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已

《本草約言》~ 食物本草卷之三 (5)

回本書目錄

食物本草卷之三 (5)

1. 蔓菁

味溫,無毒。利五臟,消食益氣,令人肥健,可常食。北方種之甚多,春食苗,夏食心,秋食莖,冬食根,菜中最有益於用者。南方地不同,所種形類已變矣。

白話文:

這是一段古文中對某種植物性質和功效的描述。 簡而言之:這種植物味道溫暖、沒有毒性;可以幫助清理五臟六腑,促進消化吸收,增強身體能量,使人變得健康壯實;適合長期食用;在北方地區非常普遍,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部位可供食用(春季吃嫩葉,夏季吃花心,秋季吃莖部,冬季吃塊根);但在南方因為土壤環境的不同,其品種已經有所變化了。

2. 菘菜

味甘,溫,無毒。利腸胃,除煩,解酒渴,去魚腥,消食下氣,治瘴,止熱嗽、胸膈悶。不益人,食之覺冷,姜能制之。

一云:夏至前食,發皮膚風癢,動氣發病。紫花菘行風氣,去邪熱。花糟食甚美。服甘草勿食,令病不愈。北人往南,患足疾者勿食。牛肚菘葉最厚,味甘;紫菘葉薄細,味少苦;白菘似蔓菁,猶一類也。北地無菘,有種者形亦變。

白話文:

這種食物味道甘甜,性溫,沒有毒性。它可以幫助消化、緩解煩躁、解酒解渴、去除魚腥味、幫助消化和排氣,還可以治療瘴氣、止咳、緩解胸悶。但它並不滋補,吃後會感到寒涼,可以用薑來中和。

有人說,夏至之前吃這種食物,會導致皮膚風癢,容易生病。紫花菘可以驅散風氣,去除邪熱,花糟的味道也很美味。不過,服用甘草時不要吃這種食物,否則會導致病情無法痊癒。北方人到南方後,如果患有腳疾,也不要吃這種食物。牛肚菘葉片厚實,味道甘甜;紫花菘葉片薄而細,味道帶點苦;白菘則像蔓菁,屬於同類。北方沒有菘,即使有種植,形狀也會發生變化。

3. 芥菜

味辛,氣溫,無毒。歸鼻,除腎邪,利九竅,明耳目,安中,除邪氣,止咳嗽冷氣,去頭面風。多食動風氣,發丹石。不可同兔肉食,生惡瘡。同鯽魚食,發水腫。子主傅射工,及疰氣、疝氣,發汗,胸膈痰冷,面黃。又和藥為膏治骨節痛。

丹溪云:痰在皮裡膜外,非此不能達。又遊腫諸毒,為末,豬膽和如泥傅之。但其類多,青芥葉粗大,味辣。好紫芥作虀佳,白芥尤辛美,俱入藥。出太原。

白話文:

芥菜辛辣溫熱,無毒性。主要作用於鼻子,可清除腎臟的病邪,通暢九竅,明目清耳,安定心神,驅除邪氣,止咳化痰,去除頭面部的風寒。但過量食用會導致風氣過盛,引發丹石症。不可與兔肉同食,否則會生瘡。與鯽魚同食會導致水腫。芥菜的種子可用於治療傅射症、疰氣、疝氣,促進發汗,化解胸膈痰冷,改善面黃。還可以和其他藥材混合製成膏藥,用於治療骨節疼痛。

丹溪先生說:痰氣停留在皮膜之間,只有芥菜才能有效地驅散它。對於遊腫和各種毒症,可用芥菜與豬膽混合成泥狀敷在患處。市面上芥菜種類很多,青芥葉較為粗大,味道辛辣。紫色芥菜更適合做醬菜,白色芥菜辛辣鮮美,都可入藥。產自太原。

4. 莧菜

味甘,寒,無毒。通九竅。

江云:食動風,令人煩悶,冷中損腹。子主青盲白翳,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熱殺蛔蟲。久服益氣力,不飢輕身。葉忌與鱉同食。

丹溪云:莧有六種,人莧、赤莧、白莧、紫莧、五色莧,其一即馬齒莧也,下血,又入血分,且善走。馬齒莧同食下胎妙,臨產煮食易產。又有野生一種灰條莧,亦可食,亦入藥。

白話文:

馬齒莧味道甘甜,性寒,無毒。它能通暢九竅。

古人江云說,吃馬齒莧會動風,讓人煩悶,脾胃虛寒的人吃了會損傷腹部。馬齒莧能治療青盲、白翳,明目除邪,利尿通便,驅寒除熱,殺死蛔蟲。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體力,讓人不覺得飢餓,身體輕盈。馬齒莧葉不能與鱉肉一起食用。

丹溪認為,莧菜有六種,分別是人莧、赤莧、白莧、紫莧、五色莧,其中一種就是馬齒莧。馬齒莧能止血,入血分,且藥性善於走竄。馬齒莧與馬齒草一起吃能幫助墮胎,臨產前煮食馬齒莧可以幫助順產。此外,還有一種野生的灰條莧,也可以食用和入藥。

5. 馬齒莧

味酸,氣寒,性滑,無毒。主目盲白翳,利大小便,止赤白下,去寒熱,殺諸蟲,止渴,破癥結癰瘡。服之長年不老。和梳垢,封丁腫。又燒為灰,和陳醋滓,先灸丁腫以封之,根即出。又傅豌豆瘡,良。生搗汁服,當利下惡物,去白蟲,亦治疳痢,又主三十六種風結瘡。

以一釜煮,澄清,內蠟三兩重,煎成膏,塗之又塗,白禿濕癬,傅杖瘡,又療多年惡瘡,又治馬咬,馬汗,射工毒。一種葉大者不堪,一種葉小、節間有水銀者可用。去莖用葉。此菜感陰氣之多而生,食之宜和以蒜,余見莧菜下。

白話文:

酸味,性寒滑,無毒。能治眼盲白翳,利大小便,止赤白帶下,去除寒熱,殺滅各種蟲類,止渴,破除癥結癰瘡。長期服用可延年不老。用其汁液和梳子上的垢屑,塗抹封閉疔腫。燒成灰,和陳醋渣,先灸疔腫再封閉,腫根就會出來。亦可塗抹豌豆瘡,效果良好。生搗汁服用,能利下惡物,去除白蟲,並可治療疳痢和三十六種風結瘡。

以一釜水煮沸,澄清後加入三兩重的蠟,煎熬成膏狀,塗抹於白禿、濕癬、杖瘡等處,亦可治療多年惡瘡,以及馬咬傷、馬汗、射工毒。葉片較大的不宜食用,葉片較小、節間有水銀的才能用。去除莖部,只用葉片。此菜喜陰濕,食用時宜配以蒜,與莧菜同屬一類。

6. 胡荽

味辛,氣溫,微毒。主消穀,治五臟,補不足,利大小腸,通小腹氣,通心竅,拔四肢熱,止頭痛。久食損人精神,令人多忘,發腋臭、口臭、腳氣、金瘡。久病人食之腳弱,根發痼疾。子主小兒禿瘡,油煎傅之,亦主蠱五痔,及食肉中毒,吐下血不止,煮冷取汁服。又治小兒痘疹不出,欲令速出,用酒煎沸,勿令泄氣,候冷去滓,微微從項以下噴身令遍,除面不噴,包暖即出。

白話文:

性味

: 味道辛辣,性溫,微毒。

功效

:

  • 消化食物,調理五臟,補充不足。
  • 促進大小腸蠕動,疏通小腹氣機,暢通心竅。
  • 清除四肢熱症,止頭痛。

副作用

:

  • 長期食用會損傷精神,讓人健忘,容易出現腋臭、口臭、腳氣和金瘡等問題。
  • 久病患者食用會導致腳弱,舊病復發。

特殊用途

:

  • 可以治療小兒禿瘡,用油煎後塗抹患處。
  • 可以治療五痔、食肉中毒、吐血不止,取煎煮後的冷汁服用。
  • 可以治療小兒痘疹不出,用酒煎沸後,趁熱將藥汁噴灑全身,唯獨面部不可噴灑,並包裹保暖,即可加速痘疹的發出。

7. 葵菜

味甘,氣寒,陰中之陽,無毒。為百菜長,滑利不可多食,能宣導積壅,主客熱,利小便,治惡瘡及帶下,散膿血惡汁。煮食主丹石、髮結熱。葉燒為末,傅金瘡。搗碎傅火瘡。炙煮與小兒食,治熱毒。下痢及大小丹痢,搗汁服。孕煮食之易產。其心傷人,勿食。其葉皆黃、莖赤者勿食。

不可與鯉魚、黍米同食。天行症後,食之失明。花治淋澀水腫,催生落胎,並一切瘡疥,小兒風疹。子花有五色,赤者治赤帶,白者治白帶,空心酒調末服之。又赤治血燥,白治氣燥並痎瘧。

又冬葵子,秋種經冬至春作子者,主臟腑寒熱,羸瘦,五癃,利小便,療婦入乳難,下乳汁,久服堅骨長肌肉,輕身延年。產難取一二合杵破,水煮服之。癰癤未潰者,水吞三五粒,便作頭膿出。根主惡瘡,療淋,利小便,服丹石人宜之。

白話文:

甘甜味,性寒,屬陰中之陽,無毒。它可以幫助蔬菜生長,滑利通暢,但不可過量食用。能宣導積聚,治療外感熱症,利尿通便,治癒惡瘡和帶下,散除膿血惡汁。煮食可治丹石、頭髮發熱。葉子燒成灰,敷金瘡。搗碎敷火瘡。炙煮給小兒食用,可以治熱毒。下痢以及大小丹痢,搗汁服用。孕婦食用可以易於生產。但其心有毒,不可食用。葉子發黃、莖部發紅的也不要吃。

不可與鯉魚、黍米同食。天行症後,食用會失明。花可以治淋澀水腫,催生墮胎,以及一切瘡疥,小兒風疹。子花有五種顏色,紅色治赤帶,白色治白帶,空腹用酒調服。紅色還可以治血燥,白色治氣燥和痎瘧。

冬葵子,秋季種植,經過冬天到春天結果實,可以治療臟腑寒熱,羸瘦,五癃,利尿,治療婦女難以哺乳,促進乳汁分泌,長期服用可以強健骨骼,長肌肉,輕身延年。難產時取一兩左右搗碎,用水煮服。癰癤未潰者,用水吞服三五粒,可以使膿頭迅速出頭。根可以治療惡瘡,治療淋症,利尿,服用丹石的人適合食用。

8. 小蒜

味辛,溫,有小毒。歸皮腎。主霍亂腹中不安,消穀,理胃溫中,除邪痹毒氣,丁瘡等毒。

華佗用蒜薤吐人惡物,云是此。

又云:大蒜久食損人目,傷肝,不可與魚膾同食。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溫暖,具有微弱毒性。適用於皮膚和腎臟。主要治療腹部不適、消化不良、增強胃部溫度、消除痙攣和毒素,以及治療潰瘍和其他有毒病症。 華陀使用大蔥和大蒜來排除身體中的有害物質。 另外還說道:長期食用大蒜會損害眼睛和肝臟,不能與魚肉一起吃。

9. 大蒜

味辛,氣溫,有毒,屬火。主散癰腫䘌瘡,除風邪,殺毒氣,消食下氣,健胃善化肉,行濕破冷氣,爛痃癖,闢溫疫氣、瘴氣,伏邪惡蠱毒、蛇蟲溪毒,治中暑毒、霍亂轉筋腹痛。爛嚼溫水送之。又鼻衄不止,搗碎塗腳心,止即拂去。醋浸經年者良。此物性熱,氣極暈,煮為羹臛極俊美,熏氣亦微下氣,溫中消穀。

雖曰人喜食,多於暑月,但生食、久食傷肝氣,損目明,面無顏色,又傷肺傷脾,引痰,宜戒之。葉亦可食,獨子者攻毒。如癰疽發背,惡瘡腫核初發,取紫皮獨頭者,切片貼腫心,炷艾灸其上,覺痛即起,焦者用新者再灸,瘡初痛者灸不痛,不痛者灸痛,癢者亦如之,以多灸為良,無不效者。疣贅之類,亦依此灸之。

白話文:

辛辣溫熱,有毒性,歸屬於火。主要功效為散腫消瘡、祛除風邪、殺滅毒氣、助消化降氣、健胃化肉、行濕化寒、治療痃癖、抵禦溫疫瘴氣、驅除邪惡蠱毒、蛇蟲溪毒,並可治療中暑毒、霍亂轉筋腹痛。嚼碎後溫水送服。此外,鼻出血不止時,可將其搗碎塗抹在腳心,止血後即擦去。醋浸泡多年效果更佳。

此物性熱,氣味濃郁,煮成羹湯極為美味,熏蒸也有助於降氣,溫暖脾胃,助消化。

雖然人們喜愛食用,尤其是在夏季,但生食或長期食用會傷肝氣,損害視力,導致面色蒼白,還會傷肺傷脾,引起痰多,應當戒食。葉子也可食用,獨子者可解毒。如患癰疽發背、惡瘡腫核初起時,取紫皮獨頭者,切片貼在腫痛處,用艾灸熏之,感覺疼痛即停止,焦了就換新的繼續灸,瘡痛時灸不痛,不痛時灸痛,癢時亦如此,灸得越多越好,必能奏效。疣贅等,也可依此方法灸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