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康賴

《醫心方》~ 卷第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3)

1. 服藥節度第三

《千金方》云:扁鵲曰:人之所依者形也;亂於和氣者,病也;理於煩毒者藥也;濟命扶厄者醫也。安身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要必憑於藥。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藥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斯之二事,有靈所要也。若忽而不學,誠可悲哉。

白話文:

《千金方》中提到,扁鵲說:人的生存依賴於身體,身體的健康和諧就是健康,身體的健康和諧遭到破壞就是生病。用藥來治療疾病,以藥物來治療疾病,以醫術來拯救生命,扶助危難。《》 保持身體健康的根本在於飲食,而治療疾病的方法則在於用藥。不懂得飲食上的忌諱,就無法養生;不懂得藥物的禁忌,就無法治病。這兩種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忽視而不學習,那真是可悲啊!

又云:夫為醫者,當須洞視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藥性剛烈,猶為御兵。兵之猛暴,豈容妄發。發用乖儀,損傷更眾。藥之投病,夭濫亦然。

白話文:

古文:

又云:夫為醫者,當須洞視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藥性剛烈,猶為御兵。兵之猛暴,豈容妄發。發用乖儀,損傷更眾。藥之投病,夭濫亦然。

又說:作為一名醫師,必須透徹地洞察病情根源,瞭解發病原因,首先用飲食作為治療方法。如果用飲食治療無效,才使用藥物。藥物的性質剛烈,就像統帥軍隊一樣。軍隊兇猛暴烈,豈能輕易發動?如果發動使用不當,損傷會更大。藥物治療疾病也是如此,如果使用不當,也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白話文:

醫者,必深察病情之根源,探究發病之原因,首先以飲食作為治療之法。若飲食治療無效,方可使用藥物。藥物之性質剛烈,猶如統帥軍隊之威武。軍隊兇猛暴烈,豈能輕易發動?若發動使用不當,所造成的損害將更大。藥物治療疾病亦是如此,若使用不當,亦會造成嚴重後果。

又云:仲景曰:欲治諸病,當先以湯洗除五臟六腑間,開通諸脈,理道陰陽,蕩中破邪,潤澤枯朽,悅人皮膚,益人氣力。水能淨萬物,故用湯也。若四肢病人,風冷發動。次當用散,散能逐邪。風氣、濕痹,表裡移走,居無常處,散當平之。次用丸,丸藥能逐風冷,破積聚,消諸堅瘕;進飲食,調營衛,能參合而行之者,可謂上工。醫者意也。

(營衛,《千金方》曰:榮者,絡脈之氣通;衛者,經脈之氣通;營出中焦,衛出上焦。)

白話文:

仲景說:想治療各種疾病,首先要用湯水洗淨五臟六腑之間的污垢,淨通經絡,整齊陰陽,清掃、破除體內的邪氣,潤澤那些枯朽、乾枯的部位,使人的皮膚滋潤光澤,增強人的氣力。水能清洗一切東西,所以用湯水洗滌。如果是四肢有病的人,病因是風寒引起的。第二就要用散藥,散藥可以驅除邪氣。風氣、濕痹,在身體表面和裡面來回移動,不固定在某個部位,用散劑可以將其平息。第三用丸藥,丸藥可以驅逐風寒,破除積聚,消除各種堅硬的腫塊;增進飲食,調和營衛,有能力使它們參合而運行的人,可以稱得上是醫術高明的人,這也是醫生的願望。

營衛(《千金方》中記載)

榮氣是指經脈中氣血通暢;衛氣是指絡脈中氣血通暢;營氣從中焦發出,衛氣從上焦發出。

《養生要集》云:張仲景曰:人體平和,唯好自將養,勿妄服藥。藥勢偏有所助,則令人臟氣不平,易受外患。唯斷谷者可恆將藥耳。

白話文:

《養生要集》中說:張仲景說:人體平和,只要自己保養好,不要隨便吃藥。藥性偏頗,容易造成人體臟腑氣機不平和,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只有斷絕五穀雜糧的人,才能經常吃藥。

又云:郄悟論服藥曰:夫欲服食,當尋性理所宜,審冷暖之適,不可見彼得力,我便服之。初御藥,先草,次木,次石,將藥之大較,所謂精粗相代,階粗以至精者也。

白話文:

又說:郄悟在《論服藥》中說:要想服用藥物,就該探尋按性情道理而適合的藥物,審察寒暖的適宜,不能看到別人用什麼藥有功效,自己就服用。一開始服用藥物,先用草藥、然後用木本植物,再用石類藥,這是服藥的大致次序。所謂精與粗相互交替,由粗到精。

《本草經》云:治寒以熱藥,治熱以寒藥。飲食不消,以吐下藥。鬼注蠱毒,以毒藥;癰腫瘡瘤,以瘡藥。風濕,以風濕藥。各隨其所宜。

白話文:

《本草經》說:用熱藥治療寒、用寒藥治療熱。飲食不消化,用吐下藥。治療鬼神注蠱之毒,用毒藥;治療癰腫瘡瘤,用瘡藥。治療風濕,用風濕藥。各根據其適宜的症狀用藥。

又云: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

白話文:

另外還說:疾病在胸膈以上的,先吃飯後服藥;疾病在心腹以下的,先服藥後吃飯;疾病在四肢血脈的,應該空著肚子在早上服藥;疾病在骨髓的,應該吃飽肚子在晚上服藥。

《抱朴子》云:按中黃子服食節度曰:服治病之藥,以食前服之;服養生之藥,以食後服之;吾以咨鄭君何以如此也。鄭君言:易知耳。欲以藥攻病,既宜及未食內虛,令毒勢易行,若以食後服之,則藥攻谷而力盡矣。若欲養生,而以食前服藥。力未行而谷驅之以下不得除,止作益也。

白話文:

《抱朴子》中提到:遵循中黃子服用藥物的規律,治療疾病的藥物應在飯前服用,養生的藥物應在飯後服用。我曾問鄭君為什麼這樣做。鄭君說:這很容易理解。如果要讓藥物治療疾病,應該在飯前空腹時服用,以便藥物能順利發揮作用。如果在飯後服用,藥物就會被食物中和,藥效就會減弱。如果想養生,應該在飯前服用藥物,讓藥物在食物到達之前發揮作用,這樣才能促進健康。

蔣孝琬云:或病先患冷而卒得熱者,治熱不愈,不愈尋加進平溫之藥而調之,不然,冷方轉增或冷患熱時治之,不可一用熱藥攻之,反得熱蒸。

白話文:

蔣孝琬說:有些人先患了寒症,忽然轉成了熱症,只治療熱症卻治不好,不治而忽加進退補溫暖的藥物來調和它,否則,寒症反而加重。或寒症兼有熱症時治療時,不可單一用熱藥猛攻,反得熱蒸。

又云:病力弱者形肉多消,欲治之法,先以平和湯一兩劑少服,通調血氣,令病人力漸漸強生,然可服當病大藥耳。

白話文:

也有人說:病情較輕者,體力多虛弱,想要治療,應先服用一、二劑平和湯,通暢血氣,使病人的體力逐漸恢復,然後才能服用治療疾病的藥物。

又云:其病或年遠而人仍強,或得病日近病人已致瘦弱。此二種病乃是腑臟受納病別故爾。凡臟病皆年遠始成,腑病日近尋劇。五臟為陰,六腑為陽,陰病難治,陽病易治。陰陽二病,用藥性不同,陰須君藥多,陽須臣藥多,卒邪暴病使藥多。又云:須知春秋服散,夏服湯,冬服丸,便是依時之藥方。

白話文:

又說:此病有時年日長遠患者身體仍健壯,有時發病不久病人已十分消瘦虛弱。這兩種病都是腑臟受損所致。凡臟腑之病,臟病都是長年積累才形成,而腑病是發病不久就迅速嚴重。五臟屬陰,六腑屬陽,陰病難治,陽病易治。陰陽兩種病,用藥性質不同,陰病要用君藥多,陽病要用臣藥多,急症暴病要多用藥物。又說:要知道春秋季節服散劑,夏季服湯劑,冬季服丸劑,這樣纔是依時服用藥物。

言夏服湯者,夏人氣行皮膚營衛之中,若人夏受得邪,初病者淺不深,故服湯去初邪耳。冬服丸者,冬寒人氣深入,行於五臟六腑骨髓之內,若初受邪者還,病深入與人氣並行。若服湯,湯氣散,未至疾所,氣已盡矣。故作丸服之。散遲,日服之不廢用者,不費而病愈,故冬服丸。

白話文:

說到服用夏服湯,是針對夏季氣候來調養。夏季人的氣血在皮膚和營衛內運行,如果人在夏天受到邪氣,只要是剛開始的病症,病得並不深,所以服用湯藥來祛除初次感受的邪氣就可以了。說到服用冬服丸,是針對冬季氣候來調養。冬季寒冷,人的氣血運行到五臟六腑、骨髓之中。如果初次受到的邪氣又回來了,病症就很深,邪氣與人的氣血交織在一起。如果服用湯藥,湯藥之氣會很快散發,還沒到達病處,藥力就用盡了。所以要用丸藥服用,因為丸藥散得慢,每天服用,就能夠不浪費藥材,並且把病治好,所以冬季服用丸藥。

春秋服散者,春秋二時,晝夜均,寒暑調;人氣行於皮肉之間,不深不淺,故用散和酒服之。酒能將藥氣行入人肉中以去其邪,故春秋服散。

又云:春夏不可合吃熱藥,秋冬不可合吃冷藥,但看病人冷熱也。

白話文:

春季和秋季服用方劑,是因為春秋二季晝夜時長相等,寒暑交替調和。人體氣血運行在皮肉之間,不深也不淺,所以用分散性方劑和用酒送服的方法。酒可以將藥力引入人體內部,祛除邪氣,所以春秋服用方劑。

春天夏天不可以同時服用溫熱藥物,秋天冬天不可以同時服用寒涼藥物,要根據病人的寒熱情況來判斷。

又云:病有新舊療法不同,邪在毫毛,宜服膏及以摩之。不療,二十日入於孫脈,宜服藥酒。酒是熟液,先走皮膚,故藥氣逐其酒勢,入於孫脈,邪氣散矣。不療,四十日入於絡脈,宜服湯。不療,六十日傳入經脈,宜服散。不療,八十日入於臟腑,宜服丸。百日以上,謂之沉疴,宜服煎也。

又云:凡服補湯者,相去遠;久服瀉湯,相去近。

白話文:

古人說,疾病有新舊,治療方法也不同。若病邪停留在毛髮表面,可以用膏藥塗抹。若不治,二十天後病邪就會進入孫脈,这时就需要服用藥酒。酒是熟液,能先走皮膚,藥氣順着酒性,进入孙脈,就能驱散病邪。若不治,四十天後病邪就会进入络脉,这时就需要服用汤药。若不治,六十天後病邪就会进入经脉,这时就需要服用散剂。若不治,八十天後病邪就会进入脏腑,这时就需要服用丸药。超过一百天,就叫做沉疴,需要服用煎剂了。

此外,古人还说,凡是服用补汤的人,应该让药效发挥得远些;长期服用泻汤的人,则需要让药效发挥得近些。

《小品方》云:凡病劇者人必弱,人弱則不勝藥,處方宜用分兩單省者也。病輕者人則強,勝於藥,處方宜用分兩重複者也。

白話文:

《小品方》中說:凡是病情嚴重的,病人必定體虛,體虛則不能承受藥物,因此開方應當使用分量少量、單純簡潔的藥物。病情較輕的,病人則體力強壯,能夠耐受藥物,因此開方應當使用分量較重、藥物重複的藥方。

凡久病者日月已積,必損於食力;食力既弱,亦不勝藥,處方亦宜用分兩單省者也。新病者日月既淺,雖損於食,其穀氣未虛,猶勝於藥,處方亦宜用分兩重複者也。

白話文:

對於長期患病的人來說,時日已積攢很久,必然會損傷飲食的能力;飲食能力既已衰弱,也不耐受藥物,處方也應使用分量單純、簡潔的藥物。對於新發的疾病來說,時日還很短暫,雖然損傷了飲食,但是穀氣還沒有虛弱,還勝於藥物,處方也應使用分量重複、重疊的藥物。

少壯者病雖重,其人壯,氣血盛,勝於藥,處方宜用分兩重複者也。雖是優樂人,其人驟病,數服藥則難為藥勢,處方亦宜如此也。衰老者病雖輕,其氣血衰,不勝於藥,處方亦宜用分兩單省者也。雖是辛苦人,其人希病不經服藥者,則易為藥勢,處方亦宜如此也。

白話文:

  1. 年輕人即使生了重病,但身體健壯,氣血充沛,勝過藥物的作用,治療時藥方和劑量可以多一些,也可以重複服用相同的藥物。縱使是身體虛弱的人,如果突然生病,服用幾次藥物後就不容易發揮藥效,治療時藥方和劑量也應如此。

  2. 年老的人即使生病很輕微,但氣血衰弱,難以承受藥物的刺激,治療時藥方和劑量應該減少,並且要單一、簡潔。縱使是體力勞動者,如果很少生病且沒有服用過藥物,服用藥物後也容易產生藥效,治療時藥方和劑量也應如此。

夫人壯病輕而用少分兩方者,人盛則勝藥勢,處方分兩單省者則不能制病,雖積服之,其勢隨消,終不制病。是以宜服分兩重複者也。夫衰老虛人久病,病重而用多分兩方者,人虛衰氣力弱則病不堪藥。藥未能遣病而人氣力先疲,人疲則病勝,便不敢復服,則不得力也。是以宜服分兩單省者也。

白話文:

對於壯年體力強盛的人,病情較輕而服藥分量較少的人,由於人體盛壯,能勝過藥力,即使開出的藥方分量較少,也無法治癒疾病。即使多次服用,藥力隨之遞減,最終還是無法治癒疾病。因此,對於壯年體力強盛的人來說,宜服用分量較多、重複的藥方。

對於年老體虛、久病纏身的人來說,病情較重而服藥分量較多的人,由於體虛、氣力弱,疾病無法承受藥力。藥物還沒能消除疾病,人的體力首先就已經疲乏了,人疲乏了,疾病就會加重,就不敢繼續服用藥物了,這樣就達不到治療效果。因此,對於年老體虛、久病纏身的人來說,宜服用分量較少、單一的藥方。

又云:自有小盛之人,不避風涼,觸犯禁忌,暴竭精液;雖得微疾,皆不可輕以利藥下之。一利便竭其精液,因滯著床蓆,動經年歲也。初始皆宜與平藥治也。宜利者,乃轉就下之耳。唯小兒不在此例,大法宜知如此也。

白話文:

另外,還說:有些自以為身體強壯的人,不避諱風寒涼氣,觸犯飲食禁忌,過度耗損精液;即使得了小病,也不能輕易地用峻烈、有毒性的藥物瀉下。一旦瀉下,精液就會消耗殆盡,而且會粘滯在牀褥上,數年也不會消失。所以,開始治療時,都應該給予平緩的藥物。如果需要瀉下,也應該緩和地漸漸瀉下。但小兒不在此例,治療的大原則應該是這樣的。

夫長宿人病,宜服利湯藥者,未必頓盡一劑也。皆視其利多少且消息之於一日之寬也。病源未除者,明後更合一劑,不必服盡,但以前後利勢相成耳。氣力堪劑盡者則不制也。病源宜服利藥治取除者,服湯之後,宜將丸散也。時時服湯,助丸散耳。

白話文:

對於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如果需要服用利湯藥,也不一定一次就服用完一整劑。必須根據藥物的利尿效果以及患者在一天之內的身體狀況來決定。如果病根尚未消除,那麼明天或者後天再服用一劑,也不一定需要全部服用完畢,只要前後的藥效能夠互相配合即可。如果患者的體力能夠承受服用一整劑藥物,那麼也沒有限制。

如果病根需要服用利藥來治療,那麼在服用湯藥之後,還應該服用丸藥或散劑。時常服用湯藥,可以幫助丸藥或散劑發揮藥效。

夫病是服利湯得瘥者,從此以後,慎不中服補湯也。得補病勢則還覆成也。重就利之,其人則重弊也。若初瘥,氣力未展平復者,當消息之。宜服藥者,當以平和藥逐和之也。若垂平復,欲將補益丸散者,自可以意斷量耳。

白話文:

那些病因為服用利湯而痊癒的人,從此以後,一定要慎重,不應該再服用補湯了。服用補湯之後病情就會反覆發作。病情加重之後,再次服用利湯,人就會更加虛弱。倘若病人剛剛痊癒,氣血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那麼就應該採用消息的方法進行調養。應該服用藥物的時候,就應該服用平和的藥物來逐漸調和陰陽。如果病人即將痊癒,想要服用補益丸散,那麼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了。

夫有常患之人,不妨行走,氣力未衰,欲將補益。冷熱隨宜丸散者,乃可先服利湯下便,除胸腹中瘀積痰實,然後可將補藥。

白話文:

對於那些有慢性疾病的人來說,如果病情並未嚴重到影響行走的能力,且體力尚未衰退,想要服用補益藥物,首先應該服用利湯來通便,清除胸腹中的痰飲和瘀積,然後再服用補藥。

復有虛人積服補藥,或中實食為害者,可止服利藥除之。復有平實之人暴虛空竭者,亦宜以微補藥,止以和之,而不可頓補也。暴虛微補,則易平也。過補喜否,結為害也。

白話文:

另外,還有體質虛弱的人經常服用補藥,或者身體虛弱的人吃了對身體有害的食物,可以停止服用補藥,用瀉藥來去除體內的毒素。另外,還有一些身體健康的人突然虛弱、精疲力竭,也應該服用一些溫和的補藥來調理身體,而不是突然服用大補之藥。虛弱的人如果服用溫和的補藥,身體就容易恢復健康。過度服用補藥,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夫極虛極勞,病應服補湯者,風病應服治風湯者,此皆非五三劑可知也。自有滯風洞虛,積服數十劑及至百餘劑乃可瘥者也。然應隨宜增損之,以逐其體寒溫澀利耳。

白話文:

如果身體極度虛弱或疲勞,應該服用補湯;如果患有風病,應該服用治風湯。這些都不可能在三到五劑藥之後就能知道效果。有的患者身體有積留的風寒,積聚後服用幾十劑甚至上百劑藥才能痊癒。然而,應該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增減藥物劑量,以使藥物能適應患者的寒熱虛實症狀。

《千金方》云:凡人年四十以下,有病可服瀉藥;不甚須服補藥,必有所損,不在此限。四十以上,則不可服瀉藥,須服補經;五十以上,四時勿缺補藥。如此乃可延年,得養生之術耳。

白話文:

《千金方》中記載:凡是四十歲以下的人,如果有疾病可以服用瀉藥;不太需要服用補藥,一定有所損失,不包含在這個範圍內。四十歲以上的人,則不能服用瀉藥,必須服用補藥;五十歲以上的人,四個季節都要服用補藥。只有這樣才能延年益壽,獲得養生之道。

又云:必有臟腑積聚,無問少長,須瀉;必有虛損,無問少長,須補。以意商量而用之。

又云:每春秋皆須與服轉瀉藥之一度,則不中天行時氣也。

白話文:

意思是,如果身體有臟腑積聚,無論大人小孩都要瀉藥;如果有虛損,無論大人小孩都要補藥。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用藥。而且,每年春秋季節都要服用一次轉瀉藥,這樣就不會被流行病影響了。

又云:凡用藥皆隨土地所宜。江南嶺表,其地暑熱,肌膚薄脆,腠理開疏,用藥輕者;關中河北,土地堽燥,其人皮膚堅硬,腠理閉實,用藥重複。

又云:凡服痢湯,欲得侵早。

白話文:

又說:凡是使用藥物,都必須根據土地所適宜的。江南嶺表,那個地方暑氣炎熱,肌膚薄脆,腠理開疏,使用藥物應該輕一些;關中河北,土地乾燥,那裡的人皮膚堅硬,腠理閉實,使用藥物應該重複。

凡服用止瀉藥湯,皆宜在太陽初升之時服用,效果方佳。

凡服湯欲得如法。湯熱服之,則易消下不吐,若冷則吐嘔不下,若大熱則破人咽喉。務在用意。湯必須澄清,若濁則令人悶不解。中間相去如步行十里,若太促數,前湯未消,後湯來沖,必當吐逆。仍問病兒,腹中藥消散可不,乃可進服。

白話文:

服用湯藥,要依照正確的方法。湯藥要熱著服用,這樣容易消化,不會吐出。如果湯藥涼了,就會嘔吐,也下不去。如果湯藥太熱,則會灼傷咽喉。所以,服用湯藥時要注意方法。湯藥必須澄清,如果混濁,會讓人感到悶悶不樂,不舒服。服用湯藥的間隔時間,應當像步行十里那樣長。如果時間間隔太短,前面的湯藥還沒有消化,後面的湯藥又服下,必定會嘔吐。還要注意詢問病人的情況,看看腹中的藥物是否已經消化,纔可以繼續服用。

又云:凡服湯皆分三升為三服,然承病兒穀氣強,前一服最須多,次一服如少,次後一服最須少。如此則其安穩。

白話文:

還說:凡是服用湯藥,都把三分湯藥分成三劑服下。然而要考慮到生病的孩子,體質強壯,第一劑應當多一些,第二劑可以少一些,第三劑最少。這樣服用湯藥,孩子就會比較安穩。

又云:凡服補湯,欲得服三升半。晝三夜一,中間鬲食,則湯氣溉灌百脈,易得藥力。如此則大大須緩不得速急也。又須左右仰覆臥,各一食頃,即湯勢遍行腹中。又於室中行,皆可百步許,一日勿出外,則大大益也。

又云:凡服藥三日慎酒,湯忌酒故也。

白話文:

古人云:凡是服用補湯,應該服用三升半。白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一次,期間吃點食物,這樣湯藥的藥力才能灌溉百脈,讓人容易吸收。服用補湯時,不能急於求成,必須慢慢地服用。服用時,需要左右仰臥、覆臥,各一次,這樣藥力才能遍佈腹中。服用後,可以在室內散步,但不要超過百步,也不要外出,這樣才能讓補湯藥力更好地吸收。

服藥後三日要忌口避免飲酒,因為湯藥本身就忌酒。

又云:凡服治風湯等,一服厚覆取汗,若得汗即須薄覆,勿令大汗。中間亦須間食,不爾,令人無力,更益虛羸。

白話文:

另外提到:凡服用治療風邪的湯藥時,服用一帖藥後,蓋上厚被子讓患者出汗,如果患者感到即將出汗了,就應該蓋上薄被子,不要讓患者大量出汗。在服藥期間也應該適當進食,否則會使患者感到虛弱,更加虛弱無力。

又云:凡餌湯藥,其粥食肉菜皆須大熟,大熟則易消,與藥相宜。若生則難消。又復損藥,仍須少食菜,於藥為佳;亦少進鹽醋乃善,亦不得苦用心力及房室喜怒。

又云:凡服瀉湯及諸丸散酒等,至食時須食者,皆先與一口冷醋飯,須臾乃進食佳也。

白話文:

中醫古文:「又云:凡餌湯藥,其粥食肉菜皆須大熟,大熟則易消,與藥相宜。若生則難消。又復損藥,仍須少食菜,於藥為佳;亦少進鹽醋乃善,亦不得苦用心力及房室喜怒。」

「另外,在服用中藥湯劑時,粥食、肉類和蔬菜都必須煮熟,煮熟了容易消化,與藥物相宜。如果生食,則難以消化,還會損傷藥效。服用藥物期間,還應少吃蔬菜,以利於藥物吸收;也要少吃鹽和醋,以免影響藥效。服用藥物期間,還應避免過度勞累、房事以及喜怒無常,以免影響藥效。」

凡服用瀉藥湯劑、各種丸散、酒等,在吃飯時間必須進食者,都應先給予一口冷醋飯,稍後再進食較佳。

又云:凡丸藥皆如梧子,補者十丸為始,從十漸加,不過四十丸為限。過此,虛人亦一日三度服,欲得引日,多時不缺,藥氣漸積,熏蒸五臟,積久為佳。不必頓服,早盡為善,徒棄名藥,獲益甚少。

又云:凡服瀉丸,不過以痢為度。慎勿過多,令人下痢無度,大損人。

白話文:

中醫師又說,凡是丸藥,都像梧桐子那麼大。用來補益身體的,從十丸開始,逐漸增加,不要超過四十丸為限,一旦超過,即使虛弱的人,早、中、晚也得各服一次,也要想辦法延長服用時間,按時服用,才能讓藥效逐漸積累,慢慢的燻蒸五臟,時間久了,療效就更好了。因此,不必一下子就把藥服完,這樣做費神費錢,不僅浪費了名貴的藥物,而且藥效也不好。

又云:凡人忽遇風,發身心頓惡,或不能言。如此者當服大小續命及西州續命,排風越婢等湯。於無風密室之中,日夜四正五服,勿計劑數多少,亦勿慮虛。常使頭面手足腹背汗出不絕為佳。服湯之消,即食粥,粥消即服湯。亦得少與羊肉臛將補。若風大重者,相續五日五夜服湯不絕,即經二日停湯,以美羹臛自補,消息四體。

若小瘥,當即停藥,漸漸將息。如其不瘥,當更服湯攻之,以瘥為限。

白話文:

又說:一般人突然遭遇風邪,發病時身體和精神突然變壞,或者不能言語。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服用大小續命湯和西州續命湯、排風越婢湯等。在沒有風的密室中,每天在早上、中午、晚上、半夜、清晨五個時間點分別服用,不要計算劑量或次數,也不要擔心虛弱。服藥後常令頭面手足腹背不斷出汗為佳。服湯藥消化完畢後就吃粥,粥消化完畢後就服湯藥。也可以適當的吃點羊肉湯來補充營養。假如風邪很嚴重,就要連續五天五夜不斷服用湯藥,然後間隔兩天停止用藥,用美羹羊肉湯來調理身體,讓四肢慢慢恢復正常。

如果病況稍有改善,就要立即停藥,讓病情逐漸恢復。如果病情沒有改善,則需要繼續服用藥物攻治,直到病癒為止。

又云:凡患風服湯,非得大汗,其風不去,所以諸風方中皆有麻黃。至如西州續命用八兩,越婢六兩,大小續命或一兩三兩四兩,故知非汗不瘥。所以治風非密室不得。輒漫服湯藥,徒自誤耳。唯更加增,未見損減焉。

《葛氏方》云:凡服藥不言先食後食者,皆在食前。其應食後者,自各說之。

白話文:

他又說:凡是治療風病的湯藥,如果沒有出大汗,風病肯定是治不好的,所以所有的關於風病的藥方中都有麻黃。就像西州續命湯用八兩麻黃,越婢湯用六兩麻黃,大小續命湯或用一兩、三兩、四兩麻黃,所以由此可知不出汗就不能治好風病。因此,治療風病必須在密閉的房間中進行。隨便服用湯藥,只能是自欺欺人罷了。只會使病情加重,沒有見過誰的病情因此而減輕的。

《葛氏方》說:凡是服用藥物沒有特別說明是飯前還是飯後服用的,都應該在飯前服用。那些應該飯後服用的,會在個別的說明中提及。

凡服湯云分三服再服者,要視病源候或疏或數,足令勢力相及。毒利之藥,皆須空腹,補湯間中自可進粥丸散。日三者,當以旦中暮四五服者,一日之中優量均分之。

凡服丸散不云酒水飲者,本方如此;而別說用酒水,則此可通得以水飲服之。

白話文:

凡是服用湯藥,說分三次服用、再服用的時候,一定要視病況和症狀而定,或間隔時間長些或短些,才足以使藥效相連接。毒性強烈、峻烈之藥,皆需空腹服用,補益作用的湯藥,中間可以進粥、服用丸散。說一天三次的,應分別在早晨、中午、晚上服;說一天四五次的,應在一天之內適當地平均分開服。

如果服用丸藥、散劑時藥方未說明需以酒或水送服,則照本方服用即可;若特別說明要用酒或水,則可視情況用水送服。

《刪繁論》云:凡禁之法,若湯有觸服,竟五日忌之。若丸散酒中有相違觸,必須服藥竟,之後十日方可飲啖。若藥有乳石,復須一月日外。若不如爾,非唯不得力,反致禍也。

白話文:

《刪繁論》說:一般來說在服用了藥物後,遇到湯藥相衝突者,要忌服五天。如果丸劑、散劑、酒中遇到相衝突的,必須在服藥後,過了十天纔可以飲用或食用。如果藥中有乳石,那還需要一個月後。如果不這樣,不僅達不到效果,反而會造成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