奔豚小腸諸氣,痛不可忍。
全蠍(炒,一兩),附子(半兩,生用,去皮臍),延胡索,川楝子,舶上茴香(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痛作時熱酒調下。甚者不過再服。神效。(《本事方》)
復元丸,治釣腸病。
白話文:
延胡索散能治小腸氣痛,效果極佳。將延胡索(用鹽炒過)和乾蠍等量研磨成細粉,溫酒服用。
一捻金散則專治奔豚症、小腸氣痛,痛到難以忍受的狀況。將全蠍(炒過,一兩)、附子(半兩,生用,去皮臍)、延胡索、川楝子、舶上茴香(炒過,各一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痛發時用熱酒調服,嚴重者最多服用兩次即可,效果神速。
復元丸則用來治療釣腸病。
川楝子(二十五個,銼肉,作五份。一份茴香炒,一錢;一份陳皮炒,二錢;一份黑牽牛炒,二錢;一份神麯炒,二錢;一份巴豆五粒炒,除去巴豆),破故紙(二錢,代用)
上為細末,煮少麵糊為丸。取江水、井水、塘水、田水、圳水,合煮湯吞下,空心服。
木香飲,治小腸氣痛。(黃槐卿方),詩訣曰:小腸氣痛腰先曲,無淚叫啼空眼哭,口乾腳冷上唇乾,額上汗珠濕漉漉。
川楝子(十個,巴豆七粒,炒令土黃色,去巴豆,入茴香半兩),延胡索(半兩),南木香(二錢),使君子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記載了兩個中醫方劑,都用於治療小腸氣痛。
第一個方劑
主要使用川楝子、破故紙等藥材,並根據藥材特性進行不同的炮製方法,例如與茴香、陳皮、黑牽牛等藥材搭配炒制。最後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麵糊做成丸子,並用五種水混合煮沸後服用。
第二個方劑
主要使用川楝子、巴豆、延胡索、南木香和使君子等藥材,同樣經過炮製,再混合服用。
詩訣
則以簡潔的詩歌形式描述了小腸氣痛的症狀,包括腰部彎曲、無淚哭泣、口乾腳冷、上唇乾裂等。
注意
中醫藥材的使用需要專業醫生的指導,請勿自行配藥服用。
上為末。米飲調下。大人小兒皆用。
各半散,治小腸氣撮痛。
室女發(燒灰),茴香
上等分為末。無灰酒調,熱服,不拘時候。(出《海上方》)
吳茱萸丸,治膀胱氣痛。
吳茱萸(不拘多少,作四份,一份酒浸,一份童子小便浸,一份醋浸、一份水浸,合蒸,焙乾)
上為末,水煮麵糊丸。空心酒下。(祿江石信甫方,甚驗)
金鈴子丸,治膀胱小腸疝氣,臍腹苦痛。
白話文:
[各半散]
將上方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湯調服。大人小孩皆可服用。此方可治小腸氣撮痛。
[吳茱萸丸]
將室女頭髮燒成灰燼,與茴香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用無灰酒調和,熱服,不拘時辰。(出自《海上方》)此方可治膀胱氣痛。
[吳茱萸丸]
取吳茱萸不拘多少,分成四份。分別用酒、童子小便、醋、水浸泡,再一同蒸煮,曬乾。將其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丸子。空腹用酒送服。(出自祿江石信甫方,效果顯著)此方可治膀胱氣痛。
[金鈴子丸]
此方可治膀胱和小腸疝氣,以及臍腹部的疼痛。
註釋
- 室女發: 指未婚女子的頭髮。
- 無灰酒: 指沒有經過煙熏火燎的酒,也就是未經過煙熏火燎的酒,也就是純釀造酒。
- 童子小便: 指未成年男子的尿液。
- 祿江石信甫方: 指一位名叫祿江石信甫的醫師所創的方子。
[各半散]
把藥材磨成粉末,用米湯調和服用。大人小孩都可以服用。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小腸氣導致的疼痛。
[吳茱萸丸]
把未婚女子的頭髮燒成灰燼,和茴香混合磨成粉末,用純釀造酒調和,趁熱服用,不分時間。這個方子出自《海上方》,可以治療膀胱氣痛。
[吳茱萸丸]
取適量吳茱萸,分成四份。分別用酒、童子小便、醋、水浸泡,然後一起蒸煮,曬乾。把吳茱萸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丸子。空腹用酒送服。這個方子出自祿江石信甫,效果非常顯著,可以治療膀胱氣痛。
[金鈴子丸]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膀胱和小腸疝氣,以及肚臍和腹部疼痛。
茴香,川楝子(半兩,每個作四片,用巴豆四十九粒,炒焦為度,不用巴豆),破故紙,胡蘆巴(炒。各二兩)
上細末,酒糊丸。每服三十丸,細嚼胡桃仁三個,熱蔥酒送下。常服,鹽酒吞下亦可。
金鈴子散,治膀胱疝氣,小腸偏墜,小腹撮痛,發則欲死,諸所不治,妙方。(趙府雷制屬凝沖方)
川楝子(一兩,淨),斑蝥(十四個,去頭、翅、足),巴豆(十四個,去殼並心,劈開作二片)
上二味同川楝肉於銀石瓦器內,慢火炒,令川楝肉帶微黃焦色,取去斑蝥、巴豆二藥不用,只將川楝子肉別安之一處。外用茴香三錢重,和前川楝子肉,用鹽合炒令香。並前川楝子碾為細末。每服二錢匕,空心溫酒調下。若臟腑微痢痛即愈。病久而甚病者不過三服,病退即止,不可過劑。服後仍用安腎丸、沉香蓽澄散吞服,以補其虛,則其疾永不作矣。
白話文:
金鈴子散
此方主治膀胱疝氣、小腸偏墜、小腹劇痛,發作時疼痛難忍,各種治療方法都不奏效,是治療此類疾病的妙方。(此方為趙府雷氏凝沖方)
第一個方子
- 茴香、川楝子(半兩,每個川楝子切成四片,並用巴豆四十九粒,炒至焦黃,不用巴豆)、破故紙、胡蘆巴(炒,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糊做成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細嚼三個胡桃仁,用熱蔥酒送服。可以經常服用,也可以用鹽酒送服。
第二個方子
- 川楝子(一兩,去皮洗淨)、斑蝥(十四個,去除頭、翅、足)、巴豆(十四個,去除殼和心,劈開成兩片)
將以上三味藥材一同放入銀石瓦器中,用小火慢慢炒,直到川楝子肉呈微黃焦色,然後取出斑蝥和巴豆不用,只留川楝子肉備用。另外,用茴香三錢與川楝子肉一起用鹽合炒,炒至香氣四溢。將炒好的川楝子肉與之前剩下的川楝子肉一起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匕,空腹溫酒調服。如果患者有臟腑輕微痢疾疼痛,服藥後即可痊癒。病程較長病情嚴重的患者,最多服用三次即可見效,病情好轉後停止服藥,不可過量。服用此方後,可以再服用安腎丸、沉香蓽澄散,以補益虛損,從而徹底治癒此病。
治膀胱氣痛方(《本事方》)
歙縣尉宋荀甫,膀胱氣作,痛不可忍。醫者以剛劑與之,痛愈甚,溲溺不通三日。許學士診其脈曰:投熱藥太過。適有五苓散一兩,分作三。易其各用連須蔥一莖、茴香及鹽少許,水一盞半,煎七分,連服之。中夜下黑小便如豆汁一二升,臍下寬,得睡。明日脈已平,續用硇砂丸,數日愈。
此疾往來,皆因腎虛。《聖惠》云:腎氣虛,風冷所侵,流入於腎,不能宣散而然也。卵脹、腸㿗難治,獨氣㿗、水㿗,治之易愈。又有寒疝之氣,注入㿗中,名曰狐疝,亦屬㿗病。嚴氏云:四㿗治法,橘核丸主之。漫錄於後:
白話文:
治膀胱氣痛方(《本事方》)
歙縣尉宋荀甫,膀胱氣痛發作,痛得難以忍受。醫生用辛辣的藥物治療,結果疼痛更加劇烈,導致三天無法排尿。許學士診斷了他的脈象,說道:服用熱性藥物過度了。正好有一兩五苓散,分作三份。他改用每份五苓散加入連鬚蔥一莖、茴香和少許鹽,用一盞半的水煎煮七分,讓宋荀甫連續服用。到了半夜,他排出黑褐色的小便,像豆汁一樣,排了約一、二升,腹部下方感覺舒緩,得以入睡。第二天脈象已經平穩,接著服用硇砂丸,數日後痊癒。
這種膀胱氣痛的病症反复發作,都是由於腎虛引起的。《聖惠方》中記載:腎氣虛弱,受寒風侵襲,寒氣流入腎臟,無法宣散而導致氣痛。卵脹、腸㿗難以治療,但只有氣㿗和水㿗比較容易治癒。另外,還有寒疝的氣,侵入㿗中,稱為狐疝,也屬於㿗病。嚴氏說:四種㿗病的治療方法,橘核丸是主要的藥物。以上內容記錄下來供後人參考。
橘核丸,治四種㿗病:卵核腫脹,偏有大小;或腎硬如石;或引臍腹絞痛,甚則膚囊腫脹;或成瘡毒,輕則時出黃水,甚則成癰潰爛。
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帶(洗),川楝子(取肉炒),桃仁(麵炒。各一兩),厚朴(去皮,薑汁製,炒),木通,枳實(麩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見火),木香(不見火。各半兩)
白話文:
橘核丸可以治療四種疼痛病症:卵巢腫脹,一邊大一邊小;或是腎臟硬如石頭;或是牽引著肚臍和腹部絞痛,嚴重時會出現皮膚囊腫;或是形成瘡毒,輕則偶爾流出黃水,嚴重則會形成癰瘡潰爛。
方劑用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帶(洗)、川楝子(取肉炒)、桃仁(麵炒,各一兩)、厚朴(去皮,薑汁製,炒)、木通、枳實(麩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見火)、木香(不見火,各半兩)組成。
上為末,酒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酒、鹽湯任下。虛寒甚者,加炮川烏一兩。堅脹久不消者,加硇砂二錢,醋煮旋入。
三白散,治膀胱蘊熱,風濕相乘,陰㿗腫脹,大小便不利。
白牽牛(略炒,二兩),白朮(半兩),桑白皮,陳皮,木通(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薑湯調服,空心服。初進一服,未覺再進。此藥不損臟氣,只導利留滯,疝方大率多用熱藥。此方唯壅熱證宜服之。
茴香酒,治膀胱偏墜,久不愈者。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用鹽酒或鹽湯送服。體虛怕冷者,可以加炮製過的川烏一兩。腫脹堅硬久久不消者,可以加硇砂二錢,用醋煮沸後再加入藥丸中。
三白散,用來治療膀胱蘊積熱氣、風濕相互作用、陰囊腫脹、大小便不暢等症狀。
將白牽牛(略炒,二兩)、白朮(半兩)、桑白皮、陳皮、木通(各半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湯調服,空腹服用。初次服用一劑,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再服用。此藥不會損傷臟氣,只起到導瀉滯留物質的作用。很多治療疝氣的藥方都用熱性藥物,此方僅適用於熱證壅滯的患者。
茴香酒,用來治療膀胱下垂,久治不愈者。
燈籠草根渾酒,卻將茴香炒碾,用此酒調下。
茴香飲,治膀胱偏墜,疝氣。
八角茴香,白牽牛(炒)
上二味,各等分,為細末。空心,酒調下。
白話文:
藥方
- 以燈籠草的根泡酒,再將茴香炒熟後研磨成粉,用此酒調服。
功效
- 這個藥方叫做「茴香飲」,主治膀胱下垂和疝氣。
配方
- 八角茴香和白牽牛(炒熟)各取等量,磨成細粉。
- 空腹時用酒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