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三十四 (2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四 (22)

1. 崩中去血方一十三首

廣劑療崩中去血日數升方。

龍骨(研),赤石脂(研各六分),烏賊魚骨,牡蠣(粉),肉蓯蓉(各五兩),龜甲(炙),芍藥續斷(各八分)

上八味搗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漸加之,加乾地黃十分佳。

又療崩中下血不止,並主男子卒痢血方。

取東南引桃枝三握,細銼,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未瘥,更服良。

刪繁療婦人崩中,泄血不斷,淋瀝連年不絕,黃瘕傷損,芍藥散方。

芍藥(四分),牡蠣(熬),乾地黃,白朮,乾薑,烏賊魚骨,附子(炮),桂心,黃耆,龍骨(各八分研)

上十味搗散,酒服方寸匕良。

小品療崩中去血方。

春生薊根汁一升,溫服之,亦可以酒煮,隨意用之。

又療婦人暴崩中去血不息方

牡蠣(熬令赤),兔骨(炙各十分)

上二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妙。

集驗療婦人女子忽暴崩中,血不斷,或如鵝鴨肝者方。

小薊根(六兩),阿膠(炙),當歸,芎藭,續斷,青竹茹(各三兩),灶中黃土,地榆根(各四兩),生地黃(八兩),赤馬通(汁一升)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合馬通汁,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未全止,服三四劑後,服此丸方。

續斷,甘草(炙),鹿茸(炙),小薊根,丹參(各五分),乾地黃(十分),芎藭,阿膠(炙),赤石脂,當歸,地榆(各六分),柏葉(四分熬),秦牛角腮(炙黃),龜甲(各十二分炙令黑)

上十四味搗篩,蜜丸如桐子,以酒服十丸,日再,加至三十丸,(忌如常法千金同)

千金療婦人崩中去血,積時不止,起死人方。

肥羊肉(三斤去脂),乾薑,當歸(各三兩),生地黃(汁二斤)

上四味切,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三升,下地黃汁合藥煮,取三升,分為四服,尤宜羸瘦之人服妙。

又療崩中去血,產後余疾,丹參酒方。

艾(五斤),生地黃,地榆(各五斤),丹參(五斤),忍冬(五斤)

上五味合搗之,以水漬三宿,去滓煮取汁,以糯米一石釀酒,飲服之。

又溫經湯療崩中去血一斗,服之即斷,月水過期不來者,服之亦佳方。

吳茱萸(三兩),麥門冬(一升去心),半夏(八兩),當歸,芎藭,人參,芍藥,牡丹,桂心,阿膠(炙),生薑,甘草(各二兩炙)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服,忌如常法。(並出第四卷中)

千金翼療婦人崩中去血不止,薊根酒方。

大小薊根各一斤,酒一斗漬五宿,任意多少服之良。

又療婦人崩中下血,櫸柳葉湯方。

櫸柳葉(三斤),麥門冬(去心),乾薑(各二兩),甘草(一兩炙),干棗(十枚)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煮櫸柳葉,取八升,去滓納藥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並出第八卷中)

救急療崩中下血數斗,氣欲絕方。

白話文:

崩中去血方十三首

廣泛使用的藥方,治療崩漏(女性非經期出血)導致每天出血量多的情況。

藥方:龍骨(研磨)、赤石脂(研磨各六分)、烏賊魚骨、牡蠣(粉)、肉蓯蓉(各五兩)、龜甲(炙烤)、芍藥、續斷(各八分)。

將以上八味藥材搗碎混合,每次服用一小匙,每日三次,可逐漸增加劑量。加入乾地黃十分,效果更佳。

另有治療崩漏不止,以及男性突然痢疾出血的藥方。

取東南方向的桃枝三把,切細,用水四升煮至一升,一次性服下。如未痊癒,可再次服用。

芍藥散

簡化藥方,治療婦女崩漏,持續出血,淋漓不盡,經年累月不止,黃疸和內傷等症狀。

藥方:芍藥(四分)、牡蠣(熬製)、乾地黃、白朮、乾薑、烏賊魚骨、附子(炮製)、桂心、黃耆、龍骨(各八分研磨)。

將以上十味藥材搗碎混合,用酒服用一小匙,效果良好。

小品藥方

治療崩漏出血的藥方。

取春季生長的薊根汁一升,溫服。也可以用酒煮後服用,可隨意選用。

另有治療婦女突然崩漏出血不止的藥方。

藥方:牡蠣(熬製至紅色)、兔骨(炙烤各十分)。

將以上二味藥材搗篩為散,用酒服用一小匙,效果顯著。

集驗藥方

治療婦女突然崩漏,血流不止,或者出現像鵝鴨肝狀血塊的情況。

藥方:小薊根(六兩)、阿膠(炙烤)、當歸、芎藭、續斷、青竹茹(各三兩)、灶中黃土、地榆根(各四兩)、生地黃(八兩)、赤馬通汁(一升)。

將以上十味藥材切碎,用水八升與赤馬通汁一同煮至二升半,分為三次服用。如果未完全止血,服用三四劑後,再服用以下丸劑。

藥方:續斷、甘草(炙烤)、鹿茸(炙烤)、小薊根、丹參(各五分)、乾地黃(十分)、芎藭、阿膠(炙烤)、赤石脂、當歸、地榆(各六分)、柏葉(四分熬製)、秦牛角腮(炙烤至黃色)、龜甲(各十二分炙烤至黑色)。

將以上十四味藥材搗篩,用蜂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用酒送服十丸,每日兩次,可逐漸增加至三十丸。(注意事項與常規相同)

千金藥方

治療婦女崩漏出血,持續時間長,危及生命的藥方。

藥方:肥羊肉(三斤去肥油)、乾薑、當歸(各三兩)、生地黃汁(二斤)。

將以上四味藥材切碎,用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三升,加入地黃汁和藥材一同煮至三升,分為四次服用,尤其適合身體虛弱的人。

另有治療崩漏出血,產後遺留疾病的丹參酒藥方。

藥方:艾葉(五斤)、生地黃、地榆(各五斤)、丹參(五斤)、忍冬(五斤)。

將以上五味藥材混合搗碎,用水浸泡三晚,去除殘渣後煮取汁液,用糯米一石釀酒,飲用。

溫經湯

治療崩漏出血一斗,服後立即止血,月經逾期不來者,服用也有效。

藥方:吳茱萸(三兩)、麥門冬(一升去心)、半夏(八兩)、當歸、芎藭、人參、芍藥、牡丹、桂心、阿膠(炙烤)、生薑、甘草(各二兩炙烤)。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切碎,用水一斗煮至三升,分次服用,注意事項與常規相同。(出自《千金方》第四卷)

千金翼藥方

治療婦女崩漏出血不止的薊根酒藥方。

藥方:大小薊根各一斤,用酒一斗浸泡五晚,可隨意服用,效果良好。

另有治療婦女崩漏出血的櫸柳葉湯藥方。

藥方:櫸柳葉(三斤)、麥門冬(去心)、乾薑(各二兩)、甘草(一兩炙烤)、干棗(十枚)。

將以上五味藥材切碎,用水一斗煮櫸柳葉,取八升,去渣後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出自《千金方》第八卷)

救急藥方

治療崩漏出血數斗,氣息微弱,瀕臨死亡的藥方。

藥方:伏龍肝(五升)、人參(一兩)、麝香(二兩)、生薑(四兩)。

將以上四味藥材切碎,用水一大斗煮至二升,加入其他藥材煎至一升半,另外研磨伏龍肝如雞蛋大小的量,加入麝香,放入湯藥中攪勻,分次服用。

帶下方十首

廣泛使用的藥方,治療帶下病(女性白帶異常)。

藥方:芍藥七大兩,熬製至黃黑色研磨成散,用酒送服三錢匕。

千金藥方

治療帶下病的藥方。

藥方:枸杞根(一斤)、生地黃(五斤)。

將以上二味藥材切碎,用酒一斗煮至五升,分三次服用。

另有以下藥方:

  • 燒牛角末,用酒送服一小匙,每日三次。
  • 桑耳燒至黑色,用酒送服一小匙,每日三次。
  • 豆豉酒也有效。
  • 燒馬左蹄末,用酒送服一小匙,每日三次。
  • 燒狗頭骨灰也有效。
  • 用水煮甑帶汁,服用也有效。(出自《千金方》第四卷)

救急藥方

治療帶下病的藥方。

用灶下黃土加水和成泥,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子一百個,曬乾後用火燒透,用陳醋浸泡一顆,用棉布包裹後塞入陰道深處,待涼後取出更換。新發病的患者三十丸可痊癒,久病患者五十丸,其餘自行斟酌即可痊癒。

必效藥方

治療婦女帶下病的藥方。

取兔皮燒至不再冒煙,研磨成末,用酒送服一小匙,效果顯著。

婦人虛弱及月經病不能進食的藥方三首

千金藥方

治療婦女虛弱,氣短,胸脅脹滿,風氣,石斛生地黃煎藥方。

藥方:石斛、甘草(炙烤)、紫菀(各四兩)、桂心(二兩)、生地黃汁、醇酒(各八升)、茯苓(一斤)、大黃(八兩)、麥門冬(二升去心)、桃仁(半升去皮尖熬)。

將以上十味藥材搗成末,放入銅器中,加入炭火,再加入鹿角膠一斤,不斷攪拌至一升,再加入飴糖三斤,白蜜三升,混合均勻,再放回銅器中,隔水加熱煎煮,用生竹片不斷攪拌,使其均勻融合,待藥成後,先飲酒,再服藥如彈丸大小,每日一次。

鍾乳澤蘭丸

主治婦女久病虛弱,四肢百骸疼痛,臍下冰冷,不能進食,面色瘀黑,憂鬱憤怒等各種疾病。

藥方:澤蘭(九分)、芎藭、甘草(炙烤)、山茱萸、白芷、牛膝、當歸、薯蕷、藁本(各五分)、柏子仁、人參、乾地黃、麥門冬(去心)、石膏、石斛(各六分)、細辛、桂心(各四分)、蕪荑(二分)、艾葉(三分)。

將以上十九味藥材搗篩,用蜂蜜調和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先服二十丸,可增至四十丸,用酒送服,注意事項與常規相同。(出自《千金方》第四卷)

救急藥方

治療婦女月經不調,或一個月不來,或隔月不來,或量多或少,肚臍絞痛,面色萎黃,身體虛弱,不能進食的藥方。

藥方:當歸、牛膝、桃仁(去皮尖)、牡丹皮、大黃(分開浸泡各三兩)、芎藭、土瓜根(各二兩)、芍藥、朴硝、桂心(各二兩)、虻蟲(去翅足熬)、水蛭(熬各半兩)。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切碎,用水九升煮至三升,分溫服用,注意事項與常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