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佐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十二,癰疽門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癰疽門 (14)

1. 瘡癤

殺蟲方

雞心檳榔(一兩),黃連(一兩,炒,去須),穿山甲(十個,燒存性),麝香(半錢)

上為細末。用臘茶末調塗,隔日一洗,一日三五次用藥。如此三五日後,用收暈、暖肌膚、生新肉藥。

黃連散,治疥瘡,萬不失一。

大椒,黃柏皮,黃連(各半兩),檳榔(一兩)

上為細末。用巴豆二十粒,煎麻油塗之,巴豆煎至黑為度。

治癩頭瘡方,先用本人小便,燒秤錘令紅,投於小便中,方與洗頭瘡,都無皮了,然後以帛拭乾。卻以:歷青五文,細研。

上用油魚三個,以盞熬成油,調歷青,塗三日,效。

火氣入瘡方

黃柏皮(為末,摻之,立愈)

有婦人因冬間向火,兩股上遂成瘡,其汁淋漓,人無識者。後見一道人云:此皆火氣入內而生。用此方果如其言,後又再作,適無黃柏,用薄荷煎塗之,立愈。

治漆毒成瘡方

磨鐵槽中泥塗之,即愈。

往年蕪湖二漆牙相爭,其人以漆一桶,自頭澆其人,患瘡幾死,有人教以此方治之而愈,又蟹黃塗之,亦愈。

二草散,治諸般瘡。

金雞鳳尾草(四兩),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酒調下。生用者擂爛酒服,不拘時候。

神效餅子,治一切毒瘡。

山慈姑,五倍子,草烏(燒存性),木鱉子(焙乾。以上各半兩),國丹(二錢)

上為細末。先用雞子作餅,熱傅瘡上,候冷取出,傅藥其上。數日間瘡干連皮脫去,瘡干即用麻油調。德安寺有僧面上生遍幾死,一用即安。

藜蘆散,治疥瘡已效。

藜蘆(一味,不拘多少,用鹽少許,以卿魚煎油塗)

五香連翹散,治風氣瘡自上而下調之,風瀝自下而上。

雞嘴連翹,丁香,沉香,藿香,南木香,桑寄生,甘草,射干(一兩),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白水煎服,食後服。又用牛尾蕨根、謝婆根(又名赤葛子根)二味捶碎,酒三碗渾服。並用洗瘡口,潰爛之後亦用此藥洗,直要潔淨。大惡忌白物:豆腐、面、白羊、白雞、白豬,一切白物皆忌之。如服藥後小便淋瀝,用五苓散加葵、麥、木通煎吃。此方得之艱,用之收效。

又方

藜蘆(羅過三碗,生用,每以三碗曬將二碗入),硫黃(一兩),蛇床子(三錢),輕粉(少許),斑蝥,荊芥(各五錢),大椒(三錢)

上同為末。熬麻油乘熱清調,臨臥塗疥瘡上。次以前藜蘆一味,入甘草三五十錢,同為末。每服半錢,酒調,酉時服,名涼肺散。大忌炒豆、黃菜。用之果效。

治小兒頭瘡及一切疥瘡

烏桕樹(粗皮向東者),大椒,五倍子,苦楝樹根皮(焙乾),白礬

上研為細末。用麻油調塗。有膿水,干傅亦可。

萬金膏,敗毒生肌,諸毒瘡皆可用。

黃耆(半兩),當歸(半兩),白芷(三錢),杏仁(三錢),防風(三錢),羌活(二錢),獨活(二錢),官桂(二錢),白蘞(二錢),狼毒(二錢),乳香(三錢),沒藥(三錢),黃連(一錢),黃丹(四兩),清油(一斤),桑白皮(二錢)

白話文:

殺蟲方

雞心檳榔(約37.5克),黃連(約37.5克,炒過,去除鬚根),穿山甲(十片,燒至留下藥性),麝香(約1.87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融化的茶葉末調和塗抹,隔一天清洗一次,每天塗抹藥三次到五次。這樣使用三到五天後,改用能收斂傷口、溫暖皮膚、促進新肉生長的藥。

黃連散,治療疥瘡,效果非常好。

大椒(花椒),黃柏皮,黃連(各約18.75克),檳榔(約37.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巴豆二十粒,煎麻油塗抹,巴豆煎至變黑即可。

治療癩頭瘡的方子,先用患者自己的小便,將燒紅的秤砣投入小便中,再用此小便清洗頭瘡,去除瘡上的皮,然後用布擦乾。再用:歷青(石墨)約2克,磨成細粉。

用油魚三條,用小碗熬成油,調和歷青,塗抹三天,就會有效。

火氣入瘡的方子

黃柏皮(磨成粉,撒在瘡上,立刻痊癒)

有個婦女冬天烤火,兩腿上長了瘡,膿液不斷流出,沒有人知道是什麼原因。後來遇到一位道士說:這都是火氣進入體內引起的。用這個方子果然有效。後來又再次發作,剛好沒有黃柏,用薄荷煎水塗抹,立刻就好了。

治療接觸漆樹毒液導致瘡的方子

將磨鐵槽裡的泥土塗抹在患處,立刻就好。

以前蕪湖有兩個漆匠打架,其中一人將一桶漆從頭澆到對方身上,導致患瘡,差點死去。有人教他用這個方子治療,竟然痊癒。用蟹黃塗抹,也有效。

二草散,治療各種瘡。

金雞鳳尾草(約150克),甘草(約37.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酒調服。新鮮藥材則搗爛用酒服下,不限時間。

神效餅子,治療一切毒瘡。

山慈姑,五倍子,草烏(燒至留下藥性),木鱉子(烘乾。以上各約18.75克),國丹(約7.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先用雞蛋做成餅,熱敷在瘡上,等冷了取出,再把藥粉敷在上面。幾天後瘡就會乾結連皮脫落,瘡乾後就用麻油調藥。德安寺有個和尚臉上長滿瘡,差點死去,用這個藥一次就好了。

藜蘆散,治療疥瘡效果很好。

藜蘆(一種藥材,不論多少,加少許鹽,用卿魚煎的油塗抹)

五香連翹散,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瘡,從上往下調理,風邪引起的逆行則從下往上調理。

雞嘴連翹,丁香,沉香,藿香,南木香,桑寄生,甘草,射干(各約37.5克),麝香(少許)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白水煎服,飯後服用。再用牛尾蕨根、謝婆根(又名赤葛子根)兩種藥材搗碎,用三碗酒沖服。並用此藥洗瘡口,潰爛後也用此藥清洗,直到乾淨為止。特別忌食白色食物:豆腐、麵條、白羊肉、白雞肉、白豬肉,一切白色食物都不能吃。如果服藥後小便不順暢,用五苓散加葵子、麥冬、木通煎服。這個方子來之不易,使用後效果顯著。

又一方子

藜蘆(過篩後得三碗,新鮮使用,每次將曬乾的兩碗加入),硫磺(約37.5克),蛇床子(約11.25克),輕粉(少許),斑蝥,荊芥(各約18.75克),大椒(約11.25克)

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細粉。將麻油熬熱後,清調藥粉,睡覺前塗抹在疥瘡上。接著用藜蘆一種藥材,加入甘草約187.5克,一起磨成細粉。每次服用約1.875克,用酒調服,在酉時(下午五點到七點)服用,稱為涼肺散。忌食炒豆、黃色蔬菜。使用後效果顯著。

治療小孩頭瘡及一切疥瘡

烏桕樹(向東生長的粗樹皮),大椒(花椒),五倍子,苦楝樹根皮(烘乾),白礬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麻油調和塗抹。有膿水,直接乾敷也可以。

萬金膏,能解毒生肌,各種毒瘡都可以使用。

黃耆(約18.75克),當歸(約18.75克),白芷(約11.25克),杏仁(約11.25克),防風(約11.25克),羌活(約7.5克),獨活(約7.5克),官桂(約7.5克),白蘞(約7.5克),狼毒(約7.5克),乳香(約11.25克),沒藥(約11.25克),黃連(約3.75克),黃丹(約150克),清油(約600克),桑白皮(約7.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