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三十七 (1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七 (18)

1. 癰疽發背證候等論並法五十四首

又五香連翹湯方。

青木香,沉香,獨活,連翹,升麻(各二兩),麝香(半兩),薰陸香(攻頭痛不著亦得),射干(二兩一法一兩),大黃(三兩別漬),淡竹瀝(二升),雞舌香(各二兩),桑寄生(二兩),通草(二兩)

上十三味切,以水九升煮藥,待水減半後,內竹瀝更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甚佳。(千金本方有丁香無雞舌香)

又五香丸,療心腹鼓脹冷瀉,鬼氣疰忤方。(亦名沉香丸)

沉水香,青木香,丁香,硃砂(別研各一兩),麝香(別研),犀角(錯取屑),薰陸香,梔子仁,連翹,石膏(別研各二兩),芒硝(熬),蜀升麻,大青,干藍,栝蔞,乾葛,茵陳,黃芩,肉桂,芎藭,茯苓(各三兩),巴豆(三兩去心皮熬令變色別研如脂),大黃(二兩)

上二十三味搗篩,蜜和更搗一千杵,封以油臘紙,無在有患時溫熱疰病,鬼瘧病,心腹鼓脹,疸黃垂欲死者,可服四五丸,丸如梧子大,或至六七丸,但取三兩行快利為度,利止即瘥。

又療發背腸癰,乳癰,一切毒腫,服之膿化為水,神驗方。

犀角(屑十二分),大黃(五分),蜀升麻,梔子仁,黃芩,防風,蜀當歸,甘草(炙),干藍,人參,黃連,黃耆(各四兩),巴豆(二十顆去心皮熬別搗)

上十三味搗篩,蜜和為丸,初服十丸,取快利三兩行,如不快利,更服三兩丸,以快利為度,若利多,以冷酢飯止之,以後服每減丸常取溏利,腫消乃止。(一方有蓼實)

又療一切腫,初覺痛不可忍,神效方。

取面溲如十指許粗,繞腫令匝,滿中布生椒,又以一片面可椒上蓋之,當中以艾炷如酸棗大灸之,蓋面欲焦,即換著新面,痛停止。

又療風毒及一切腫塗散方,天后賜會稽王岑十六,遂於嶺南見郭訥駙馬,患腫發背,會稽與蘆黃門等親與藥須臾平復,岑候因得此法。

大黃(五兩),白蘞(三大兩),寒水石,紫葛,青木香(各一大兩),硝石,黃芩(各二大兩),大青(三兩),苦參(一兩)

上九味搗散,和牛乳塗故布上,拓腫上,隨著即消,干復易之,若腫在骨節,即拓近骨節好肉處,移取腫拓即消。

又方汝陰靈明府說傳云甚驗。

水銀(二斤)

上一味,以紙分為兩裹,蜜系頭,更以帛重裹,勿令走失,遞互將拓上,覺溫即易,不過十數度,熱毒盡歇即消矣,神效。

又發背神驗方。

狗白糞(半兩)

上一味,覺欲作腫者以暖水一升絞取汁,分再服以滓敷上,每日再為之,瘥止。

又方

凡腫起於背胛中,頭白如黍粟,四相連腫赤黑,令人悶亂者,名發背也,宜禁陽事酒蒜面,若不灸療,即入內殺人,可當瘡灸七八百壯,有人不識,多作雜腫療皆乃死。

又方

取三年酢滓微火煎,和牛脂封上,日一易之。

白話文:

五香連翹湯

將青木香、沉香、獨活、連翹、升麻各二兩,麝香半兩,薰陸香(若頭痛不嚴重可不用),射干二兩(或用一兩),大黃三兩另外浸泡,淡竹瀝二升,雞舌香各二兩,桑寄生二兩,通草二兩。以上十三味藥材切碎,加九升水煮,待水煮到剩一半時,加入竹瀝繼續煮,取二升,分三次溫服,效果很好。(《千金方》此方有丁香,無雞舌香)

五香丸(又名沉香丸)

可治療心腹脹滿、冷瀉,以及鬼氣、疰忤等病症。

用沉水香、青木香、丁香、硃砂(另研磨)各一兩,麝香(另研磨),犀角(挫取屑),薰陸香,梔子仁,連翹,石膏(另研磨)各二兩,芒硝(熬過),蜀升麻、大青、干藍、栝蔞、乾葛、茵陳、黃芩、肉桂、芎藭、茯苓各三兩,巴豆三兩(去心皮熬至變色後另研磨成膏狀),大黃二兩。以上二十三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再搗一千下,用油蠟紙封好。若有患病,例如溫熱引起的疰病、鬼瘧病、心腹脹滿、黃疸病危急者,可服用四五丸,藥丸如梧桐子大小,甚至可服六七丸,以服後能排泄三兩為標準,排泄後病就好了。

治療發背、腸癰、乳癰及一切毒瘡腫痛神效方

此方能使膿液化為水。

用犀角屑十二分,大黃五分,蜀升麻、梔子仁、黃芩、防風、蜀當歸、甘草(炙過)、干藍、人參、黃連、黃耆各四兩,巴豆二十顆(去心皮熬過後另搗碎)。以上十三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成藥丸,初次服用十丸,以排泄三兩為標準,若排泄不暢,可再服三兩丸,以排泄順暢為度。若排泄過多,可用冷醋飯止瀉。之後每次服用藥丸可酌量減少,使大便保持稍溏瀉的狀態,待腫消退即可停止服用。(另有一方加蓼實)

治療各種腫痛,初起疼痛難忍的神效方

取麵粉和水,揉成約十指粗的條狀,圍繞腫塊一圈,在麵條內均勻鋪上生花椒,再用一片麵條蓋在花椒上,在中間放上如酸棗大小的艾炷灸治,等到蓋在上面的麵皮快要燒焦時,就換新的麵皮,疼痛就會停止。

治療風毒及各種腫痛的塗敷散

這是天后賜給會稽王岑十六的方子,岑十六在嶺南遇到郭訥駙馬,駙馬患有發背腫痛,會稽王與蘆黃門等人親自給他用藥,很快就痊癒了,岑十六因此得到這個方法。

用大黃五兩,白蘞三大兩,寒水石、紫葛、青木香各一大兩,硝石、黃芩各二大兩,大青三兩,苦參一兩。以上九味藥材搗碎成散,用牛奶調和塗在布上,敷在腫痛處,腫痛很快就會消退,藥乾了就更換。如果腫痛在關節處,就把藥敷在靠近關節的好肉處,腫痛會自行轉移而消退。

汝陰靈明府所傳經驗方

水銀二斤,用紙分為兩包,用蜂蜜封住口,再用布包好,以免水銀流失。交替將藥包敷在腫痛處,感覺溫熱時就更換,大概敷十幾次,熱毒就會消散,腫痛也會消退,效果非常好。

發背神效方

用狗的白色糞便半兩,如果感覺要長腫瘡,就用一升溫水絞取汁液,分兩次服用,把藥渣敷在患處,每天重複兩次,直到痊癒。

又一方

凡是腫痛長在背部肩胛中間,頭部像黍米一樣白,四個相連腫痛,顏色發紅發黑,讓人感到煩悶不安的,就叫做發背。應該禁慾,禁食酒、蒜、麵等食物,如果不進行灸治,病邪就會深入體內,導致死亡。應該在瘡上灸七八百壯。有些人不認識此病,把它當成一般的雜腫來治療,結果都會死亡。

又一方

用三年以上的醋渣,用小火煎煮,再加入牛脂調和,敷在患處,每天更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