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川遊

《中國醫藥論文集》~ 皇漢醫學變遷史

回本書目錄

皇漢醫學變遷史

1. 皇漢醫學變遷史

不論何國。醫學之源。與人類同時而起。在日本亦自太古已有醫學矣。然醫學之史料。除「古事記」與「日本書紀」之外。其餘只據史學之遺物而考之。以外別無他法。據此等之記錄遺物考之。日本太古之醫學。在藝術上大概屬於《民間醫學》之部類。古事記日本書紀所載之醫學內容。

其程度雖屬民間醫學。然較之原始醫學則頗進步。可見日本古代之文化頗新。及文化既進而後。有制鐵為針。或用織絹機。此事在日本神代之歷史已有之。即由此推想醫學。亦必頗有可觀者。然其為日本固有者。抑或由外國傳來者。在今日甚難闡明。溯自神代與朝鮮往來極盛。

或者以朝鮮為介。由大陸傳來也。然傳來何物。仍屬不明。觀夫中國古書載有日本之事。謂日本無治病之藥。唯以水浴愈之云云。或為中國之觀察不詳歟。日本古代確實有藥。且為數不少。據諸家之研究。人參、附子、厚朴、甘草、胡椒、丹砂、吧吉、大黃之類。確為神代已有之藥。

其曾應用於治療也。自不待言。在古事記神代卷所舉之動植物之名稱頗多。其應用之於治療上者。諒亦有之。唯針術則無。或由中國傳來者。然考諸中國諸書。則針術似由日本傳去云。按中國有《素問》之書。主載岐伯黃帝之醫事問答。今日流傳之素問。恐為秦漢時代所出。

蓋後人所出。託名於岐黃者也。此屬日本紀元前二百餘年之事。即三千年前之書也。可謂古矣。素問之中。記載針由東方傳來。蓋東方之民食魚而病。故以針刺之出血而治之云云。所謂東方者。諒指日本也。然日本往古不用此療法。治療主用內服與貼敷。考之日語タスリ(藥)即ヅケル(貼之)之意。

可以想見。蓋ヅケル者。乃貼膏藥之意也。例如大穴牢遲神受火傷而貼附蛤汁之類。如此諸問題。概屬專門問題。姑且略之。然日本固有醫術之外。以朝鮮為介而傳來之中國醫術。亦混在內者。諒有相當之理由。而國史上始載中國醫書之傳來。又屬更後之事。傳曰允恭天皇三年(西紀四一四年)帝病。

由朝鮮聘醫者命其治療。是為外國醫師來朝之嚆矢。爾後朝鮮及中國之醫師。屢見聘來朝。由中國直接而來者名曰知聰。吳人也。欽明天皇二十三年(西紀五六二年)攜醫書而來。其所攜為藥書明堂圖等百六十卷云。大概為隋唐以前之方書。又欽明天皇之季。佛教東來。漢譯之藏經盛傳。

不得不讀之。然皆為漢文故。讀時非常困難。乃悟非逕往中國學習。不能得其真傳。及推古帝十六年(西紀六○八年)。乃使藥師惠日等留學於中國。此時為隋之末季。推古天皇三年。惠日等歸自中國。建論於朝廷曰。中國之文物非常開化。足可為範者甚多。不可不派留學生往。

以專究文物云云。於是與中國之往來愈甚。當惠日等之往中國也。為隋之大業四年。及大業六年。(西紀六一○)有《病原候論》之書出世。計三十卷。在西曆紀元六一○年即第七世紀之初。醫學界有此大宗成書。為世所稀。按此書乃巢元方奉敕所撰。分別症狀。極為詳細。

又一一記載原因。(遞示實物)一視此書《病原候論》之目次即知。然以今日之目光言之。此中所謂獨立之病不甚多。疾病與症候。往往牽連不分。在西曆第七世紀之初西洋之醫學哇然墜地。希臘之醫學滅。羅馬之醫學亦衰。惟亞拉比亞之醫學尚見行於時。而在中國已有如此貴重之醫書。

直可欽佩。且其中所載之癩病。與今日吾人所知之癩病之症候概相同。腳氣亦然。中國此時已有腳氣。南方尤多。北方則少。又細考此書。載有疥癬蟲之事。在西洋知疥癬蟲者更屬此後之事。即明知其為蟲者。在十六世紀以後也。此書觀察之充足有至某程度。故其症候之記載。

亦非常綿密者多。當《病原候論》出世之時。適惠日等在中國之季。故該書諒為惠日等所攜歸者也。自奈良朝以至平安朝之時代。中國之學問漸見日本化。是為日本醫術行世之時。然其根據亦不外乎此《病源候論》。及平安朝時代之季。即西曆九百年。距今約千年之前。有《醫心方》之書出。

此乃摘錄中國醫書之要點。集成三十卷。自藥方以至針灸。凡內科、外科、小兒科、婦人科、本草、養生、服石、房內等。無不網羅之醫學全書也。當隋唐時代。房內一科在中國頗盛行。是為生殖衛生之道。《醫心方》所載乃拔隋唐醫書之精萃而成。《醫心方》為丹波康賴所載選。

其當時乃據現在日本所有者。然該書後竟亡失無傳。中國亦無之。今日所傳者不過引用《醫心方》之記事而已耳。若將引用於《醫心方》者而集之。則其原書之內容。大略可窺也。《醫心方》出自圓融天皇時代(九七五年前後。)即將近中國唐之末季。然《病源候論》以及其他之醫書一切。

在宋之時代曾經惠民醫局校正。若夫以前之醫書內容。即非據日本之《醫心方》莫知其正確也。當時撰者丹波康賴將此書《醫心方》獻之朝廷。歷代秘藏於御庫。及室町時代(一五二一至一五三六年)之末。正親町天皇時(一五六五年前後。)賜之醫官半井氏。一面仁和寺宮之文庫亦有《醫心方》然不過二十卷。

半井氏則全部三十卷皆有之。及德川幕府之末。東京神田佐久間町之醫學館告成。董事多紀氏上書幕府。請梓行半井氏家所傳之《醫心方》。而半井氏家不知何故。謂其書已失而不肯獻出。其後歷四十星霜至安政之季(一八五七年前後)。半井家換人。忽稟幕府曰。先年所詢之《醫心方》向謂一時不見。

今已發見。似為謄寫者云。及索而觀之。乃原書也。於是幕府乃不惜重資。仿其字體。照樣印刻木版以公於世。後明治政府繼承幕府之醫學館。該版藏在今之東京帝國大學圖書館。前年(大正十二年)之大震災。諒已歸烏有矣。《醫心方》之可貴也如此。其本雖據《病源候論》。

然《病源候論》竟無治療之記述。於是唐之中季有孫思邈者。作治療書名曰《千金方》。記述治療之事。而治療之法以明。及鎌倉時代所出之《萬安方》六十二卷。《頓醫抄》五十卷。皆混有日本之實驗方。迨足利時代(一五二一至一五三六年)而日本式愈著。當時之有學問者。

概為禪宗之僧侶。禪僧留中國修佛教。同時兼修醫學。歸來以之傳於國內者多。其曾留學者及不留學。無不取中國之書本而研究之。此時不但直譯中國醫書。即日本固有之醫學。亦漸漸發現。遂有眼科婦人科等之專門科。以前雖有專門之科目。然非名實兩全也。其時稱內科為體燎。

乃用唐代之名稱。及室町時代(一五二一至一五三六年)乃呼本稱。內科之外。復有外科。蓋外科在唐代謂之「創腫」。及宋初乃有外科之稱。室町時代。日本效之。而於其後有稱外療者。蓋俗名也。中國自宋代醫學受性理學(今世所謂自然哲學)一派之影響至大。故隋唐之醫學。

為之一變。蓋隋唐之醫學以寒為本。謂傷寒為病。與希臘羅馬之所見略同。及宋則以天地為大宇宙。以人體為小宇宙。配之以陰陽五行。以考察疾病之本質。不論疾病症狀皆分陰陽。發於外者曰陽。發於內者曰陰。配此陰陽二理及金木水火土五行於疾病。治療亦據此以行。元來陰陽五行之說。

自古有之。然以之應用於醫藥而喋喋不休者。實自宋之醫學始。印度有四大之說。即以地水風火之四元素為本。以說病理而立療法。希臘亦有四元素之說。似由印度所傳者。中國之醫學則不然。以陰陽五行之說為本。在隨唐時代以傷寒為病因。以排毒素於外為主。故行吐、瀉、汗之法。

宋醫則極力營養身體而培補之。所用主為人參之類。在醫史上名之曰「後世醫學派」此醫學於安土桃山時代(一五九○年前後。)頗盛行於日本。曲直瀨道三者。其泰斗也。由中國言之。盛唱金元時代之醫學。及德川時代之中季(一七四○年前後。)古學復興。有伊藤仁齊者出而唱復古之說。

醫學亦唱古學。謂宜返本還元而歸於隋唐之醫學。其所根據者。乃以後漢張仲景所著之傷寒論及金匱。傷寒論以治熱病。熱病以外。則皆載在張仲景之金匱要略。故特取此二書以為根據也。是故德川時代(一八七○年前後)之漢方有二潮流。一以宋金元時代之中國醫家所作之醫書為本。

一則以傷寒論為據。惟日本之醫學。雖傳自中國。然不論其何方面。內容皆與本來面目不同。譬如中國之產科不用手術。日本則用種種手術。中國之外科手術極少。日本則用麻醉藥。或行足之切斷術。或摘出癌腫。即西洋未有志魯羅本以前。已有麻醉藥以行手術者。關於此點。

中國學者如研究日本醫學之歷史時。還祈注意。中國之陳邦賢氏近著《中國醫學史》。雖述西洋醫學傳入日本之事。然中國醫學傳入日本以至發達之歷史。亦還祈詳考焉。在日本始先傳入中國之醫學。以之變為日本之醫學。行至德川時代末季(一八七○年前後)有此根基而後見西洋醫學之傳來也。

中國醫學來日本永年。支配日本醫家之思想。且比本地尤有進步。及西洋醫學乘機而入。轉瞬間遂見繁盛。西洋人初來日本為天文十二年(一五四三年)之季。葡萄牙商船來種子島(九洲之南端。)通辦為中國人。名曰五峰。當時以其毛色有異。故稱為南蠻人。其南蠻人俄即北上至九洲北部。

在豐後內府(今之大分縣)設立救濟院。收容患者而治療之。乃宣傳耶酥為主。兼營救濟事業。未幾而有鏟巴氏東來。先是有安次郎者。因犯罪逃之廈門。師事鏟巴氏。導之入九洲鹿兒島。漸進北方。頗得勢力。此安次郎受名(普羅。)後在山口院設病院以教育醫生云。其後葡萄牙人有亞爾脈陀亦曾來日行醫。

適織田信長在安土城與佛教徒作對。長年與僧侶(蓮宗、真宗)戰而不能勝之。故非常壓迫佛教而歡迎耶酥教。不但招葡萄牙於安土優遇之。且有葡萄牙取藥種而植之於伊吹山。其間足利氏滅。永祿初年。信長出至京都。乃建南蠻寺於京都。使葡萄牙人居之。以宣傳耶酥教。

時為永祿十二年。故擬號為永祿氏。而叡出僧徒反對之。謂以年號稱寺須請敕許。全國雖廣。以年號為寺者。唯我延歷寺耳云云。於是改名南蠻寺。在京都市四條坊門建大會堂。聘雷、俱列古里二醫於此。以治貧民之病。兼教授醫道。降及豐臣秀吉時代(一五九○年)始征伐耶酥教。

廢南蠻寺。遣散寺內之葡萄牙人。嗣後不復再來日本。一面日人之信耶酥教者。處之以死刑。當時學於南蠻寺之日人醫師有三人。一名梅庵。不知去向。一名告須蒙。一名壽門。皆隱於堺市(大阪附近。)一從外科。一從內科。未幾事顯見捕。受處死刑。此時所傳醫學皆為西洋牙連之醫學。

乃盛行至十六世紀者也。又有克里斯篤菲羅者(葡萄牙人)久住日本。後歸化易名為南蠻忠庵。由基督教改信禪宗。此人頗精日語。善讀日本稗史。又能醫。在長崎曾有出名弟子二三人。以外科構成一派。及德川時代之初(一六○○年前後)英人來日。以其毛色特異。故稱為紅毛。

未幾荷蘭人來。揚言至今所來者皆託名宣教。其實為奪取日本計。於是德川政府大驚。遽下令禁與西洋交通。唯荷蘭人有忠告之功。特許其往來。然亦非常制限。入港只許一處。每年來舟一回。不得越二艘。亦不許濫與國內日人應接。然往來雖久。惟聞其口傳醫學及視其治療而已。

德川時代中季。第八代將軍吉宗(一七二○年前後)好西洋文學。為計測星辰。覺中國譯書有隔靴搔癢之感。不如直讀原書。乃命儒官青木昆陽及習官野呂元丈學習荷蘭書籍。未幾吉宗將軍去世。此事遂亦中絕然青木昆陽未死之二年前。豐前侯中津處有醫者前野良澤氏。其叔宮田全澤氏常誨之曰。

凡人若附驥尾以行。必無出頭之日。宜為人所不能為之事。於是良澤受此感化。平生頗自負。一日有士人阪江鷗者出一蘭書曰。能讀乎。良澤固不能讀。然自負心太深。誓必讀之。幸而聞青木昆陽受幕府命學習蘭書。乃往請教焉。昆陽喜而授以單語五百。尚猶不足。更往長崎就通辨(翻譯者)學得單語二百餘而歸。

是為明和七年(西紀一七七○年)之事。翌年即明和八年(西紀一七七一年)三月四日。恰逢東京千住小塚刑場解剖女屍。良澤與杉田玄白。桂川甫周。中村淳庵連袂往觀焉。其時前野良澤曾由長崎買得荷蘭之人身內景圖。杉田玄白亦由酒井侯而得解剖圖。互相對照之。同版同圖。

蓋德人九輪博士所著之解剖圖也。將圖與解剖現場對照之。若合符節。分毫不爽。乃知中國醫家所載之不實。同受大感動。歸途共議翻譯之。翌日即三月五日共集於京橋鐵炮洲之前野良澤之宅而翻譯之。今日之翻譯有辭典可參考。當時則缺此種工具。頗非易也。四年之後。始告成功。

而每日之翻譯皆由杉田玄白隨時改為漢文。以為此書第一不可不先往中國。蓋往時雖以中國醫書而知解剖。不料皆錯誤不符。日本人固宜讀。然中國人亦不可不使之讀也。及安永三年。初版始出。所謂《解剖新書》四卷是也。解剖新書之著者署杉田玄白者。蓋欲使杉田翻譯蘭書之功早名於世也。

其實翻譯大業。半出前野良澤之手。其他諸氏亦與焉。距今百七十年。既無蘭語先生及字典。而翻譯竟一字不錯。可見諸氏如何忠實盡心於學問。此事陳邦賢氏所著《中國醫學史》亦有記載。且附言曰。在日本對此種努力從事學之人。後人皆表敬意。若中國則如風馬牛。毫不以為意也云云。

夫如是對西洋醫書全莫可如何之時代。而竟能讀之。何幸如之。然革新之事常帶種種困難。元來欲讀蘭書必介長崎之通事。與之無關之江湖醫生為之。故頗惹其反感。其後刊行解剖新書約十年前。有本草學者後藤梨春。著有《紅毛談》一書。因其羅列歐文二十六文字。竟遭禁止出版之厄。

其後不過十年。且全屬翻譯故。出版後果得無事與否。一時非常疑懼。於是杉田氏竊獻之於德川內府及京都禁襄。竟獲無事通過見許。乃得安心以公於世。蓋政治家有用沼玄蕃頭者。頗私淑荷蘭人。因此日本橋東京有賣蘭物之店。得此人居間周旋。得以刊行。亦一幸也。然當時動輒以外國為夷狄。

翻譯外書。物議騷然。著名儒家山本北山氏評解剖新書之題曰。「解體」者乃國家瓦解之義。非解剖身體之意。若為解剖身體。宜稱「體解」云云。此可見當時刊行之不易。阻礙者之心計百出也。總之《解體新書》既出世矣。因此國人始知蘭書可讀。有志者互集於前野良澤及杉田玄白之處。

講究蘭語。音與今異。能讀者雖無幾。然讀法則確實。《解體新書》梓行之翌年。丹麥有名學者統巴俄氏來日。其紀行文(德文)中記有在日本曾逢桂川中川兩氏。善蘭語富於書籍。常以書簿內之事見問。困於應酬云云。蓋統巴俄氏為植物學者。而質以內科外科之事。宜乎其無滿意之答覆也。

此乃以獨學始讀蘭書第六年之事。其後事隔二十六年。有大槻玄澤者向曾受業於前野杉田之門。而侈荷蘭之學。此人之手記曾載寬政六年(西紀一四六五年)德醫列啟氏來日。叩其種種之事。列啟氏當時不過二十九歲。所叩如「先哲菲普克拉的斯聞為希臘人」距今幾百年前乎。

又保爾南為何。列啟氏暫思之後答以不能記憶。其實菲普克拉的斯有十二人。為希膜學之祖。乃有名之第二世菲普克的斯也。若保爾南則不詳。又問廈斯嗜氏為幾年前之人。列啟氏皆不能答。其實廈斯嗜氏為德國外科之元祖。德人畢業德國大學而竟不知。亦奇也。又問「膈噎翻胃之病症」之荷蘭名稱。

蓋膈噎者食物膈於喉之意。翻胃者乃食則吐之意。似為胃癌病。列啟氏答為荷蘭稱為普拉殼詩德。拉丁所謂嗎拉武斯況面色斯。大槻歸家考之。蓋嗎拉武斯為嗎武斯之誤。況面色斯為望面抽斯之訛。而嗎武斯為病。望面抽斯為吐。即以蘭語變為拉丁語。同為吐病也。大槻氏自記曰。

彼固不知。因被強問乃胡亂以答。且綴字有誤。其才學可知矣云云。夫如是有此真摯學者為中堅。以事翻譯。故無錯誤。其後理學、化學、生理以及其他各科學。漸見翻譯。於是蘭學一門以成。日本之西洋醫學。遂得發達。今者皇漢醫學。採取西洋醫學之長處。以補其不足。

則皇漢醫學之前途無限。而史蹟上又起一大變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