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已

《本草約言》~ 食物本草卷之三 (9)

回本書目錄

食物本草卷之三 (9)

1. 蔞蒿

味甘、辛。生水澤中,葉似艾,青白色,長數寸,食之香脆而美,葉可為茹。

一種莪蒿,亦美菜。

一種邪蒿,作羹臛佳。

白話文:

蔞蒿味道甘甜辛辣。它生長在水澤之中,葉子像艾草,呈現青白色,長幾寸,吃起來香脆可口,葉子可以當作蔬菜食用。

還有一種叫做莪蒿的植物,也是美味的野菜。

還有一種叫做邪蒿的植物,適合做成羹湯。

2. 苦菜

味苦,寒,無毒。主五臟邪氣,厭谷胃痹,腸癖渴熱,中疾,惡瘡。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輕身耐老,耐飢寒。此菜生北地方,冬即凋;生南地,則冬夏常青。《月令》所謂:苦菜秀者。是也。即今之荼也。出山田及澤中,得霜甜脆而美。

白話文:

苦菜味苦性寒,無毒。可以治療五臟積聚的邪氣,厭食、胃痛、腸胃絞痛、口渴發熱,以及各種內臟疾病和惡瘡。長期服用可以安心益氣,使人聰明敏捷,睡眠減少,身體輕盈,延年益壽,並且耐飢寒。這種植物生長在北方地區,冬天會枯萎;在南方地區則四季常青。《月令》中所說的「苦菜秀者」,指的就是這種植物。它就是現在所說的荼,生長在田野和沼澤地,經霜後變得甘甜脆嫩,味道更佳。

3. 馬蘭

味辛,溫。生水澤,採為菜茹。根治嘔血,擂汁飲之立止。

白話文:

馬蘭味辛性溫,生長在水邊澤地,可以當作蔬菜食用。它的根可以治療嘔血,將根磨成汁飲用,就能立刻止血。

4. 蘩蔞

味酸,氣平,無毒。主積年惡瘡不愈,有神效。又主破血,宜產婦。口齒方,燒灰或作末,揩齒宣露。治淋,取滿兩手,以水煮服。此菜生田野中,人取以作羹,或生食之,或煮食,益人。即雞腸草也。

白話文:

蘩蔞味酸、性平,沒有毒性。能有效治療多年久治不癒的惡瘡。還能活血化瘀,適合產婦使用。用它治療口齒疾病,可以燒成灰或研成粉末,用來刷牙,可以去除牙垢。治療淋病,取一把(滿兩手)蘩蔞用水煮沸後服用。這種植物生長在田野裡,人們可以採摘來做成菜餚,生吃、煮著吃都可以,有益於身體健康。它就是雞腸草。

5. 蕺菜

味辛,微溫。主蠼螋溺瘡,多食令人氣喘。

白話文:

蕺菜味辛辣,性微溫。可以治療蠼螋叮咬引起的瘡瘍,但吃太多會讓人氣喘。

6. 東風菜

味甘,寒,無毒。主風毒壅熱,頭痛目眩,肝熱眼赤。入羹臛煮食甚美。此菜生平澤,莖高二三尺,葉似杏葉,而長極厚軟,上有細毛,先春而生,故有東風之號。

白話文:

東風菜味甘、性寒,沒有毒性。能治療風毒引起的壅塞發熱、頭痛頭暈,以及肝火旺盛導致的眼睛紅腫。煮湯或燉煮食用味道很好。這種植物生長在濕潤的地方,莖高約二三尺,葉子像杏葉,但葉片較長、肥厚柔軟,葉面上有細小的絨毛,春天最早發芽,因此稱為東風菜。

7. 油菜

味甘。主滑胃,通結氣,利大小便。冬種春長,形色俱似白菜,根微紫,抽嫩心,開黃花,取其苔為菜茹,甚佳。子枯,取以榨油,味如麻油,但略黃耳。

一種黃瓜菜,形似油菜,但味少苦,野生平澤中,取為羹茹,亦甚香美。

白話文:

油菜味甘,可以潤滑腸胃,排除體內積聚的氣體,促進大小便通暢。油菜在冬天播種,春天生長,外形和顏色都像白菜,根部略帶紫色。採摘其嫩莖葉食用,味道很好。油菜的種子成熟後乾燥,可以榨油,味道像麻油,只是顏色略黃而已。

還有一種黃瓜菜,形狀像油菜,但味道略帶苦味,野生在平原濕地,用來做羹湯,也十分美味。

8. 藕絲菜

味甘,寒。解熱渴煩毒,下瘀血。即雞頭子管也。

白話文:

藕絲菜味甘性寒,能解熱、止渴、去煩、解毒,並能排出瘀血。它就是蓮蓬裡面的蓮房(蓮藕莖的中心部分)。

9. 莫菜

味酢而滑,生水浸濕地。去皮膚風熱。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厚而長有毛刺,可為羹,始生又可生食。

白話文:

莫菜味道酸澀而滑潤,生長在潮濕的地方。可以去除皮膚上的風熱。它的莖粗如筷子,顏色赤紅,莖節分明,每個節長一片葉子,像柳葉一樣,葉片厚實、細長,而且有毛刺。可以做成羹湯,剛長出來的時候也可以直接生吃。

10. 白花菜

味甘,氣臭,性寒。生食苦,醃以為葅。動風氣,下氣滯臟腑。多食令人胃悶滿,傷脾。

一種黃花菜,同此類。

白話文:

白花菜味甘,氣味臭,性寒。生吃味道苦,通常醃製成醬菜食用。它可以引起體內風氣的活動,並能通利腸胃氣滯。食用過多會導致胃部脹滿,損傷脾胃。

有一種黃花菜,與它同屬一類。

11.

味辛、酸,寒,無毒。主暴熱身癢,下水氣,勝酒,長鬚發,止消渴,下氣。久服輕身。季春始生,可糝蒸為茹。

《詩》所謂:採蘋採藻,以供祭者。是也。

昔楚昭王渡江,獲蘋實如斗,剖而食之,甜如蜜。即此。但不可多得也。

蘋有三種。

有二種,皆可食。熟挼去腥氣,米麵糝蒸為茹,甚佳美,饑年以充食。

一種海藻,味苦、咸,寒,無毒。主癭瘤氣,頸下核,破散結氣癰腫,癥瘕堅氣,腹中上下鳴,下十二水腫,療皮間積聚暴潰,留氣熱結,利小便。

一名海帶。

白話文:

蘋味辛酸,性寒,無毒。能治療暴熱引起的皮膚癢,消除水腫,解酒,促進頭髮生長,止渴,降氣。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蘋在春季開始生長,可以切碎後蒸煮食用。

《詩經》裡提到的「採蘋採藻,以供祭祀」,指的就是這種植物。

以前楚昭王渡江時,曾得到像斗一樣多的蘋果,剖開食用,甜如蜜。這就是蘋果,只是比較稀少。

蘋有三種。

藻有兩種,都能食用。煮熟後揉搓去除腥味,再用米麵拌和蒸煮,味道非常好,在饑荒年景可以充當食物。

有一種海藻,味苦鹹,性寒,無毒。能治療甲狀腺腫瘤,頸部腫塊,消除積聚的氣體和癰腫,治療癥瘕、腹部鳴響、全身水腫、皮膚積聚突然潰爛、氣滯熱結等症狀,還能利尿。

這種海藻也叫做海帶。

12. 蒲蒻

味甘,微寒。主消渴。生啖之脆美。

《詩》云:維筍及蒲。是也。

白話文:

蒲蒻味道甘甜,性微寒。可以治療消渴症(糖尿病)。生吃口感脆嫩美味。

《詩經》裡有「維筍及蒲」的句子,指的就是它。

13.

味辛,氣溫,無毒。主明目溫中,耐風寒,下水氣,面目浮腫,癰瘍瘰癧,歸鼻除腎氣。葉歸舌,除大小腸氣,利中,霍亂轉筋。多取煮湯,及熱捋腳。又搗傅小兒頭瘡。馬蓼,去腸中蛭蟲。水蓼,搗傅蛇咬。又煮漬腳捋之,消腳氣腫。腳痛成瘡,頻淋洗之。此菜人所多食,或暴乾亦佳。

白話文:

蓼味辛性溫,無毒。可以明目溫暖中焦,抵禦風寒,消除水腫,治療面目浮腫、癰疽、瘰癧等症,還能通利鼻子,去除腎氣不足的症狀。葉子可以治療舌頭問題,並能去除大小腸積氣,通利腸胃,治療霍亂和轉筋。常用方法是煮水喝,或用熱的藥水洗腳。也可搗碎敷貼小兒頭瘡。馬蓼能去除腸道中的蛭蟲。水蓼搗碎後可以敷治蛇咬傷。也可以煮水泡腳,能消除腳氣腫脹。腳痛生瘡的,可以經常清洗。這種菜很多人食用,曬乾後也能服用。

14. 葛根

味甘,寒,無毒。主癰腫惡瘡。冬月取生者,以水中揉出粉成垛,煎沸湯擘塊,下湯中良久,色如膠,其體甚韌,以蜜湯中拌食之,用姜屑尤佳。治中熱酒渴病,多食利小便,亦能使人利切。以茶食亦甘美。又生者煨熟極補人。

白話文:

葛根味甘性寒,無毒。可以治療癰腫惡瘡。冬天採收新鮮的葛根,在水中揉搓出粉末,做成小塊,用沸水煮到塊狀軟爛,顏色像膠狀,質地很韌,用蜂蜜水拌著吃,加點薑末更好。可以治療因內熱引起的口渴症,多吃可以促進排尿,甚至利尿效果明顯。用茶水沖泡著吃也很美味。此外,將新鮮的葛根煨熟後,有很好的滋補功效。

15. 白蘘荷

微溫。主中蠱及瘧。有赤白二種,根莖葉可為葅。

白話文:

白蘘荷性味微溫,可以治療食物中毒和瘧疾。 它有赤白兩種,根莖葉都可以做成菜餚。

16. 胡蔥

味辛,溫、平。消穀下氣,殺蟲。久食傷神損性,令人多忘,損目明,尤發痼疾。患胡臭人不可食,令轉甚。

白話文:

胡蔥味辛,性溫和。能促進消化,降氣消食,還有殺蟲的功效。但長期食用會傷神損害元氣,讓人健忘,損害眼睛,甚至加重舊疾。有狐臭的人更不能吃,會加重病情。

17. 鹿蔥

味甘,涼,無毒。根治沙淋,下水氣,主酒疸。黃色通身者,取根搗汁服。嫩苗煮食,又主小便澀,身體煩熱。[花]名宜男,炒以點茶,又安五臟,利心志,令人好歡樂忘憂,輕身明目,利胸膈,甚佳。

《詩》曰:焉得諼草。即此也。俗呼為萱花菜。

白話文:

鹿蔥味甘、性涼,無毒。它的根可以治療沙淋(尿路結石)、消除水腫,以及治療酒疸(酒精性肝炎)。如果鹿蔥是黃色整體的,可以取其根搗碎榨汁服用。嫩苗可以煮熟食用,也能治療小便澀痛、身體煩熱。鹿蔥的花,叫做宜男花,炒熟後可以泡茶喝,還能滋養五臟、安定心神、令人愉悅忘憂、輕身明目、舒暢胸膈,效果非常好。

詩經裡說:「焉得諼草」,指的就是鹿蔥。民間也稱它為萱花菜。

18. 蕓薹

味辛,溫,無毒。主風遊丹腫乳癰。煮食主腰腳痹,破癥瘕結血。多食損陽氣,發瘡,口齒痛,又生腹中諸蟲。

白話文:

蕓薹味辛、性溫,沒有毒性。能治療風濕遊走引起的腫痛、乳腺炎。煮熟食用可以治療腰腿疼痛、消除癥瘕(腹內腫塊)和血塊。但食用過多會損傷陽氣,導致皮膚瘡瘍、口齒疼痛,還會滋生腹內寄生蟲。

19. 堇萊

味甘,寒,無毒。主蛇蠍毒及癰腫。此菜野生,久食除心煩熱,令人身體懈惰,多睡。

江云:苦。主寒熱,功同香茂。

白話文:

堇萊味甘、性寒,無毒。可以治療蛇蟲咬傷和癰腫。這種野菜是野生的,長期食用可以消除心煩熱,但會讓人覺得身體疲倦,容易嗜睡。

江云(另一種植物)味苦,可以治療寒熱病症,功效與香茂(另一種植物)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