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已

《本草約言》~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一 (11)

回本書目錄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一 (11)

1. 秦艽

味苦、辛,氣平溫,無毒,陰中之陽,可升可降,手陽明經也。除四肢風濕若懈,療遍體黃疸如金,陽明濕熱。去大腸之風毒,主傳屍之骨蒸,以苦能解熱。散而能滲之藥也。菖蒲為之使。

《發明》云:秦艽主風濕之藥,而活血勞筋,手足不隨妙藥。蓋血活則風滅,濕去則筋榮,故療風不問新久。通身攣急,肢節痛為專治。

江云:除骨節之疼痛。

白話文:

此藥味苦、辛,性溫和,無毒,屬陰中之陽,可升可降,走手陽明經脈。能治療四肢風濕麻痺、全身黃疸、陽明經濕熱等症。還能去除大腸風毒,主治因傳染而引起的骨蒸潮熱。苦味能解熱,藥性散發而能滲透,菖蒲是它的輔藥。

秦艽是治療風濕的主要藥物,它能活血化瘀,舒筋活絡,對於手足不靈活效果顯著。因為血脈流通則風寒消散,濕氣去除則筋骨強健,所以無論風濕病發作時間長短,皆可治療。對於全身筋攣疼痛、肢節疼痛尤為有效。

秦艽能治療骨節疼痛。

2. 茵陳蒿

味苦、微辛,氣平微寒,無毒,陰中微陽,可升可降,入足太陽經。通腠理,主黃疸怫熱於肌表。利小便,主黃疸結熱於腹中。因其上下分消之妙,故有專治濕熱之功。

惟入足太陽經,專利水道治黃。遍身風癢,瘡疥不計多少,煎濃汁洗之立差。

此雖主風濕寒熱,然除濕清熱之用多。

白話文:

藥材特性

  • 味道苦、微辛,性平微寒,無毒。
  • 藥性偏陰,但帶有微弱的陽性,可以升也可以降。
  • 藥性走入足太陽膀胱經。

藥效

  • 通腠理,主黃疸怫熱於肌表。 可以疏通毛孔,治療黃疸引起的肌膚發熱。
  • 利小便,主黃疸結熱於腹中。 可以利尿,治療黃疸引起的腹部發熱。
  • 因其上下分消之妙,故有專治濕熱之功。 由於它具有上下分消的特性,因此專門治療濕熱疾病。

其他功效

  • 惟入足太陽經,專利水道治黃。 由於它走入足太陽經,因此專門利尿,治療黃疸。
  • 遍身風癢,瘡疥不計多少,煎濃汁洗之立差。 對於全身風癢、瘡疥,無論多少,煎濃汁洗患處,立刻見效。

總結

雖然這味藥材可以治療風濕寒熱等多種疾病,但它主要的功效還是去除濕氣、清熱。

3. 牛蒡子

味辛,氣平,無毒,陽也。散結熱而消瘡毒,和咽膈而流風壅。咳嗽傷肺,肺壅。牛蒡子辛平潤肺,散氣解毒盡之。一名惡實,又名鼠黏子。須搗碎用之。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藥的文字是關於「牛蒡子」這種草本植物在中醫中的應用。 簡潔版: 牛蒡子具有辛辣的味道和平淡的性質,且沒有毒性,屬於陽性的物質。它可以幫助消除癥瘕、清熱解毒以及緩解喉嚨痛等症狀。它還可以治療因咳嗽所引起的肺部阻塞問題。使用時需先打碎後再服用。

詳細版: 牛蒡子是一種常見於中國南方地區的草本植物,在中醫上被認為有著許多療效。根據古籍記載,它的味道辛辣,性質平淡,而且不含有任何毒素,因此也被視為一種陽性的物質。 在臨牀上,牛蒡子主要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疾病或症狀。例如,當人體內出現癥瘕(即腫瘤)或者因為感染病毒等原因導致身體發燒時,牛蒡子就可以發揮其清熱解毒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此外,如果有人感到喉嚨疼痛或者是因為感冒等因素引發了鼻竇炎等病症,也可以通過食用牛蒡子進行緩解。 除了上述這些功效之外,牛蒡子還能夠對付因咳嗽所引起的一些問題。比如說,有些人可能會因為長期咳嗽而造成肺部阻塞的情況發生;而在這個時候,他們便可以考慮使用牛蒡子來改善自己的狀況。當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先把牛蒡子打碎之後纔能夠更好地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

4. 苧根

味甘,氣大寒,無毒,陽中之陰,可升可降。除消渴之症,解病熱之屬,天行熱疾。安女人之胎動。傅小兒之丹毒。

苧屬水,而有土與金,大補肺金,而行滯血。其根善能安胎,汁療渴,解時疫甚驗。大抵苧根甘寒解熱毒,潤煩燥,故主傅小兒赤遊丹毒,並癰疽發背,或髮乳旁,搗傅之俱驗。亦罯毒箭蛇蟲咬。罯,音掩,覆也。

白話文:

苧麻具有甘寒解毒、清熱潤燥的功效,可以治療口渴症、熱病、丹毒、安胎等。 苧麻根也有安胎、解渴、治療時疫的效果,可以敷治癰疽發背、乳旁腫痛、毒箭蛇蟲咬傷等。

5. 蒲公英

味甘,氣平,無毒,陽也,可升可降,入陽明、太陰經。行滯氣而消結腫,化熱毒而療癰瘡,化毒行滯,乃為妙劑,婦人乳腫,更為奇藥。一名地丁。

蒲公英攻堅散滯,故《本草》主婦人乳癰腫,煮汁少佐以酒飲及封之,立消。細銼同忍冬煎汁,加醇酒服亦妙。若傅疔腫諸瘡及惡刺,有奇功。

白話文:

蒲公英的味道甘甜,性平,無毒,屬陽性,可以升也可以降,進入陽明經和太陰經。它能疏通阻塞的氣體,消散結塊腫脹,化解熱毒,治療癰瘡,化解毒素,通暢阻塞,是十分有效的藥物。對於婦女乳房腫脹,更是特效藥。蒲公英又名地丁。

蒲公英可以攻破堅硬的阻塞物,因此《本草綱目》記載它主治婦女乳房癰腫,可以用蒲公英煮汁,少量加酒飲用,並用藥汁敷患處,能迅速消腫。也可以將蒲公英切碎,與忍冬一起煎汁,加酒服用,效果也很好。如果將蒲公英敷在疔腫瘡以及惡刺上,有奇效。

6. 紫草

味苦,氣寒,無毒,陰也,可升可降。解瘡毒,發內里之痘疹。利水道,除腹中之積熱。

紫草苦寒,惟清熱消毒為專,又利九竅,通水道,兼能除濕也。

白話文:

紫草味道苦,性質寒冷,沒有毒性,屬陰,可以向上和向下移動。它可以解除瘡毒,引出身體內部的痘疹。它有利尿的作用,能夠清除腹部中的積累熱量。 紫草具有清熱消炎的功效,還可以使九個孔洞(如眼睛、耳朵等)舒暢,並有助於消除溼氣。

7. 玄胡索

味辛、苦,氣寒,無毒,陽中之陰,可升可降。破結血而止痛,活滯血而調經,治產後敗血之要藥也。

《珍珠囊》云:活精血,療產後之疾。調月水,主胎前之證。即延胡索因避宋諱,改玄為延。專止痛調經,及產後諸疾,為女中之要藥,亦治男子心氣小腹痛。

玄胡索辛溫入肺脾,主破血滯之藥也,兼止痛。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描述了一種草本植物的功效和用途。 這種植物具有辛辣、苦澀的味道,性質偏冷,沒有毒性,屬於陽中的陰性物質,可以向上或向下移動。它可以分解血液凝塊並減輕疼痛,促進不活動的血液流動並調整女性生理週期,是治療生產後不良症狀的重要藥材之一。 根據另一本書《珍珠囊》,這種植物還能激活生殖系統的血液循環,用於治療生產後的疾病;它也可以調整女性的月經週期,並且對懷孕期間的一些病症有幫助。此外,由於在宋代時為了避免使用皇帝的名字「玄」字,所以把這個名字改成了「延」。因此,現在常常用來止痛和調整女性生理週期,以及治療生產後各種疾病的藥品就是「延胡索」。「玄胡索」則是一種能夠進入人體肺部和胃部的藥材,主要用於解決血液淤積問題,同時也能夠緩解疼痛。

8. 紅花

味辛、苦,氣溫,無毒,陽中之陰,可升可降。逐腹中惡血,而補血虛之虛。除產後敗血,而止血暈之暈。多用則能破血,少用入心養血,與當歸同功。一名紅藍花。入足厥陰、手少陰經。辛溫則血調和,故少用能養血。過於辛溫,則血走散,故多用能破血。此產後血暈口噤,腹內惡血,胎死腹中,並酒煮服。又通經藥中宜服之,然行血為專。

東垣曰:補血虛,蓋兼補血藥用之,斯行血養血,而有補血之功也。《本草》言其止產後敗血者,血既已敗,用此而行敗血,有何止血之意也?

《發明》云:紅花辛溫,血中之氣藥也,主於行藥。

白話文:

紅花的中醫特性及運用

紅花的味道辛辣苦澀,性溫,無毒,屬陽中之陰,具有升降之性。

它可以驅逐腹中污血,同時也能補益血虛。能治療產後血瘀,止血晕,晕厥。

多用紅花可以破血,少量使用則可以滋養心血,與當歸功效相同。紅花又名紅藍花,歸足厥陰肝經和手少陰心經。

由於紅花辛溫的特性可以調和血氣,所以少量使用可以滋養血液。但過於辛溫則會導致血液散失,所以大量使用可以破血。

紅花適用於產後血暈、口噤、腹內惡血、胎死腹中等症狀,建議用酒煮服。同時,紅花也是通經藥中常用的藥材,但其主要功效是行血。

東垣(醫家李杲)說:紅花補血虛,是因為它與補血藥一起使用,才能達到行血養血的效果,進而達到補血的效果。而《本草》說紅花能止產後敗血,其實是通過行血將敗血排出,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止血。

《發明》中提到:紅花辛溫,是血氣藥,主要作用是行血。

9. 牡丹皮

味辛、苦,氣寒,無毒,陽中之陰,可升可降,入手厥陰、足少陰經。涼血熱,止上逆之吐衄;瀉陽火,治無汗之骨蒸。除腸胃之瘀血,破女子之堅瘕。

意者,丹皮養真血而去壞血,固真氣而行結氣,故能如此。

《發明》云:丹皮苦寒,瀉陰中之火,能養真血而去壞血。苦而兼辛,能固真氣而行結氣。蓋血之所患者,火也,惟能瀉陰火,故治吐衄血,為必用之藥。所謂養真血也,去瘀血留舍於腸胃者,去壞血也,壞血去而真血自生矣。又癥瘕、五勞骨熱、腰痛,女子經閉血瀝,皆榮中血少而熱氣鬱結,真氣日耗也。

今苦以泄火,辛以散邪,則結氣行而真氣亦固矣。要之,滋陰養血,必用之藥也。

白話文:

丹皮的功效與作用:

藥性: 味辛、苦,性寒,無毒,屬陽中之陰,可升可降,入厥陰手少陰經。

功效:

  • 涼血熱: 可以清熱涼血,止上逆之吐血、鼻出血。
  • 瀉陽火: 可以清瀉陽火,治療無汗之骨蒸勞熱。
  • 除瘀血: 可以去除腸胃之瘀血,破女子之癥瘕(婦科腫塊)。

原理:

丹皮養護真血,去除壞血,固護真氣,疏通氣結,因此具有上述功效。

《發明》書中記載:

丹皮苦寒,可以瀉去陰中之火,滋養真血,去除壞血。苦味兼辛,可以固護真氣,疏通氣結。

由於血液病變主要是由火熱所致,丹皮可以清瀉陰火,因此是治療吐血、鼻出血的必用藥物。

所謂「養真血」,指的是去除瘀血,讓其留在腸胃,去除壞血,壞血去除後真血自然而生。

此外,癥瘕、五勞骨熱、腰痛,女子經閉血瀝,都是因為血少而熱氣鬱結,真氣日益消耗所致。

丹皮苦味可以泄火,辛味可以散邪,可以使氣結疏通,真氣也能得到固護。

總結:

丹皮是一種滋陰養血的常用藥物,其藥效顯著。

10. 益母草

味辛、甘,氣微溫,無毒,陽也,可升可降。主欲產胎滯而不行,療新產血滯而不利,行血活血而不傷。亦能養血。已產未產之良劑,通為治血之需,更有調氣之義。

按:日華子云:有活血行氣補陰之功,調胎產要藥也,故云益母。主安胎,去死胎,行瘀血,生新血。婦人胎產所恃者,血氣也,胎前無滯,產後無虧,行中有補也。入陰分六經,治女人經候不調,及胎前產後一切諸疾之要藥也。端午連根收拔,風際陰乾,忌犯鐵器。單用最效,或研羅細末,煉蜜為丸。或搗煎濃湯,熬成膏汁,總調胎產諸症。

白話文:

益母草的味道辛甘,性溫和,無毒,屬陽性,可以上行也可以下降。主要用於治療欲產但胎兒滯留不動,以及產後血瘀不通順,能活血化瘀而不傷身體。此外,它也能滋養血液。無論是已產婦或未產婦,益母草都是非常好的藥材,可以用於各種血液相關的疾病,同時還具有調和氣血的作用。

正如《日華子本草》所說:益母草具有活血行氣、滋陰補虛的功效,是調節胎產的要藥,所以稱為「益母」。它主要用於安胎、去除死胎、化解瘀血、生長新血。婦人生育需要依靠血氣,胎兒在生產之前沒有滯留,產後沒有虧損,在調經的過程中也能補充氣血。益母草進入陰經六脈,是治療婦女經期不調,以及生產前後各種疾病的重要藥物。

採摘時宜在端午節前後連根拔起,放在通風處陰乾,忌諱接觸鐵器。單獨使用效果最好,或者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丸劑服用。也可以搗碎煎煮濃湯,熬成膏汁服用,可全面調治各種胎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