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佐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十二,癰疽門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癰疽門 (12)

1. 治癰疽發背三法

其腫又移在別處,再以藥仍前傅之,才移便是作效。如瘡已聚膿血,則以藥傅四畔,只留其頭,使之血出,亦以血盡瘡口合為度。其瘡口或皮膚有破損處,千萬不可傅藥,痛不可忍。如婦人、小兒只宜用清水或十分淡餅藥調之。或以信紙先安在瘡上,然後以藥傅紙上,更宜斟酌。

無日則以火代之,先用餅藥在溫火上熏熱,既入米灰,則不可用火煮。

療蜂窠癰

黑蜂巢泥調法醋傅之,才幹又傅藥,癢而不痛,立效。

上二方得之循州謝推宮雷仲,渠家三世施此二藥,鄉人言以是獲登第之報。

治腦疽,用松節細研,用豶豬膽汁和合麻油傅瘡,親見效。

治瘰癧玉屑妙靈散

滑石(二兩,用靜江者)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若有琥珀研細,濃燈心湯服之,尤佳。良久旋下其物,正如剝皮子葡萄肉,而瘡盡平復。此方載之陳氏方中,余親見其效。

一醉散,治疸𤷍。

貝母,香白芷

上等分,為末。酒服,次飲酒,醉為妙。酒醒而病去矣。

又方,煎犀角飲子,調五苓散服。

單方,治瘰癧破與未破及膿血淋漓。其效如神。

牡蠣(不以多少,用灰深𠯜上,以三斤火炭煅,候炭盡,取八兩,為細末),甘草(二兩)

上件二味勻拌。每服二錢,食後以建茗同點,日二服。忌魚、酒、酢醬、油、鹽、海昧等。此病多有人父子相傳至死,如服此藥定,並不疼痛,亦無吐痢。

又方,牡蠣用火煅為末,以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連翹煎湯吞下。

生肉方

臘月豬脂,松脂(煮過,收水上白者),黃蠟(煮過,收淨潔者)

上各二兩,用清麻油五六兩,慢火熬成膏,先將溫水洗去舊藥,拭乾,用紙剪一大圍子,塗藥在上,蓋瘡上,如癢不得動,此生肉故也。一日一次換藥,切戒毒物。

白話文:

治療癰疽、發背的三種方法

如果腫脹又轉移到別的地方,再用原來的藥敷,只要轉移就表示藥效發揮作用。如果瘡已經化膿,就將藥敷在瘡的四周,只留下瘡頭,讓膿血流出,等到血流盡瘡口癒合為止。瘡口或是皮膚有破損的地方,千萬不可以敷藥,會痛得難以忍受。如果是婦女或小孩,只適合用清水或非常稀釋的藥餅調和。也可以先將信紙敷在瘡上,再將藥敷在紙上,更要斟酌用量。

沒有太陽的時候,就用火來代替。先將藥餅在溫火上烤熱,烤到進入米灰的程度,就不能用火煮了。

治療蜂窩癰

將黑蜂巢泥用醋調和敷在患處,等藥乾了再敷,會感到癢但不痛,效果很快。

以上兩個藥方是從循州謝推宮雷仲那裡得到的,他們家三代都使用這兩種藥,鄉里的人說他們因此而得到科舉登第的回報。

治療腦疽

將松節磨成細末,用去勢豬的膽汁和麻油調和敷在瘡上,親眼看到有效。

治療瘰癧的玉屑妙靈散

滑石(二兩,用靜江出產的)

將以上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調服。如果有琥珀磨成細末,用濃燈心湯送服,效果更好。過一段時間後會排出像剝皮葡萄肉的東西,瘡就完全平復了。這個藥方記載在陳氏的書中,我親眼看到它有效。

一醉散,治療黃疸病。

貝母,香白芷

將以上等分磨成粉末。用酒送服,接著再喝酒,喝醉最好。酒醒後病就好了。

又一方,煎犀角湯,調和五苓散服用。

單方,治療瘰癧,無論是破潰的還是沒破潰的,以及膿血淋漓的情況,效果都像神一樣。

牡蠣(不論多少,用灰深埋,用三斤炭火煅燒,等炭燒盡,取出八兩,磨成細末),甘草(二兩)

將以上兩味藥均勻混合。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建茶沖泡服用,一天兩次。忌吃魚、酒、醋、醬油、油、鹽、海鮮等。這個病很多人會父子相傳到死,如果服用這個藥方一定會痊癒,而且不疼痛,也不會嘔吐或腹瀉。

又一方,將牡蠣用火煅燒磨成粉末,用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用連翹煎湯送服。

生肉方

臘月的豬油,松脂(煮過,取水上層白色的部分),黃蠟(煮過,取乾淨的部分)

將以上各取二兩,用清麻油五六兩,用小火熬成膏狀,先用溫水洗去舊藥,擦乾,用剪好的紙覆蓋住患處,將藥膏塗在紙上,蓋在瘡上,如果感到癢不要抓,這是藥膏在生肉的緣故。一天換一次藥,切記不要接觸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