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1. 卷之十一 小兒門
2. 辨小兒虛實
面紅如桃花色,大糞黃稠,小便清澈,手足和暖,乃表裡俱實,其子易養也。不宜服藥、搌唇口,亦不可服鎮心涼藥,恐傷動脾胃,嘔奶、糞青而生驚掣。
面紅色,乃為童顏,外實也。大糞黃稠膩,內實也。不宜服藥也。
白話文:
【辨識小孩的健康狀況】
如果孩子的臉色像桃花一樣紅潤,大便呈現黃色且稠厚,小便清澈,四肢溫暖,這表示孩子內外都很健康,比較容易照顧。
但這種情況下,不適合給孩子隨意用藥,或是對其嘴脣做不必要的處理,更不可以給他們吃那些冷靜心神的涼性藥物,因為這樣可能會傷害到他們的脾胃功能,導致他們吐奶,大便變青,甚至產生抽搐驚嚇的現象。
臉色紅潤是孩子正常的氣色,顯示外部健康狀況良好;大便黃色且稠厚,顯示內部消化系統運作正常,不需要隨意用藥。
3. 不宜服涼藥有七
足脛冷,腹虛脹,糞青色,面㿠白,嘔奶乳,眼珠青,脈微沉。
白話文:
[不適合服用寒涼性藥物的七種情況]
- 腳踝及小腿感覺冰冷。
- 腹部虛弱且脹氣。
- 大便呈現青色。
- 面色蒼白無血色。
- 常有吐奶或吐乳的情況(通常指嬰兒)。
- 眼睛的眼珠呈現青藍色或灰藍色。
- 脈搏微弱且偏低沉。
4. 不宜服熱藥有七
足脛熱,兩腮紅,大便秘,小便黃,渴不止,上氣急,脈緊急。
小兒驚風二證,方書中未嘗分析詳細。蓋驚自驚,風自風,當分別而治療之。世傳通言熱極生風,殊不知寒、暑、燥、濕之極,亦能生風。見兒作搐,不察形氣虛實,便用牛黃、硃砂、腦、麝之劑,以致不救者多矣。蓋真氣者,元陽也。其藥性溫則固養元陽;冷則敗傷真氣。故宜用溫中下氣藥治之。(以上並宿州陳氏方論)
白話文:
[不適合服用熱性藥物的七種情況]:小腿發熱,兩邊臉頰泛紅,排便困難,小便顏色深黃,口渴難止,呼吸急促,脈搏緊急且快速。
對於兒童的驚風症狀,古書中未曾詳細解析。驚嚇與風邪是兩回事,應分開來治療。世人常說極度的熱會導致風邪產生,但其實極端的寒冷、酷熱、乾燥或潮濕也能引發風邪。看到孩子抽搐,不仔細檢查身體狀況和氣血虛實,就直接使用牛黃、硃砂、龍腦、麝香等強烈藥物,因此無法救治的情況屢見不鮮。因為所謂的真氣,就是人體的元陽。如果藥物屬性溫和,就能固守和滋養元陽;若是藥物屬性過於寒涼,就會損傷真氣。因此,應選擇溫和的調理中下焦氣機的藥物來治療。(以上並引用宿州陳氏的醫方理論)
5. 形色歌曰
火色紅傷寒,青驚白色疳,黑時因中惡,黃即困脾端。
白話文:
[形色歌所說],內容翻譯如下:[如果面色呈現紅色,這可能是火熱或傷寒的徵兆;臉色若顯青色,可能代表有驚嚇或某些急病;白色臉色則可能暗示有營養不良或消化系統疾病;當臉色轉為黑色,可能是中毒或嚴重疾病的信號;而黃色臉色,通常表示脾臟功能不佳或有肝膽系統的問題。]
6. 驚
辰砂丸,治咳嗽,安驚,化痰。
辰砂(研,一半為衣,一半入藥),白礬(枯),白附子(炮。各半兩),南星(一兩,去皮臍,切作片,再用雪水煮,焙乾),大半夏(一兩半,湯七次,生薑自然汁作餅,炙)
上細末,糯米粉煮糊為丸,如小綠豆大。每服二十丸,臘茶薄荷湯下。余長雛感患三年,服之而愈。
蜈蚣丸,治驚風。
白附子,天南星,赤腳蜈蚣,防風,半夏
上銼碎諸藥,掘地一小竅,用炭火煅約半日,一日尤好。地脈透熱,入黃子醋在竅,八分滿,隨傾諸藥入,醋煮之,用瓷碗一隻快捷蓋住,以泥封四圍,至次日相對,方取出焙乾,碾為末。用豶豬心血研爛,同蜜煉熟為丸,不拘丸子大小。用薄荷湯下。仍量小兒大小投藥,餘年七歲感患,得此方而愈,神效巨言。
龍齒散,治小兒驚悸夜啼。
龍齒,茯苓,白附子(炮),蟬蛻,甘草
上等分,細末。每一小錢,薄荷湯下,臨臥服尤佳。
防風導赤散,治小兒初驚。
生乾地黃,川木通,防風,甘草(各等分)
上生用,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竹葉少許同煎。
寧神膏,後用此藥。
茯神,硃砂(各一兩),麥門冬(去心,半兩),麝香(一分)
上碾細,煉蜜為小餅子。每服一餅,臨睡同薄荷湯化服,一夜一服。二方,何統制智大云:昨在江州日,兒子偶有驚作,遂訪一老醫,求藥劑服三服,隨即痊愈。遂師問之,渠云:三代小兒科,家傳只有四五藥加減,愈人無數。且如驚搐多是熱證,若首先便用驚風藥白附子、全蠍、殭蠶、川烏之類,便成壞證。
家中驚藥只用導赤散加北防風,進一二服,導去心經邪熱,其搐隨手便止,次服寧神膏。是家傳此本,自後常以二藥救人,取效甚多。
羌活膏,祛小兒驚風,定驚。
羌活,防風,川芎,茯神(去木。各二錢),茯苓,白朮,白附子(炮),殭蠶(薑汁炒。各一錢),全蠍(半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服紫豆大。麥門冬薄荷湯化下。
羌活丸,治風熱。化痰,安驚。
羌活,荊芥穗,甘草,桔梗(各半兩),白朮,白附子(炮),川芎,防風,茯苓(各二錢),硃砂(二錢,一半入藥,一半為衣)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至兩丸,薄荷湯化,如涎盛加臘茶湯下,此方最穩。
防風天麻散,治驚風,頭疼。
防風,天麻,川芎,白芷,甘草,川烏(一個,炮),麻黃(去節)
上等分,細末。蔥蜜湯下,薄荷湯亦可。如驚搐,加全蠍一個,烏蛇肉尾、白附子、麝香各少許,羌活煎湯下,無不效者。傷風,加零陵香、羌活。
白話文:
【驚】
辰砂丸,用於治療咳嗽,安定驚嚇,化除痰液。
所需材料包含辰砂(研磨,一半用作丸衣,一半加入藥材中)、白礬(煅燒)、白附子(炮製)、南星(去除外皮和肚臍部分,切成片狀,再使用雪水煮沸並烘乾)、大半夏(用湯煮七次,再以生薑汁製成餅狀,最後烤乾)。將以上材料細磨成末,以糯米粉煮成糊狀作為粘合劑,搓成小綠豆般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粒,用臘茶和薄荷湯一同送服。我養的小雞因患病三年,服用後病情得到改善。
蜈蚣丸,專治驚風。
所需材料包括白附子、天南星、赤腳蜈蚣、防風、半夏。將所有藥材切碎,挖掘地面一小洞,用炭火燒約半天,一天更佳。待地表熱度適中,將黃子醋倒入洞中,約八分滿,隨即倒入切碎的藥材,以醋煮之。使用瓷碗蓋住,並用泥土封住四周,直到隔日再取出烘乾,細磨成末。以豶豬的心血研磨,與蜂蜜一同煉製成丸,丸子大小不限。服用時,用薄荷湯送服,根據小孩的年齡調整藥量。我七歲時患病,得到此方後痊癒,效果神奇。
龍齒散,用於治療小兒驚悸和夜間哭泣。
所需材料包括龍齒、茯苓、白附子(炮製)、蟬蛻、甘草。將所有材料均勻分配,細磨成末。每次服用一小錢,以薄荷湯送服,睡前服用效果更佳。
防風導赤散,用於治療小兒初次驚嚇。
所需材料包括生乾地黃、川木通、防風、甘草(均等份)。所有材料生用,切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加上少量竹葉一同煎煮。
寧神膏,後續可使用此藥。
所需材料包括茯神、硃砂(各一兩)、麥門冬(去除心部,半兩)、麝香(一分)。將所有材料細磨,與蜂蜜一同煉製成小餅。每次服用一餅,睡前搭配薄荷湯融化服用,每晚服用一次。何統制智大表示:過去在江州時,兒子突然受到驚嚇,尋求一位老醫生,服用三劑藥後立即痊癒。進一步詢問他,他說:三代從事小兒科,家傳只有四五種藥物,但已治癒無數人。通常驚搐多是由熱引起的,如果一開始就使用驚風藥,如白附子、全蠍、殭蠶、川烏等,反而會導致病情惡化。
家中治療驚嚇的藥物只使用導赤散加上北防風,服用一兩次,可以引導心臟的邪熱,抽搐症狀隨即停止,接著服用寧神膏。從那以後,經常使用這兩種藥物救人,效果非常好。
羌活膏,用於祛除小兒驚風,安定驚嚇。
所需材料包括羌活、防風、川芎、茯神(去除木質部分,各二錢)、茯苓、白朮、白附子(炮製)、殭蠶(薑汁炒製,各一錢)、全蠍(半錢)。將所有材料研磨成末,與蜂蜜一同煉製成丸。每次服用紫豆大小。用麥門冬薄荷湯溶解後服用。
羌活丸,用於治療風熱,化痰,安定驚嚇。
所需材料包括羌活、荊芥穗、甘草、桔梗(各半兩)、白朮、白附子(炮製)、川芎、防風、茯苓(各二錢)、硃砂(二錢,一半加入藥材中,一半用作丸衣)。將所有材料細磨成末,與蜂蜜一同煉製成丸,大小如皁子。每次服用一至兩丸,用薄荷湯溶解,如痰多可加臘茶湯送服,此方非常穩定。
防風天麻散,用於治療驚風和頭痛。
所需材料包括防風、天麻、川芎、白芷、甘草、川烏(一個,炮製)、麻黃(去除節部)。將所有材料均勻分配,細磨成末。用蔥蜜湯送服,也可用薄荷湯。如出現驚搐,可添加全蠍一個,烏蛇肉尾、白附子、麝香各少量,用羌活煎湯送服,效果無比。感冒時,可添加零陵香、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