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十一 小兒門 (6)
卷之十一 小兒門 (6)
1. 口舌
傅涎膏,治鵝口、木舌。(新增)
黃丹,膩粉
上為末。用蜜調蒸兩次,睡時以鵝毛傅舌上。
透冰散,治胸膈熱,口內生瘡。(新增)
朴硝,龍粉,甘草(一錢)上末。乾摻入口內。
治口瘡方(新增)
雞子黃,梧桐子
二味燒灰,刷入口中。
金花散,治口瘡,潮熱,呷疾。(新增)
雄黃,牙硝,鬱金,甘草,瓜蔞,乾葛
白話文:
傅涎膏可以治療鵝口、木舌。將黃丹和膩粉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後蒸兩次,睡覺時用鵝毛塗在舌頭上。透冰散可以治療胸膈熱,口內生瘡。將朴硝、龍粉和甘草(一錢)磨成粉末,乾燥後直接摻入口中。治療口瘡的方法是將雞子黃和梧桐子燒成灰,刷入口中。金花散可以治療口瘡、潮熱、呷疾。將雄黃、牙硝、鬱金、甘草、瓜蔞和乾葛磨成粉末使用。
上為末。一字,新汲水、薄荷水調下。
生下滿月以前麻口(新增)
粉草(為末),國丹(煅,少許)
攪勻,蜜糖調,刷舌上。
重舌(新增)
真蒲黃
為末,乾摻。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取一小部分加入新汲取的薄荷水調和。
嬰兒出生滿月前若出現麻口症狀,可以用粉草研末,加入少許煅燒過的國丹,充分攪拌,再用蜜糖調和,刷在舌頭上。
若出現重舌症狀,則可以用真蒲黃研磨成粉末,直接撒在舌頭上。
2. 腮頰
磨風膏,治赤腫胎毒在腮頰上。(新增)
蓖麻(去殼),雄黃(一錢)
上先將雄黃碎研,卻將蓖麻同勻研,水調搽腫處。
搜風散,治腮下腫。(新增)
大戟,甘遂,大黃,檳榔,牽牛(炒,一錢),青皮(半錢)
上為末。每一錢,用蜜湯下。
白話文:
磨風膏用來治療腮頰上出現的紅色腫塊,也就是胎毒。將蓖麻去殼後,與研磨成粉的雄黃混合在一起,用水調勻後塗抹在腫脹的地方。搜風散則用來治療腮下腫脹。將大戟、甘遂、大黃、檳榔、炒過的牽牛和青皮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錢,用蜜湯送服。
3. 臍病
治小兒臍血出方,小兒初生未滿月多啼叫,致臍中出血。
白石脂末,貼之即愈。未愈,微微炒過,放冷再貼。仍不得剝揭。
治小兒臍久不幹方
當歸為末,著臍中,頻用自差。有一小兒病臍濕出膿及清水者,一傅干。後因尿入,瘡復病,又得傅,愈。
五靈丸,治臍風。(新增)
南星,五靈脂(一錢),草烏(為末)
上用羊膽汁調,貼之。
白話文:
治小兒臍血出方
小嬰兒出生未滿月,經常哭鬧,導致肚臍出血。
方劑:
將白石脂研成粉末,直接敷在肚臍上,即可痊癒。若未痊癒,可將白石脂微微炒過,待其冷卻後再敷,仍需保持敷貼,不可剝揭。
治小兒臍久不幹方
方劑:
將當歸研成粉末,敷於肚臍中,頻頻使用,自然會好轉。曾經有一名小嬰兒患有肚臍濕潤、流膿和清水的疾病,敷藥後便癒合了。之後因為尿液流入,傷口再次發病,再次敷藥,便痊癒了。
五靈丸(新增)
功效:
治臍風。
方劑:
南星、五靈脂(各一錢)、草烏(研成粉末)
以上藥材用羊膽汁調和,敷於肚臍上。
4. 耳
竹屑散,治聤耳出膿汁。(新增)
蛀竹屑,坯子,麝香,白礬(煅,一錢)
上為末。吹入耳內。未用藥時,先將綿子繳了膿汁,方用。
白話文:
竹屑散
主治: 聤耳,耳內流出膿汁。
組成: 蛀竹屑、坯子、麝香、白礬(煅,一錢)
用法: 上述藥物研磨成粉末,吹入耳內。使用前先用棉花將耳內膿汁吸出,再使用藥粉。
5. 丹瘡
治小兒諸般丹毒方,出《大衍方》、《十便良方》
赤小豆(不拘多少)
上一味細末。以新汲水調,鵝毛拂上。大妙。
防風散,治小兒身瘡。
防風,大粉草(各一錢半),川芎,荊芥,牛蒡子,連翹(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五分,空心服。風丹,加薄荷下。
白話文:
治小兒諸般丹毒方
出自《大衍方》、《十便良方》
方一:
赤小豆(不拘多少)
將赤小豆研磨成細粉。用新鮮汲取的清水調和,用鵝毛輕輕地塗抹患處。效果極佳。
方二:
防風散,用於治療小兒身上瘡瘍。
防風、大粉草(各一錢半),川芎、荊芥、牛蒡子、連翹(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盞煎煮五分,空腹服用。如果是風丹,可以加入薄荷。
又方
以連翹煎下四君子湯。
單方,治小兒頭瘡。
白膠香
為細末。入輕粉少許,乾摻。如濕用油調。
白話文:
又一藥方:
使用連翹煎煮後與四君子湯合用。
單方專治小孩頭部痤瘡。
白膠香,
研磨成細末。加入少量輕粉,乾燥後塗敷。若為濕疹,則可用油調和後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