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三 諸氣門 (1)
卷之三 諸氣門 (1)
1. 諸疝
延胡索散,治小腸氣痛。絕妙。
延胡索(鹽炒),乾蠍
上等分。細末。溫酒下。(朱仁卿方)
一捻金散,治奔豚小腸諸氣,痛不可忍。
全蠍(炒,一兩),附子(半兩,生用,去皮臍),延胡索,川楝子,舶上茴香(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痛作時熱酒調下。甚者不過再服。神效。(《本事方》)
復元丸,治釣腸病。
川楝子(二十五個,銼肉,作五份。一份茴香炒,一錢;一份陳皮炒,二錢;一份黑牽牛炒,二錢;一份神麯炒,二錢;一份巴豆五粒炒,除去巴豆),破故紙(二錢,代用)
上為細末,煮少麵糊為丸。取江水、井水、塘水、田水、圳水,合煮湯吞下,空心服。
木香飲,治小腸氣痛。(黃槐卿方),詩訣曰:小腸氣痛腰先曲,無淚叫啼空眼哭,口乾腳冷上唇乾,額上汗珠濕漉漉。
川楝子(十個,巴豆七粒,炒令土黃色,去巴豆,入茴香半兩),延胡索(半兩),南木香(二錢),使君子
上為末。米飲調下。大人小兒皆用。
各半散,治小腸氣撮痛。
室女發(燒灰),茴香
上等分為末。無灰酒調,熱服,不拘時候。(出《海上方》)
吳茱萸丸,治膀胱氣痛。
吳茱萸(不拘多少,作四份,一份酒浸,一份童子小便浸,一份醋浸、一份水浸,合蒸,焙乾)
上為末,水煮麵糊丸。空心酒下。(祿江石信甫方,甚驗)
金鈴子丸,治膀胱小腸疝氣,臍腹苦痛。
茴香,川楝子(半兩,每個作四片,用巴豆四十九粒,炒焦為度,不用巴豆),破故紙,胡蘆巴(炒。各二兩)
上細末,酒糊丸。每服三十丸,細嚼胡桃仁三個,熱蔥酒送下。常服,鹽酒吞下亦可。
金鈴子散,治膀胱疝氣,小腸偏墜,小腹撮痛,發則欲死,諸所不治,妙方。(趙府雷制屬凝沖方)
川楝子(一兩,淨),斑蝥(十四個,去頭、翅、足),巴豆(十四個,去殼並心,劈開作二片)
上二味同川楝肉於銀石瓦器內,慢火炒,令川楝肉帶微黃焦色,取去斑蝥、巴豆二藥不用,只將川楝子肉別安之一處。外用茴香三錢重,和前川楝子肉,用鹽合炒令香。並前川楝子碾為細末。每服二錢匕,空心溫酒調下。若臟腑微痢痛即愈。病久而甚病者不過三服,病退即止,不可過劑。服後仍用安腎丸、沉香蓽澄散吞服,以補其虛,則其疾永不作矣。
治膀胱氣痛方(《本事方》)
歙縣尉宋荀甫,膀胱氣作,痛不可忍。醫者以剛劑與之,痛愈甚,溲溺不通三日。許學士診其脈曰:投熱藥太過。適有五苓散一兩,分作三。易其各用連須蔥一莖、茴香及鹽少許,水一盞半,煎七分,連服之。中夜下黑小便如豆汁一二升,臍下寬,得睡。明日脈已平,續用硇砂丸,數日愈。
白話文:
延胡索散,治療小腸氣痛,效果非常好。 藥方:延胡索(用鹽炒過)、乾蠍,各等份研磨成細末,用溫酒送服。(這是朱仁卿的藥方)
一捻金散,治療奔豚氣(腹部氣體上衝)、小腸各種氣痛,痛到難以忍受的程度。 藥方:全蠍(炒過,一兩)、附子(半兩,生的,去皮臍)、延胡索、川楝子、舶上茴香(炒過,各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在疼痛發作時用熱酒送服。如果疼痛劇烈,最多再服一次,效果神奇。(出自《本事方》)
復元丸,治療腸道阻塞引起的疾病(釣腸病)。 藥方:川楝子(二十五個,切碎成肉,分成五份。一份用茴香炒,一錢;一份用陳皮炒,二錢;一份用黑牽牛炒,二錢;一份用神麯炒,二錢;一份用巴豆五粒炒,除去巴豆),破故紙(二錢,可替代使用)。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少量麵糊煮成藥丸。取江水、井水、塘水、田水、圳水混合煮湯送服藥丸,空腹服用。
木香飲,治療小腸氣痛。(黃槐卿的藥方),有詩訣形容這種病症:“小腸氣痛腰先彎,沒眼淚哭叫,嘴巴乾腳冷上唇也乾,額頭汗珠濕漉漉。” 藥方:川楝子(十個,與巴豆七粒一起炒到呈現土黃色,去除巴豆,加入茴香半兩)、延胡索(半兩)、南木香(二錢)、使君子。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米湯調服。大人小孩都可以使用。
各半散,治療小腸氣引起的劇烈疼痛。 藥方:未婚女子的頭髮(燒成灰)、茴香,各等份研磨成細末。用沒有灰的酒調和,加熱服用,不拘泥於時間。(出自《海上方》)
吳茱萸丸,治療膀胱氣痛。 藥方:吳茱萸(不論多少,分成四份,一份用酒浸泡,一份用童子小便浸泡,一份用醋浸泡,一份用水浸泡,然後混合蒸過,烘乾)。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水煮麵糊做成藥丸。空腹用酒送服。(這是祿江石信甫的藥方,效果非常好)
金鈴子丸,治療膀胱、小腸疝氣,肚臍腹部劇烈疼痛。 藥方:茴香、川楝子(半兩,每個切成四片,用巴豆四十九粒炒到焦黃,不用巴豆)、破故紙、胡蘆巴(炒過,各二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糊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細嚼三個核桃仁,用熱蔥酒送服。平常服用也可以用鹽酒送服。
金鈴子散,治療膀胱疝氣、小腸偏墜(指一側睪丸腫脹下墜),小腹劇烈疼痛,發作時痛到想死,各種方法都治不好,此為妙方。(趙府雷制屬凝沖方) 藥方:川楝子(一兩,乾淨的)、斑蝥(十四個,去除頭、翅、足)、巴豆(十四個,去除外殼和內心,切開成兩片)。將斑蝥、巴豆與川楝肉一起放在銀器或石瓦器中,用慢火炒,使川楝肉帶點微黃焦色,然後取出斑蝥、巴豆丟棄,只留下川楝肉另外放置。另外,用茴香三錢,和之前的川楝肉用鹽一起炒香。把炒好的川楝子肉和茴香一起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溫酒調服。如果腸胃稍微有點腹瀉疼痛,就會立即好轉。病情嚴重或病程較長的患者,最多服用三次,病情好轉就停止服藥,不可以過量。服藥後再服用安腎丸、沉香蓽澄散等藥物,來補養身體的虛弱,這樣這個病就永遠不會再發作了。
治療膀胱氣痛的藥方 (出自《本事方》) 歙縣尉宋荀甫,膀胱氣痛發作,痛得無法忍受。醫生用剛烈的藥物給他治療,反而更加疼痛,導致小便不通暢三天。許學士診斷他的脈象後說:“投用熱性藥物過量了。”剛好有五苓散一兩,分成三份。每次服用時,各加入連須蔥一根,茴香和少許鹽,用水一碗半煎煮到剩七分,連續服用。半夜排出像豆汁一樣的黑色小便一兩升,肚臍下面感覺寬鬆,可以入睡。第二天脈象已經平和,繼續服用硇砂丸,幾天後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