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信甫

《活人事證方後集》~ 卷之十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 (2)

1. 淋閉門

地膚子(三兩),知母,黃芩,豬苓(去皮),瞿麥,枳實(麩炒),升麻,通草,葵子(炒),海藻(洗去腥。各二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空腹服。

立效散,治血淋,多因下焦結熱,小便黃赤,淋閉疼痛,所出如血。或外挾風冷、風熱。或內傷志勞神,或房室過度,丹石發動。便鮮赤者,為風熱傷心;瘀血者,為風冷傷腎。及小便俱出血者。

麥穗(一兩),甘草(炙,三分),山梔子(炒,半兩)

上同為末,每五錢至七錢,水一碗,入連須蔥根七個,燈心五十莖,生薑五片,同煎至七分,時時溫服,不拘時候。經云血寒則瘀。此藥未必勻,治宜煎木通湯下麝香鹿茸圓、菟絲子圓等。所以《養生方》云:不可專以血得熱則淖溢為說。於理甚明,不復詳引。

沉香散,治氣淋。多因五內鬱結,氣不得舒,陰滯於陽,而致壅閉。小腹脹滿,使溺不通,大氣分泄,小便方利。

沉香(不焙),石韋(去毛),滑石,王不留行,當歸(炒。各半兩),葵子(炒),白芍藥(各三分),甘草(炙),橘皮(各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大麥飲調下,飲調亦得,食前。

霹靂煎,治大便不通,累服轉藥不能通者。

出張仲景經驗方。

好蜜(一匙頭)

上於銚內熬,不住以匙攪,次下鹽一錢,成膏。以匙刮出,急手擀之,如小棗、大蓮子形,放冷自硬。先以溫水浴下部,次用油塗藥丸子,深內入穀道中。如人行三里,取下腹內積聚惡物,便與承氣湯、散吃。如一丸未透,再用一丸,如三丸不通,是臟氣絕也。

子芩散,治血淋。

甘草,芎藭,伏龍膽(乃灶下黃土是也。已上各一兩),子芩,赤芍藥(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粗搗,羅,用水一升,藥半兩,煎至七合,分三服,去滓,溫服。一日服盡,以變色為大效。

石韋飲子,治氣淋,小遺澀痛。

石韋(湯浸,刷去皮,一兩),瞿麥(一兩),木通,陳橘皮(三分,去瓤,炒),茯苓,芍藥,桑白皮(以上各三分),人參(二分)

上件藥,杵,羅為細末,每服二錢,入生薑一分,水一大盞,煎至七分,溫服,早食後、臨臥各一服,忌冷物。

蠟丸子,治淋經效方。

黃蠟(二兩,淨,銚子內化),木香,肉豆蔻(各一分,為細末),硇砂(半兩,研,水飛,去砂石),燈心(二束子,寸切)

上件藥末,並燈心,併入蠟油銚子內,鐵箸攪,候煙盡(煙青細便可),放冷取出,丸如梧桐子。以溫酒調舶上茴香末一錢下。每服三丸,炒燈心,欲煙盡,然後入三味藥,更炒移時,候稍冷,丸之。

大效香枳湯,治大腸秘澀,調風順氣,宜服此方。

枳殼(一兩,去瓤,麩炒),防風(一兩),甘草(半兩,炙)

白話文:

淋閉門

地膚子散

使用地膚子、知母、黃芩、豬苓(去皮)、瞿麥、枳實(麩炒)、升麻、通草、葵子(炒)、海藻(洗去腥)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散,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碗半水煎至七分,去除藥渣,空腹服用。

立效散

此方治療血淋,多因下焦積熱,小便黃赤,排尿時疼痛,尿中帶血。也可能因外感風寒或風熱,或因內傷勞累、房事過度,或丹石發作所致。如果尿液鮮紅,表示風熱傷心;如果尿中帶有瘀血,表示風寒傷腎。另外,小便中直接帶血的情況也適用。

使用麥穗一兩、炙甘草三分、炒山梔子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到七錢,用一碗水加入帶鬚蔥根七個、燈心草五十莖、生薑五片,一同煎煮至七分,隨時溫服,不拘時間。醫書說「血遇寒則凝滯」,所以此藥未必能完全有效。治療應配合煎服木通湯,並服用麝香鹿茸丸、菟絲子丸等藥。因此,《養生方》說,不可單以血遇熱則流動來解釋病因,道理很明確,無需再詳細說明。

沉香散

此方治療氣淋,多因體內鬱悶積結,氣機不暢,陰氣滯留在陽氣中,導致壅塞不通。症狀表現為小腹脹滿,小便不通,當氣機疏通後,小便才能順利排出。

使用沉香(不焙)、石韋(去毛)、滑石、王不留行、炒當歸各半兩,炒葵子、白芍藥各三分,炙甘草、橘皮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大麥湯送服,也可直接飲用調服,飯前服用。

霹靂煎

此方治療大便不通,多次服用其他藥物都無法通便的情況。出自張仲景的經驗方。

使用蜂蜜一湯匙。

將蜂蜜放入鍋內熬煮,不停用湯匙攪拌,接著加入鹽一錢,熬成膏狀。用湯匙刮出,快速將其擀成如小棗或大蓮子大小的形狀,放涼後會變硬。先用溫水清洗下體,然後用油塗抹藥丸,將其深深塞入肛門內。就像人走了三里路,就能排出腹內積聚的穢物,接著服用承氣湯等藥物。如果一丸藥沒有效果,可再用一丸;如果三丸都無法通便,表示臟腑之氣已經衰竭。

子芩散

此方治療血淋。

使用甘草、川芎、伏龍肝(即灶台下的黃土)各一兩,黃芩、赤芍藥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粗略搗碎,過篩,用水一升,藥半兩,煎至七分,分三次溫服,去藥渣,一天內服完。觀察小便顏色改變,表示藥效顯著。

石韋飲子

此方治療氣淋,小便不暢或疼痛。

使用石韋(用熱水浸泡,刷去表面絨毛)一兩,瞿麥一兩,木通、炒陳皮(去瓤)各三分,茯苓、芍藥、桑白皮各三分,人參二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生薑一分,用一大碗水煎至七分,溫服,早飯後和臨睡前各服一次,忌食生冷食物。

蠟丸子

此方治療淋病,效果顯著。

使用純淨黃蠟二兩(放入鍋內熔化),木香、肉豆蔻各一分(磨成細末),硇砂半兩(磨成粉末,用水飛法去除砂石),燈心草二束(切成一寸長)。

將以上藥末和燈心草一起放入熔化的黃蠟鍋內,用鐵筷攪拌,待煙散盡(煙變成青色細煙即可),取出放涼,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用溫酒送服研磨過的舶上茴香末一錢。每次服用三丸。先炒燈心草至煙盡,然後加入其他三味藥,再炒一會兒,稍涼後搓成丸子。

大效香枳湯

此方治療大腸乾燥澀滯,調理氣機,宜服用此方。

使用麩炒枳殼(去瓤)一兩,防風一兩,炙甘草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