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川遊

《中國醫藥論文集》~ 皇漢醫學沿革之展望 (3)

回本書目錄

皇漢醫學沿革之展望 (3)

1. 十一、小學七科

(一)辨藥之陰陽氣味功能。凡三百種。

(二)辨古方之本旨及其製法。凡三百方。

(三)識治療之大法。凡五十門。

(四)參古醫案以意處方。凡五百餘條。

(五)辨脈。

(六)辨針灸經穴之所在。凡百餘個所。

(七)諸習醫書經方十餘部。

白話文:

(一)分辨藥物的陰陽屬性、氣味及功效。總共研究了三百種藥物。

(二)理解古方的原本意圖及製作方法。總共研究了三百個古方。

(三)認識治療的大原則和方法。總共涵蓋了五十種治療門類。

(四)參閱古代的醫案來靈活開出處方。總共學習了五百多個案例。

(五)學習辨識脈象。

(六)瞭解針灸經絡和穴位的位置。總共記住了百餘個穴位。

(七)研讀了十多部醫學古籍和經典方書。

2. 十二、大學七科

準據倉公之黃帝扁鵲脈書上下經。五色疹。奇恆揆度。藥論陰陽變化而設下之七科。

(一)審經絡經血之始終,而識病之所在。

(二)審營衛循行之度數,而識病之所在。

(三)識臟腑之形象統屬。

(四)審氣運之常變,而察病機。

(五)審四診法。

(六)決死生。

(七)審八風虛邪之乘,而成勞倦飲色欲諸傷,以定針灸藥治方。

當時有著名之醫名古林正溫者,通稱曰桂庵。又有堀田正意者,好正溫祖父祐村之醫,渡明學之。數年業大進,歸國之際,明主贈以蜀錦。正溫夙承家方,又從曲直瀨正慶之婿正純學丹溪之術,兼究張仲景劉守真李明之等醫說。正溫與堀田正意乃建嵯峨之學舍,集生徒。於是醫生雲集。

又更設大阪教場,生徒三千人,門戶之盛莫與倫比。日本攻究仲景之術,實以正溫為嚆矢云。

白話文:

[十二、大學七科]

根據倉公的《黃帝扁鵲脈書》上、下卷,以及五色疹、奇恆揆度、藥論陰陽變化,我們制定了以下七項大學科目:

(一)研究經絡和經血的流動過程,以確定疾病的位置。

(二)研究營衛循環的次數,以確定疾病的位置。

(三)認識臟腑的形態和其功能歸屬。

(四)研究氣運的常規和變化,以洞察疾病的機理。

(五)學習四診法則。

(六)判斷生死。

(七)研究八風和虛邪的影響,導致勞倦、飲食、情慾等各種損傷,並以此來制定針灸和藥物治療方案。

當時有名的一位醫學家叫做古林正溫,被普遍稱為桂庵。另有一位名叫堀田正意的人,喜愛正溫祖父祐村的醫學,於是前往明朝學習,數年後醫術大增,在他回國時,明朝皇帝還贈送他蜀錦。正溫自小繼承家傳的醫方,又向曲直瀨正慶的女婿正純學習丹溪的醫術,同時深入研究張仲景、劉守真、李明之等醫學家的理論。正溫與堀田正意在嵯峨建立學舍,吸引許多學生前來學習,醫生們紛紛聚集。

他們後來又在大阪設立了教學場所,吸引了三千名學生,其門戶之盛,無人能及。在日本深入研究張仲景醫學的先驅,實際上就是正溫。

3. 十三、名醫長田德本

先是武田家之臣名長田德本者。於武田亡後。周遊四方。蒙承出羽人之醫術。又從月湖之徒玉鼎及田代春江修丹溪之術。然不拘泥師說。自得其所。能隨機應變。能學他人之所為。故名醫之譽鵲起。

德本施斷然之治術。得意外之效。惜乎門人承其業者。未能得其玄妙之真傳。故其術不傳於後世。其遺著有梅花無盡藏醫辨。救急十九方等。治法多從心理方面著手。對於患神經病者。不主治藥。必溯其原因。施轉氣療法。例如旱天農夫怨天不雨。必雲天將降雨矣。望夫不歸之婦人。

妒火燃燒者。則曰爾夫將歸矣。此外如急議婚娶。或由於怨。或由於恐懼者。必觸其情機。以轉其氣。而投以藥。其技峻拔。非人所能學也。於寬永年間逝世。年一百八十歲云。

白話文:

在先前,有一位原本是武田家臣子,名叫長田德本的人。在武田家衰亡後,他開始在各地遊歷,學習了出羽地方的醫術,後來更拜在月湖的弟子玉鼎以及田代春江門下,深入研究丹溪的醫術。然而他並沒有死板地遵從師傅的教導,而是能夠靈活運用,自己摸索出一套方法。他能夠隨機應變,學習別人的優點,因此得到了名醫的美譽,聲名大噪。

長田德本施展出果斷的治療手法,往往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惜的是,他的弟子們雖然繼承了他的事業,卻無法真正掌握他那深奧精妙的醫術,因此他的醫術並未流傳至後世。他留下的著作有《梅花無盡藏醫辨》、《救急十九方》等書,他的治療方式大多從心理層面入手,對於患有神經疾病的人,他不會單純地開藥,而是會追根究底找出病因,進行轉氣療法。例如,對於因天乾物燥而抱怨不下雨的農夫,他會告訴他們天將要下雨了;對於丈夫久久未歸的妻子,他會安慰她們丈夫即將回家;對於因怨恨、恐懼而急於結婚的人,他會觸動他們的情緒,轉換他們的心態,再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他的醫術高超,不是一般人所能學到的。據說他在寬永年間去世,享壽一百八十歲。

4. 十四、德川時代之醫學變遷之一

後西天皇之明歷萬治年間。出林市之進饗庭東庵等。提倡崇奉金之劉完素五氣六運之說。又基日本古制之醫式。講說素問靈樞難經等。東庵之門人味岡三伯又奉師說。而盛唱之。其說乃廣行於世。三伯之門人井原道閱。淺井周伯小川朔庵。岡本一抱等。因之主張劉氏之學。起運氣五行之說。

臟腑經絡配當之論。岡本一抱為一儒者而能醫學之人。作諸書之俗解。專以開發淺學者。其著書有下列多種。

難經彥解

和俗本草綱目

醫學大成論

和語臟腑經絡詳解

阿是要譯

白話文:

在德川時代,具體來說是在後西天皇統治的明歷萬治年間,一個名叫出林市之進饗庭東庵的人開始倡導劉完素的「五氣六運」理論,劉完素是金朝時期的一位醫學家。他不僅推崇劉完素的理論,還根據日本的古老醫學制度,進一步闡述《黃帝內經》、《靈樞》和《難經》等古代醫學典籍。

東庵的弟子,味岡三伯,繼承了老師的理念,並積極推廣這些醫學理論,使其在日本社會廣泛流傳。三伯的弟子們,如井原道閱、淺井周伯、小川朔庵以及岡本一抱等人,也同樣支持劉氏的學說,並發展出「運氣五行」理論。

其中,岡本一抱雖為一名儒學者,卻同時精通醫學,他寫作了許多通俗易懂的醫學著作,專門用來輔助初學者理解醫學知識。他的作品涵蓋了多個領域,包括:

  1. 《難經彥解》:對《難經》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析。
  2. 《和俗本草綱目》:一部結合日本民間傳統與醫藥學的本草書籍。
  3. 《醫學大成論》:集結了當時醫學理論的大成之作。
  4. 《和語臟腑經絡詳解》:詳細解釋了人體臟腑及經絡的運作機制,使用了日本語的表達方式,讓讀者更容易理解。

這些著作對於普及醫學知識,特別是劉氏學派的理論,在日本社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 十五、醫療指南

儒者兼醫。始於京都之巨儒並川天民。天民為伊藤仁齊之門人。仁齊排難儒者兼醫。與天民所見有別。公然張醫業之門戶。天民之門下。儒醫輩出。其秀出者。有權原慶輔。清水敬長。渡邊新藏藤田左太夫等。講儒之醫學。往往拘泥於文章之末。失其本旨。後進者如彷徨五里霧中。但其一面則有大益於醫道也。

白話文:

從事醫學的儒者,這種現象最早可追溯到京都有名的學者並川天民。他是伊藤仁齊的學生。然而,伊藤仁齊並不贊同儒者同時從事醫學,這點與並川天民的看法不同。並川天民公開地開設了醫學的學習門徑。在他的門下,出現了不少兼具儒學和醫學知識的人才,其中表現突出的包括權原慶輔、清水敬長、渡邊新藏和藤田左太夫等人。他們在研究醫學時,往往過分注重文辭的細節,而忽略了醫學的真正目的。對於後學來說,這樣的學習方式就像在五里的迷霧中徘徊,找不到方向。然而,這種做法對醫學的發展還是有著一定的好處。

6. 十六、學派

伊藤仁齊倡復古學。繼之而唱醫道之復古者,為並川天民。其後靈元天皇之延寶天和年間,名護屋玄醫出,覺妄倡東垣丹溪之醫術,補血發氣之說之弊,從明喻嘉言之傷寒尚論篇、醫門法律等,自立一門,並主張張仲景之方法,以誘導後進。此人為京都人,號丹水,然非難之者甚多。

出北山道長後藤艮山,破運氣臟腑徑路之說,專家張仲景之醫則。其門人有香川太仲、山脅東洋等,能紹述其說,名振一世。別派有並川天民、松原閒齋等,覺當時醫風之弊害,以傷寒金匱為法則,一變其治療法。以上三流之勢力,合為一流,而成古方脈,與後世派之名稱對峙。

後藤艮山常為百病生於一氣之留滯之說,著病因考,以諭弟子,又指摘當時醫家之剃髮著僧衣之非,乃蓄髮改服裝,以矯時弊,終身仕官云。

艮山之門下,香太仲識見拔群,探研古經之底蘊,著藥撰及行余醫言,常獎勵溫泉治方及溫灸術,世稱其術非他人所及,又著灸點圖解,教示灸之秘訣。

艮山門下之英秀,與香川太仲並稱者,為山脅東洋。解剖人體體驗察臟腑經絡之實情,一新其研究,且認剖解為醫人必要之事。但解剖人體,干從來之國禁,故不能即達其志。至寶曆初,由官之懇請,得國家之允許,乃得行剖解,於是宿志乃遂。因據其所見,載錄而著一書,是為日本人體剖解之始。

後天明三年,伊勢人橘南溪又行之。亨和二年,中建巖村二氏乞刑屍於官而剖解之。其後漸次行於各地。

因交通之不發達,行旅不便者,不能得溫泉浴之惠,於是艮山門下山村高重,創始人工溫泉法。山村者伊勢松阪人也。其法用潮水五斗,硫黃六百錢,糠一料,先以糠入袋中,以潮水煎之,至糠呈赤色為度,去其滓,入以硫黃為浴,而漸次入以潮水。冬季十日,夏季四五日,加入上水,傾流之,新流又加硫黃與糠本量之半。得潮水不便之地,以鹽五升和水代用之。

白話文:

[十六、學派]

在伊藤仁齊提倡的復古學之後,並川天民繼承其精神,倡導醫道的復古。到了靈元天皇的延寶天和年間,名護屋玄醫出現,他覺悟到東垣丹溪的醫術,以及補血發氣說的弊端。他從明喻嘉言的《傷寒尚論篇》和《醫門法律》等著作中,創立了自己的醫學理論,並堅持張仲景的治療方法,以此引導後輩。他來自京都,號稱丹水,但他的理論遭到眾多批評。

後藤艮山,來自北山道長,他打破了運氣臟腑徑路的說法,專注於張仲景的醫學原則。他的門徒如香川太仲、山脅東洋等人,都能傳承並發揚他的理論,名聲一時無兩。另一派別,如並川天民、松原閒齋等人,察覺到當時醫風的弊病,以《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為準則,改變了治療方法。這三股力量匯聚成一股,形成了古方脈學派,與後世派相抗衡。

後藤艮山常說所有的疾病都源於氣的阻滯,他寫了《病因考》一書,向弟子們傳授這個理論。他又批評當時醫家剃髮穿僧衣的行為,自己蓄髮改裝,以糾正時弊,一生都在做官。

香川太仲,作為後藤艮山的門徒,見識超羣,深入研究古籍,寫了《藥撰》和《行餘醫言》。他大力推廣溫泉療法和溫灸術,世人稱讚他的技藝無人能及,又寫了《灸點圖解》,教授灸法的祕訣。

在後藤艮山的門徒中,與香川太仲齊名的是山脅東洋。他通過解剖人體,親身體驗和觀察臟腑經絡的真實情況,革新了他的研究。他認為解剖是醫生的必備技能,但是解剖人體觸犯了國家的禁令,所以他無法立即實現自己的願望。直到寶曆初年,他得到官方的許可,才得以進行解剖。根據他的觀察,他寫了一本書,這成為日本首次進行人體解剖的記錄。

後在天明三年,伊勢人橘南溪也進行了類似的研究。亨和二年,中建巖村二人向官方申請進行屍體解剖,並獲得了許可。此後,這種做法逐漸在各地普及。

由於當時交通不便,旅行困難,很多人無法享受到溫泉浴的好處。於是,後藤艮山的門徒山村高重創立了人工溫泉法。山村是伊勢松阪人,他的方法是使用五斗的海水,六百錢的硫磺,和一料的米糠。首先,把米糠放入袋子中,用海水煮沸,直到米糠變成紅色。然後,去掉渣滓,加入硫磺作為浴湯,再逐步加入海水。冬天每隔十天,夏天每隔四五天,換一次水,每次加入新水時,都要加入一半的硫磺和米糠。如果沒有海水,可以用五升鹽和水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