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

1. 蒼朮

味苦、辛,氣溫燥。陰中陽也,可升可降。出茅山者第一。入脾、胃、肺、大小腸經。使、忌同白朮。凡使,以糯米泔浸二三日,去油及土、粗皮;亦有用脂麻同炒,以制其燥者。

主除濕,發汗,平胃,安脾,消穀,解諸郁,痃癖癥瘕,嵐瘴溫瘧,心腹脹痛,水腫脹滿,霍亂,冷痢,痙,疸,風寒濕痹,死肌,濕痰留飲,挾瘀成窠,及脾濕下流濁瀝。

按:蒼朮,寬中發汗,功勝白朮;補中除濕,力則不及。大抵卑監之土,宜白朮以培之;敦阜之土,宜蒼朮以平之耳。其解痰、火、濕、食、氣、血六郁者,皆因傳化失常,不得升降,病在中焦,將欲升之,必先降之,將欲降之,必先升之,故蒼朮為胃脾要藥,能上行發穀氣,徑入諸經,疏泄胃濕、通行斂澀。佐以香附,能快陰中之氣,而下氣又速,一升一降,自郁散而平矣。

若脾精不禁,小便濁淋不止、腰背痠疼,宜用以斂脾精,精生於穀故也。然入平胃散,去中焦濕,而平胃中有餘之氣;入蔥白、麻黃之類,則散肉分至皮表之邪;以黃柏、牛膝、石膏引之下行,則祛下焦之濕。惟血虛怯弱,及七情氣悶者,慎用,恐耗氣血,燥津液,虛火動而痞滿愈甚也。

白話文:

蒼朮的功效與使用

性味與歸經

蒼朮味苦辛,性溫燥。屬陰中之陽,可升可降。其品質以產自茅山者為最佳。入脾、胃、肺、大小腸經。

炮製方法

使用蒼朮時,宜以糯米泔水浸泡二三日,去除油脂、泥土及粗皮。也可與脂麻一同炒制,以減緩其燥性。

主治功效

蒼朮主要功效為:

  • 除濕:去除體內濕氣
  • 發汗:促進排汗
  • 平胃:調和胃氣
  • 安脾:健脾和胃
  • 消穀:促進食物消化
  • 解諸郁:解除各種鬱結
  • 痃癖癥瘕:治療腹部腫塊
  • 嵐瘴溫瘧:治療瘴氣、瘧疾
  • 心腹脹痛:治療心腹脹痛
  • 水腫脹滿:治療水腫
  • 霍亂:治療霍亂
  • 冷痢:治療寒性痢疾
  • 痙:治療痙攣
  • 疸:治療黃疸
  • 風寒濕痹:治療風寒濕痹
  • 死肌:治療肌肉壞死
  • 濕痰留飲:治療濕痰停滯
  • 挾瘀成窠:治療瘀血阻滯
  • 脾濕下流濁瀝:治療脾濕下流

蒼朮與白朮的區別

蒼朮與白朮皆能寬中發汗,但蒼朮功效較強;白朮則更擅長補中除濕。

  • 卑監之土宜用白朮來培補
  • 敦阜之土宜用蒼朮來平調

蒼朮的藥理作用

蒼朮能解痰、火、濕、食、氣、血六郁,主要原理在於調節升降功能,使氣機流通。

  • 上行發穀氣,徑入諸經,疏泄胃濕、通行斂澀。
  • 佐以香附,一升一降,自郁散而平。

使用禁忌

  • 脾精不足,小便濁淋不止、腰背痠疼者慎用,宜用以斂脾精。
  • 血虛怯弱,及七情氣悶者慎用,恐耗氣血,燥津液,虛火動而痞滿愈甚。

臨床應用

  • 平胃散:去中焦濕,平胃中餘氣。
  • 配伍蔥白、麻黃等:散肉分至皮表之邪。
  • 配伍黃柏、牛膝、石膏等:祛下焦之濕。

總結

蒼朮為一味常用中藥,具有除濕、發汗、平胃等多種功效,臨床應用廣泛,但需注意其性燥,脾虛血弱者慎用。

2. 當歸

味甘、辛,氣微溫。可升可降,陽也,陽中微陰。生秦蜀,以黃白、氣香、肥潤為上品。一說秦歸力剛,可攻;川歸力柔,堪補。入心、肝、脾三經。畏生薑、菖蒲、海藻,惡濕面。凡使,去蘆;行表,酒洗;行上,酒漬一宿;血病,酒蒸;痰病,薑汁炒;吐血病,醋炒。

主虛勞寒熱,潤腸胃、筋骨、皮膚,溫瘧寒熱,頭目、心腹諸痛,下痢腹痛,齒痛,足下熱而痛,衝脈為病,氣逆裡急,帶脈為病,腹痛,腰溶溶如坐水中,咳逆上氣,嘔逆,中風,痙,汗不出,濕痹,女人諸血病,胎產前後病,癰疽排膿,止痛生肌。

按:當歸,能領昏亂之血各歸所當之經,故名當歸。所入三經,以心主血、肝藏血、脾裹血主也。頭止血,身養血,尾破血,若全用,一破一止,亦和血也。諸病夜甚,尤為要藥。成無己曰:脈者,血之府,諸血皆屬心。凡通脈者,必先補心益血,故仲景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用其苦溫以助心血。

海藏言其味辛散,乃血中氣藥,故能治咳逆上氣,況有陰虛而陽無所附者,以血藥補陰,則血和而氣降矣。其用甚廣,大抵皆隨所引藥為補泄也。泄瀉者,禁用。

白話文:

當歸味道甘甜辛辣,性溫和,既能升能降,屬於陽性藥物,但帶有微弱的陰性特質。產於秦地和蜀地,以黃白色、氣味香濃、肥潤者為最佳品質。有人說秦地當歸藥性剛猛,擅長攻伐,而川地當歸藥性柔和,適合滋補。當歸入心、肝、脾三經。忌與生薑、菖蒲、海藻同用,也不喜濕潤環境。使用時需去除蘆頭;用於治療外感,可用酒洗淨;用於治療上焦病症,可用酒浸泡一夜;用於治療血症,可用酒蒸;用於治療痰症,可用薑汁炒;用於治療吐血,可用醋炒。

當歸主治虛勞寒熱,滋潤腸胃、筋骨、皮膚,溫解瘧疾寒熱,治療頭目、心腹諸痛,下痢腹痛,齒痛,足部發熱疼痛,衝脈病症,氣逆裡急,帶脈病症,腹痛,腰部酸軟如坐水中,咳嗽氣逆,嘔逆,中風,痙攣,汗不出,濕痺,婦女各種血症,產前產後病症,癰疽排膿,止痛生肌。

當歸能引導混亂的血液回到各個經絡,故名當歸。它入心、肝、脾三經,因為心主血,肝藏血,脾裹血。當歸的頭部止血,身體部分滋養血液,尾部破血,如果完整使用,則一破一止,具有和血作用。各種病症在夜晚加重時,當歸尤為有效。成無己說:脈絡是血液的住所,所有血液都歸屬於心。凡是通脈的藥物,都必須先補心益血,所以仲景治療手足厥寒,脈細欲絕的病症,用當歸這種苦溫藥物來幫助心血。

海藏認為當歸味辛散,是血中氣藥,所以能治療咳嗽氣逆,而且對於陰虛陽虛的患者,用血藥補陰,則血脈和順,氣機下降。當歸用途廣泛,主要依據所配合的藥物,發揮補益或瀉下作用。對於泄瀉的患者,禁用當歸。

3. 甘草

味甘,氣平。氣薄味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生川陝,以大徑寸而結緊斷文者為佳,謂之粉草;其輕虛細小者,皆不及之。入三陰經,一云通入手足十二經。朮、苦參、乾漆為使,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忌豬肉。凡使,長流水蘸濕,炙至熱,刮去赤皮;補中,炙用;瀉火,生用;下達,用梢;癰腫,用頭。

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肺痿吐膿血,五背生疽瘡,解百藥毒。

按:甘草,性能緩急,而又協和諸藥,使之不爭,熱藥得之緩其熱,寒藥得之緩其寒,寒熱相雜者,用之得其平。仲景附子理中湯用之,恐其僭上也;調胃承氣湯用之,恐其速下也;皆緩之之意。小柴胡湯有柴胡、黃芩之寒,人參、半夏之溫,用之則有調和之意;建中湯用之,補中而緩脾急也;鳳髓丹用之,緩腎急而生元氣也,乃甘補之意。

又甘者,緩而壅氣,非中滿所宜,不知能引諸藥直至滿所,甘味入脾,歸其所喜,此升降浮沉之理也。又生用則氣平,補脾胃不足,而大瀉心火;炙之則氣溫,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除邪熱,去咽痛,養陰血;凡心火乘脾,腹中急痛,腹皮急縮者,宜倍用之。大抵脾胃氣有餘,如心下滿,及腫脹、嘔吐、痢疾初作,皆不可用;下焦藥亦少用,恐緩不能達;凡藥俱少用,多則泥膈,且緩藥力而少效。

白話文:

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氣質輕薄,味道厚重,可以升也可以降,屬於陰中之陽。產於川陝地區,以粗大一寸,結實緊密、斷面紋理清晰者為佳,稱為粉草;輕虛細小者,品質都不如它。甘草入三陰經,也有人說它可以通達手足十二經。

甘草的使藥是蒼朮、苦參、乾漆,忌諱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忌豬肉。

使用甘草時,要先用長流水浸濕,然後炙烤至熱,刮去赤皮。用於補中時,要炙用;用於瀉火時,要生用;用於下達時,要用藥梢;用於治療癰腫時,要用藥頭。

甘草主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肺痿吐膿血,五背生疽瘡,解百藥毒。

註解:

  • 甘草的性能緩和急症,又能協調各種藥物,使藥性不互相爭鬥。熱藥加了甘草,可以緩和其熱性;寒藥加了甘草,可以緩和其寒性;寒熱相雜的藥物,用甘草可以使之平和。
  • 張仲景在附子理中湯中用甘草,是擔心它會過於急於向上升提;在調胃承氣湯中用甘草,是擔心它會過於急於向下瀉下;這都是為了緩和藥性。
  • 小柴胡湯中含有柴胡、黃芩的寒性,也有人參、半夏的溫性,甘草的作用是調和寒熱。
  • 建中湯中用甘草,是為了補中緩解脾胃急迫。
  • 鳳髓丹中用甘草,是為了緩解腎臟急迫,滋生元氣,這是甘草補益的功效。
  • 甘草味甘,性緩和,容易壅塞氣機,因此不適合中滿者服用。但甘草能夠引導其他藥物到達病灶,因為甘味入脾,歸於脾胃,這是甘草升降浮沉的原理。
  • 生用甘草性平,可以補脾胃不足,並能大瀉心火。炙用甘草性溫,可以補益三焦元氣,散表寒,除邪熱,去咽痛,養陰血。
  • 如果心火乘脾,腹中急痛,腹皮急縮,則宜倍用甘草。
  • 總之,脾胃氣有餘,如心下滿,以及腫脹、嘔吐、痢疾初發,都不宜使用甘草。下焦藥物也應該少用甘草,擔心緩和的藥性達不到病灶。任何藥物都應該少用,用量太多會阻塞腸胃,反而減弱藥效。

4. 生地黃

味甘、苦,氣平、寒。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也。生懷慶者,皮有疙瘩,力大。以水試,浮為天黃;半沉為人黃;沉者為地黃,最勝。入心、腎、胞絡、肝、小腸經。得清酒、麥門冬良,惡貝母,畏蕪荑,忌銅鐵器,犯之消腎白髮,同蘿蔔、蔥、蒜食耗血。凡使,生者,大寒;日乾者,微寒;火乾者,微溫;薑汁浸,則不泥膈。

主補腎水真陰,勞瘦,骨蒸,日哺寒熱,涼心火血熱,五心潮熱,心肺損吐血,肺熱咳嗽,衄血,便血,溺血,目昏耳鳴,逐血痹,潤大小腸,去胃中宿食,崩中,胎動胎漏,跌折絕筋,牙痛欲脫。

按:生地黃,稟仲冬之氣,故涼血有功,陰血賴養,新生瘀去,血受補則筋受榮,腎得之而骨強力壯矣。胎產、勞傷,皆血之愆,血得其養,證因以痊。腎開竅於二陰,血主濡之,二便所以利也。濕熱盛,則食不化,地黃去濕熱,以安脾胃,宿滯乃消。掌中應心主,痿躄乃脾熱,奉君主而清倉廩,兩證可瘳矣。

實脾藥中用二三分,使脾家永不受邪。大抵病人虛而多熱者,宜用以滋陰退陽,虛寒禁用。

白話文:

地黃

**性味:**甘、苦,性平、寒。氣味清淡,味厚重,質地沉重而向下沉降,屬於陰性藥物。

**產地品質:**產於懷慶者,表皮有疙瘩,藥效強。以水試之,浮於水面者為天黃,品質較差;半沉於水者為人黃,品質中等;沉於水底者為地黃,品質最佳。

**歸經:**入心、腎、胞絡、肝、小腸經。

配伍:

  • 與清酒、麥門冬相配伍,效果更佳。
  • 忌與貝母、蕪荑同用。
  • 忌用銅鐵器皿盛放,否則會損傷腎氣,導致白髮。
  • 忌與蘿蔔、蔥、蒜等食物同食,以免耗損血液。

炮製:

  • 生地黃性寒,大寒。
  • 日曬乾燥的地黃,性微寒。
  • 火炒乾燥的地黃,性微溫。
  • 用薑汁浸泡的地黃,則不致於粘膩脾胃。

主治:

  • 補腎水真陰:主治腎陰虛所致的勞瘦、骨蒸、五心煩熱、心肺損傷吐血等症。
  • 涼心火血熱:主治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煩易怒、口舌生瘡、心悸失眠等症。
  • 潤肺止咳:主治肺熱咳嗽、咯血、衄血等症。
  • 涼血止血:主治便血、溺血等症。
  • 明目益腎:主治目昏耳鳴等症。
  • 活血通絡:主治血瘀經絡不通所致的痺痛麻木等症。
  • 潤腸通便:主治腸燥便秘、大便不通等症。
  • 消食化積:主治胃脘脹滿、食積不化等症。
  • 止崩止漏:主治崩漏、胎動胎漏等症。
  • 接骨止痛: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筋傷等症。
  • 止牙痛:主治牙痛欲脫等症。

藥理:
地黃稟承仲冬之氣,具有涼血之效。它能滋養陰血,促進新生血的生成,清除瘀血。血液得到滋養,筋脈就會得到濡養,腎臟得到滋補,骨骼就會強健有力。胎產、勞傷皆因血氣虧損而致,地黃能補血,因此可治療此類病症。
腎開竅於二陰,血主濡養二陰,故地黃能潤腸通便。
濕熱盛則食不化,地黃能去濕熱,安脾胃,消食積。
掌中應心主,痿躄乃脾熱,地黃能奉君主之脾,清倉廩之脾,故可治療此類病症。

用法用量:
脾虛者,用量二三分,可使脾胃永不受邪氣侵犯。

使用禁忌:
虛寒體質者忌用。

總論:
地黃為滋陰補血的常用藥物,適宜於陰虛火旺、血虛氣弱者,其補陰之力強,能改善多種因陰虛所致的病症。使用時應根據患者體質及病症,合理選擇炮製方法及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