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已

《本草約言》~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二 (2)

1. 荊瀝

味苦,氣寒,無毒,陰也,降也。助以薑汁之辛,又行經絡,滌心胃之煩熱,化經絡之風痰。人虛胃弱者勿用,痰盛氣實者能安。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藥的文字是關於一種草本植物的特性和功效。

簡而言之:

這種植物味道苦澀、性質寒冷且沒有毒性,屬於陰性並且具有下降的作用。如果配合使用薑汁的話,可以幫助它在身體內流動並清除心臟和胃部的燥熱感以及風邪引起的痰液。然而,對於那些脾胃較為虛弱的人來說不適合使用;而對那些痰多且元氣旺盛的人則有很好的效果。

2.

味甘、辛,氣大熱,有小毒,陽也。可升可降。大抵重厚者易於下行,輕薄者長於上升,此天地親上親下之道也。桂入手少陰,枝入足太陽經。入三焦,散寒邪而利氣,莫如肉桂。達身表,散風邪而解肌,還須桂枝。入血脈有通利之妙,佐百藥有宣導之奇。

欲補腎以下行,須用肉桂。如上升而發表,桂枝可通。

桂有四等,在下最厚者,曰肉桂,氣熱味重,堪療下焦寒冷,並秋冬腹內冷痛。泄奔豚,利水道,溫筋暖臟,破血通經。經云:氣厚則發熱。是也。去其粗皮,而留其近木之味重而最精者,曰桂心,入二三分於補陰藥中,則能行地黃之滯而補腎。由其味辛屬肺,而能生腎水,性溫行血,而能通凝滯也。

在中次厚者,曰官桂,由桂多品,而取其品之高也,主中焦有寒。在上薄者,曰薄桂,走肩臂而行肢節之凝滯,肩臂引經多用之。其在嫩枝之最薄者,曰桂枝,傷寒、傷風之有汗者宜用之,以微解表也,非固表也,惟有汗者,表虛而邪微,故用此氣薄辛甘之劑,以輕散之,豈有辛甘之劑能固表哉?

按:《本經》謂桂止煩出汗。仲景言傷寒無汗,不得服桂枝。

江云:汗過多者,桂枝甘草湯,是又用其斂汗,何也?蓋桂善通血脈,《本經》言止煩出汗者,非桂能開腠理而發出汗也,以調其榮血,則衛氣自和,邪無容地,遂自汗出而解矣。

仲景言汗多用桂枝者,亦非枝能閉腠理而止住汗也,蓋衛有風邪,故病自汗,以桂枝調榮衛而發其邪,邪去則表密而汗自斂矣,亦甘辛發散之義也。

桂有小毒,亦從類化,與黃芩、黃連為使,小毒何施?與烏頭、附子為使,全得熟性。與參、冬、甘草同用,能調中益氣,實衛護榮。與柴胡、紫石英、乾地黃同用,卻去吐逆。與巴豆、硇砂、乾漆、穿山甲、水蛭、虻蟲有毒之類同用,則小毒化為大毒矣。春夏禁服,秋冬宜煎。

壯年命門火旺者忌服。惟老弱幼小,命門火衰,不能生土,完穀不化,腎虛,產後下元不足,榮衛衰微者之要藥也。

白話文:

桂皮的味道甘甜辛辣,性溫熱,略帶小毒,屬陽性。它可以上行也可以下行。一般而言,質地重厚的藥物容易下行,質地輕薄的藥物容易上行,這是天地間親近上方的力量和親近下方的力量的道理。桂皮入少陰手經,枝入太陽足經。它可以進入三焦,散寒邪氣,暢通氣血,沒有比桂皮更好的藥物了。它可以到達身體表面,散風寒,解肌表,則需要使用桂枝。它可以進入血脈,具有通利的作用,輔佐各種藥物,有宣導的奇效。

如果想要補腎並且讓它下行,則需要使用肉桂。如果想要上行而發散表邪,則可以使用桂枝。

桂皮分為四等,最下面的部分最厚,稱為肉桂,性溫熱,味道重,適合治療下焦寒冷,以及秋冬季節腹部寒冷疼痛。可以止瀉止遺精,利尿,溫暖筋骨和臟腑,破血通經。古籍記載:氣厚則發熱,確實如此。去其粗皮,保留靠近樹木部分,味道最重,最精華的,稱為桂心,放入補陰藥物中,約佔二三分,則可以行氣化瘀,補腎。由於它的味道辛辣,屬肺經,可以生腎水;它的性質溫和,可以行血,可以通達凝滯。

中間部分較厚,稱為官桂,由於桂皮種類繁多,此為品質較高的桂皮,主治中焦寒症。上面部分較薄,稱為薄桂,可以走肩臂,疏通肢節凝滯,肩臂經絡不通,常使用此藥。最嫩的枝條部分,最薄,稱為桂枝,傷寒、傷風,並且有汗症的人,適合使用,可以輕微解表,但不能固表。只有出汗的人,才是表虛邪氣輕微,所以使用這種氣味辛辣甘甜的藥物,輕輕散發表邪,辛辣甘甜的藥物怎麼可能固表呢?

古籍《本經》記載,桂皮可以止煩出汗。仲景說傷寒無汗,不能服用桂枝。

江某人說:汗出過多的人,服用桂枝甘草湯,又是用它來收汗,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桂皮擅長通血脈,《本經》記載,桂皮可以止煩出汗,並不是指桂皮可以打開毛孔,讓汗液發散出來,而是通過調節血脈,讓衛氣自然和諧,邪氣無處藏身,於是汗液自然排出,而解除了病症。

仲景說汗出過多的人,使用桂枝,也不是指桂枝可以閉合毛孔,止住汗液,而是因為衛氣有風邪,所以疾病會自汗,使用桂枝調節營衛,發散邪氣,邪氣去除,則表氣密閉,汗液自然收斂,也是辛甘發散的道理。

桂皮略帶小毒,也是根據類化原理,與黃芩、黃連配伍,小毒則無所施用;與烏頭、附子配伍,則完全取得藥性;與人參、冬蟲夏草、甘草同用,則可以調和脾胃,益氣補虛,固護營衛;與柴胡、紫石英、乾地黃同用,則可以治療嘔吐;與巴豆、硇砂、乾漆、穿山甲、水蛭、虻蟲等有毒藥物同用,則小毒會化為大毒。春夏季節禁止服用,秋冬季節適合煎服。

中年人命門火旺者忌服。只有老年人、體弱者、幼童、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脾胃虛弱,腎虛,產後下元不足,營衛衰微的人,才是它的主要藥物。

3. 吳茱萸

味辛、苦,氣熱,有小毒,陽中之陰,可升可降。然下氣最速,亦長於降也。入足太陰、少陰、厥陰經。咽嗌寒氣,噎寒而不通;胸中冷氣,閉塞而不利;脾胃停冷,腹痛而不任;心氣刺痛,成陣而不止;寒中三陰,腳氣乘虛而上衝;冷結下焦,疝氣控睪而內迫。睪,音高,陰丸也。

《本草》云:溫中,下氣。惟溫中,故主太陰脾經。能下氣,又兼理肺氣。或云:逐膀胱受濕,陰囊作疝痛。入厥陰、少陰經也,故又能折肝木之性,而治吞吐酸水。厥陰風邪頭痛,用之為引。凡用,先於湯中浸去苦烈,凡亦七過始可用。此物下氣最速,腸虛之人不宜多服,服之鳴腸愈甚。

又辛熱,久服恐損元氣。又止赤白痢,香連丸是也。

白話文:

此物味辛、苦,性熱,略帶毒性,屬陽中之陰,能上能下。其中下氣效果最快,也擅長於下降。它能進入足太陰、少陰、厥陰經脈。可治咽喉寒氣、胸中冷氣、脾胃寒氣、心氣刺痛、三陰寒氣、腳氣上衝、疝氣等症。

古書記載,此物溫中下氣,因能溫中,故主治脾經;因能下氣,又兼治肺氣。也有說法稱,此物能驅散膀胱濕氣,治陰囊疝痛。由於它能入厥陰、少陰經,故也能抑制肝木之性,治療吞吐酸水。對於厥陰風邪頭痛,可用此物引導藥力。使用時,需先在湯中浸泡去苦味,一般要浸泡七次才能使用。此物下氣極快,腸胃虛弱者不宜多服,否則會加重腸鳴。

此外,此物辛熱,長期服用恐傷元氣。它也能止瀉,例如著名的香連丸中就含有此物。

4. 益智

味辛,氣溫,無毒,陽也。可升可降,入手足太陰、足少陰經。本是脾經藥,攝涎唾,止嘔噦,調諸氣於三焦,固遺精,縮小便,療虛寒於水臟。

《發明》云:益智子氣熱味辛,主君相二火不足,溫脾腎虛寒。又辛入肺而調氣,有母子相關之義。心肺腎脾三焦有寒邪,及虛寒者,用之為當也。故《本草》主遺精虛漏,小便餘瀝,是益腎之虛寒也。若腎經相火動,而致遺瀝等候,禁用之。

液云:益氣安神,補不足,安三焦。是補元氣虛寒,心火相火之不足也。若心經與三焦火動者,用之反耗元氣。治脾胃中寒邪,故能和中益氣。而多唾屬寒者亦治之,是主足太陰經藥也。而脾家有濕熱痰火,又不當用。至若能調諸氣,是辛以散肺經之寒氣,而肺熱者又禁之。

要之,君相二火,脾土之母也。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則脾胃之寒邪悉去矣。脾者,肺金之母也。脾胃之寒邪去,而肺氣自調矣。肺氣調,而滋水之化源,腎氣自益矣。此母子相關之義,故云益智。

江云:止嘔吐而清小便之頻數。凡用,去皮,鹽水炒,入藥用。治虛寒之症,當於補藥內兼用之,勿多服。老人小便多者,取二十四枚打碎,入鹽少許,同煎服之,奇效。

白話文:

益智子功效解說:

藥性: 味辛,性溫,無毒,屬陽性。能升能降,走入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陰腎經。

功效:

  • 本為脾經藥,能收攝唾液,止嘔逆呃逆,調和三焦之氣,固精止遺,縮小便,治療水臟(腎臟)虛寒。
  • 《發明》記載:益智子性熱味辛,主治君火(心火)和相火(腎火)不足,溫暖脾腎虛寒。辛味入肺,調和肺氣,有母子相生之義。心、肺、腎、脾、三焦寒邪或虛寒者,均可使用。故《本草》記載其主治遺精虛漏,小便頻數,皆因腎虛寒所致。若腎經相火動而導致遺精、小便頻數等症狀,則不可使用。
  • 液云:益智子能益氣安神,補益不足,安和三焦,補益元氣虛寒,心火和相火不足。若心經和三焦火旺者,使用反會耗損元氣。益智子能治療脾胃寒邪,故能和中益氣。多唾液屬寒者亦可用,主治足太陰脾經疾病。但脾胃濕熱痰火者,則不宜使用。其能調和諸氣,是因為辛味能散肺經寒氣,但肺熱者亦禁用。
  • 要之,君火和相火是脾土之母。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則脾胃之寒邪悉數去除。脾是肺金之母,脾胃寒邪去除,則肺氣自然調和。肺氣調和,滋養腎水之源,腎氣自然增強。此為母子相生之義,故名益智。
  • 江云:益智子能止嘔吐,清小便頻數。使用時,需去皮,用鹽水炒制後入藥。治療虛寒之症,應與補藥同用,不可過量服用。老人小便多者,可取二十四枚益智子打碎,加入少許鹽,煎服,療效奇佳。

總結: 益智子性溫,能補益脾腎,溫暖寒邪,調和氣血,主治遺精、小便頻數、虛寒等症。但需根據體質辨證施治,不可盲目使用。

5. 丁香

味辛,氣溫,無毒,陽也,可升可降。溫胃寒之嘔逆,散腎氣之奔豚。

入手足太陰、足陽明、少陰經。人知其能快脾止嘔,不知能消冷痰痃癖。人知其能調氣定痛,不知能除冷勞奔豚。若胃中有熱,肺中有火者,勿輕用。

《發明》云:辛以發泄肺氣,溫能補胃暖腎。以生薑汁和,拔去白髮,塗孔中,即異常黑。

白話文:

[藥材特性]

此藥味辛,性溫,無毒,屬陽性,可升可降。能溫暖胃寒引起的嘔吐逆氣,散解腎氣不固造成的奔豚病。

[藥性歸經]

入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少陰腎經。

[功效作用]

一般人只知道它能快速止嘔,卻不知道它還能消散冷痰、痃癖。也只知道它能調和氣血、止痛,卻不知道它還能去除因寒冷引起的勞損和奔豚病。但是,若胃中有熱,肺中有火的人,就不要輕易使用。

[古籍記載]

《發明》記載:辛味可以宣泄肺氣,溫性可以補益脾胃,溫暖腎陽。可以用生薑汁混合,塗抹在白髮上,也能使頭髮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