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 (4)

1. 肺脹上氣方四首(五法)

《廣濟》療患肺脹氣急,咳嗽喘粗,眠臥不得,極重,恐氣欲絕。紫菀湯方。

紫菀(六分),甘草(八分炙),檳榔(七枚),茯苓(八分),葶藶子(三合炒末,湯成下)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絞去滓,分溫三服,每服如人行四五里久進之,以快利為度。忌生蔥、菜、熱面、海藻、菘菜、大醋、蒜、黏食。(出第二卷中)

仲景《傷寒論》,肺脹者,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以心下有水。宜服小青龍湯加石膏主之方。

麻黃(三兩去節),五味子(半升),石膏(綿裹),乾薑,芍藥,細辛(各三兩),桂心,甘草(各三兩炙),半夏(半升洗)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強人一升,瘦人及老小以意減之,日三夜一。忌生蔥、生菜、海藻、菘菜、羊肉、餳等。

又肺脹者,病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也。肺脹而咳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方。

大棗(十五枚擘),半夏(半升洗),生薑(三兩),麻黃(六兩去節),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先煮麻黃三二沸,去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八合,日三。不知,更作之。忌海藻、菘菜、羊肉、餳。(並出第十八卷中)

《深師》療咳而上氣,肺脹,其脈浮,心下有水氣。小青龍湯加石膏二兩。設若有實者必躁,其人常倚伏。小青龍湯方。(用前仲景方)

《千金》療肺脹,咳嗽上氣,咽燥脈浮,心下有水。麻黃湯方。

麻黃(去節),芍藥,生薑(五兩),細辛,桂心(各三兩),半夏(半升洗),石膏(四兩),五味子(半升)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生蔥、羊肉餳、生菜。(《集驗》同,出第十七卷中)

白話文:

《廣濟》:治療肺部脹滿導致呼吸急促,咳嗽喘息粗重,無法安睡,病情非常嚴重,甚至可能呼吸衰竭的狀況。使用紫菀湯。

藥方組成:紫菀(六分)、炙甘草(八分)、檳榔(七枚)、茯苓(八分)、葶藶子(三合,炒過磨成粉,等藥湯煮好後再加入)。

將以上五種藥材切碎,加入六升水煮,煮到剩二升半時,濾掉藥渣,分三次溫服。每次服藥後,大約走四五里路的時間再服用下一次,以排便順暢為目標。服藥期間忌食生蔥、蔬菜、熱麵食、海藻、菘菜、大醋、蒜、黏性食物。

仲景《傷寒論》:肺脹的症狀是咳嗽、呼吸上氣不順、煩躁、喘息,如果脈搏是浮的,代表心下有水。適合服用小青龍湯加上石膏來治療。

藥方組成:麻黃(三兩,去除節)、五味子(半升)、石膏(用布包起來)、乾薑、芍藥、細辛(各三兩)、桂心、炙甘草(各三兩)、半夏(半升,洗過)。

將以上九種藥材切碎,加入一斗水,先煮麻黃,煮到剩八成時,撈出水面上的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到剩二升半時,濾掉藥渣,溫服。體格強壯的人每次服一升,瘦弱或老人小孩,劑量可酌情減少,一天服用三次,晚上一次。服藥期間忌食生蔥、生菜、海藻、菘菜、羊肉、飴糖等。

又一種肺脹症狀:病人喘息,眼睛看起來像要脫出一樣,脈搏浮大。肺脹並且咳嗽的,適合用越婢加半夏湯來治療。

藥方組成:大棗(十五枚,掰開)、半夏(半升,洗過)、生薑(三兩)、麻黃(六兩,去除節)、炙甘草(二兩)、石膏(半斤)。

將以上六種藥材切碎,加入六升水,先煮麻黃,煮開兩三次後,撈出水面上的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到剩二升時,濾掉藥渣,溫服八合,一天三次。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再煮藥服用。服藥期間忌食海藻、菘菜、羊肉、飴糖。

《深師》:治療咳嗽、呼吸上氣不順、肺脹,脈搏是浮的,心下有水氣。適合用小青龍湯加上石膏二兩。如果症狀較為嚴重,病人會煩躁不安,常常需要靠著東西才能舒服,就使用小青龍湯(藥方同上)。

《千金》:治療肺脹,咳嗽、呼吸上氣不順、咽喉乾燥、脈搏浮,心下有水。適合用麻黃湯。

藥方組成:麻黃(去除節)、芍藥、生薑(各五兩)、細辛、桂心(各三兩)、半夏(半升,洗過)、石膏(四兩)、五味子(半升)。

將以上八種藥材切碎,加入一斗水,煮到剩三升時,分三次服用。服藥期間忌食生蔥、羊肉、飴糖、生菜。 (《集驗》的記載相同)

2. 肺氣積聚方二首

《救急》療肺氣積聚,心肋下滿,急發即咳逆上氣方。

麻黃(三兩去節),杏仁(去雙仁、尖、皮),柴胡,生薑,半夏(洗十遍),葶藶子(熬,研如脂各四兩),干棗(十二枚擘),檳榔(十枚)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八合,去滓,分溫三服,每服相去如人行八九里久。七日忌食生冷、豬、魚、羊肉。此方服一劑訖,將息滿七日,則服後方。忌羊肉、餳。

又方

茯苓,干蘇莖菜,橘皮,麻黃(各三兩),杏仁(去尖、皮、兩仁者),柴胡,生薑(各四兩)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溫三服,每服如人行八九里久。禁酢物、蒜、熱面、豬肉。五日服一劑。(並出第六卷中)

白話文:

第一方:

這個方子是治療肺氣鬱積,導致胸部和肋骨下方脹滿,病情發作時會咳嗽、氣喘的。

藥材有:麻黃(三兩,去除節),杏仁(四兩,去除雙仁、尖端和外皮),柴胡(四兩),生薑(四兩),半夏(四兩,洗滌十次),葶藶子(四兩,熬煮後研磨成膏狀),乾棗(十二枚,剝開),檳榔(十枚)。

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加入一斗水煮到剩二升八合,去除藥渣,分成三次溫服。每次服藥的間隔時間,約等於人走八九里路的時間。服藥後七天內,忌吃生冷食物、豬肉、魚肉和羊肉。服用完第一劑藥後,休息七天,再服用第二個方子。服用第二個方子的時候,忌吃羊肉和麥芽糖。

第二方:

藥材有:茯苓(三兩),乾蘇莖菜(三兩),橘皮(三兩),麻黃(三兩),杏仁(四兩,去除尖端、外皮和雙仁),柴胡(四兩),生薑(四兩)。

將以上七味藥材切碎,加入一斗水煮到剩二升七合,去除藥渣,分成三次溫服。每次服藥的間隔時間,約等於人走八九里路的時間。服藥期間,禁止吃醋、大蒜、熱麵食和豬肉。五天服用一劑。 (以上兩個方子均出自《救急》第六卷)

3. 肺癰方九首

《千金》論曰:病咳唾,其脈數,實者屬肺癰,虛者屬肺痿。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苔滑,此為浮寒,非肺痿也。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也。問曰,病者咳逆,師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後終吐膿死。

其脈何類?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營,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唾而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已成則難治。寸口脈數,趺陽脈緊,寒熱相搏,故振寒而咳。

趺陽脈浮緩,胃氣如經,此為肺癰。趺陽脈浮緩,少陰微緊,微為血虛,緊為微寒,此為鼠乳,其病屬肺也。問曰,振寒發熱,寸口脈滑而數,其人飲食起居如故,此為癰腫病,醫反不知,而以傷寒治之,應不愈也。何以知有膿?膿之所在,何以別知其處?師曰,假令在胸中者為肺癰,其脈數,咳唾,設膿未成,其脈自緊數,緊去但數,膿為已成也。(出第十七卷中)

仲景《傷寒論》:咳,胸中滿而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粳米粥者,肺癰也。桔梗白散主之方。

桔梗(三分),貝母(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研作脂)

上三味,搗篩。強人飲服半錢匕,羸人減之。若病在膈上者必吐,膈下者必利。若利不止者,飲冷水一杯則定。忌豬肉、蘆筍等。(出第十八卷中)

《集驗》療胸中滿而振寒,脈數,咽燥而不渴,時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粳米粥,是為肺癰。桔梗湯方。

桔梗(二兩《千金》古今方云用一兩),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再服,朝暮吐膿血則瘥。(張文仲、《千金》、《備急》、《古今錄驗》、《範汪》同,此本仲景《傷寒論》方,出第四卷中)

《千金》療咳有微熱,煩滿,胸心甲錯,是為肺癰。黃昏湯方。

黃昏(手掌大一枚即合歡木皮)

上一味,切,以水三升,煮得一升,分再服。(《範汪》同)

又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兼療胸脅脹滿,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方。

葶藶(三熬令色紫)

上一味,搗,令可丸,以水三升,煮擘大棗二十枚,得汁二升,納藥如彈丸一枚,煎取一升,頓服。(《古今錄驗》、《刪繁》、仲景《傷寒論》、《範汪》同,並出第十七卷中)

《備急》療腸癰、肺癰方。

升麻,白蘞,漏蘆,芒硝(各一兩),黃芩,枳實(炙),連翹,蛇銜(各三兩),梔子(二十枚擘),蒴藋根(四兩)

上十味,搗令細,以水三升,漬經半日,以豬脂五升,煎令水竭。去滓敷之,日三。若交急合水煎。(出第四卷中)

《古今錄驗》療肺癰方。

薏苡仁(一升),醇苦酒(三升)

上二味,煮取一升,溫令頓服,有膿血當吐。(《範汪》、《經心錄》同)

又療肺癰。葦莖湯方。

銼葦(一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去尖、皮、兩仁者),瓜瓣(半升)

上四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葦令得五升,去滓,悉納諸藥,煮取二升,分再服,當吐如膿。(仲景《傷寒論》云葦葉切二升,《千金》、《範汪》同,《千金》云葦莖二升,先以水二斗煮五升)

又療肺癰,經時不瘥。桔梗湯方。

桔梗(三升),白朮(二兩),當歸(一兩),地黃(二兩),甘草(炙),敗醬,薏苡仁(各二兩),桑白皮(一升切)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大豆四升,取七升汁,去豆,納清酒三升,合諸藥煮之,取三升,去滓,服六合,日三夜再。忌豬肉、蕪荑、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等。

又療肺癰。生地黃汁湯方。

生地黃汁(一升),當歸,甘草(炙),白石英(綿裹),人參(各一兩),附子(二分炮),白小豆(三十顆),白雞一頭(男用雌,女用雄,療如食法,一作雉)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雞,取七升汁,去滓,納地黃汁諸藥等,煮取三升,去滓,分服六合,日三夜二。忌蕪荑、海藻、菘菜、冷水、豬肉等。(並出第二十一卷中)

白話文:

肺癰方九首

《千金方》提到:病人咳嗽時,如果脈象是數脈(頻率快),且身體狀況屬於實證,那就是肺癰;如果脈象虛弱,那就是肺痿。咳嗽時如果口中會分泌津液,舌苔滑潤,這是屬於體表寒冷的現象,不是肺痿。如果口中乾燥,咳嗽時胸部隱隱作痛,脈象反而滑數,這就是肺癰。有人問,病人咳嗽氣逆,醫生把脈後,如何判斷這是肺癰?當有膿血時,吐出後就會死亡,最後還是會吐膿而死。

肺癰的脈象是怎樣的?如何分辨?醫生說,寸口脈(手腕的脈)微弱且頻數,微弱代表有風邪,頻數代表有熱邪;微弱會導致出汗,頻數會導致怕冷;風邪侵犯衛表,會導致呼氣時無法吸入,熱邪侵犯營血,會導致吸氣時無法呼出。風邪傷及皮膚毛髮,熱邪傷及血管脈絡。風邪停留在肺部,人就會咳嗽、口乾氣喘、咽喉乾燥但不口渴、吐出的痰液混濁且有泡沫,時常會感到發冷。熱邪會使血液凝滯,積聚形成癰膿,吐出的膿像米粥一樣。剛開始有徵兆時還能救治,膿一旦形成就難以治療。寸口脈頻數,趺陽脈(足背動脈)緊繃,代表寒熱交戰,所以會發冷並咳嗽。

趺陽脈浮緩,胃氣正常,這是肺癰。趺陽脈浮緩,少陰脈(足內踝後的脈)稍微緊繃,微弱代表血虛,緊繃代表稍微有寒,這是鼠乳,病位在肺部。有人問,病人發冷發熱,寸口脈滑數,但飲食起居都正常,這是癰腫病,醫生反而不知道,用傷寒的方法治療,當然不會好。如何知道有膿?膿在哪裡,如何知道部位?醫生說,如果膿在胸部,就是肺癰,脈象是數脈,會咳嗽吐痰。如果膿還沒形成,脈象會緊數,緊的現象消失後只剩下數脈,就代表膿已經形成了。(出自第十七卷中)

張仲景《傷寒論》提到:咳嗽,胸中悶脹且發冷,脈象頻數,咽喉乾燥但不口渴,時常吐出混濁且腥臭的痰液,久而久之吐出像粳米粥一樣的膿,這就是肺癰。用桔梗白散來治療。

桔梗(三分)、貝母(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過,研磨成油脂狀)

以上三味藥,搗碎過篩。體格強壯的人服用半錢匕,體弱的人減量。如果病在上膈,會吐;如果病在下膈,會腹瀉。如果腹瀉不止,喝一杯冷水就會停止。忌吃豬肉、蘆筍等。(出自第十八卷中)

《集驗方》記載,胸中悶脹且發冷,脈象頻數,咽喉乾燥但不口渴,時常吐出混濁且腥臭的痰液,久而久之吐出像粳米粥一樣的膿,這是肺癰。用桔梗湯來治療。

桔梗(二兩,《千金方》古代和現代的記載都用一兩)、甘草(二兩,炙烤過)

以上兩味藥,切碎,用水三升煮到剩一升,分兩次服用,早晚吐膿血就會痊癒。(張文仲、《千金方》、《備急方》、《古今錄驗》、《範汪方》都相同,這是根據張仲景《傷寒論》的方子,出自第四卷中)

《千金方》提到,咳嗽,稍微發熱,煩躁悶脹,胸口皮膚粗糙,這是肺癰。用黃昏湯治療。

黃昏(手掌大一片,即合歡木的樹皮)

以上一味藥,切碎,用水三升煮到剩一升,分兩次服用。(《範汪方》相同)

另外,肺癰導致喘息無法躺臥,用葶藶大棗瀉肺湯來治療。也能治療胸脅脹滿、全身和臉部浮腫、鼻塞流清涕、聞不到香味、酸味和辛辣味,咳嗽氣逆,喘息鳴叫急促。

葶藶(三熬,使顏色變成紫色)

以上一味藥,搗碎,使之能搓成丸狀,用水三升煮開,加入擘開的大棗二十枚,煮至剩二升藥汁,放入藥丸,像彈丸一樣大小,煎煮至剩下一升,一次性頓服。(《古今錄驗》、《刪繁》、《傷寒論》、《範汪方》都相同,出自第十七卷中)

《備急方》治療腸癰和肺癰的方子。

升麻、白蘞、漏蘆、芒硝(各一兩)、黃芩、枳實(炙烤過)、連翹、蛇銜(各三兩)、梔子(二十枚擘開)、蒴藋根(四兩)

以上十味藥,搗成細末,用水三升浸泡半天,用豬油五升煎煮至水分耗盡,去除藥渣,將藥膏敷在患處,一天三次。如果情況緊急,可以用水煎服。(出自第四卷中)

《古今錄驗》治療肺癰的方子。

薏苡仁(一升)、醇厚的苦酒(三升)

以上兩味藥,煮到剩一升,溫熱後一次性頓服,有膿血就會吐出來。(《範汪方》、《經心錄》都相同)

另外,治療肺癰。用葦莖湯。

銼碎的葦莖(一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去尖和皮,兩瓣的)、瓜瓣(半升)

以上四味藥,粗碎,用水一斗,先煮葦莖至剩五升,去除藥渣,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二升,分兩次服用,應當會吐出膿液。(《傷寒論》記載用葦葉切碎二升,《千金方》、《範汪方》相同,《千金方》記載用葦莖二升,先用水二斗煮到剩五升)

另外,治療肺癰,久治不癒。用桔梗湯。

桔梗(三升)、白朮(二兩)、當歸(一兩)、地黃(二兩)、甘草(炙烤過)、敗醬、薏苡仁(各二兩)、桑白皮(一升,切碎)

以上八味藥,切碎,用水一斗五升,煮大豆四升,取藥汁七升,去除豆子,加入清酒三升,一起煮,煮至剩三升,去除藥渣,服用六合(古代容量單位),一天三次,晚上兩次。忌吃豬肉、蕪荑、桃子、李子、雀肉、海藻、菘菜等。

另外,治療肺癰。用生地黃汁湯。

生地黃汁(一升)、當歸、甘草(炙烤過)、白石英(用棉布包裹)、人參(各一兩)、附子(二分,炮製過)、白小豆(三十顆)、白雞一隻(男性用雌雞,女性用雄雞,像平時吃飯一樣煮食,一說用野雞)

以上八味藥,切碎,用水一斗五升,煮雞,取藥汁七升,去除藥渣,加入地黃汁等藥材,煮至剩三升,去除藥渣,分服六合,一天三次,晚上兩次。忌吃蕪荑、海藻、菘菜、冷水、豬肉等。(都出自第二十一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