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八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 (9)

1. 七氣方三首

病源七氣者,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愁氣凡七種,氣積聚堅,大如杯若柈,(一作盤蒲官切)在心下腹中,疾痛欲死,飲食不能,時來時去,每發欲死,如有禍祟,此皆七氣所生,寒氣則嘔吐噁心,熱氣則說物不竟言而迫,(一云恍惚不章)怒氣則上氣不可忍,熱痛上搶心,短氣欲死,不得氣息,恚氣則積聚在心下,心滿不得飲食,喜氣則不可疾行,不能久立,憂氣則不可劇作,暮臥不安席,愁氣則喜忘不識人語,置物四方,還取不得去處,若聞急則四肢手足筋攣不能舉,狀如得病,此是七氣所生,男子卒得飲食不時所致,婦人則產中風余疾。(千金同出第十三卷中)

白話文:

病的根源來自於七種氣: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愁氣。這些氣積累起來,堅硬如杯或盤子大小,位於心臟以下、腹部之中。患者會出現劇烈疼痛,痛苦難忍,甚至有死亡的可能。飲食也無法正常進行,病痛時發作時停止。每次發作都像是遭受了災禍,讓人瀕臨死亡。這些病症都是由七種氣所引起的。

  • 寒氣會導致嘔吐和噁心。
  • 熱氣會讓人說話不清,甚至出現恍惚混亂。
  • 怒氣會導致氣息上湧,難以忍受,灼熱感向上衝擊心臟,出現呼吸短促、窒息感。
  • 恚氣會積聚在心臟以下,導致心臟脹滿,影響飲食。
  • 喜氣會讓人無法快速行走或長時間站立。
  • 憂氣會讓人無法從事劇烈活動,晚上無法安眠。
  • 愁氣會讓人健忘,不認識他人,將東西放在不同的地方,卻找不到回去的地方。如果聽到緊急情況,四肢和筋骨會抽搐,無法站立,就像生病了一樣。

這些都是由七種氣所引發的。男性可能是因為飲食不規律而突然發病,而女性可能是因為產後中風或慢性病所致。

千金七氣丸方。

烏頭(七分炮),紫菀前胡半夏(洗),細辛丹參茯苓,芎藭,桃仁(去尖皮),吳茱萸,桂心,桔梗石膏(各三分研),人參甘草,防葵(各四分千金作防風),大黃(七分),乾薑(二分),蜀椒(二分汗),菖蒲(三分)

白話文:

烏頭(炮製至三分熟),紫菀,前胡,半夏(洗淨),細辛,丹參,茯苓,川芎,桃仁(去除尖皮),吳茱萸,桂心,桔梗,石膏(研磨成粉,各三錢),人參,甘草,防葵(四錢,金匱要略記載為防風),大黃(七錢),乾薑(二錢),蜀椒(二錢,發汗),菖蒲(三錢)

上二十味搗篩為末,蜜和丸,酒服如梧子三丸,日三,加至十丸一方去半夏加甘遂三分。忌海藻菘菜羊肉豬肉冷水生蔥大酢生菜。(一方有芍藥無菖蒲)

白話文:

將以上二十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和成丸子,用酒送服,每次三丸,如梧桐子大小,一天三次,逐漸增加到十丸。另一種配方:去除半夏,添加三分甘遂。忌食海藻、菘菜、羊肉、餳豬肉、冷水、生蔥、濃醋、生菜。(還有一種配方含有芍藥,不含菖蒲)

又七氣丸,主七氣,七氣者,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愁氣,此七氣為病,皆生積聚,堅牢如杯,心腹絞痛,不能飲食,時去時來,發則欲死,凡寒氣狀,吐逆心滿熱氣狀,恍惚眩冒失精,怒氣狀,上氣不可當熱,痛上蕩心,短氣欲絕,不得喘息,恚氣狀,積聚心滿,不得食飲,喜氣狀,不可疾行久立,憂氣狀,不可苦作,臥不安席,愁氣狀,平故怒氣善忘,四肢跗腫,不得舉止,亦療產後中風余疾方。

白話文:

七氣丸,用於治療「七氣」疾病,七氣包括: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愁氣。這些七氣成為疾病,都會導致聚積堵塞,堅硬如杯,造成心腹絞痛,無法進食,病症時而發作,時而消失,發作時令人痛苦難耐,有瀕死的感覺。

其中,寒氣的症狀有:嘔吐、反胃、心腹脹滿;熱氣的症狀有:恍惚、眩暈、失神;怒氣的症狀有:胸中氣逆、無法忍受熱氣、疼痛上衝心臟、呼吸急促、喘不過氣;恚氣的症狀有:心腹聚積脹滿、無法進食;喜氣的症狀有:無法快走或長時間站立;憂氣的症狀有:無法忍耐勞累、臥不安席;愁氣的症狀有:平時容易發怒、善忘、四肢水腫、無法行動。

七氣丸還可以治療產後中風的後遺症。

大黃(十分),椒(二分),人參,半夏(洗),芎藭,柴胡,甘草(炙),桔梗,石膏,菖蒲,桃仁(去皮尖),吳茱萸,茯苓(各三分),乾薑(四分),細辛(三分)

白話文:

  • 大黃:10 分
  • 花椒:2 分
  • 人參:3 分
  • 半夏:3 分(洗淨)
  • 川芎:3 分
  • 柴胡:3 分
  • 甘草:3 分(炙)
  • 桔梗:3 分
  • 石膏:3 分
  • 菖蒲:3 分
  • 桃仁:3 分(去皮尖)
  • 吳茱萸:3 分
  • 茯苓:3 分
  • 乾薑:4 分
  • 細辛:3 分

上十五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三丸,日三,加至十丸。忌羊肉餳生蔥海藻菘菜豬肉生菜酢物。

七氣湯,療虛冷上氣勞氣方。

半夏(一升洗),生薑(十兩),人參,桂心,甘草(炙各一兩)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日三。忌羊肉餳生蔥海藻菘菜。(並出第十七卷中)

2. 氣噎方六首

病源此由陰陽不和臟氣不理,寒氣填於胸膈,故氣噎塞不通,而謂之氣噎,令人喘悸胸背痛也。(出第二十卷中)

白話文:

氣噎是由於陰陽失調,臟腑氣血運行不暢,寒氣積聚在胸腔和橫膈膜之間,導致氣機鬱塞不通,因此出現氣噎,讓人喘息困難、胸背疼痛。(節錄自第二十卷)

廣濟療噎,胸脅氣滿,每食氣噎,通氣湯方。

半夏(洗),生薑(各六兩),橘皮,桂心(各三兩切)

白話文:

半夏(洗淨後乾燥),生薑(各六兩),橘皮,桂心(各三兩,切片)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五合,絞去滓,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服。忌羊肉生蔥餳等。(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後,加入八升水煮沸,煮到剩餘二升五合時過濾掉渣滓,分成三份溫服,每次服用的間隔時間,約等於一個人走六七里的距離。服用期間忌食羊肉、生蔥和大蒜等食物。(出自第一卷中部)

深師療胸滿氣噎,通氣湯方。

半夏(八兩洗),生薑(六兩),桂心(三兩),大棗(三十枚)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五合,日三夜一。忌羊肉餳生蔥。(千金同出第二十二卷中)

集驗療氣噎煎方

蜜酥薑汁各一升

上三味合和,微火煎五六大沸,取如大棗二枚,納酒中飲之,直抄服之亦好。(千金古今錄驗同)

通氣噎湯方。

半夏(三兩洗),桂心(三兩),生薑(八兩),羚羊角(三兩)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半升,日再服。忌羊肉生蔥餳。(古今錄驗同並出第四卷中)

救急療喉中氣噎方。

半夏(洗),柴胡,生薑(各三兩),羚羊角(屑一法三兩),犀角(屑),桔梗昆布通草甘草(炙各二兩)

白話文:

半夏(先清洗),柴胡,生薑(各150公克),羚羊角(磨粉150公克),犀牛角(磨粉),桔梗,昆布,通草,甘草(先烤過,各100公克)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羊肉餳豬肉海藻菘菜等。

白話文:

將九種中藥切碎後,加上八碗水煮沸。煮到剩下三碗水的時候,過濾成藥液,分成三份服用。服用期間,忌食羊肉、豬肉、海帶和白菜等食物。

古今錄驗羚羊角湯,療噎氣不通,不得下食方。

羚羊角(屑二兩),厚朴(炙),吳茱萸乾薑(各三兩),通草,橘皮(各二兩),烏頭(十五枚炮)

白話文:

羚羊角(研磨成細末 2 兩)、厚朴(烘烤過 3 兩)、吳茱萸 3 兩、乾薑 3 兩、通草 2 兩、橘皮 2 兩、烏頭 15 枚(炮製過)

上七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忌豬肉冷水。(深師千金同出第二十七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