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十一 小兒門 (5)
卷之十一 小兒門 (5)
1. 邵倅劉開國大任奉施小兒痘瘡保主方並論
多有人不會醫小兒痘瘡,今具捷法印施,如信用之者,但保十全。
大凡小兒未見出瘡,先覺發熱,而大便閉,小便赤,未審委為痘證者,但與升麻葛根湯及十神湯,以解輕其腸胃中之熱毒。
若痘瘡既分曉,卻有三證:一曰好證,二曰常證,三曰危證。今逐項具之。瘡不透而肚實者,可泡紫草湯,量大小與之,能解毒透肌,若肚滑者不用服。
好證:
若乳食與大便如常,或一日一次,或兩日一次通者,此為好證。不須服藥,亦自愈。如要服藥只平和,不冷不熱,自保十全。
白話文:
如果痘瘡未破,肚子卻脹滿,
可以用紫草湯泡水喝,根據孩子的大小服量,這能解毒透肌,但如果肚子已經不脹滿,就不用服用。
好證
如果孩子喝奶吃飯和排便正常,或一天排便一次,或兩天排便一次,這就是好證。不需要服用藥物,也能自行痊癒。如果要服用藥物,只要服用溫和的藥物,不寒不熱,就能保全孩子健康。
常證:
出痘瘡而大便閉,小便赤者,此是常證。可多服升麻葛根湯。若大便閉,至三日不通者,於葛根湯加陳皮一錢,紫蘇葉數片,煎與服之數次。又過日不通者,宜以:
四順清涼飲子
熟大黃,赤芍藥,大甘草,真當歸
上四味等分,煎與之服,一歲兒,且服一錢重,若未通,漸加半錢。若五歲兒已上,每服二錢重,若未通,更略加之,但要大便通,毒氣出即安。
白話文:
常見症狀:
出現痘瘡且大便不通、小便發紅,這就是常見的症狀。可以多服用升麻葛根湯。如果大便不通,三天以上沒有排便,可在葛根湯中加入陳皮一錢,紫蘇葉數片,煎煮後服用數次。如果隔天仍然不通,應該服用四順清涼飲子。
四順清涼飲子:
熟大黃、赤芍藥、大甘草、真當歸,四味藥等分,煎煮後服用。一歲的孩子,每次服用一錢重,如果沒有排便,可以逐漸增加半錢。五歲以上的孩子,每次服用二錢重,如果沒有排便,可以適當增加劑量。只要大便通暢,毒氣排出,就會好轉。
危證:
出痘瘡而腹瀉不已及小便清者,此為危證。
生料四味理中湯加藿香葉數片及米三十粒,濃煎,與之頻服。待瀉止。若多服而瀉不止者,即於理中湯內加好附子少許,與之;或又不止,則附子更略加多;或又不止,只得更向上用藥救之,乃得生也。
人家小兒出瘡,為父母者切忌色欲,不得熬油,不得出廁,仍須忌食一切毒物。
活血散,治大人、小兒痘瘡已出、未出,煩躁。
北芍藥(不以多少)
白話文:
危證:
出現痘瘡,卻不停腹瀉,而且小便清澈,這就是危證。
治療方法:
使用理中湯,加入藿香葉數片和米粒三十粒,濃郁煎煮,讓患者頻頻服用,直到腹瀉停止。如果服用多次後腹瀉仍然不止,就在理中湯中加入少量附子,讓患者服用;如果還是沒有停止,則再增加附子用量;如果仍然沒有停止,就只能用更強力的藥物來救治,才能保住性命。
其他注意事項:
家中有小孩長痘瘡,家長一定要注意,禁止房事、熬夜、上廁所,也必須忌食一切毒性食物。
活血散可以治療大人和小孩子,無論痘瘡已經出現還是還沒出現,只要出現煩躁症狀,都可以使用。
北芍藥的用量不限。
註釋:
- 理中湯:中藥方劑,具有溫中健脾、緩急止痛的功效。
- 藿香葉:中藥材,具有芳香化濕、解暑解毒的功效。
- 附子:中藥材,具有回陽救逆、溫補腎陽的功效。
- 活血散:中藥方劑,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功效。
- 北芍藥: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上一味為細末。白湯調下。此藥大能活血,止痘瘡脹痛屢用屢效。(湘中黃子發方)
紫草飲,治痘瘡欲發未發,或未透者。
紫草,北芍藥(去蘆),麻黃(去節),當歸,甘草
上為㕮咀。白水煎服,無時。
發痘出後一向作熱,服升麻散。(新增)
山梔子,柴胡,黃芩,赤芍藥,甘草,升麻,乾葛
上㕮咀,薄荷湯同煎。
白話文:
將最後一味藥磨成細粉,用白開水調服。此藥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止住痘瘡引起的腫痛,屢試不爽。這是湘中黃子發所傳授的方子。
紫草飲,用於治療痘瘡快要發作或已經發作但尚未完全長出來,或是痘瘡已經長出來但尚未完全成熟的情況。
紫草、北芍藥(去掉根須)、麻黃(去掉莖節)、當歸、甘草。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用白水煎煮後服用,沒有時間限制。
痘瘡長出來後,如果一直發熱,可以服用升麻散。
山梔子、柴胡、黃芩、赤芍藥、甘草、升麻、乾葛。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用薄荷水一起煎煮。
人參散,治疹痘。(新增)
麻黃(二錢),芍藥,荊芥,白茯苓,人參,甘草(一錢)
上為末。每半錢,薄荷湯下。
瓜蔞散,治欲出痘疹。(新增)
瓜蔞,貝母,荊芥
上為末。用紫草同煎,連三服。
白話文:
人參散,用來治療疹痘。
藥材包括:麻黃兩錢、芍藥、荊芥、白茯苓、人參、甘草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薄荷湯送服。
瓜蔞散,用來治療將要出疹痘。
藥材包括:瓜蔞、貝母、荊芥。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與紫草一起煎煮,連續服用三次。
2. 吊疝
茴香散,治小兒吊疝,大人膀胱疝氣病。
荊三梭(炮),茴香(炒),甘草,沒藥
上等分,為末。煎吊藤湯調下,蔥湯亦可。(湘中黃子發方)
桃仁湯,治吊疝幼雛,服之取效。
木饅頭(切碎,用蔥炒),桃仁(鹽炒)
上二味等分,細末。每服二錢,溫酒下。
治偏墜吊疝方
正氣散一貼,入吊藤煎服,即愈。
白話文:
茴香散
此方用於治療小兒吊疝及成人膀胱疝氣。
藥材
- 荊三梭(炮製):將荊三梭經過炮製處理。
- 茴香(炒):將茴香炒製。
- 甘草:使用甘草。
- 沒藥:使用沒藥。
用法
以上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用吊藤煎煮的湯水調服,也可以用蔥湯調服。
來源
湘中黃子發方
桃仁湯
此方用於治療吊疝幼雛,服用後能取得療效。
藥材
- 木饅頭(切碎,用蔥炒):將木饅頭切碎,用蔥炒製。
- 桃仁(鹽炒):將桃仁用鹽炒製。
用法
以上兩種藥材等量,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
藥材
- 正氣散:使用正氣散。
用法
取一帖正氣散,放入吊藤煎煮的湯水中服用,即可痊癒。
單方,治小兒外腎腫痛。
生地龍放土瓦上研如泥,塗患處。妙。
又方
生地黃,甘草(各等分)
為末,煎服。立效。
又方
五苓散煎蘿蔔子,煎湯調下即愈。(吉州彭履仲方)
治小兒腎縮方,思村王氏之子,生七日兩腎縮。一醫云:以硫黃、茱萸研大蒜塗其腹,仍以菵草、蛇床子熏之,遂愈。蓋初生受其寒氣而然。
立蘇散,治小腸氣。(新增)
白話文:
單方治療小兒外腎腫痛,將地龍研成泥狀塗抹患處即可,效果顯著。另外,可以用生地黃和甘草等分研末,煎服,也能很快見效。也可以用五苓散煎蘿蔔子,再用湯汁調服,就能痊癒。吉州彭履仲也曾用這個方法治療過小兒腎縮,效果很好。思村王氏的兒子出生七天後,兩腎縮小,一位醫生用硫黃、茱萸研大蒜塗抹腹部,再用菵草和蛇床子熏蒸,最終治癒。這是因為孩子剛出生時受了寒氣才導致這種情況。立蘇散則可以治療小腸氣。
蜴蜥(九個,去毒),馬蘭花(二錢,水浸一宿),木香(一錢),沒藥(半錢),胡椒(為末)
上麝香酒下。
香附丸,治膀胱疝氣,外腎腫痛。(新增)
牽牛(炒),香附子(炒),石燕(煅紅,酒浸,研),巴豆(七粒,同牽牛炒,去巴豆)
上末,為丸。用蓖麻湯下。
治吊氣方(新增)
白話文:
取蜥蜴九個,去除毒性,馬蘭花二錢,水浸泡一夜,木香一錢,沒藥半錢,胡椒研磨成粉末,混合後用麝香酒送服。
此方可治膀胱疝氣,外腎腫痛。
另取牽牛炒熟,香附子炒熟,石燕煅燒至紅色後浸泡酒中研磨,巴豆七粒與牽牛一同炒熟後去巴豆,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做成丸藥,用蓖麻湯送服。
此方可治吊氣。
鉤藤,乾薑,甘草
上為末。湯點下。
治百二十日內陰囊腫,如柿大者。(新增)
大黃,黃芩,黃連,黃柏
上等分。燒留性,為末。以雄豬膽汁調抹,服則消毒散血。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記載了兩種中醫方劑,用於治療百二十日內陰囊腫脹。
方劑一
由鉤藤、乾薑、甘草組成,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方劑二
由大黃、黃芩、黃連、黃柏組成,主要功效是清熱瀉火、解毒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