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約言》~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一 (14)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一 (14)
1. 玄參
味苦、咸,氣微寒,無毒,陰也,可升可降,入足少陰經。熱結聚而能療,熱散漫而能清,寒熱兼而神昏可愈,勞熱盛而水竭堪憑,乃樞機之劑,管領諸氣上下,肅清而不濁。以此論之,治空中氤氳之氣,散無根浮游之火,此為聖藥也。惡黃耆、乾薑、大棗、山茱萸,反藜蘆。
用時勿令犯銅。強陰益精,補腎明目。治傷寒身熱肢滿,忽忽如不知人。療溫瘧寒熱往來,洒洒時常發顫。除女人產乳余疾,祛男子骨蒸傳屍,逐腸內血瘕堅癥,散頸下痰核癰腫。
玄參鹹入腎,而苦降火,足少陰之劑,故強陰明目,補虛勞骨蒸,以其入陰經也。治傷寒忽忽,溫瘧洒洒,由苦寒能降火也。又主積聚血瘕,頸核癰腫,產乳余疾,以咸能走榮而軟堅也。風藥中多用之,故《活人》治傷寒陽毒,用玄參升麻湯。治汗吐下後毒不散,即知肅清樞機之劑。以此論之,治空中氤氳之氣,無根之火,以玄參為聖藥也。
東垣云:治結熱毒癰,清利咽膈。
江云:逐熱以清班嚥下,乃少陰經穴道。
白話文:
玄參藥性解說
味苦、咸,氣微寒,無毒,陰也,可升可降,入足少陰經。
玄參的味道是苦的、鹹的,性微寒,無毒,屬陰性,可以升也可以降,主要作用於人體的足少陰經。
熱結聚而能療,熱散漫而能清,寒熱兼而神昏可愈,勞熱盛而水竭堪憑,乃樞機之劑,管領諸氣上下,肅清而不濁。以此論之,治空中氤氳之氣,散無根浮游之火,此為聖藥也。惡黃耆、乾薑、大棗、山茱萸,反藜蘆。
玄參可以治療熱結聚而成的病症,也能清散熱氣,對於寒熱交雜導致神志不清的病症,以及因勞熱過度而津液枯竭的病症也有療效。它是人體氣機運行的樞紐,可以調節全身氣機的升降,肅清濁氣,不留餘患。因此,玄參可以治療空中氤氳之氣(指邪氣)、無根之火(指虛火),堪稱聖藥。但它忌與黃耆、乾薑、大棗、山茱萸同用,並反藜蘆。
用時勿令犯銅。強陰益精,補腎明目。治傷寒身熱肢滿,忽忽如不知人。療溫瘧寒熱往來,洒洒時常發顫。除女人產乳余疾,祛男子骨蒸傳屍,逐腸內血瘕堅癥,散頸下痰核癰腫。
使用玄參時,不可用銅器盛裝。它可以滋陰益精,補腎明目。能治療傷寒引起的身熱肢體沉重、神志不清,以及溫瘧導致的寒熱往來、時常發抖。還可以治療女性產後餘疾,男性骨蒸勞熱,以及腸內血塊、硬塊,頸下痰核、癰腫等病症。
玄參鹹入腎,而苦降火,足少陰之劑,故強陰明目,補虛勞骨蒸,以其入陰經也。治傷寒忽忽,溫瘧洒洒,由苦寒能降火也。又主積聚血瘕,頸核癰腫,產乳余疾,以咸能走榮而軟堅也。風藥中多用之,故《活人》治傷寒陽毒,用玄參升麻湯。治汗吐下後毒不散,即知肅清樞機之劑。以此論之,治空中氤氳之氣,無根之火,以玄參為聖藥也。
玄參的鹹味入腎,苦味降火,是足少陰經的藥物,所以能滋陰明目,補虛勞骨蒸,這是因為它走入陰經的緣故。治療傷寒導致神志不清、溫瘧導致的寒熱發抖,是因為苦寒能降火。玄參還能治療積聚的血塊、硬塊,頸下痰核、癰腫,以及產後餘疾,這是因為鹹味可以走榮脈,軟堅散結。玄參常用於治療風病,例如《活人》中治療傷寒陽毒的玄參升麻湯,以及汗吐下後毒氣不散的病症,都是因為玄參可以肅清氣機,調節臟腑的功能。因此,玄參可以治療空中氤氳之氣、無根之火,堪稱聖藥。
東垣云:治結熱毒癰,清利咽膈。
東垣醫家認為,玄參可以治療熱毒引起的癰腫,並能清利咽喉。
江云:逐熱以清班嚥下,乃少陰經穴道。
江氏醫家認為,玄參可以驅散熱氣,清利咽喉,這是因為它作用於足少陰經的穴道。
2. 苦參
味苦,氣寒,無毒,陰也,降也。療黃疸濕熱而有效,主狂亂疫熱而有功。除瘍癩熱風之毒,止腸癖熱痢之紅。玄參為之使,惡貝母、菟絲,反藜蘆。凡使,先須用糯米濃泔浸一宿。少入湯用,多作丸服或浸酒。屬水而有火,能峻補陰氣,或得之而腰重者,以其氣降而不升也,非傷腎之謂也。治大風有功,況風熱細疹乎。少陰腎經之君藥也。
《發明》云:氣味苦寒,能除濕降火,時方多用,治癰腫瘡癩,此專功也。時疫狂躁垂死,或用此酒煮吐之,或煎服汗之皆愈。
白話文:
玄參味苦性寒,無毒,屬於陰性藥物,具有下降之性。它能有效治療黃疸、濕熱症,對狂亂、疫熱也有功效。此外,它還能清除瘍癩、熱風之毒,止住腸癖熱痢引起的紅腫。玄參宜配伍糯米浸泡一晚使用,忌與貝母、菟絲同用,反藜蘆。一般以少許加入湯劑服用,或製成丸劑或浸酒服用。玄參屬水性藥物,但帶有火性,能補陰氣,服用後可能出現腰部沉重感,這是因為藥性下降而不上升,並非傷腎。玄參對治療大風病有效,更不用說風熱細疹了,是少陰腎經的主藥。
《發明》記載:玄參氣味苦寒,能除濕降火,是現代常用藥物,專門治療癰腫瘡癩。在時疫流行期間,若出現狂躁瀕死,可將玄參用酒煮沸後服用以催吐,或煎服後出汗,皆可痊癒。
3. 草龍膽
味苦、澀,氣大寒,無毒,陰也,降也。去肝經之邪熱,胃中之伏熱,下焦之濕熱。得酒浸而佐柴胡,有除目中熱毒之妙。其氣大寒,空心勿餌。
療濕腫腳氣,止小兒驚癇。
《發明》云:此退肝經邪,兼除下焦濕,然益肝膽為專,故主驚癇客忤。皆肝經風藥,濕腫腳氣良,由苦寒除熱,風以勝濕也。又治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痛甚,酒浸佐柴胡,治眼必用之藥。以目屬肝,能退肝經熱邪耳。
純陰上行,外行須酒浸。空腹勿服,令人遺溺,亦苦寒下泄之過。入足厥陰、少陽、少陰經。貫眾為之使,惡防葵、地黃。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了一種中藥的藥性和功效。該藥物味苦澀,性寒,無毒,能清熱解毒,主要治療肝經、胃部、下焦的熱症。使用時需用酒浸泡,配合柴胡使用,可以治療眼部熱毒。但因其性寒,空腹不可服用。該藥還可治療濕腫腳氣、小兒驚癇等病症。
其中提到,此藥擅長滋養肝膽,可以治療驚癇、客忤,並能以風勝濕,治療濕腫腳氣。也提到,此藥可以治療眼部疾病,因眼睛屬肝,此藥能清肝熱。
最後,文字還說明了該藥的藥性分析,如純陰之性、使用注意事項、配伍禁忌等。
4. 連翹
味苦,氣平微寒,無毒,陰也,氣味俱輕,可升可降,通行諸經之藥。療瘡瘍之結熱,諸經之客熱,心經之鬱熱,下焦之淋熱,既有清熱之功,又有散結之妙,亦奇藥也。
性涼而輕散,故能散心經客熱,降脾胃濕熱,消諸經癰腫,為瘡家聖藥。其通淋利水,乃降濕熱之功。消癰腫瘰癧,由輕散之力,除心家客熱也。
治諸血證,以防風為上使,連翹為中使,地榆為下使,不可不知。惟實者宜用之。
又除六經熱,與柴胡同功。但此治血熱,柴胡治氣熱,為少異耳。
白話文:
這味藥性苦,氣味平和略帶寒涼,無毒性,屬陰性,氣味都較輕,可以上行也可以下行,能通行全身經脈。它能治療瘡瘍的熱毒積聚,各種經脈的熱邪入侵,心經的鬱熱,以及下焦的淋症熱痛。它既能清熱,又能散結,可謂奇藥。
它的性質涼爽且輕散,所以能散去心經的熱邪入侵,降服脾胃的濕熱,消除全身各經脈的癰腫,是治療瘡瘍的聖藥。它能通淋利水,是藉由降濕熱的功效來達到。消散癰腫瘰癧,是因為它的輕散之力,清除了心經的熱邪。
治療各種血證,以防風為君藥,連翹為臣藥,地榆為佐藥,不可不知。但只有實證(身體虛實偏實)才能使用。
這味藥還能治療六經的熱症,與柴胡功效相同。但這味藥主治血熱,柴胡主治氣熱,兩者略有差異。
5. 地榆
味苦、甘、酸,氣微寒,無毒,陰也,降也。主下部積熱之血痢,止下焦不禁之月經。入手陽明、足厥陰經。地榆雖理血病,性沉寒,惟治下焦,故主婦人崩帶,月水不止,腸風下血,痔瘻熱瀉,血痢等證,皆下部血熱也。若清氣下陷,虛寒人水瀉,及冷痢、白痢等疾宜忌之。
白話文:
地榆味苦、甘、酸,性微寒,無毒,屬於陰性藥物,具有下降之性。主要治療下焦積熱所引起的痢疾,以及下焦失調導致的月經不止。歸入手陽明經和足厥陰經。
地榆雖然能夠治療血症,但性寒沉重,主要用於治療下焦病症。因此,主要治療婦女崩漏、帶下、月經不斷、腸風下血、痔瘡瘻管、熱瀉、血痢等症,這些都是下焦血熱所致。
若出現清氣下陷、虛寒體質、水瀉、冷痢、白痢等疾病,則不宜使用地榆。
6. 青黛
味鹹、甘,氣寒,無毒,陽中之陰,可升可降。收五臟之鬱熱,瀉肝經之積熱,療天行之疫熱,去小兒之肝熱。入手太陰、足厥陰經。治小兒疳痢羸瘦,毛焦骨熱尤良。亦消食積,殺惡蟲,物化為水。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藥材的名稱並未提及,以下是對其性質和功效的簡要解讀:
- 味道:鹹、甜;氣候:寒冷;毒性:無毒。
- 屬於陽中的陰,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
- 可以清除五臟(心、肺、脾、胃、腎)的鬱熱症狀。
- 能夠清洩肝經長期累積下來的熱病。
- 治療流行性疾病引起的高燒不退。
- 對治療小孩因營養不良或腸炎等疾病導致的身體瘦弱、皮膚乾燥、頭髮稀疏、骨骼發熱有很好的效果。
- 入手太陰經脈和足厥陰經脈。
- 適合用來治療小孩因為消化系統問題而產生的腹痛、拉肚子以及肌肉萎縮的情況。
- 同時也能消除食物堆積在胃部所造成的脅肋疼痛,
- 殺死有害寄生蟲。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草藥之前,請先諮詢醫生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士的意見,並確保瞭解藥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7. 天門冬
味苦、甘,氣大寒,無毒,氣薄味厚,陰也,降也,入手太陰、足厥陰經。致津液能止燥渴,強骨髓能補精源。肺受火邪而喘嗽可療,血熱侵肺而吐衄可蠲。但專泄而不收,故寒多人禁服。忌食鯉魚。地黃、貝母為之使。
《發明》云:苦甘而寒冷能補,故保定肺氣,清肺熱之功居多。肺熱清,故咳逆喘急皆定。暴風濕偏痹屬肺熱者亦消矣。金清滋水化源,故通腎氣,強骨髓,生津而消渴自止。熱清氣寧,則血歸經,而妄行吐衄淋瀝亦止,小便亦利矣。肺熱清,則大腸潤而燥結除也。肺主皮毛,故能養肌膚,悅顏色。
冷而能補,故鎮心而潤五臟。亦以肺為五臟華蓋,主持諸氣,故耳「保定」二字,即潤之之義也。
同參、耆煎服定虛喘促。和薑、蜜熬膏,破頑痰癖。天門冬自然汁三碗,薑汁半碗,蜜一碗,共和勻煎膏。單味研末調酒,久久益氣延年。又治肺癰肺痿。蓋苦泄滯血,甘助元氣,寒去肺熱,此三者天門冬之功焉。虛熱者加用正宜,虛寒者切禁莫服,因專泄不能專收故耳。脾虛者亦禁服。若治肺虛勞嗽,又不如麥冬之補也,或兼用之亦可。
白話文:
天門冬的味道苦甘,性寒涼,無毒,氣味清淡而味道醇厚,屬陰性,具有下降的作用,走入手太陰肺經和足厥陰肝經。它能滋生津液,緩解口渴,強壯骨髓,補充精氣。對於肺部受到熱邪侵襲而引起的喘咳,以及血熱上炎導致的吐血、鼻出血等症狀,都有療效。但它偏於泄降,不善收斂,因此體質偏寒的人不宜服用。忌食鯉魚。地黃、貝母是天門冬的配伍藥材。
《發明》書中記載:天門冬苦甘性寒,具有滋補功效,因此能固護肺氣,清熱解毒,治療肺熱的效果顯著。肺熱消除後,咳嗽、氣喘、呼吸急促等症狀自然就會緩解。因風濕而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如果是由於肺熱引起的,也能得到改善。天門冬能滋潤水液,生化精源,因此能通利腎氣,強壯骨髓,滋生津液,從而消除口渴。熱邪消除,氣機平和,血液就能歸於經脈,妄行導致的吐血、鼻出血、尿頻等症狀也會得到控制,小便也會變得通暢。肺熱清除了,大腸也會變得潤滑,燥結便秘的情況也得以改善。肺主皮毛,因此天門冬還能滋養肌膚,使容顏煥發。
天門冬性寒而具有滋補作用,因此能鎮心安神,滋潤五臟。同時,肺為五臟之華蓋,主宰著全身氣機,所以「保定」二字,實際上是指潤養肺氣。
天門冬可以與人參、黃耆一起煎服,治療虛弱喘促的症狀。也可以將天門冬與生薑、蜂蜜一起熬膏,治療頑固的痰飲積聚。用三碗天門冬的自然汁、半碗薑汁和一碗蜂蜜,混合在一起煎成膏。也可以單獨研磨成粉末,用酒調服,長期服用可以益氣延年。天門冬還能治療肺癰、肺痿。這是因為天門冬苦味能泄去滯血,甘味能補充元氣,寒性能清除肺熱,這就是天門冬的功效所在。體質虛熱的人可以適當使用,但體質虛寒的人要絕對禁止服用,因為天門冬偏於泄降,不善收斂。脾虛的人也不宜服用。如果治療肺虛咳嗽,麥冬的滋補效果比天門冬更好,可以考慮將兩者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