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七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 (10)

1. 脅肋痛方二首

《小品》療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當以溫藥下之。大黃附子湯方。

白話文:

《小品》治療肋骨下方疼痛發熱,脈搏緊而有彈性,這是寒氣造成的,應當服用溫熱的藥物來瀉下。使用大黃附子湯方。

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炮),細辛(二兩)

白話文:

大黃(180 克),炮附子(3 枚), 細辛(120 克)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若強盛人煮取三升半,分為三服,服別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忌豬肉、冷水、生菜等。(仲景同)

白話文:

將上面的三種藥材切好,用五升水煎煮,取兩升的藥液,分三次服用。如果身體狀況強壯的人,可以煎取三升半的藥液,也分為三次服用。服藥後,每走四到五里路再服一次。服用期間忌食豬肉、冷水、生菜等食物。(摘自《傷寒論》,作者:張仲景)

又半夏茯苓湯,療胸膈心腹中痰水冷氣,心下汪洋,嘈煩,或水鳴多唾,口清水自出,脅肋急脹,痛不欲食,此皆胃氣弱,受冷故也,其脈喜沉弦細遲,悉主之方。

白話文:

半夏茯苓湯,可治療胸膈心腹中的痰水和寒氣,導致胸腹水腫、煩躁、或水鳴多唾、口中流清水、兩側肋骨急脹疼痛,不想進食,這些都是因為胃氣虛弱,受了寒邪所致。其脈象多為沉弦細遲,此方可主治。

半夏(五兩洗),生薑(五兩),茯苓(三兩),旋覆花(一兩),陳橘皮,人參,桔梗,芍藥甘草(炙各二兩),桂心(一兩)

白話文:

半夏(250 克,洗淨) 生薑(250 克) 茯苓(150 克) 旋覆花(50 克) 陳皮 人參 桔梗 芍藥 甘草(炙,各 100 克) 桂心(50 克)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欲得利者,加大黃;須微調者,用乾地黃;病有先時喜水,下者,加白朮三兩,除旋覆花;若大便不調,宜加大黃及乾地黃,並用三兩。忌羊肉、餳、酢物、生蔥、豬肉、海藻、菘菜。(《集驗》同,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將以上十種藥材切片,加入九升水熬煮,熬到剩下三升的量。將藥液分成三份服用。

  • 如果想要緩瀉,可以加入大黃。
  • 如果需要微調,可以使用乾地黃。
  • 如果患者先前有喜愛喝水的症狀,並且有腹瀉的情況,可以加入三兩白朮,並去除旋覆花。
  • 如果大便不通暢,建議加入大黃和乾地黃,各用三兩。

服用期間,忌食羊肉、餳、醋類、生蔥、豬肉、海藻、菘菜。

2. 胸膈氣方三首

《廣濟》療胸膈氣脹滿,吃食心下妨,虛熱,腳手煩疼,漸羸瘦不能食,四肢無力。枳實丸方。

白話文:

《廣濟》治療胸腹部氣脹、進食時心窩以下有阻礙感、虛熱、手腳痠痛、逐漸消瘦、無法進食、四肢無力。

方劑:枳實丸。

枳實(六分),犀角(四分),前胡(四分),青木香(八分),麥門冬(去心八分),赤茯苓(八分),苦參(六分),芍藥(六分)

白話文:

枳實(1.2 克),犀角(0.8 克),前胡(0.8 克),青木香(1.6 克),麥門冬(去心,1.6 克),赤茯苓(1.6 克),苦參(1.2 克),芍藥(1.2 克)

上八味,搗篩為末,蜜和丸如梧子。以飲空腹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二服,不利。忌生菜、熱面、油膩、炙肉、酢、蒜。

又療胸膈滿塞,心背撮痛,走注氣悶。宜服此柴胡湯方。

白話文:

以上八味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蜂蜜和勻,做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空腹時用飲水送服 20 丸,逐漸增加到 30 丸,每天服用兩次。服藥期間不宜食用生菜、熱麵條、油膩食物、燒烤肉類、醋和蒜。

柴胡(六分),當歸(六分),青木香(六分),犀角(屑六分),檳榔(十個),甘草(二分炙)

白話文:

柴胡 6 錢、當歸 6 錢、青木香 6 錢、犀角粉 6 錢、檳榔 10 粒、炙甘草 2 錢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絞去滓,納麝香末。分溫三服,如人行四五里,微利為度。忌海藻、菘菜、生菜、熱面、蕎麥、豬、魚、蒜。

又療胸膈間伏氣不下食,臍下滿,柴胡湯方。

白話文:

取上六味藥(根據配藥而定),搗碎,用七升水煎煮,煎至剩下兩升半。去除藥渣,加入麝香粉末。分成三份,溫服。服用後行走四五里,出現輕微腹瀉即可。服用中藥期間,忌食海藻、大白菜、生菜、熱麵條、蕎麥、豬肉、魚肉、大蒜。

柴胡(三兩),枳實(三兩),生薑(三兩),白朮(三兩),甘草(炙一兩),檳榔(七個)

白話文:

柴胡:三兩 枳實:三兩 生薑:三兩 白朮:三兩 炙甘草:一兩 檳榔:七顆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絞去滓,分溫二服,服別如人行六七里進一服,小弱人微利。禁生冷、蒜、腥、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並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取上六味藥材,切碎後加水六升煎煮,取二升藥液,濾去渣滓,分兩次溫熱服用。第一次服用後,行走六七里後再服用第二次。體虛的人可能會有些腹瀉。飲食上應避免生冷、大蒜、腥味、海藻、大白菜、桃子、李子、雀肉等。(出自《中醫方劑學》第一卷)

3. 寒疝腹痛方一十三首

《病源》疝者,痛也,此由陰氣積於內,寒氣結搏而不散,腑臟虛弱,風冷邪氣相擊,則腹痛裡急,故云寒疝腹痛也。(出第二十卷中)

《廣濟》療丈夫虛勞,寒疝腹痛,並主產後方。

白話文:

《病因》疝氣就是疼痛,這是由於體內的陰氣積聚,寒氣凝結堵塞不散發,臟腑虛弱,風寒邪氣互相攻擊,就會導致腹痛裡急,所以說寒疝就是腹痛。

生乾地黃(三兩),甘草(炙二兩),茯苓(二兩),人參(二兩),當歸(二兩),大棗(十四枚),白羊肉(去脂三斤)

白話文:

生地黃(180 公克) 甘草(炙烤過的,120 公克) 茯苓(120 公克) 人參(120 公克) 當歸(120 公克) 大棗(14 顆) 白羊肉(去除脂肪後,1.8 公斤)

上七味,切,以水三斗,先煮羊肉取一斗,去羊肉,納諸藥,煮取五升,納蔥白一把,煮取四升,絞去滓,分溫五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十二三里後藥消,進少食,食消服藥。忌蕪荑、海藻、菘菜、酢物,余無忌。(出第四卷中)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切片後以三鬥水熬煮。先將羊肉煮至剩下一斗水,濾掉羊肉,加入藥材繼續熬煮。煮至剩五升時,放入一把蔥白,再熬煮至剩四升。過濾掉渣滓,分溫五次服用。每次服藥間隔約為步行十二到十三公里後藥效消失的時間。服藥後進食少量食物,食物消化後再服藥。忌食蕪荑、海藻、菘菜、酸味食物。其他食物無禁忌。(出自卷四中)

仲景《傷寒論》,寒疝繞臍苦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寒,若脈沉弦者。二物大烏頭煎主之方。

大烏頭(十五枚),白蜜(二斤)

白話文:

在仲景的《傷寒論》中記載,如果寒疝繞臍疼痛難忍,發作時會出現白色汗液流出,手腳冰冷,脈象沉弦。這種情況可以用二物大烏頭煎方來治療。

上藥以水三升,煮烏頭取二升,去烏頭,納蜜煎令水氣盡,得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五合,一服不瘥,明日更服,日止一服,不可再也。忌豬肉、冷水。(《千金》同)

白話文:

使用上等的藥方,取三升水,將烏頭煮沸後取出兩升,去掉烏頭,再加入蜂蜜熬煮,直到水分全部蒸發,得到兩升藥汁。體質強健的人服用七合,體質虛弱的人服用五合。一次服用不奏效,次日繼續服用,每天只服用一次,不可超過兩次。忌食豬肉、冷水。(《千金方》中記載相同)

又寒疝腹滿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盡痛,灸刺、諸藥所不能治者。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方。

秋烏頭(實中大者十枚),白蜜(二斤一方一斤),桂心(四兩)

白話文:

另外,還有寒疝導致的腹脹、逆冷,手腳麻木,甚至全身疼痛,針灸和藥物都無法治癒。這種情況可以使用抵當烏頭桂枝湯來治療。

上三味,先以蜜微火煎烏頭減半,去烏頭,別一處,以水二升半,煮桂,取一升,去滓,以桂汁和前蜜合煎之,得一升許,初服二合,不知更服,至三合又不復知,更加至五合,其知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也。忌豬肉、冷水、生蔥等。(《範汪方》同)

桂心(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上述三種藥材:

首先用蜂蜜小火煎煮烏頭,至分量減少一半後取出烏頭,另裝一處。再用兩升半的水煮桂枝,取一升汁液,去除殘渣。將桂枝汁和之前的蜂蜜混合煎煮,至獲得一升左右的液體。

第一次服用二合,具體加量方式不明,至三合時仍不覺,再增加至五合。服用後會產生類似醉酒般的感覺。若能嘔吐,表明所患疾病較重。

注意忌食豬肉、冷水、生蔥等。(與《範汪方》中的記載相同)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取五合,和前烏頭蜜,令得一升余,並同前法服。(仲景《傷寒論》、《千金》同)

白話文:

把五種辛辣的藥材切碎,用七升水煮成三升,過濾去渣,取五合(一合約120毫升),與前面準備好的烏頭蜜混合,共得一升多,按照前面的方法服用。

又療寒疝腹中痛,引脅痛及腹裡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方。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肥羊肉(一斤去脂)

白話文:

這個方法可以治療寒疝所引起的腹部疼痛,連帶牽扯到腰部和腹部內的緊張感。主要的藥物配方為:當歸(三兩),生薑(五兩),以及去除了油脂的一斤肥羊肉。

上三味,切,以水一斗合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痛即當止。若寒多者,加生薑,足前成一斤;若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術一兩,合前物煮取三升。加生薑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依前。(《經心錄》、《範汪》同,無忌)

又療寒疝腹中痛者。柴胡桂枝湯方。

白話文:

以上三種藥材,切片,用一斗水煮沸,取三升的藥液,去渣後,溫熱服用七合,每天三次,疼痛會立即停止。如果寒症嚴重,再加入生薑,重量達到一斤;如果疼痛劇烈且嘔吐,再加入橘皮二兩、白術一兩,與上述藥材一起煮,取三升藥液。使用生薑時,需要增加五升水,煮沸後取三升二合,服用方法與上述相同。

柴胡(四兩),大棗(六枚),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桂心,生薑(各一兩半),芍藥(一兩半)

白話文:

柴胡(200 克) 大棗(6 顆) 黃芩(75 克) 人參(75 克) 甘草(50 克,炒過) 半夏(10 克) 桂心(75 克) 生薑(75 克) 芍藥(75 克)

上九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又云,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復如柴胡湯法。今著人參作半劑。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並出第十五卷中)

白話文:

取以上九種藥物,用八升水煎煮取三升,去掉藥渣,溫熱服用一升,每天三次。另有說法,人參湯的製作方法與桂枝湯類似,再加入半夏、柴胡、黃芩,再按照柴胡湯的方法煎煮。現在用人參作半劑量。忌食海藻、菘菜、羊肉、米飯、生蔥。(以上內容均摘自第十五卷)

《小品》寒疝氣,腹中虛痛,及諸脅痛,裡急。當歸生薑等四味主之方。

當歸,生薑,芍藥(各三兩),羊肉(三斤)

白話文:

《小品》提到對於寒疝氣、腹部虛弱疼痛、以及各種脅痛、裡急的症狀,可以用下方的藥方來治療。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

  • 當歸 三兩
  • 生薑 三兩
  • 芍藥 三兩
  • 羊肉 三斤

上藥,切,以水一斗二升,煮肉爛熟,出肉,納諸藥,煎取三升,分溫服七合,日三,數有效。(《古今錄驗》、《經心錄》、《範汪》同,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上等的藥方,先將肉切碎,用一斗二升的水煮肉,煮到肉熟軟爛,取出肉,放入藥材,煎煮到只剩下三升,分多次溫熱服用,每次七合,一天三次,服用幾天就能見效。(出自《古今錄驗》、《經心錄》、《範汪》的第一卷)

《集驗》療寒疝氣來往,衝心腹痛。桂心湯方。

桂心(四兩),生薑(三兩),吳茱萸(二兩)

上三味,切,以酒一大升,煎至三合,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六七里一服。忌生蔥。

又療寒疝下牽少腹痛。附子丸方。

白話文:

《集驗》療寒疝氣來往,衝心腹痛。桂心湯方。

治療寒疝氣來往,衝擊心腹疼痛的方子:桂心湯

藥方:

  • 桂心 (四兩)
  • 生薑 (三兩)
  • 吳茱萸 (二兩)

用法:

  1. 將以上三味藥材切碎。
  2. 用酒一大升煎煮,煎至剩下三合 (約三分之一),去渣。
  3. 分成三份,溫熱服下。
  4. 行走六七里路程後,服用一份。
  5. 忌食生蔥。

另外,治療寒疝下牽引少腹疼痛的方子:附子丸 (方子未列出)

附子(二兩炮),桃仁(三兩去皮、尖),蒺藜子(一升去角、尖,熬)

白話文:

附子(兩兩炮製過),桃仁(三兩去皮、去尖),蒺藜子(一升去角、去尖,熬煮過)

上三味,搗篩末,蜜和丸梧子大。空腹酒下十丸,漸加至十五丸及二十丸,日再服。忌生菜、熱面、炙肉、筍、蒜、豬、魚。(出第六卷中)

白話文:

上述的三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空腹時用酒送服十顆,逐漸增加到十五顆和二十顆,一天服兩次。

忌食生菜、熱麵、烤肉、筍、大蒜、豬肉、魚肉。

又療積年腹內宿結疝冷氣,及諸癖症等。香豉丸方。

香美爛豉曝乾,微熬,令香即止,小芥子去土石,微熬,令赤即止(各一升)

白話文:

這也能治療長年的腹部內長期積結、疝氣或冷氣,以及各種痼疾等。以下是香豉丸的配方:

將香美的熟豆豉曬乾,然後稍微炒一下,聞到香味就停下來,不要過頭;小芥子要去除雜質如泥土和石子,也稍微炒到有點焦黃就停止(豆豉和芥子各一升)。

上二味,搗篩,蜜和丸梧子大。空腹酒服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二服。初服半劑以來,腹中微絞痛,勿怪之,是此藥攻病之候。

又療疝瘕冷氣方

白話文:

把上述兩味藥搗碎過篩,加入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酒送服二十丸,逐漸加至三十丸,一天服用兩次。一開始服藥時,可能會感到腹部微微絞痛,不用擔心,這是藥物發揮作用的表現。

採鼠李子日乾,九蒸九曝,酒浸。服三合,日兩服。漸加至三服,能下血及碎肉積滯物。

白話文:

將鼠李子曬乾,經過九次蒸煮和九次曝曬後,用酒浸泡。每次服用三合(約 9 克),每天兩次。逐漸增加到每次三服,可以排出積聚在體內的血液和破碎的肉塊。

《古今錄驗》楚王瓜子丸,療心腹寒疝,胸脅支滿,食飲不化,寒中腹痛,及嘔痢風痙,頸項強急,不得俯仰方。

白話文:

《古今錄驗》記載的楚王瓜子丸,可以治療腹部寒疝、胸脅脹滿、飲食不消化、寒性腹痛,以及嘔吐、痢疾、風痙、頸部僵硬不能俯仰的疾病。

桂心(五分),茱萸(三兩),白薇(一分),乾薑(四分),烏頭(二分炮),蜀椒(五分汗),芎藭(四分),防葵(二分),白芷(三分)

白話文:

桂皮(5克),花椒(30克),白薇(1克),乾薑(4克),烏頭(2克,炒過),花椒(5克,出汗後),川芎(4克),防風(2克),白芷(3克)

上九味,末之,合蜜和為丸如梧子。先食服一丸,日三。不知,稍稍增之,以腹中溫、身中憹憹為度。忌生蔥、豬肉、冷水。(方中無瓜子,未詳方名,《範汪》等同,出第八卷中)

白話文:

將以上九種藥材磨成粉末,加蜂蜜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一開始服用一丸,每天三次,如果沒有不適反應,可以逐漸增加服用量,直到感覺腹部溫熱、身體發熱為止。服用期間要避免食用生蔥、豬肉和冷水。(藥方中不含瓜子,方名不詳,範汪等同樣出現在第八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