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佐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四,脾胃門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脾胃門 (4)

1. 虛腫

紅丸子,治一切飲食不化,氣滿膨脹。

紅丸子(二百粒,用巴豆二十粒去殼同炒,取巴豆色變為度)

上用橘皮湯送下,不拘時。煎木香湯下尤佳。

縮砂飲,治氣脹、氣蠱等病,如神。

蘿蔔子(研自然汁,浸縮砂仁一宿,炒乾又浸,又炒不厭。蘿蔔子汁多浸數次,炒乾)

上以縮砂為細末。每服一大錢,米飲調下。

橘蒜丸,治心腹痞脹。

大蒜(去皮,每一瓣鑽一竅,入去殼巴豆一粒,用濕紙裹,煨熟,去巴豆不用)

上用蒜搗成膏,入橘紅末,與蒜膏一味杵成劑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飲薑湯下。《海上方》以陳皮包大蒜煨熟,研和為丸。米飲下。

白話文:

紅丸子,可以治療各種飲食消化不良、氣脹腹部腫大的情況。

紅丸子的製作方法:取二百粒藥丸,用二十粒去殼的巴豆一起炒,炒到巴豆顏色改變為止。

服用方法:用橘皮湯送服,不拘泥於時間。用煎過的木香湯送服效果更好。

縮砂飲,治療氣脹、氣蠱等疾病,效果非常好。

製作方法:用蘿蔔子磨成自然汁,浸泡縮砂仁一晚,炒乾後再浸泡,反覆多次浸泡和炒乾,蘿蔔子汁越多浸泡次數越多,最後炒乾。

服用方法:將縮砂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古代的計量單位),用米湯調和送服。

橘蒜丸,治療心腹痞脹。

製作方法:大蒜去皮,每一瓣鑽一個小孔,塞入一粒去殼的巴豆,用濕紙包裹,煨熟後取出巴豆不用。

服用方法:將大蒜搗成膏狀,加入橘紅末,與蒜膏一起搗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米湯或薑湯送服。《海上方》記載的方法是用陳皮包裹大蒜煨熟,然後研磨成丸,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