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7)

1. 溫病勞複方四首

溫病不得大便,服之得下,佳,宿食不消亦服之,飛屍、遁屍,漿服半丸,日一,應須臾止,心腹脹滿痛,服一丸,瘧者依發日先宿勿食,清晨服一丸,丁壯人服二丸,得吐下,忍飢過發時乃食。婦人產後血結中,奔走起上下,或絕產無子,或月經不調,面目青黃,服半丸。

小兒淋瀝寒熱,臚脹大腹,不欲食,食不生肌,三四歲者如麻子服一丸,日一,六七歲兒服二丸,比三十日心腹諸病瘥,兒小半之愈,大良。忌野豬肉、蘆筍、生蔥。(出第三卷中)

白話文:

溫病勞複方四首

溫病導致便秘,服用此藥能排便,效果很好。若是宿食不消化,也可以服用。遇到飛屍、遁屍等情況,用米湯送服半丸,一天一次,應該很快就能止住。如果心腹脹滿疼痛,服用一丸。瘧疾病人,在發病日的前一天晚上不要吃東西,清晨服用一丸,身強體壯的人可以服用兩丸,服後可能會有嘔吐或腹瀉,要忍耐飢餓直到發病時間過後再進食。婦女產後惡露不盡,導致氣血瘀滯在腹中,感到氣血上衝下竄,或是久不受孕,或是月經不調,面色青黃,可以服用半丸。

幼兒小便淋漓不暢、發冷發熱,肚子脹大,不想吃東西,吃了也不長肉,三四歲的小孩像麻子大小的藥丸服用一丸,一天一次;六七歲的小孩服用兩丸,大約三十天左右,心腹等各種疾病就會痊癒,年紀小的孩子用量減半也會見效,效果很好。服用此藥忌食野豬肉、蘆筍和生蔥。

2. 諸黃方一十三首

《病源》黃病者,一身盡疼,發熱,面色洞黃,七八日後,結熱在裡,有血當下,去之如㹠肝狀,其人小腹滿急。若其人眼睛澀疼,鼻骨疼,兩膊及項強,腰背急,則是患黃,大便澀,但令得小便快,則不慮死,不用大便多,多則心腹脹不好。此由寒濕在表,則熱蓄於脾胃,腠理不開,瘀熱與宿谷相搏,鬱蒸不得消,則大小便不通,故身體面目皆變黃色。凡黃候,其寸口近掌無脈,口鼻氣冷,並不可療之,必死。

(出第十二卷中)

仲景《傷寒論》諸黃。豬膏發煎主之方。

豬膏(八兩),亂髮(大如雞子一枚)

上二味,納發膏中煎之,發消盡研,絞去膏細滓。分二服,病從小便去也。(《肘後備急》、文仲、《千金》、《古今錄驗》、《深師》、《範汪》同,云太醫校尉史脫家婢再病,胃中干糞下便瘥,神驗。出第十四卷中)

《刪繁》療天行毒熱,通貫臟腑,沉鼓骨髓之間,或為黃疸、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馬黃等疾,喘息須臾而絕。瓜蒂散方。

瓜蒂(二七枚),赤小豆(三七枚),秫米(二七粒)

上三味,搗篩為散。取如大豆粒,吹於兩鼻之中,甚良。不瘥,間日復服之。(《千金》、《範汪》、《集驗》同)

又方

瓜蒂(二七枚)

上一味,以水一升,煮取五合,作一服。

又方

鹽(一升)

上一味,紙裹漬濕,燒之取通赤,納三升水中攪令調。手巾漉度為一服,以前二方服訖,並吐出黃汁。

崔氏療黃,貧家無藥者,可依此方。

取柳枝三大升,以水一斗,煮取濃汁,搦半升,一服令盡。

又療黃兼主心腹方

蔓荊子(一大合揀令淨)

上一味,搗碎,熟研,以水一升更和,研,濾取汁,可得一大盞。頓服之,少頃自當轉利,或亦自吐,腹中便寬,亦或得汗,便愈。(《備急》、文仲、《深師》同,並出第一卷中)

《延年秘錄》療黃。瓜蒂湯方。

瓜蒂(一兩),赤小豆(四十九枚),丁香(二七枚)

上三味,搗末,以水一升,煮取四合,澄清。分為兩度,滴入兩鼻中。(出第十卷中)

《救急》療三十六種黃方。

取雞子一顆並殼燒作灰,研酢一合,又溫之。總和頓服。身體眼暗極黃者,不過三顆,鼻中蟲出,神效。

又療諸黃,暗黃眼暗,及大角赤黑黃,先擲手足,內黃患渴,疸黃,眼赤黃,腎黃,小便不通,氣急心悶,五色黃。瓜蒂散方。

丁香,瓜蒂,赤小豆(各十枚)

上三味,細搗篩。取暖水一雞子許,和服,大神驗。(並出第十七卷中,《廣濟》同)

《必效》療一切黃,蔣九處得,其父遠使得黃,服此極效。茵陳湯及丸方。

茵陳(四兩),大黃(三兩),黃芩(三兩),梔子(三兩)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空肚服之。不然,搗篩,蜜和為丸。飲服二十丸,稍稍加至二十五丸,量病與之,重者作湯,勝服丸,日一服。忌羊肉、酒、面、熱物等,以瘥為限。小便黃色及身黃者並主之。

白話文:

諸黃方一十三首

《病源》裡說,黃疸這種病,會導致全身疼痛、發燒,臉色呈現黃色。七八天後,熱邪會累積在體內,如果帶有血絲,排泄出來的會像豬肝一樣的塊狀物,患者的小腹會感到脹滿、急迫。如果患者眼睛乾澀疼痛、鼻樑骨疼痛、兩邊肩膀和脖子僵硬、腰背緊繃,這就是患了黃疸。患者的大便會乾澀,只要小便順暢,就不用擔心死亡。大便不必多,太多反而會導致心腹脹痛不舒服。這是因為寒濕之氣停留在體表,導致熱邪積蓄在脾胃,毛孔閉塞不通,瘀熱和宿食相互搏擊,無法消散,就會造成大小便不通暢,所以身體和臉部都變成黃色。通常黃疸病症,如果寸口脈搏靠近手掌處摸不到脈,口鼻呼吸時感到冷氣,都屬於無法醫治的,必定會死亡。

仲景《傷寒論》中提到各種黃疸的治療方法。其中有一種用豬油和頭髮煎煮的方劑,具體如下:

豬油(八兩),亂頭髮(像雞蛋大小的一團)

將頭髮放入豬油中煎煮,直到頭髮完全融化,然後研磨並擠壓去除豬油中的殘渣。分成兩次服用,病邪會從小便利出。(《肘後備急》、《文仲》、《千金》、《古今錄驗》、《深師》、《範汪》都有記載,說太醫校尉史脫家的婢女再次患病,胃中有乾糞,服用後大便通暢而痊癒,效果神奇。)

《刪繁》中記載,治療流行性熱毒,侵入臟腑,甚至深入骨髓,可能導致黃疸、黑疸、赤疸、白疸、穀疸、馬黃等疾病,患者會呼吸急促,很快就可能斷氣。可以用瓜蒂散來治療,方子如下:

瓜蒂(二十七枚),赤小豆(三十七枚),高粱米(二十七粒)

將以上三味藥材搗碎過篩,做成散劑。每次取如黃豆大小的藥粉,吹入兩個鼻孔中,效果很好。如果沒有痊癒,可以隔一天再服用一次。(《千金》、《範汪》、《集驗》中都有記載)

另外一個方子:

瓜蒂(二十七枚)

將以上一味藥材,用水一升煮到剩五合,一次性服用。

還有一個方子:

鹽(一升)

將以上一味藥材,用濕紙包裹後燒到通紅,放入三升水中攪拌均勻。用手巾過濾後取藥汁服用,服完前面兩個方子後,會吐出黃色的汁液。

崔氏治療黃疸,給貧困沒有藥的人,可以用這個方子:

取柳枝三大升,用水一斗煮成濃汁,取半升服用,一次喝完。

還有一個治療黃疸兼顧心腹的方子:

蔓荊子(一大合,挑選乾淨的)

將以上一味藥材搗碎,充分研磨,用水一升再次研磨,過濾取汁,可以得到一大盞。一次性喝完,不久就會開始排泄,或者也會吐,腹部會感到寬鬆,也可能出汗,然後就會痊癒。(《備急》、《文仲》、《深師》中都有記載)

《延年秘錄》中治療黃疸的方子:瓜蒂湯

瓜蒂(一兩),赤小豆(四十九枚),丁香(二十七枚)

將以上三味藥材搗成末,用水一升煮到剩四合,澄清後分兩次,滴入兩個鼻孔中。

《救急》中記載,治療三十六種黃疸的方子:

取雞蛋一個,連殼燒成灰,用醋一合調和,再溫熱。一起服用。如果身體和眼睛極度黃,最多服用三個雞蛋,鼻孔會排出蟲子,效果神奇。

還有一個方子,治療各種黃疸,包括眼黃、暗黃、大角赤黑黃等,初期手腳顫抖,體內黃疸導致口渴,以及其他黃疸類型,包括眼赤黃、腎黃、小便不暢、氣喘心悶、五色黃疸等。可用瓜蒂散,方子如下:

丁香,瓜蒂,赤小豆(各十枚)

將以上三味藥材搗成細末。取溫水如雞蛋大小的量,調和後服用,效果顯著。(《廣濟》中也有記載)

《必效》中記載,治療各種黃疸,是蔣九從他父親那裡得到的方子,他父親患黃疸,服用此方效果極佳。方子是茵陳湯和丸劑:

茵陳(四兩),大黃(三兩),黃芩(三兩),梔子(三兩)

將以上四味藥材切碎,用水五升煮到剩三升,分成三次,空腹服用。或者將藥材搗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狀。開始服用二十丸,逐漸增加到二十五丸,根據病情調整用量。病情嚴重者服用湯劑,效果比丸劑好,每天服用一次。忌吃羊肉、喝酒、麵食、熱性食物等,以痊癒為標準。這個方子對小便黃和身體黃都有效。

還有一個治療各種黃疸的方子,即使眼睛已經變黃也能治好。瓜蒂散方:

丁香(一分),赤小豆(一分),瓜蒂(一分),有的方子會加高粱米(一分)

將以上三味藥材搗成粉末,用溫水在飯前一次性服用,會排泄並吐出黃水。如果沒有痊癒,可以再服用。(以上都出自第一卷)

《千金》中記載治療黃疸的方子,大黃丸:

大黃(二兩),葶藶(三兩)

將以上兩味藥材搗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狀,如梧桐子大小。飯前服用十丸,每天三次,病好就停止服用。

還有一個大黃丸方子:

大黃(二兩),黃連(三兩),黃芩,黃柏(各一兩),麴衣(五合)

將以上五味藥材搗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狀,如梧桐子大小。飯前服用三丸,每天三次,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增加到五丸。忌吃豬肉和冷水。(以上都出自第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