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約言》~ 食物本草卷之三 (11)
食物本草卷之三 (11)
1. 桃
味甘、酸,熱,微毒。益色辟邪,發丹石毒。多食令人有熱。服術人忌食。又不可與鱉同食,食之浴水成淋病。其類甚多。
[仁]味苦、甘,氣平,苦重於甘,陰中陽也,無毒,入手足厥陰經。主瘀血血閉,血結血燥,癥瘕邪氣,殺小蟲,通潤大便,除卒暴擊血,通月水,止痛。苦以破滯血,甘以生新血。[花]味苦。殺疰惡鬼,令人好顏色,除水腫石淋,利大小便,殺三蟲。酒浸服之除百病。
[桃梟]即桃實,著樹不落實中者,正月採之。主殺百鬼精物,五毒不祥,療中惡腹痛,破血。有人吐血,諸藥不效,取此燒灰存性,米湯調服,立愈。[桃蟲]殺鬼邪惡不祥。[葉]味苦,主除屍蟲,出瘡中蟲。[桃膠]下石淋破血,煉之保中不飢,輕身忍風寒。[莖與皮]味苦、辛,除邪鬼中惡腹痛,去胃中熱。
蓋桃乃五木之精,仙木也,少則華盛,實甘且大,蟠桃之說有自來矣。
白話文:
桃子味道甘酸,性溫,微毒。能美容養顏,辟邪,解丹砂中毒。但多吃會讓人感到燥熱,服食某些藥物的人不宜食用。而且不能和鱉肉一起吃,一起吃會導致尿路感染。桃子的種類很多。
桃仁味道苦甘,性平,苦味重於甘味,屬陰中有陽,無毒,走手足厥陰經。主治瘀血、血閉、血結、血燥、癥瘕、邪氣,能殺蟲,通潤大便,治療突然發作的出血,通經,止痛。苦味能破除瘀滯的血,甘味能生成新的血液。
桃花味道苦。能殺死疫鬼,使人容光煥發,治療水腫、石淋,利尿通便,殺蟲。用酒浸泡後服用,能治療百病。
桃梟指的是長在樹上而不落地的桃子,正月採摘。主治殺死百鬼邪祟,以及五毒等不祥之物,治療中惡腹痛,破血。如果有人吐血,其他藥物無效,可用此物燒成灰,用米湯調服,可以立即痊癒。桃蟲也能殺死鬼邪和不祥之物。
桃葉味道苦,主治清除屍蟲,以及瘡瘍中的蟲子。
桃膠能治療石淋,破血,煉製後服用能滋補身體,不飢餓,使人輕盈,耐寒耐風。
桃樹的莖和皮味道苦辛,能治療邪祟、中惡、腹痛,去除胃熱。
總之,桃樹是五行精氣所化的仙木,因此花朵茂盛,果實甘甜碩大,「蟠桃」之說是有道理的。
2. 杏
味甘、酸,熱,有毒。多食傷筋骨,傷神,盲目,小兒尤不可食,致瘍癰及上膈熱。
[仁]味甘、苦,氣溫,有小毒,入手太陰經。主咳逆上氣,雷鳴喉痹,下氣定喘,潤心肺,散肺經風寒咳嗽,消心下急滿痛,散結潤燥,產乳金瘡,寒心奔豚等疾。
丹溪云:性熱,因寒者可用。
東垣云:杏仁下喘治氣也,桃仁療狂治血也,俱治大便燥,但有血氣之分耳。花,味苦,主補不足,女子傷中,寒熱痹,厥逆。
白話文:
杏:味道甘甜酸澀,性溫熱,有毒。吃太多會傷筋骨、傷神、導致失明,小孩子尤其不能吃,容易引起瘡瘍和上焦熱症。
杏仁:味道甘甜苦澀,性溫,微毒,進入手太陰肺經。主要治療咳嗽、氣喘、喉嚨腫痛、下氣喘促、滋潤心肺、治療肺經風寒咳嗽、消除心下脹滿疼痛、消散結塊、潤燥、催乳、治療金瘡、寒邪入心導致的奔豚等疾病。
朱丹溪說:杏仁性溫熱,只有在體寒的人才能使用。
李東垣說:杏仁治療喘症是治氣的,桃仁治療狂症是治血的,兩者都能治療大便乾燥,只是治療的方面是血氣有別而已。
杏花:味道苦澀,主要功能是補益不足,治療婦女傷寒、寒熱痹症、厥逆。
3. 石榴
味甘、酸,無毒。主療咽燥渴。多食損入肺,齒令黑。酸者止痢澀腸,漏精;甜者理乳,壓丹石毒。有子白而大者,名水晶榴,味甘美。
丹溪曰:榴者,留也。味酸性滯,戀膈成痰。東行根,療蛔蟲寸白。花百葉者,主心熱吐血及衄血,干之作末,吹鼻中立差。金瘡刀斧傷破流血,和石灰搗末,傅上即愈。
白話文:
石榴
石榴味道甘甜酸澀,沒有毒性。主要能治療咽喉乾燥口渴。但吃太多會傷肺,使牙齒變黑。酸味的石榴能止痢、澀腸、止漏精;甜味的石榴能調理乳汁分泌,解丹石藥物中毒。果實裡面的籽粒又白又大的,叫做水晶榴,味道甘美。
張元素(丹溪)說:石榴,意思是能留住(津液)。石榴味酸,性質滯澀,容易停滯在膈膜,形成痰飲。石榴根,能治療蛔蟲。石榴花(重瓣的),能治療心火旺盛引起的吐血和鼻出血,曬乾磨成粉末,吹入鼻中就能見效。對於金瘡、刀斧傷導致的出血,可以將石榴花與石灰混合搗碎敷在傷口上,就能很快痊癒。
4. 梨
味甘、微酸,氣寒。主熱嗽,止渴,利大小便,除客熱,止心煩,通胃中痞塞熱結。多食令人寒中,金瘡乳婦尤不可食,以血虛也。久食則動脾,惟病酒煩渴,食之甚佳,亦不能卻疾。種類甚多,此則乳梨、鵝梨、消梨近是矣。乳梨出宣城,皮厚肉實,味長;鵝梨出西北州郡,皮薄漿多,味差,而香則過之;消梨甘,南北各處所出,有味甚美,而大至一二斤者。余如水梨、紫糜梨、赤梨、青梨、棠梨、御兒梨、花梨、茅梨之類,未聞入藥。
丹溪云:梨者,利也。流利下行之謂也。
白話文:
梨味甘微酸,性寒。能治療熱咳,止渴,促進大小便通暢,去除體內燥熱,緩解心煩,通利胃部阻塞和熱結。但吃太多會讓人寒邪入侵,尤其孕婦和傷口未癒者更不宜食用,因為會導致氣血虛弱。長期食用會損傷脾胃,只有在因喝酒導致煩渴時食用效果較好,但也不能完全治癒疾病。梨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乳梨、鵝梨、消梨。乳梨產於宣城,果皮厚實,肉質緊密,味道持久;鵝梨產於西北地區,果皮薄,汁液多,味道稍遜,但香味更濃郁;消梨味道甘甜,南北各地都有出產,有些味道非常好,果實大的甚至能達到一兩斤。其他像水梨、紫糜梨、赤梨、青梨、棠梨、御兒梨、花梨、茅梨等,則很少用於藥用。
朱丹溪說:梨具有通利的作用,指的是它能促進體內廢物排出。
5. 李
味苦、酸,平、溫,無毒。除痼熱,調中益氣。不可多食,令人虛熱。不可與蜜及雀肉食,損五臟。種類甚多,有綠李、黃李、紫李、生李、水李、麥李、赤李、剝李、房陵李、朱仲李、馬肝李、牛心李、朝天李、胭脂李、蜜李、鼠李、青蔥李、炭李、道州李、翠李、十月李,俱可食,而不可多也。
[仁]苦,平,無毒。主僵仆躋瘀血骨痛。根皮大寒,主消渴,止心煩逆,奔豚氣。
白話文:
李子味苦酸,性平溫,無毒。能去除久積的熱邪,調理脾胃,增強體力。但不可多吃,以免導致虛熱。也不可與蜂蜜和雀肉一起食用,以免損傷五臟。李子的種類很多,例如綠李、黃李、紫李、生李、水李、麥李、赤李、剝李、房陵李、朱仲李、馬肝李、牛心李、朝天李、胭脂李、蜜李、鼠李、青蔥李、炭李、道州李、翠李、十月李等等,這些李子都可以吃,但都不可多吃。
李子的核仁味苦,性平,無毒。能治療跌打損傷、瘀血、骨痛。李子樹的根皮性寒,能治療消渴症(糖尿病),緩解心煩、噁心反胃、奔豚氣(一種氣逆上衝的病症)。
6. 柰子
味苦、澀,寒。多食令人脹。
江云:治飽食後肺壅氣脹。
白話文:
柰子味道苦澀,性寒。吃太多會讓人脹氣。
江氏醫家說:柰子可以治療飽食後肺部氣壅脹滿。
7. 胡桃
味甘,平,氣溫,無毒。食之令人肥健,潤肌黑髮。補下元亦用之。多食利小便,動風生痰,助腎火。
江云:去五痔,通血脈。食酸齒齼者,細嚼解之。
丹溪云:屬土而有火,性熱。
《本草》言甘平,是無熱也。
液云:脫眉動風。非熱何以傷肺?
白話文:
胡桃味道甘甜,性平,氣味溫和,無毒。食用可以讓人身體強壯肥胖,滋潤肌膚,使頭髮烏黑亮麗。也能用於滋補下焦(指腰以下的部位)。但吃太多會利尿,容易引起風邪和痰濕,還會助長腎臟的虛火。
江氏說:胡桃可以治療五痔(指肛門周圍的腫痛疾病),通暢血脈。如果因為吃酸的東西而導致牙齒鬆動疼痛,可以細細咀嚼胡桃來緩解。
朱丹溪說:胡桃屬土性,但內含火氣,性味偏熱。
《本草綱目》說胡桃甘平,說明它並非溫熱之物。
某位液姓醫家說:胡桃吃多了會脫髮,引起風邪。如果不是因為它偏熱,怎麼會傷到肺呢?
8. 楊梅
味酸,溫,無毒。去痰去嘔,消食下酒,和五臟,除煩憤惡氣,甚能止痢。多食令人傷熱,亦能損齒及筋骨也。
白話文:
楊梅味道酸,性溫,沒有毒性。可以化痰止嘔,幫助消化,促進飲酒後的代謝,調和五臟,消除煩躁鬱悶之氣,尤其能有效止痢。但吃太多會導致內熱,也會損傷牙齒和筋骨。
9. 林檎
味酸、甘,溫。發熱澀氣,止泄痢遺精,霍亂肚痛,消食止渴。多食令人睡,發冷痰,生癰癤,脈閉不行。
白話文:
林檎味酸甜,性溫。能收斂止瀉,治療腹瀉、痢疾、遺精、霍亂腹痛,以及消化不良和口渴。但食用過多會讓人嗜睡、畏寒、痰多,甚至可能生長癰疽、脈象遲緩。
10. 橄欖
味酸、澀、甘,溫,無毒。主消酒開胃,下氣止泄,解魚毒。尤解鯸鮐魚毒。[核中仁]去唇吻燥痛。
丹溪云:味澀而生甘,醉飽宜之,然性熱,多食能致上壅。核分二瓣,蜜漬食佳。
白話文:
橄欖味道酸、澀、甜,性溫,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醒酒、開胃、降氣、止瀉,以及解魚毒,尤其能解鯸鮐魚的毒。橄欖核裡面的仁可以治療嘴唇和嘴巴乾燥疼痛。
張景岳(丹溪)說:橄欖味道澀而帶有甜味,醉酒或吃太飽的時候很適合食用,但是它性溫,吃太多會導致上火。橄欖核分成兩瓣,用蜂蜜浸漬後食用風味更好。
11. 西瓜
味淡、甘,寒。壓煩熱,消暑毒,療喉痹,有天生白虎湯之號。多食作泄痢。與油餅之類同食,損胃。
一種名楊溪瓜,秋生冬熟,形略長扁而大,瓤色胭紅,味勝西瓜,可留至次年夏間。
或曰:是異人所遺之種也。
白話文:
西瓜味甘淡性寒。能解暑熱、消解暑毒,治療喉嚨腫痛,被稱為天然的白虎湯。但吃太多會引起腹瀉。和油膩的食物一起吃,會傷胃。
有一種叫做楊溪瓜的西瓜,秋天種植冬天成熟,果實略長且扁大,果肉顏色深紅,味道比一般的西瓜更好,甚至可以保存到第二年夏天。
有人說:這是神仙遺留下來的種子。
12. 枇杷
味甘、酸,寒,無毒。利五臟,潤肺下氣,止嘔止渴。多食發痰熱。不可與炙肉、面同食,令人發黃病。[葉]味苦,氣平,無毒。拂去毛用。主卒嘔啘不止,不下食,治肺熱久嗽,並渴疾。又療婦人產後口於。其木白皮,亦主吐逆,不下食。
白話文:
枇杷果實味道甘甜酸澀,性寒,無毒。能滋養五臟,潤肺降氣,止嘔止渴。但吃太多會導致痰熱。不宜與烤肉、麵食一起食用,否則可能導致黃疸。枇杷葉味苦,性平,無毒,需去除葉毛後使用。主治突然嘔吐不止、飲食不下、肺熱久咳、口渴等症狀,也能治療婦女產後口渴。枇杷樹的白色樹皮,也具有治療嘔吐、飲食不下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