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已

《本草約言》~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二 (10)

回本書目錄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二 (10)

1. 神麯

味甘,氣溫,無毒,陽也,可升可降。消食化滯,與麥糵同;益胃調中,優於麥糵。入足太陰、陽明經。止瀉化水穀,破癥逐積痰,療婦人胎動不安,治小兒腹大胸滿。入藥須炒黃色。少助天五真氣。酒麴味辛,性大溫,能驅冷氣,尤消宿食,健脾之藥也。陳久者良,炒令香用。酒麴,指麩曲也。

白話文:

神麴味道甘甜,性溫和,無毒,屬於陽性,可以升也可以降。它能消食化滯,功效與麥芽相似;但益胃調中方面,則優於麥芽。它進入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能止瀉,幫助消化吸收水谷精微,能破除癥塊,驅除積聚的痰飲,治療婦女妊娠胎動不安,以及小兒腹大胸滿的症狀。入藥時需要炒至黃色。它還能少量地增強人體的五臟真氣。

酒麴味道辛辣,性溫熱,能驅除體內寒氣,尤其善於消解宿食,是健脾的良藥。陳久了的酒麴更好,使用前需炒香。這裡的酒麴,指的是麩曲。

2. 麥糵面

味鹹、甘,氣溫,無毒,陰中之陽,可升可降。有健脾開胃之能,兼消食化滯之妙。

初熟人多炒而食之有火,能生熱病。水浸之生芽為糵,化宿食,寬脹滿,行上焦之滯血,除腹中之寒鳴,然多用久服消腎。炒黃色,搗細,取面用之。

白話文:

麥糵面味甘鹹,性溫,無毒,屬陰中之陽,能升能降。它能健脾開胃,並具有消食化積的功效。

剛收穫的麥子,很多人炒著吃,容易上火,導致發熱生病。將麥子用水浸泡發芽後稱為麥芽,能消解宿食,緩解脹滿,疏通上焦的瘀血,去除腹中寒鳴,但長期大量服用會傷腎。將麥芽炒至黃色,搗碎成粉末,再製成麵粉使用。

3. 浮小麥

止汗養心,須加酸棗。

茅草根止吐衄血,取汁煎嘗。茅草根系草部。

白話文:

浮小麥能止汗養心,但需要加入酸棗一起使用。

茅草根可以止吐血和鼻出血,取其汁液煎煮後服用即可。茅草根屬於草部藥材。

4.

味苦、甘、辛,氣大熱,有毒。主殺百邪惡毒氣,能行藥勢,走諸經。辛者能散,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至極高之分;苦者能下;甘者能緩而居中;淡則利小便而速下也。少飲則養脾扶肝,厚腸胃,御風寒霧氣,恣飲則大傷肺氣,助火生痰,變為諸病。

白話文:

酒的味道苦、甘、辛辣,性溫熱,有毒性。它能殺死百邪和惡毒之氣,能促進藥效發揮,通行全身經絡。辛辣的特性能散發,能通行全身表面,到達身體最上部;苦味能瀉下;甘味能緩和,居於中和地位;淡味則利尿,並能迅速瀉下。少量飲酒能滋養脾胃、扶助肝氣,增強腸胃功能,抵禦風寒濕邪;但過量飲酒則會嚴重損傷肺氣,助長內火,生痰,導致各種疾病。

5. 蜜糖

味辛,氣平微溫,無毒。益氣補中,潤燥解毒,養脾胃而卻癇痓,止腸癖而除口瘡,心腹卒痛即驅,五臟不足俱補。補陰丸用,取甘緩能化,可達下焦。點眼膏攙,因百花釀成,能生神氣。蜜導通大便久閉,蜜漿解虛熱驟生。食多亦生諸風,七月忌食生蜜。

白話文:

蜜糖味辛,性平微溫,沒有毒性。能益氣補中,滋潤乾燥,解毒,滋養脾胃,還能治療癲癇,緩解腸胃絞痛和口腔潰瘍,緩解心腹劇痛,補益五臟不足。用於補陰丸中,因為它甘甜溫和,容易被吸收,能到達下焦(指小腹以下)。加入眼藥膏中,因為它是百花釀造而成,能滋養眼睛,使人精神煥發。蜂蜜能通利大便秘結,蜂蜜水能緩解虛熱突發。但吃太多蜂蜜會導致各種疾病,所以農曆七月不宜食用生蜜。

6. 金石部

7. 硃砂

味甘,微寒,無毒,陽中之陰,降也。心經驚熱,非此不除;神志昏亂,有此立效。

江云:辰砂大鎮驚痰,末入湯調。

《發明》云:丹砂色赤,象火主心,故專能鎮養心神,而除心熱。能除心熱,以甘寒故也。惟辰州者最勝,故謂之辰砂。

白話文:

硃砂味甘微寒,無毒,屬陰中之陽,具有下降的特性。治療心經火熱、驚悸煩躁等症,非它不可;若神志昏迷、精神錯亂,服用它則能很快見效。

江氏醫家認為:辰砂(硃砂)能有效鎮定驚癇、痰濁,研磨成粉末後,可用湯藥送服。

《發明》一書記載:丹砂(硃砂)顏色赤紅,像火一樣主治心臟,因此特別能鎮靜、滋養心神,去除心火。它能去除心火,是因為它味甘而性寒的緣故。其中辰州產的硃砂品質最佳,故稱之為辰砂。

8. 石膏

味甘、辛,氣大寒,無毒,陽中之陰,可升可降,入手太陰、少陽、足陽明經。瀉陽明熱蒸而汗出,藥名白虎;發傷寒鬱而無汗,方用青龍。發陽郁,除煩躁於肌表;瀉胃熱,止消渴於胸中;奪甘食,應如桴鼓;清肺熱,捷若飈風。畏鐵。

風,陽邪也。寒,陰邪也。風則傷寒,寒則傷陰,陰陽兩傷,則非輕劑所能獨散也,必須輕重之劑,以同散之,乃得陰陽邪散,而榮衛俱和。是以大青龍湯,以石膏為使,石膏乃重劑,而又專達肌表者也。

若傷寒熱病,大汗後脈洪大,口舌燥,頭痛,大渴不已,白虎湯服之無不效。石膏為白虎湯之君主也。如有脾胃虛勞,形體病症,初得之時,與此有餘之症同者,誤服之則不可勝救矣。甘能緩脾益氣,止渴生津;辛能解肌出汗,上行至頭。又辛寒入手太陰,辛甘除三焦大熱。

然乃陽明大寒之藥,能傷胃氣,令人不食,非腹有極熱者,不可輕用。此物太陰之精,配竹葉則入於心,配知母則通於胃,配黃連則入於三焦,配黃芩、知母則入於肺。

白話文:

石膏味甘辛,性極寒,無毒,屬陰中之陽,能升能降,走手太陰、少陽、足陽明經脈。它能瀉去陽明經的熱邪,使患者發汗,如白虎湯;治療傷寒邪氣鬱結而無汗的症狀,則用青龍湯。能疏通陽氣鬱結,消除肌表煩躁;瀉去胃熱,止住胸中口渴;其功效迅速,如同擊鼓應桴;清肺熱,速度快如疾風。但石膏畏鐵。

風屬陽邪,寒屬陰邪。風邪傷陽,寒邪傷陰,陰陽兩傷,單用輕劑無法治愈,必須用輕重不同的藥物一起使用,才能使陰陽邪氣同時散去,使營衛調和。所以大青龍湯用石膏做輔藥,因為石膏是重劑,又能直達肌表。

若傷寒熱病,大汗後脈搏洪大有力,口乾舌燥,頭痛,極度口渴不止,服用白虎湯必有效。石膏是白虎湯的主藥。但如果脾胃虛弱,身體虛弱,初期症狀與此類似,誤服石膏則難以挽回。石膏甘味能緩和脾胃,益氣,止渴生津;辛味能解肌發汗,上行至頭部。辛寒之性入於手太陰經,辛甘之性能消除三焦的熱邪。

然而,石膏是陽明經的寒性藥物,容易傷及胃氣,導致食慾不振,非腹部極度熾熱者,不可輕易使用。石膏是太陰經的精華,與竹葉配伍則入心,與知母配伍則通胃,與黃連配伍則入三焦,與黃芩、知母配伍則入肺。

9. 赤石脂

味甘、辛、酸,氣溫,無毒,陽中之陰,降也。固腸胃,有收斂之能;下胎衣,無推蕩之峻。

足少陰腎經之君藥也。

澀可去脫,石脂為收斂之劑,胞衣不出,澀劑何以下之?赤者入丙,白者入庚。

石脂雖有五色,各補五臟不同,總系收斂之劑,惟赤白二脂入藥居多。

珍云:赤白石脂俱甘酸,陽中之陰能固脫。

赤能療腹痛泄瀉,下痢赤白,女子崩中帶下,男子漏濁遺精。

赤白石脂以舌試之,黏著者佳。凡使,研如粉,新汲水飛三度,澄者去之,取飛過者任用。忌食卵味。

經云:篩末用。畏黃芩、芫花,惡大黃。

白話文:

赤石脂味甘、辛、酸,性溫和,無毒,屬陽中之陰,具有下降的作用。能收斂腸胃,止瀉止血,能排出胎盤,但作用溫和不峻猛。

它是足少陰腎經的主要藥物。

收斂藥物可以治療脫症,赤石脂就是一種收斂藥,如果胎盤沒有排出,為何要用收斂藥呢?紅色的赤石脂歸屬於丙火,白色的赤石脂歸屬於庚金。

石脂雖然有多種顏色,各有不同的功效,能補益不同的臟腑,但總體來說都是收斂藥,其中紅色和白色的赤石脂用於藥物較多。

珍貴的赤石脂,無論紅色還是白色,都味甘酸,屬於陽中之陰,可以治療脫症。

紅色赤石脂可以治療腹痛、泄瀉、痢疾(赤痢白痢)、女性崩漏帶下、男性遺精漏濁等症狀。

辨別優劣赤石脂的方法是用舌頭舔一下,黏性強的品質較好。使用時,研磨成細粉,用新汲取的水反覆漂洗三次,將漂洗後的清水倒掉,只取沉澱的藥粉使用。忌與蛋類一起食用。

古籍記載:使用赤石脂需過篩成粉末。它與黃芩、芫花相克,與大黃相惡。

10. 滑石

味甘,氣寒,無毒,陽中之陰,降也,入足太陽、陰明經。利水道,除濕而定六腑;泄逆氣,降火而解煩渴。小便多而渴者,尤宜忌之。

滑石屬金,而有土與水,惟資其利竅去濕熱而已。細膩潔白者為佳,粗頑青黑者勿用。研細水飛淨服。滑能利竅,以通水道,為至燥之劑。又性沉重,能泄上氣,而令下行。

丹溪云:無甘草以和之勿用,能燥濕,分水道,實大腸,化食毒,行積滯,逐凝血,解煩渴,補脾胃,降妄火之聖藥也。因其滑利,故加滑名,主產難滑胎。妊婦忌服。

按:滑石治渴,非實能止渴也,資其利竅,滲去濕熱,則脾氣衝和,而渴自止耳。假如天令濕淫大過,人患小便不利而渴,正宜用以滲泄之,渴自不生。若或無濕,小便不利而渴者,則知內有燥熱,燥宜滋潤,苟誤服之,亡其津液,而渴友盛矣。寧不犯禁乎。

性既滑利,不可與淡滲同用,氣虛者兼人參、甘草用之。逐凝血,消食毒,亦取其利下耳。實大腸者,以其去濕也。

白話文:

滑石味甘,性寒,無毒,屬陰寒之性,具有下降的作用,進入足太陽經和陰明經。它能利尿通便,去除濕氣,調和六腑;能瀉除逆氣,降火氣,消除煩渴。但小便量多且口渴的人,尤其不宜使用。

好的滑石顆粒細膩潔白,粗糙青黑色的不要使用。需研磨成細粉,用水飛去雜質後服用。滑石能利竅通便,是燥熱之品。又因其性沉重,能瀉去上焦之氣,使之向下運行。

朱丹溪說:沒有甘草來調和就不要服用滑石。滑石能燥濕,分清水道,能通利大腸,能化解食物中毒,能排除積滯,能排出凝結的血塊,能解除煩渴,能補益脾胃,是治療虛火(妄火)的良藥。因為它性質滑利,所以稱為滑石,主治難產和滑胎。孕婦忌用。

滑石治療口渴,並非直接止渴,而是藉由利竅通便,排出體內濕熱,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口渴自然消除。如果天氣潮濕,導致小便不利且口渴,就應該用滑石來利尿排濕,口渴自然不會發生。但如果沒有濕邪,小便不利且口渴,則說明體內燥熱,應該滋潤而不是使用滑石,否則會損失津液,口渴反而加重。因此,使用滑石一定要謹慎。

滑石性滑利,不可與其他利尿滲濕的藥物一起服用。氣虛者應配合人參、甘草一起使用。滑石能排出凝血、消除食毒,都是因為它能利下通便。滑石能治療大腸實滯,是因為它能去除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