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1)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1)
1. 治方
大沉香降氣湯,治男子、婦人氣不升降,氣聚衰弱,脾胃不和,飲食不進,嘔逆噁心,自痢腹痛,虛喘氣促,虛陽上攻,及男子、婦人氣血不調,流注腳氣,並皆治之。(南嶽董云叟方)
沉香,木香,丁香,真紫蘇子(炒),白朮,茯苓,橘紅,肉豆蔻(各一錢),檀香,厚朴,半夏(湯泡七次),五味子,人參(各一錢半),當歸(各二錢半),藿香葉(半兩),白豆蔻仁(二錢)
上㕮咀。分作十服,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空心服,大便不通,加枳殼去瓤;心下不寧,加麥門冬子去心;不思飲食,加神麯、麥糵炒;夜不得臥,加酸棗仁炒;壯筋骨、長肉、補血,加黃耆鹽水浸,炙;四肢疼痛,加桂與芍藥;臟腑有寒,加熟附子。此藥屢用神效,不可具述。
崇土散,治脾土虛弱,腎水無畔岸,易致腹滿、腹痛,時有泄瀉之證,皆宜服之。
白朮(一兩,切大片,以黃土半兩,水一碗,煮一晌,須洗去泥,焙),丁香(三錢,生用),乾薑(一兩,黃泥裹,煨十分乾),草果(半兩,黃泥裹,煨乾,去皮),人參(半兩,黃泥裹煨),縮砂(連皮,二兩,黃土炒少時,去皮),粉草(半兩,黃泥裹,煨乾,去土,銼)
上為末。每服二錢,沸湯調服,日空心三服。或用伏龍肝煎湯尤妙。此方系杭州傳來,服之屢有效。
五補散,五臟先補於脾,脾土實而飲食自進,病證不生,脹亦不作。平補不燥。
製厚朴(炒),淨陳皮(去白,炒),茴香(去土石,炒),丁香皮(不見火),益智仁(去皮,炒),縮砂仁(炒),神麯(碎,炒),甘草(炙),良薑(銼碎,炒),桔梗(去蘆),肉桂(去皮,不見火),木香
上十二味等分,為細末。鹽湯點下,一日三服,或用姜三片、鹽少許煎服亦得。(湘中陳必勝方,真是奇妙)
厚朴湯,治脾胃不和,冷瀉腹痛。
生薑,厚朴,棗肉(各一兩)
已上用水一碗煎乾,入粟米粥半盞,同杵為餅子,貼壁上候乾,取下焙乾,並後藥同碾,服。
縮砂仁,炒良薑,草果仁(炒),甘草(炙),白朮,訶子(炮。各半兩),肉桂(二錢半)
上氣實加青皮半兩,虛加陳皮半兩。細碾為末。每服三錢,入燒鹽少許,空心沸湯點服。
八珍散,治脾疼不進飲食。
白豆蔻仁(炒),石蓮肉(不去心,炒),白茯苓(炒),薏苡仁(炒),白扁豆(蒸),沉香(不見火),陳皮(各一兩),炙甘草(半兩,炒)
上㕮咀。每服六錢重,水二盞,姜五片,煎八分,去滓服。用紙隔藥炒,勿令傷藥力。胡石壁為軍器監,偶得此疾,得門人制屬進此藥而愈。
生胃丹,此丹兆天之五氣,回黃反谷,生精生陽,壯脾元,實腎水。翻胃吐食,胃虛生風,手足搐搦,痰涎潮作聲,久病全不納食,胃氣欲絕,最能救之。(南康劉立之方)
白話文:
大沉香降氣湯,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男子或婦人氣機升降失調,導致氣血虛弱、脾胃不和,引起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虛弱氣喘、虛火上炎,以及男子或婦人氣血不調,造成腳氣等問題的。
藥材包含:沉香、木香、丁香、炒過的紫蘇子、白朮、茯苓、橘紅、肉豆蔻(各一錢)、檀香、厚朴、用湯泡過七次的半夏、五味子、人參(各一錢半)、當歸(二錢半)、藿香葉(半兩)、白豆蔻仁(二錢)。
將以上藥材略微搗碎。每次取一份,加水一碗半,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剩八分,空腹服用。若大便不通暢,可以加入枳殼(去除內瓤);若心神不寧,可以加入麥門冬(去除內心);若食慾不振,可以加入炒過的神麯和麥芽;若夜晚失眠,可以加入炒過的酸棗仁;若要強健筋骨、增長肌肉、補血,可以加入用鹽水浸泡後炙烤過的黃耆;若四肢疼痛,可以加入桂枝和芍藥;若臟腑有寒氣,可以加入熟附子。此藥效果顯著,無法一一詳述。
崇土散,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脾土虛弱,導致腎水失去控制,容易引起腹脹、腹痛,時常腹瀉等症狀。
藥材包含:白朮(一兩,切大片,用黃土半兩,加水一碗煮一段時間,洗去泥土後烘乾)、丁香(三錢,生用)、乾薑(一兩,用黃泥包裹後煨至十分乾)、草果(半兩,用黃泥包裹後煨乾,去皮)、人參(半兩,用黃泥包裹後煨)、縮砂(連皮,二兩,用黃土炒一下,去皮)、粉草(半兩,用黃泥包裹後煨乾,去除泥土後切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滾燙的開水沖服,每日空腹服用三次。或者用伏龍肝煎水服用效果更好。此方來自杭州,多次使用都有效。
五補散,這個方子的原理是認為五臟之中,脾胃最為重要,先要補益脾胃,脾胃功能強健,飲食自然能消化,病症自然不會產生,腹脹也不會出現。此方性質平和,不燥熱。
藥材包含:炒過的製厚朴、炒過的淨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炒過的茴香(去除泥土和石頭)、未經火烤的丁香皮、炒過的益智仁(去皮)、炒過的縮砂仁、炒過的神麯(弄碎)、炙甘草、炒過的良薑(切碎)、去蘆的桔梗、未經火烤的肉桂(去皮)、木香。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等分研磨成細末。用鹽水送服,每日三次,或者用生薑三片、少許鹽煎水服用亦可。此方是湘中陳必勝的方子,效果神奇。
厚朴湯,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脾胃不和,引起的冷瀉腹痛。
藥材包含:生薑、厚朴、紅棗肉(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加水一碗煎乾,再加入半盞小米粥,一同搗成餅狀,貼在牆上待乾,取下烘乾,然後與後面的藥材一同研磨。
後面的藥材包含:縮砂仁、炒過的良薑、炒過的草果仁、炙甘草、白朮、炮製過的訶子(各半兩),肉桂(二錢半)。
若氣實,加入青皮半兩,若氣虛,加入陳皮半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少許燒過的鹽,用滾燙的開水沖服。
八珍散,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脾胃疼痛,食慾不振。
藥材包含:炒過的白豆蔻仁、炒過的石蓮肉(不去心)、炒過的白茯苓、炒過的薏苡仁、蒸過的白扁豆、未經火烤的沉香、陳皮(各一兩)、炒過的炙甘草(半兩)。
將以上藥材略微搗碎。每次取六錢,加水二碗,生薑五片,煎煮至剩八分,去除藥渣服用。用紙隔開藥材進行翻炒,以免損害藥力。胡石壁擔任軍器監時,曾患此病,經門人進獻此藥而痊癒。
生胃丹,這個丹藥效力能與天時五氣相應,能使飲食消化,恢復精氣和陽氣,強健脾胃,充實腎水。對於胃氣虛弱、翻胃嘔吐、胃虛生風、手足抽搐、痰涎增多、久病不食、胃氣衰竭等症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此方是南康劉立之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