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約言》~ 食物本草卷之三 (4)
食物本草卷之三 (4)
1. 豌豆
味甘,平,無毒。調順榮衛,益中平氣。
江云:發氣疾。
白話文:
豌豆味甘性平,無毒。能調節和暢通營衛之氣,滋養脾胃,使氣血平和。
據江氏所說:還能治療氣喘病。
2. 扁豆
味甘,氣微溫。主和中下氣,治霍亂吐痢不止,殺一切草木及酒毒。生嚼及煎湯服,亦解河豚毒。葉主霍亂,花主女子赤白下,乾末米飲和服之。有黑白二種,黑者少冷,入藥俱用白者。患寒熱病,及患冷氣人不可食。
白話文:
扁豆味甘,性微溫。能調和脾胃,理氣降逆,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不止,以及解各種草木中毒和酒毒。可以生嚼或煎湯服用,也能解河豚毒。扁豆葉能治療霍亂,扁豆花能治療婦女赤白帶下,將其曬乾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扁豆有黑白兩種,黑色略性寒,但入藥都以白色扁豆為主。體寒、患有寒熱病或體虛怕冷的人不宜食用。
3. 蠶豆
味甘,溫,氣微辛。主快胃,利五臟。或點茶,或炒食佳。又有筋豆、蛾眉豆、虎爪豆、羊眼豆、豇豆、勞豆類,只可茶食而已。一種刀豆,長尺許,可入醬用之。
白話文:
蠶豆味甘甜,性溫和,氣味微辛。能促進消化,有益於五臟。可以泡茶飲用,也可以炒著吃都很美味。此外還有筋豆、蛾眉豆、虎爪豆、羊眼豆、豇豆、勞豆等種類,這些豆類只能用來泡茶或煮食。還有一種刀豆,長約一尺,可以加進醬料中使用。
4. 罌粟
味甘,平,無毒。行風氣,逐邪熱,療反胃,胸中痰滯,丹石發動,不下食。和竹瀝煮粥食極佳,然性寒,以有竹瀝利大小腸,不宜多食。又過度,則動膀胱氣。粟殼性澀,止泄痢,澀腸,今人虛勞嗽者,多用止嗽,及濕熱泄痢者,用止痢。劫病之功雖急,殺人如劍,戒之。
白話文:
罌粟味甘、性平,無毒。能疏通風氣,驅除邪熱,治療反胃、胸中痰滯、服食丹藥後引起的反應以及食慾不振。與竹瀝一起煮粥食用效果最佳,但因其性寒,且竹瀝又會促進大小腸蠕動,所以不宜多吃。食用過量,則會影響膀胱。罌粟殼性味澀,能止瀉痢,收斂腸道,現代人因虛勞咳嗽的,常用其止咳;濕熱引起的瀉痢,也用它來止痢。雖然它療效迅速,但如同利劍般危險,需謹慎使用。
5. 芝麻
味甘,氣寒,無毒。治虛勞,滑腸胃,行風氣,通血脈,去頭浮風,潤肌膚。乳母食之,小兒不生熱病。又生嚼,傅小兒頭上諸瘡良。
白話文:
芝麻味甘性寒,沒有毒性。可以治療虛弱勞損,潤滑腸胃,驅除風邪,暢通血脈,消除頭風,滋潤肌膚。哺乳的母親食用,可以預防嬰兒生病。此外,將芝麻生嚼爛後敷在嬰兒頭上的瘡瘍,也有很好的療效。
6. 胡麻
味甘,氣平,無毒。一名巨勝,苗名青蘘。
白話文:
胡麻的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沒有毒性。它也叫巨勝,幼苗稱為青蘘。
7. 麻蕡
味辛,氣平,有毒。主勞傷,利臟,下血,寒氣,破積,止痹,散膿。多食令見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輕身。麻子味甘平,無毒,入足太陰經、手陽明經。《詩》所謂丘中有麻是也。
白話文:
麻蕡味辛性平,有毒性。主治勞損、促進臟腑功能、止血、驅寒、消積、止痹痛、散膿。食用過多會導致神志不清,狂躁不安。長期服用可以使人聰明、輕盈。麻子味甘性平,無毒,歸屬於足太陰脾經和手陽明大腸經。《詩經》中提到的丘陵上的麻,就是指這種植物。
8. 穬麥
味甘,微溫,無毒。主輕身,除熱。久服令人多力健行。作糵溫,消食和中。作餅食不動氣,甚益人。穬,音鞏。
白話文:
穬麥味甘微溫,無毒。能使人輕盈,去除體內熱氣。長期服用能增強體力,使人行走自如。製作成米飯溫熱食用,可以消食和胃。做成餅食用也不會脹氣,對人體大有益處。穬的讀音是「鞏」。
9. 𦯶實
味苦,平,無毒。主赤白冷痢,破癰腫,亦可食。𦯶,音明。
上五穀乃天生養人之物,但人之種藝,一則取其資生之功,二則計其肥家之利,南之粳,北之粟,功利兩全,故多種食之,如黃粱甚美而益人,故有膏粱之稱,人則以其費地薄收而不種,識者凡穀類當不計其利,惟取其能養人者,多種而食之可也。
白話文:
[芡實]
芡實味道苦,性平,沒有毒性。能治療赤白痢疾,消散癰腫,也可以食用。芡實的讀音是「qiàn」。
上天的五穀是天生用來養人的,但人們種植五穀,一方面為了獲得生存所需的糧食,一方面考慮到經濟上的利益。南方的粳米,北方的粟米,既能滿足生存需求,又能帶來經濟效益,所以人們大量種植食用。像黃粱米,味道很好而且有益於人體,所以才有「膏粱」的稱呼。但人們卻因為它耗地多、產量低而不種植。有識之士認為,各種穀物應該不計較它的經濟效益,只考慮它能否養人,凡是能養人的穀物,都應該多種植食用。
10. 菜部
11. 蘿蔔
味甘,溫、平,無毒。散氣,及炮煮食,大下氣,消穀,去痰癖,利關節,煉五臟惡氣,治面並豆腐毒,止咳嗽,療肺痿吐血,溫中補不足。肥健人,令膚肌白細。生汁主消渴,噤口痢大驗。同豬羊肉鯽魚煮食更補益。服地黃、何首烏者,食之發白。其莖葉氣性大率相類。
丹溪云:熟者多食,停滯膈間成溢飲,以其甘多辛少也。《本草》謂之萊菔。
《衍義》云:散氣用生薑,下氣用萊菔。子治喘嗽,下氣消食。水研服,吐風痰。醋研塗,消腫毒。一種胡蘿蔔,味甘而用不及。
白話文:
蘿蔔味甘,性溫和,無毒。它能散氣,煮熟後食用,更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消除痰飲積滯,舒緩關節疼痛,調理五臟積聚的濁氣,治療因食用豆腐引起的臉部腫痛,止咳,治療肺癆引起的吐血,溫暖脾胃,補充不足。經常食用能使人身體強健,皮膚白皙細膩。蘿蔔汁能治療消渴症(糖尿病)和噤口痢(一種症狀類似痢疾的疾病),療效顯著。和豬肉、羊肉、鯽魚一起烹飪食用,則更有益於身體。服用地黃、何首烏的人,食用蘿蔔能使頭髮變白。蘿蔔的莖葉,其藥性與蘿蔔大致相同。
張元素(丹溪)說:熟蘿蔔吃太多,容易停滯在膈肌之間,造成溢飲(一種水腫),這是因為蘿蔔的甘味過重,辛味不足的緣故。《本草綱目》稱蘿蔔為萊菔。
《證治準繩》說:要散氣,就用生薑;要促進腸胃蠕動,就用蘿蔔。蘿蔔子能治療咳嗽喘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將蘿蔔子研磨成水服用,能治療中風引起的痰涎壅塞;用醋研磨後塗抹,能消腫解毒。還有一種胡蘿蔔,雖然味甘,但療效不如白蘿蔔。
12. 韭菜
味辛、微酸,溫,無毒,歸心。安和五臟六腑,除胸中熱,下氣,令人能食,利病,人可久食。
江云:益陽,止泄、尿血,暖腰膝,除胸腹冷痛痃癖。春食香,夏食臭,冬食動宿飲,五月食昏人乏力。不可合牛肉食,酒後忌食。
丹溪云:韭汁冷飲,下膈中瘀血甚驗,以其屬金而有水與土。其性急,又能充肝氣。多食則昏神。其子治虛勞損腎夢泄良。又未出土者為韭黃,食之即滯氣,最不宜人。花食之動風,根治諸癬。大抵蔥韭皆常食,但蔥冷而韭溫,於人有益。
白話文:
韭菜味辛微酸,性溫,無毒,歸心經。能滋養五臟六腑,消除胸中煩熱,促進腸胃蠕動,增進食慾,治療疾病,可以長期食用。
江氏醫家認為:韭菜能壯陽,止瀉、尿血,溫暖腰膝,消除胸腹冷痛和腹部腫塊。春天吃韭菜香,夏天吃韭菜臭,冬天吃韭菜能化解宿疾,但五月吃韭菜會讓人昏昏沉沉、疲乏無力。韭菜不可與牛肉同食,飲酒後也不宜食用。
朱丹溪認為:韭菜汁冰鎮後飲用,能有效治療膈下瘀血,因其屬金,兼具水土之性,性味辛溫峻烈,又能補益肝氣。但多吃會讓人神志不清。韭菜籽能治療虛勞、腎虛、遺精等症。尚未出土的韭菜(韭黃),食用後易導致氣滯,最不宜食用。韭菜花易動風,韭菜根則能治療各種癬症。總而言之,蔥和韭菜都是日常可食用的蔬菜,但蔥性寒而韭菜性溫,對人體各有益處。
13. 薤
味辛、苦,氣溫,入手陽明經,無毒。主金瘡瘡敗,輕身不飢,耐老。宜心歸骨,菜芝也。除寒熱,去水氣,溫中散結,利病人,止久痢冷泄,赤白帶,通神安魂魄,益氣續筋骨,解毒,骨鯁食之即下。有赤白二種,白者補而美,赤者主金瘡風,苦而無味。
江云:白色者最好,雖有辛而不暈五臟。
溪云:凡用蔥、薤,皆去青留白,以白冷而青熱也。故斷赤痢方,取薤白同黃檗煮服之,言性冷而解毒矣。又治霍亂乾嘔不息,煮汁又治疥瘡,搗汁又治犬虎咬,又治產後諸痢,並湯火傷。但發熱病不宜多食,又不可與牛肉同食,令人作癥瘕也。
白話文:
薤味辛、苦,性溫,走手陽明經,無毒。能治療金瘡潰爛,使人輕身不飢,延年益壽。能使心氣歸於骨髓,如同靈芝般滋補。可去除寒熱,消除水腫,溫暖中焦,散除結塊,使病人康復,能止久痢、冷瀉、赤白帶下,能安定神魂,益氣補筋骨,解毒,治療骨頭哽塞,食用後即可排出。薤有赤白兩種,白色者滋補且美味,紅色者主治金瘡風邪,但味道苦澀。
江氏說:白色薤最好,雖然辛辣但不會損傷五臟。
溪氏說:凡是用蔥、薤,都應去除青色部分,只留白色部分使用,因為白色部分性寒,青色部分性熱。例如治療赤痢的方劑,就用薤白與黃檗同煮服用,因為其性寒能解毒。此外,薤白還能治療霍亂引起的乾嘔不止,煮汁可治疥瘡,搗汁可治犬、虎咬傷,以及產後各種痢疾,並可治療湯火灼傷。但發熱的病人不宜多吃,也不可與牛肉同食,否則會導致癥瘕(腹部腫塊)。
14. 蔥
葉溫,白與須平,味辛,無毒。主明目,補中不足。其莖白,入手太陰經、足陽明經。可作湯,主傷寒寒熱,中風面目腫,骨肉疼,喉痹不通,安胎,歸目,除肝邪,利五臟,益瞳精,殺百藥毒,通大小腸,療霍亂轉筋,奔豚氣,腳氣,心腹痛,目眩,及心迷悶,止衄,殺一切魚肉毒,又治打撲損,並刀杖瘡。連根用,主傷寒頭痛如破。
又莖葉用鹽研,貼蛇蟲傷,水腫痛,治蚯蚓毒。此凍蔥也,經冬不調、不結子,分莖蒔種,莖葉俱軟,氣味香佳,食用最宜。忌與蜜同食。有一種樓蔥,即龍角蔥,亦凍類。又胡蔥、漢蔥、茖蔥,數種不同,大抵以發散為功,多食昏人神,只調和食品可也。
白話文:
蔥的葉子溫和,顏色潔白,蔥白與蔥鬚平直,味道辛辣,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明目,補充身體不足之處。蔥白入肺經、胃經。可以用來煮湯,治療傷寒引起的寒熱交替、中風導致的面部腫脹、骨頭肌肉疼痛、喉嚨阻塞不通、安胎、明目、去除肝臟邪氣、滋養五臟、增強瞳孔的神氣、解百藥之毒、通利大小腸、治療霍亂引起的抽搐、奔豚氣(一種腹部脹痛的病症)、腳氣、心腹疼痛、頭暈目眩、以及心神恍惚、止鼻出血,殺死各種魚肉毒素,還能治療跌打損傷以及刀傷、杖傷。連根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傷寒頭痛得厲害,像頭要裂開一樣。
蔥的莖葉用鹽磨碎後,可以貼敷蛇蟲咬傷、水腫疼痛處,治療蚯蚓毒。這種蔥是冬蔥,冬天也不凋謝,不結籽,用分株的方法種植,莖葉都柔軟,氣味芳香,最適合食用。忌諱與蜂蜜一起食用。還有一種樓蔥,也就是龍角蔥,也是冬蔥的一種。還有胡蔥、漢蔥、茖蔥等幾種不同的蔥,它們大多具有發散的功效,吃太多會讓人昏沉,只適合用來調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