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佐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1)

1. 治方

玉壺丸,治一切痰飲。

大半夏(二十五兩),雪白南星(一十五兩)

上二件,用野外地上清潔水滿滿浸,逐日換水,浸十日,將半夏切作兩片,南星大者切作六片,中者作四片。再逐日換水浸,五日足。每五兩研細末,生白礬一兩,添半夏、南星,則亦添礬,卻用井水浸,須令水滿,只以此水浸一月。日取些半夏或南星嘗看,以不麻為度,如尚麻更浸。

候不麻漉起,曬乾,和腳下水浸礬碾細收之。每末七兩,入全蠍七個,炒,白附子二錢半,炒為末,甘草二錢炒,和勻,用炊餅乾末三兩半,用生薑半斤研取自然汁,煮炊餅末,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或干添些白湯為丸。每服二三十丸,隨意嚥下亦可。此藥不問是何證候,痰涎作壅,或有異證、風證、小兒驚癎之類,應手而愈。

多服之勿妨。勿拘二三十丸之說,以薑湯、白湯或藥嚥下皆可。無病人咽服二三十丸亦佳,永無痰證。(永嘉陳資政防親傳,妙甚)

半夏湯,治痰飲。

南星,半夏(各四兩),生薑(半斤),皂角(二定)

上以白水淹過得藥一寸許,同煮乾。仍用溫水浴過,銼片,日乾,為末。入丁香、縮砂各半兩,甘草一兩半,再入熟粟米粉半升。空心,沸湯點服。(贛上羅監稅方)

煮浮丸,治痰壅眩暈。

南星(生),半夏(生),防風,天麻,面(生)

上等分,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先煮湯令沸滾,方下藥四五十丸,煮一二滾,藥浮即漉出。用薑湯吞下,不拘時。

玉浮丸,治痰吐、頭痛,極妙。

天南星(削去皮),半夏(各一錢半),陳皮(去白),白朮,茯苓,附子(去皮臍。各一錢)

上件各生為末,用生面隨多少拌勻,生薑自然汁丸如梧桐子大。用滾湯煮熟,次用煮藥現成湯,加生薑自然汁,下二十丸,不拘時候。(趙魯公方)

玉液湯,治痰疾。(趙魯公方)

半夏(用揀好者,不拘多少,湯洗白淨,切作片如紙薄用)

上每服半兩,水二大盞,姜三十片,慢火煎至七分,濃磨沉香水一茶腳,傾入藥內,再煎兩沸,食後臨臥時服。

白朮丸,治痰飲,以久服、多服而後效。

白朮(八兩),半夏(湯泡七次),赤茯苓(去皮),乾薑,肉桂(去皮),枳殼(麩炒。各二兩)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服多至二百丸,日三服。

參苓散,治停痰宿飲。自吐出痰後,心胸間氣虛、氣滿不食。

茯苓,人參,白朮(各三兩),枳實(炒,二兩),橘皮(一兩半)

上㕮咀。薑、棗煎,空心溫服。(新增)

靈砂白丸子,治元氣虛弱,痰氣上攻,風痰潮塞,嘔吐不止。

靈砂(研細),青州白丸子(各一兩)

為末,二味和勻,以生薑汁煮秫米糊為丸,如梧子大。上每服二十丸,空心用人參湯或棗湯下。(新增)

白話文:

【治療方法】

玉壺丸,可用來治療各種痰飲問題。

主要成分為大半夏二十五兩與雪白南星十五兩。

將這兩種材料浸泡在清潔的野外水源中,每日更換新水,持續十日。然後將半夏切成兩半,南星大的切六片,中等大小的切四片。再次每日換水浸泡五日。接著,每次取五兩材料研磨成細末,添加一兩的生白礬,若增加半夏、南星的量,也需相對增加白礬的量。使用井水浸泡,水量需充足,連續浸泡一個月。每日嘗試一些半夏或南星,直到沒有麻感為止,若仍有麻感,則需延長浸泡時間。

待完全沒有麻感後,撈起並曬乾,加入之前浸泡的礬一起研磨細末。每七兩藥粉中加入七個全蠍(炒過)、二錢半的白附子(炒過)、二錢的甘草(炒過)。最後,使用三兩半的炊餅乾末與半斤生薑榨汁煮熟,混合成丸,形狀大小如梧桐子。也可以使用乾燥的白湯做丸。每次服用二三十粒,可以隨意吞嚥。此藥對於任何因痰涎引起的症狀,包括異常病症、風證、兒童驚癇等,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可大量服用,不必限制在二三十粒,可以用薑湯、白湯或藥物嚥下。即使健康的人服用二三十粒,也能預防痰證,長期服用效果更佳。(由永嘉陳資政防親自傳授,效果非常好)

半夏湯,能治療痰飲。

南星、半夏(各四兩)、生薑(半斤)、皁角(二定)。

將所有材料浸泡在水中,水位高於藥材約一寸,一起煮至乾。再用溫水清洗一遍,切成片狀,晾乾後研磨成細末。加入丁香、縮砂各半兩、甘草一兩半,以及半升的熟粟米粉。空腹時,用沸騰的熱水沖服。(贛上羅監稅方)

煮浮丸,適用於治療痰壅眩暈。

南星(生)、半夏(生)、防風、天麻、面(生)。

將所有材料均分,滴水為丸,形狀大小如梧桐子。先煮湯使其沸騰,然後放入四十到五十粒藥丸,煮一二滾後,藥丸浮起即可撈出。使用薑湯吞服,不限時間。

玉浮丸,可用於治療痰吐、頭痛,效果極佳。

天南星(削去皮)、半夏(各一錢半)、陳皮(去白)、白朮、茯苓、附子(去皮臍。各一錢)。

將所有材料磨成細末,加入生面隨量拌勻,使用生薑榨汁製成丸,形狀大小如梧桐子。先用滾湯煮熟,再使用煮藥的湯,加入生薑榨汁,吞下二十粒,不限時間。(趙魯公方)

玉液湯,可用於治療痰疾。(趙魯公方)

半夏(選擇品質好的,不限量,用水清洗乾淨,切成如紙薄的片狀)。

每次服用半兩,加入兩大盞的水,三十片薑,用慢火煎煮至剩七分。濃磨沉香水一茶腳,倒入藥內,再煎兩次,飯後睡前服用。

白朮丸,可用於治療痰飲,需長期大量服用才能看到效果。

白朮(八兩)、半夏(湯泡七次)、赤茯苓(去皮)、乾薑、肉桂(去皮)、枳殼(麩炒。各二兩)。

將所有材料磨成細末,使用生薑榨汁煮成麪糊製成丸,形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最多二百粒,每日三次。

參苓散,可用於治療停滯的痰和長期積存的飲水。吐出痰後,心胸間氣虛、氣滿,不想吃東西。

茯苓、人參、白朮(各三兩)、枳實(炒,二兩)、橘皮(一兩半)。

將所有材料切碎。薑、棗煎煮,空腹溫服。(新增)

靈砂白丸子,可用於治療元氣虛弱,痰氣上攻,風痰潮塞,嘔吐不止。

靈砂(研細)、青州白丸子(各一兩)。

將兩種材料磨成細末,混合均勻,使用生薑汁煮秫米糊製成丸,形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粒,空腹用人參湯或棗湯送下。(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