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約言》~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一 (20)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一 (20)
1. 山藥
味溫,平,無毒。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
丹溪云:主頭面遊風,頭風眼眩,下氣,止腰痛,補勞瘦,充五臟,除煩熱,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生山中者良。
江云:安魂魄,鎮心神。
《本草》謂之薯蕷,江南人呼為藷,南地種之,但性冷於北地者耳。
白話文:
山藥味甘性溫,平和無毒。主要功效是治療內臟損傷,補充虛弱,去除寒熱邪氣,增強體力,使肌肉豐滿。
朱丹溪(醫家)認為:山藥可以治療頭面部遊走性風痛、頭痛眼花、氣虛下垂、腰痛,以及因勞累而消瘦,能滋養五臟,消除煩熱,壯陽。長期服用能使耳目聰明,身體輕盈,不感覺飢餓,延年益壽。生長在山上的山藥品質最好。
江某(醫家)認為:山藥可以安神定魂,鎮靜心神。
《本草綱目》稱山藥為薯蕷,江南人稱之為藷,南方種植的山藥,只是藥性比北方種植的略微寒涼而已。
2. 芋
一名土芝,一名蹲鴟。
味平。水田宜種之,莖可作羹臛及葅。
江云:愈蜂螫。其頭大者為魁,小者為子,荒年可以度飢。小兒食之,滯胃氣。有風疾者忌食之。
白話文:
芋頭又叫土芝、蹲鴟。
它的味道平和。適合種植在水田裡,莖可以做成羹湯和醬菜。
據說,芋頭可以治療蜂螫。芋頭中,大的叫魁,小的叫子,荒年可以充飢。但小孩吃了會導致胃氣滯塞,有風疾的人則不宜食用。
3. 雍菜
味甘,平,無毒。蔓生,花白。摘其苗以土壅之即活。與野葛相伏,取汁滴野葛即死。
張司空云:魏武帝啖野葛至尺許。應是先食此菜無害也。
一名甕菜。
白話文:
雍菜味甘,性平,無毒。它是一種蔓生的植物,開白花。採摘它的莖葉,用土培起來就能成活。它能克制野葛,用它的汁液滴在野葛上,野葛就會死掉。
張司空說:魏武帝曾吃過一尺長的野葛,這大概是因為他先前吃了雍菜解毒的緣故。
雍菜也叫甕菜。
4. 決明菜
明目清心,去頭眩風。味甘,溫。苗高三二尺,春取為蔬,花子可點茶,又堪入蜜煎。
白話文:
決明菜能明目清心,消除頭暈目眩和風邪。它的味道甘甜,性溫和。植株高度約三、二尺,春天可以採摘嫩苗當蔬菜食用,花和種子可以泡茶,也可以做成蜜餞。
5. 芎苗
味辛,溫,無毒。主咳逆,定驚風,辟邪惡,除蠱毒鬼疰,去三蟲。久服通神。川中產者良。本地者點茶,亦清頭目。
白話文:
芎藭味辛性溫,無毒。能治療咳嗽氣逆、鎮定驚風、驅除邪惡、去除蠱毒及鬼魅纏身引起的疾病、殺滅三種腸道寄生蟲。長期服用可以使人聰慧通達。四川產的芎藭品質最好。本地產的芎藭可以泡茶飲用,能使頭目清利。
6. 蔊菜
味辛。生山谷泉石間,根葉皆可食,根尤佳。(蔊,音空。)
白話文:
蔊菜味辛辣。它生長在山谷溪流和岩石之間,根和葉都可以食用,但根部更好吃。
7. 荇菜
生湖陂中,葉紫赤圓,徑寸余,浮水面,莖如釵股,上青下白。
《詩》云:參差荇菜者。是也。可醃為葅。
白話文:
荇菜生長在湖泊沼澤中,葉子紫紅色,圓形,直徑約一寸多,漂浮在水面,莖像髮釵的柄一樣,上面青綠色,下面白色。
《詩經》裡寫的「參差荇菜」,指的就是這種植物。荇菜可以醃製成菜餚。
8. 羊蹄菜
味苦,寒,無毒。根用醋磨塗癬疥速效。治癧瘍風,並大便卒澀結不通,喉痹卒不能語,腸風痔瀉血,產後風。銼根取汁煎服殊驗。
江曰:言採其遂即此。
注云:惡菜也。
白話文:
羊蹄菜味苦性寒,無毒。用根部磨成漿狀,加醋後塗抹癬疥,療效迅速。可治療癰疽、風疾,以及大便突然秘結不通、喉嚨腫痛突然說不出話、腸風痔瘡出血、產後風等症狀。將根部搗碎取汁煎服,療效特別顯著。
江某說:採摘後應立即使用。
註記說:這是種不好的菜。
9. 蒟蒻
味辛,寒。葉與天南星相似,但莖斑花紫,南星莖無斑,花黃為異耳。性冷。主消渴。採其根搗碎,以灰汁煮之成餅,五味調和為茹食。又蜀人取以作醬,味酢美。
白話文:
蒟蒻味辛、性寒。它的葉子跟天南星很像,但蒟蒻莖上有斑點,花是紫色的;天南星的莖則沒有斑點,花是黃色的,以此區分。蒟蒻性質寒涼,可以治療消渴症(糖尿病)。採收它的根莖,搗碎後用草木灰的汁液煮成餅狀,再用各種調味料調味後食用。四川人還會用它來製作醬料,味道酸美可口。
10. 地蠶
生郊野麥園中,葉如薄荷,少狹而尖,亦微皺,欠光澤,根白色,狀如蠶。四月採根,以滾水瀹之,和以鹽為菜茹。
白話文:
地蠶生長在郊野麥田裡,葉子像薄荷,又細又尖,略微皺縮,沒有光澤,根是白色的,形狀像蠶。四月採收它的根,用滾水燙過,加鹽拌著吃,當作蔬菜。
11. 假蘇
味辛,溫,無毒。主除寒熱,鼠瘻瘰癧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痹,辟邪氣,通利血脈,傳送五臟,能發汗動渴,消除冷風,治頭風眩暈,婦人血風等為要藥。治產後血暈,併產後中風,身僵直者,搗為末,童便調熱服。口噤者挑齒灌之,或灌鼻中,神效。末和醋傅丁腫風毒即差。初生新嫩,辛香可啖,人取以作生菜。即今之荊芥也。
白話文:
假蘇味辛溫,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去除寒熱,治療鼠瘻、瘰癧和瘡瘍,消除腫塊和氣滯,排出瘀血,治療濕痺,驅除邪氣,疏通血脈,使氣血運行於五臟,能發汗解渴,消除風寒,治療頭痛眩暈,以及婦女的血液病等,是重要的藥物。治療產後血暈、產後中風、身體僵直等症狀,可將其研磨成粉末,用童尿調和後溫服。如果患者口噤不開,可以挑開牙齒灌服,或灌入鼻中,療效顯著。將藥末與醋混合,外敷於丁腫(一種腫脹)、風毒引起的疾病,也能很快見效。假蘇新嫩時,辛香可食,人們常用它做生菜食用。它就是現在的荊芥。
12. 紫蘇
味辛、甘,氣溫。主下氣,除寒中,解肌發表,通心經,治心腹脹滿,開胃下食,止腳氣,通大小腸。煮汁飲之治蟹毒。子尤良,主肺氣喘急咳逆,潤心肺,消痰氣,腰腳中濕風結氣,調中下氣,止霍亂嘔吐反胃,利大小便,破癥結,消五膈。又杵為末,酒調服,治夢泄。有數種,面背皆紫者佳。
一種水蘇,主吐血、衄血、血崩、血痢,產後中風,下氣,闢口臭,去毒惡氣。久服通神明,輕身耐老。
一名雞蘇。
白話文:
紫蘇味辛甘,性溫。能降氣消脹,去除寒邪,發散表邪,疏通心經。主治心腹脹滿,增進食慾,治療腳氣,通利大小腸。用紫蘇煮水喝可以解蟹毒。紫蘇的種子更好,主治肺氣喘促、咳嗽、氣逆,滋潤心肺,消除痰氣,治療腰腳濕風引起的疼痛和氣滯,調理脾胃,止霍亂引起的嘔吐反胃,通利大小腸,消散瘀滯,消除五臟積滯。將紫蘇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可以治療遺精。紫蘇有多種,葉面和葉背都呈紫色的最好。
有一種水蘇,主治吐血、鼻出血、崩漏、血痢、產後中風,能降氣,去除口臭,消除毒氣。長期服用可以益智明目,輕身延年。
還有一種叫雞蘇。
13. 薄荷
味辛、苦,氣涼、溫,無毒,入手太陰經、厥陰經。主賊風傷寒,發汗,通利關節,傷風頭腦痛,及小兒風涎,驚風壯熱。乃上行之藥,能引諸藥入榮衛。又主風氣壅,並下氣,消宿食惡氣,心腹脹滿,霍亂,骨蒸勞熱。用其汁與眾藥熬為膏。亦堪生食。新大病差人勿食,令汗出不止。貓食之即醉。一種名石薄荷,又云龍腦薄荷、南薄荷。
白話文:
薄荷味辛辣苦澀,性涼溫,無毒,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和手厥陰心包經。主要功效是治療外感風寒、發汗退熱、疏通關節、治癒傷風引起的頭痛、小兒風涎(口水過多)、驚風、高熱。薄荷是上行的藥物,能引導其他藥物進入人體的榮衛二氣循環系統。還能治療風氣壅塞、瀉下、消除宿食和惡氣、心腹脹滿、霍亂、骨蒸勞熱等症狀。可以將薄荷汁與其他藥物一起熬製成膏藥。也可以直接生吃。但新痊癒的大病患者不宜食用,以免汗出不止。貓吃了薄荷會醉。有一種薄荷叫做石薄荷,也叫龍腦薄荷、南薄荷。
14. 香薷
味辛,氣微溫,無毒。主霍亂腹痛吐下,下氣除煩熱,調中溫胃,治傷暑,利小便,散水腫。又治口氣。人家暑月多煮以代茶,可無熱病。一種香菜,味甘可食。三月種之。
白話文:
香薷味辛、性微溫,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霍亂引起的腹痛、嘔吐和腹瀉,能降氣、消除煩熱,調理脾胃、溫暖胃氣,治療中暑,促進小便排出,消除水腫。還能治療口臭。夏天人們常用它煮水代替茶飲用,可以預防中暑。香薷是一種香菜,味道甘甜可食用,三月播種。
15. 筍
味甘,微寒,無毒。主消渴,利水道,下氣除煩熱,理風熱腳氣。多食動氣,發冷氣冷癥。蒸煮彌熟彌佳。苦筍味苦寒,治不睡,去面目並舌上黃,利九竅,消渴明目,解酒毒,不發痰,除煩熱出汗,治中風失音。此筍有二種,一出江西、福建,粗大,味苦,不堪食。一出浙江,味微苦,呼為甜苦筍,食品所貴。
䈽筍味蘞難食,主消渴,益氣力,補虛下氣。多食發氣脹。淡筍即中母筍,味甘,主消痰,除熱狂壯熱,頭痛頭風,並妊人頭旋倒地,驚悸,溫疫迷悶,小兒驚癇天吊等症。多食發背悶腳氣。箭筍新可食,作筍乾佳,但硬難化,不可與小兒食。青筍味甘,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並妊娠。
貓筍味甘,溫。生於冬,不出土者曰冬筍,小兒痘疹不出,煮粥食解毒,有發生之意。䈽筍味亦然。大抵筍類甚多,滋味甚爽,人喜食之,但性冷且難化,不益脾胃,是宜少食也。
又嘗有一醫,說有人素患痰,食筍而愈。
白話文:
筍味甘微寒,無毒,能治療消渴症,促進尿液排出,降氣除煩熱,治療風熱引起的腳氣。但吃太多會導致脹氣,引發寒症。蒸煮得越熟越好。苦筍味苦性寒,能治療失眠,去除面部和舌苔上的黃垢,通利九竅,治療消渴症,明目,解酒毒,不生痰,去除煩熱盜汗,治療中風失語。筍分兩種,一種產於江西、福建,粗大且苦澀,難以食用;一種產於浙江,略帶苦味,稱為甜苦筍,是上好的食材。
䈽筍味道辛辣難吃,能治療消渴症,增強體力,補虛降氣。但多吃會脹氣。淡筍也就是中母筍,味道甘甜,能消痰,去除熱狂、壯熱、頭痛、頭風,以及孕婦頭暈目眩、驚悸、溫疫引起的昏迷、小兒驚癇等症狀。但多吃會導致背痛和腳氣。箭筍新鮮時可食用,做筍乾也很好,但質地堅硬難消化,不宜給小孩子吃。青筍味甘,能止治肺痿咳血、鼻出血、五痔以及孕婦相關疾病。
貓筍味甘性溫。冬天生長,不出土的稱為冬筍,能治療小兒麻疹未出,煮粥食用可解毒,並促進麻疹的發育。䈽筍也有同樣的功效。總之,筍的種類很多,味道鮮美爽口,人們都喜歡吃,但它性寒且難消化,不利於脾胃,因此應該少吃。
還聽說過一位醫生講,有人長期患有痰症,食用筍子後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