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已

《本草約言》~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二 (12)

回本書目錄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二 (12)

1. 食鹽

味鹹,氣寒,無毒。可洗下部䘌瘡,能吐中焦痰癖,蘇心腹卒痛,止齒縫來血,驅蚯蚓毒傷。用化湯中洗沃,殺鬼蟲邪疰。病嗽水腫禁嘗,少用接藥入腎,過多喜咳傷金,又令失色黑膚,更致損筋走血。

白話文:

食鹽味鹹性寒,無毒。可以清洗下體的瘡瘍,能吐出中焦(胸腹)的痰飲和積聚,緩解心腹部的突然疼痛,止住牙縫出血,驅除蚯蚓咬傷的毒素。用鹽水清洗,可以殺死寄生蟲和邪氣。但咳嗽、水腫的病人不能食用,少量用於藥物中可以補益腎氣,過量食用則容易咳嗽傷肺,還會導致面色黑黃、皮膚粗糙,甚至損傷筋脈、出血。

2. 人部

3. 乳汁

乃血液化生,用補血生津為良。

白話文:

乳汁是血液轉化而成的,所以用補血、生津的方法調理效果最好。

4. 人發

乃血之餘,而補陰之功最捷。

亂髮燒灰研末,調方寸匕,治鼻衄欲死者立效,更以末吹鼻中。又小兒胎髮丸,與童男女剃下者,尤堪治失血。又亂髮和諸藥熬膏,長肉消瘀血。又多產婦人發作灰,和龜甲灰,和劑酒服三四錢,善治難產。

白話文:

頭髮是血液的精華,滋補陰氣的效果最快。

將亂髮燒成灰,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撮,可以治療鼻出血危急的病人,效果很快,還可以將粉末吹入鼻中。此外,用小孩的胎髮製成藥丸,或者用兒童男女剃下的頭髮,尤其適合治療失血症。用亂髮和其他藥物熬成膏藥,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消除瘀血。多產婦女的頭髮燒成灰,與龜甲灰混合,用酒調服,每次三四錢,可以有效治療難產。

5. 輪迴酒

乃自己尿。盪滌腸胃。暴發赤眼,亦可洗明。

白話文:

輪迴酒乃自身尿液。可清洗腸胃,治療急性紅眼病,亦可洗眼明目。

6. 秋石

滋陽固腎之妙藥。古方以棗肉搗丸,溫酒送下,滋腎水,返本還元,養丹田,歸根覆命,安和五臟,潤澤三焦,消咳逆稠痰,退骨蒸邪熱,積塊軟堅堪用,鼓脹代鹽可嘗,明目清心,延年益壽。秋石屬金與水,故能益肺補腎,還人真元。須用陰陽煉者,兼而服之,得坎離既濟之義。蘇東坡有煉法、服法,可用。

白話文:

秋石是滋補陽氣、固攝腎精的良藥。古代藥方是用棗肉將秋石製成藥丸,溫酒服用,能滋養腎臟精氣,恢復先天元氣,滋養丹田,使生命之根得以回歸和恢復,使五臟平和,滋潤三焦,消除咳嗽、胸悶、痰稠等症狀,退去骨蒸潮熱,治療積塊硬結,可用於治療鼓脹症,甚至可用於代替食鹽。此外,秋石還能明目清心,延年益壽。秋石屬金與水,因此能益肺補腎,恢復人體的先天真元。需用陰陽調和的方法煉製,陰陽並濟服用,才能達到陰陽調和的功效。蘇東坡也記載了秋石的煉製和服用方法,可以參考。

7. 紫河車

人身精血之所成,故其入劑,自能補氣血,達於臟腑經絡,而其益無方。

白話文:

紫河車是人體精血所化生之物,因此加入藥方中,就能自然地滋補氣血,並能到達臟腑經絡,其益處廣泛無邊。

8. 禽獸部

9.

屬土有金與木火,惟毛色之烏者,其象屬水,是五行全具,治療惟此為優。蓋雞屬巽,位乎東方,五更陽升從此位,雞感其氣而鳴,故主陽,主動,又屬木主風,故其性動風患,若患筋攣者忌之。味屬火,病骨熱者宜戒。雄雞皆然,惟丹色者為甚。

又云:諸雞肉補虛羸最要,故食治方中多用之。

白話文:

雞的特性包含土、金、木、火四種五行,只有黑色羽毛的雞,其象徵屬水,因此五行俱全,藥用價值最佳。雞屬於巽卦,位於東方,五更天陽氣從東方升起,雞感受到陽氣而啼叫,所以雞主陽氣、主動性,又因屬木主風,所以雞肉容易引發風濕性疾病,例如筋攣的人就要忌食。雞肉性味屬火,骨頭發熱的病人也應避免食用。公雞都具有這些特性,尤其丹紅色公雞更為明顯。

此外,雞肉普遍被認為是補益虛弱體質的重要食物,因此許多食療方劑都常用雞肉。

10. 阿膠

味甘、辛,氣微溫,無毒,陽也,可升可降,入手太陰、足少陰、厥陰經。和血脈,益肝之損;定喘促,補肺之虛。止胎漏,安胎最妙;除腹痛,治痢尤宜。

阿膠能補肺氣,養肝血補虛,故止血安胎,止嗽止痢,治痿等劑皆用之。其嗽、痢、血證,惟久而虛者宜之。若邪盛而初發者,皆不可用,恐強閉其邪,致生他證也。《發明》云:阿膠養肝益肺,兼滋腎水,故水弱火盛,金虛之候,用之為當。

白話文:

阿膠味甘辛,性溫和,無毒,屬陽性,能升能降,作用於手太陰、足少陰、厥陰經。它能調和血脈,滋補肝臟不足;能平喘止咳,補益肺臟虛弱;能止住胎漏,是安胎的良藥;能緩解腹痛,治療痢疾效果尤其好。

阿膠能補益肺氣,滋養肝血,補虛損,因此常用於止血、安胎、止咳、止痢、治療痿證等方面。但對於咳嗽、痢疾、出血等症狀,只有在病程較長、身體虛弱的情況下才適合使用。如果病情正盛、剛發病,則不宜使用,以免邪氣被強行抑制而導致其他疾病。古籍《發明》中記載:阿膠能養肝益肺,還能滋補腎陰,所以對於陰虛火旺、肺金虛弱的情況,使用阿膠是恰當的。

11. 犀角

味苦、酸、咸,氣寒,無毒,陽中之陰,可升可降。殺諸物之苛毒,解傷寒溫疫之熱毒,散血溢之奇毒,消瘡瘍之腫毒。殺諸物,謂殺鉤吻、鴆羽、蛇毒。鉤吻,葉似黃精,有大毒,食之入口即死。治畜血分三部:上焦畜血,用犀角地黃湯;中焦畜血,用桃仁承氣湯;下焦用抵當丸。其地黃湯中用犀角者,以其涼而能散瘀血。若肺火燥熱發者,用之反害。

丹溪云:屬陽,性走散,痘瘡後用此散餘毒。著無餘毒,而血虛或燥熱者不宜用。

按:犀角性能走散,兼以寒能清熱,故其治若此。入藥用牯者,須用生角,烏色,未經湯水浸煮。若磨服,取角尖為佳。蓋鹿取茸,犀取尖,精銳之力盡在是。

白話文:

犀角味苦、酸、鹹,性寒,無毒,屬陽中之陰,能升能降。能解毒,包括各種毒物、傷寒溫疫的熱毒、血溢的奇毒以及瘡瘍的腫毒。 能解的毒物例如鉤吻(葉子像黃精,劇毒,誤食立即死亡)、鴆羽、蛇毒等。

治療瘀血,需根據瘀血部位分三種情況:上焦瘀血用犀角地黃湯;中焦瘀血用桃仁承氣湯;下焦瘀血用抵當丸。犀角地黃湯使用犀角,是因為犀角性涼,能散瘀血。但若肺部因燥熱而發病,使用犀角反而有害。

朱丹溪說:犀角屬陽,藥性走散,痘瘡痊癒後可用來散餘毒。但若沒有餘毒,或本身血虛或燥熱,則不宜使用。

總而言之,犀角藥性走散,且性寒能清熱,所以才有上述療效。 入藥需使用未經烹煮的生犀角,顏色烏黑,以牯牛犀角為佳。磨成粉服用,最好選用犀角尖,因為就像鹿茸取茸角、犀角取角尖一樣,犀角的精華都在角尖。

12. 牛黃

惟入肝經,專主除風驚病。

大小人狂熱驚癇強痓,卒中不語,非此不效。其品有三四,惟神牛吐出取者,名子黃,為上。其外有膜包如蒜頭,中如雞子黃,薄疊體輕,聞有香氣,揩指甲上其色通透,置舌上先苦後甘,清涼透心,方為真也。與人參、牡丹皮、石菖蒲同用則利人,若與牛膝同用則無益,蓋以其所畏也。又龍骨、地黃遇之,則二物皆不能成功,蓋以其所惡也。牛膝指草木而言。

白話文:

牛黃主要進入肝經,專門治療風癇病症。

大人小孩因狂熱、驚癇、抽搐、中風失語等症狀,只有它才能有效。牛黃的品質有好幾種,只有神牛吐出來的,叫做「子黃」,是最好的。它外面包著一層膜,像蒜頭一樣,裡面像雞蛋黃,層次分明,質地輕盈,聞起來有香味,擦在指甲上顏色通透,放在舌頭上先苦後甘,清涼透心,這樣的才是真品。與人參、牡丹皮、石菖蒲一起使用效果更好,但如果與牛膝一起用就沒有益處,因為牛黃畏牛膝。此外,龍骨、地黃遇到牛黃,這兩種藥物也無法發揮功效,因為牛黃厭惡它們。這裡的牛膝指的是植物。

13. 龍骨

收斂神氣之物,故能固大腸活脫,止夢寐泄精,女子赤白帶下。

《本經》云:澀可以去脫而固氣。盡其用矣。

白話文:

龍骨具有收斂神氣的功效,因此能治療大腸下垂、遺精、以及婦女的赤白帶下等症狀。

《本經》中記載:龍骨具有收斂的作用,可以止脫固氣,這便是它全部的功效。

14. 虎骨

辛以散風邪。治療有二義:蓋風從虎,故治風痹,凡上部風氣惡瘡等疾,用虎頭骨,以風行於頭也;虎力健,故主壯筋骨,亦以力行於足也。

白話文:

虎骨辛味可以散發風邪。它的療效體現在兩個方面:因為風邪像老虎一樣兇猛,所以能治療風濕痹症;凡是上半身因風邪引起的惡瘡等疾病,都用虎頭骨,因為風邪多從頭部侵襲;老虎力量強健,所以虎骨能壯筋骨,這也是因為老虎的力量主要集中在腳部。

15. 鹿茸

氣溫而味鹹,為助陽扶陰之劑。

白話文:

鹿茸性溫味鹹,能補陽氣又能滋陰血。

16. 鹿角膠

益氣大補虛羸,主傷中勞絕,腰痛等疾。

白話文:

鹿角膠能大補元氣,治療虛弱羸瘦,以及因勞損導致的中氣虛脫、腰痛等疾病。

17. 麋茸鹿茸

固二種,而其功用亦別,麋補陽,鹿補陰,蓋麋冬至解角則屬陽矣,鹿夏至解角則屬陰矣。其性熱,故其功甚捷。大凡含血之物,肉差易長,其次角難長,最後骨難長,如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堅,惟二茸自生則堅,不兩月長大,至一二十斤,其堅如石,凡骨角之生長神奇,莫甚於此,且諸獸之角,終其身不一易,惟此物一年一易者。蓋其性熱,生生不已,氣化濃密,所以能補骨血,堅陽道,強精髓也。

乘其未老時,茸端如瑪瑙紅玉,長可數寸,破中如朽木者佳。

白話文:

麋茸和鹿茸雖然都是茸,但功效不同。麋茸補陽,鹿茸補陰。這是因為麋鹿在冬至時脫角,屬陽;而鹿在夏至時脫角,屬陰。它們性溫熱,所以功效很快見效。

一般來說,含血的生物,肌肉比較容易生長,其次是角,最後是骨頭。像人從胚胎到成年,骨髓要二十年才能堅固。但麋鹿和鹿的茸,從生長到堅硬,只需不到兩個月就能長到一二十斤,堅硬如石。所有骨角的生長,沒有比這更神奇的了。而且大多數動物的角,終其一生只長一次,唯獨這兩種茸一年一換。

因為它們性溫熱,生生不息,氣化濃厚,所以能補益骨血,堅固陽氣,強健精髓。

最好的茸,是選在它還沒有老的時候,茸的頂端像瑪瑙紅玉一樣,長幾寸,中間部位像朽木一樣鬆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