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四 (12)
卷第四 (12)
1. 黃疸遍身方一十一首
梔子仁(四兩),黃芩(三兩),柴胡(四兩),升麻(三兩),龍膽草(三兩),大黃(三兩),栝蔞(三兩),芒硝(二兩)
上八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八合,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四五里進一服。(出第十卷中)
《必效》黃疸身眼皆如金色,但諸黃皆主之方。
取東引桃根細切如箸,若釵股以下者一握。取時勿令見風,及婦人並雞犬等見之。以水一大升,煎取搦一小升,適寒溫,空腹頓服。服後三五日,其黃離離如薄雲散,唯眼最後瘥,百日方平復,身黃散後,可時時飲一盞清酒,則眼中易散,不則散遲。忌食麵、豬、魚等肉。此方是徐之才家秘方,其侄珍惠說,密用。(出第一卷中)
《近效》療發黃,身面眼悉黃如金色,小便濃如煮黃柏汁者,眾醫不能療。良驗茵陳湯方。
茵陳(四兩),黃芩(二兩),梔子(三兩),升麻(三兩),大黃(三兩),龍膽草(二兩),枳實(二兩炙),柴胡(四兩)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溫三服。若身絕羸,加生地黃一升,梔子加至七兩,去大黃;如氣力不羸,依前著大黃取驗。忌如法。不瘥更作,以瘥為限,不過三四劑瘥,隔三五日一劑。(《經心錄》同,李皓處得此方,神良)
白話文:
黃疸遍身方一十一首
方劑一
將梔子仁四兩、黃芩三兩、柴胡四兩、升麻三兩、龍膽草三兩、大黃三兩、栝蔞三兩、芒硝二兩,這八味藥材切碎,加水九升煮到剩二升八合,過濾掉藥渣,分成三次溫服,每次服用間隔四五里路的距離。(出自第十卷中)
此方《必效》記載可用於治療全身皮膚和眼睛都呈現金黃色的黃疸,凡是各種黃疸病症皆可使用。
方劑二
取向東邊生長的桃樹根,切成筷子或釵子粗細的,約一把份量。採摘時不要讓桃根被風吹到,也不要讓婦女、雞或狗等看到。加水一大升,煎煮到剩下一小升,調整到適宜的溫度,空腹一次性喝完。服藥後三五天,黃色會像薄雲一樣慢慢散去,只有眼睛的黃色最後才會消失,大約要一百天才能完全恢復正常。身體的黃色消退後,可以時常喝一小杯清酒,這樣眼睛的黃色容易散去,不然散得會比較慢。服藥期間忌吃麵食、豬肉、魚肉等。這個方子是徐之才家的秘方,他的侄子珍惠說出來的,要秘密使用。(出自第一卷中)
方劑三
《近效》記載,此方可以治療發黃,全身、臉和眼睛都黃得像金色,小便濃得像煮黃柏汁一樣的黃疸,很多醫生都治不好。茵陳湯這個方子效果很好。
茵陳四兩、黃芩二兩、梔子三兩、升麻三兩、大黃三兩、龍膽草二兩、炙枳實二兩、柴胡四兩。
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加水八升煮到剩二升七合,分成三次溫服。如果身體非常虛弱,就加生地黃一升,梔子加到七兩,去掉大黃;如果體力不虛弱,就按照原方使用大黃,效果會比較好。服藥期間要忌口。如果沒有痊癒,就再服用,直到痊癒為止,通常不會超過三四劑就能痊癒,間隔三五天服藥一劑。(《經心錄》也有記載,是李皓那裡得到的方子,效果非常好。)
2. 癊黃方三首
《病源》陽氣伏陰氣盛,熱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黃,頭痛而不發熱,名為癊黃也。(出第十二卷中)
《廣濟》療癊黃,身面眼俱黃,小便如豉汁色。茵陳散方。
茵陳(四兩),白蘚皮(三分),栝蔞(四分),黃芩(三分),梔子(四分),芍藥(三分),青木香(三分),柴胡(三分),枳實(三分炙),黃連(三分),紫雪(八分),土瓜根(三分),大青(三分),大黃(十分)
上十四味,搗篩為散,煮茅根飲,待冷。平旦空腹以茅根飲服五錢匕,一服少間,當一兩行微利。利後煮稀蔥豉粥食之,利多以意漸減,常取微泄,利通一兩行為度,瘥止。忌豬肉、冷水、魚、蒜、黏膩及諸熱食。(出第一卷中)
《必效》療陰黃,眼睛黃,汗染衣,涕唾黃方。
好黃蒸(二大升)
上一味,每夜以水二大升浸,煅,暖令熱,勿令沸銅器中。平旦絞取汁半升飲之,余汁須臾則飲,冬日微暖服,夏冷飲,每夜則浸,依前服之亦得。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為驗。兩方並極效,忌面、羊肉、豬魚。
又療癊黃,汗染衣,涕唾黃者方。
取蔓荊子搗細末,平旦以井花水和一大匙服之,日再,漸加至兩匙,以知為度。每夜小便裹浸少許帛,各書記日,色漸退白,則瘥,不過服五升以來必瘥。李潤州傳,極效。(《備急》、《肘後》、張文仲、《深師》同,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癊黃的三種治療方
《病源論》提到,這是因為體內陽氣虛弱、陰氣旺盛,加上熱毒侵襲,所以會出現全身和臉色發黃,頭痛卻不發燒的症狀,這種情況就稱為「癊黃」。
《廣濟方》中記載,治療癊黃的症狀,包括全身、臉部、眼睛都發黃,小便像豆豉汁的顏色。可以使用茵陳散這個方子。
茵陳四兩、白鮮皮三分、栝蔞四分、黃芩三分、梔子四分、芍藥三分、青木香三分、柴胡三分、枳實(炙過)三分、黃連三分、紫雪八分、土瓜根三分、大青三分、大黃十分。
將以上十四味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用茅根煮水服用,待水冷卻後,在早上空腹時用茅根水送服五錢匕的藥散。服藥後過一會兒,應會有一兩次的輕微排便。排便後煮些稀的蔥豉粥食用。如果排便次數太多,則要根據情況逐漸減少藥量,保持輕微的瀉下,以排便一兩次為度,直到病癒為止。服藥期間應忌食豬肉、冷水、魚類、蒜、黏膩和各種熱性食物。
《必效方》中記載,治療癊黃,症狀為眼睛發黃,汗水會把衣服染色,鼻涕和唾液也呈黃色,可以使用以下方子:
將好的黃土蒸熟(約二大升)。
每次晚上用兩大升水浸泡蒸好的黃土,然後加熱至溫熱,但不要讓水沸騰,不要使用銅製容器。早上將浸泡的汁液絞出,取半升飲用,剩下的汁液過一會兒也喝完。冬天稍微溫熱服用,夏天則冷飲。每天晚上都這樣浸泡,隔天照樣服用。每天晚上用白布片浸泡在小便中,觀察顏色是否退去,作為療效的判斷。這兩個方子都非常有效,忌食麵食、羊肉、豬肉和魚。
另一個治療癊黃的方子,症狀同樣是汗水會把衣服染色,鼻涕和唾液也呈黃色:
取蔓荊子搗成細末,早上用井水調和一湯匙的藥末服用,一天兩次,然後逐漸增加到兩湯匙,以身體能承受為度。每天晚上用少許布浸泡在小便中,並在布上記下日期,如果顏色逐漸退去變白,就表示病癒,服用不超過五升的藥量必定會痊癒。這是李潤州傳授的,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