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三 (18)
卷第三 (18)
1. 天行䘌瘡方八首
《病源》毒熱結在腹內,穀氣衰,毒氣盛,三蟲動作,食人五臟,多令泄痢,下部瘡癢,若下唇內生瘡,但欲寐者,此蟲食下部也,重者肛爛,見五臟。(出第九卷中)
《深師》療天行下部瘡爛方。
烏梅(二七枚去核),大蒜(二七枚),屋塵(半升篩取細者)
上三味,搗篩為散,苦酒一升,和調於銅器中,煎成丸,作長挺,納下部。(《範汪》同,出第十四卷中)
《範汪》療人下部中癢方。
蒸棗取膏,以水銀熟研丸之,令相得,長二三寸,以綿薄裹,納大孔中,蟲出瘥。
又療穀道中瘡方。
以水中荇葉細搗,綿裹,納下部,日三。(《肘後》同)
又療天行䘌蟲食下部生瘡。雄黃兌散方。
雄黃(半兩),青葙子(三兩),苦參,黃連(各三兩),桃仁(一兩半去皮、尖及兩仁,熬)
上五味,合搗篩,綿裹如半棗核大。內下部。亦可米汁服方寸匕,日三服。忌豬肉、冷水及熱面、炙肉、蒜等物。
又桂枝湯,療天行䘌病方。
桂心(二兩),小藍(二兩)
上二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納豬肝十兩,去上膜,細研,著湯中,和令相得,臨時小溫。若毒悉在腹內,盡服之。在下部者,三分藥中用一分,竹筒納下部中,服藥一時間,當下細蟲如發大五六升,小兒半作之。忌生蔥。(並出第三十三卷中)
文仲、姚氏療天行病䘌,下部生瘡方。
濃煮桃皮煎如糖,以綿合導下部中。若口中生瘡,含之。(《肘後》、《範汪》同,出第二卷中)
《甲乙方》療天行病有䘌蟲,蝕下部生瘡。青葙子散方。
青葙子(一兩),雚蘆(二兩),狼牙(一兩),橘皮(一兩),苦參(三兩)
上五味,搗篩為散。米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未瘥更服,以瘥為度。
又療天行痢膿血,下部生䘌蟲。黃連丸方。
黃連(二兩末,生用),蠟(一兩),烏梅肉(三兩熬,末)
上三味,熔蠟和蜜為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飲下三十丸,再服加至四十丸,瘥。忌豬肉、冷水。
白話文:
天行䘌瘡方八首
《病源》提到,體內毒熱積聚在腹部,導致消化功能衰退,毒氣旺盛,體內的三種寄生蟲開始活動,啃食人的五臟,常常會引起腹瀉痢疾,下體陰部搔癢。如果下嘴唇內側生瘡,而且總是想睡覺,這就表示蟲子正在啃食下體,嚴重的話會導致肛門潰爛,甚至能看到五臟六腑的情況。
《深師》的方子,治療流行病導致下體潰爛的:
烏梅(去核27枚)、大蒜(27枚)、屋頂灰塵(半升,篩取細末)。 將以上三種藥材搗碎過篩成散末,用一升苦酒調和,在銅器中熬煮成丸狀,做成細長條,塞入下體陰部。 (《範汪》的記載相同)
《範汪》的方子,治療下體搔癢的: 將紅棗蒸熟取膏,與水銀充分研磨成丸,讓兩者融合,做成二三寸長,用薄綿布包裹,塞入肛門,讓蟲子出來病就好了。
另一個治療肛門內生瘡的方子: 將水中荇菜葉搗碎,用棉布包裹,塞入下體陰部,每天三次。(《肘後》的記載相同)
又一個治療流行病導致寄生蟲啃食下體而生瘡的方子,雄黃外敷散:
雄黃(半兩)、青葙子(三兩)、苦參(三兩)、黃連(三兩)、桃仁(去皮、尖,及兩個桃仁的部份,熬過,一兩半) 將以上五味藥材混合搗碎過篩,用棉布包裹成半個棗核大小,塞入下體陰部。也可以用米湯送服一小匙,每天三次。忌吃豬肉、冷水、熱麵食、烤肉、大蒜等食物。
桂枝湯,治療流行病:
桂心(二兩)、小藍(二兩) 將以上二味藥材粗略搗碎,用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加入豬肝十兩,去除表面薄膜,搗成泥,放入湯中攪拌均勻,稍微溫熱後服用。如果毒素全在腹部,就全部服用。如果毒素在下體,就取三分之一藥量,用竹筒塞入下體陰部,服藥後約一個小時,會排出像頭髮一樣細小的蟲子五六升之多,小孩用量減半。忌吃生蔥。
文仲、姚氏的方子,治療流行病導致下體生瘡:
將桃皮濃煎成膏狀,像糖一樣,用棉布沾上,塞入下體陰部。如果口中生瘡,可以用來含漱。(《肘後》、《範汪》的記載相同)
《甲乙方》的方子,治療流行病導致寄生蟲啃食下體而生瘡:
青葙子(一兩)、雚蘆(二兩)、狼牙(一兩)、橘皮(一兩)、苦參(三兩) 將以上五味藥材搗碎過篩成散末,用米湯送服一小匙,每天三次。如果沒好就繼續服用,直到痊癒。
又一個治療流行性痢疾膿血,下體長寄生蟲的方子,黃連丸:
黃連(生用,磨成粉末,二兩)、蜂蠟(一兩)、烏梅肉(熬過,磨成粉末,三兩) 將以上三味藥材,用熔化的蜂蠟和蜂蜜混合製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空腹用米湯送服三十丸,再次服用加到四十丸,病好就停藥。忌吃豬肉、冷水。
2. 天行陰陽易方二首
《病源》天行陰陽易病者,是男子婦人天行病新瘥未平復,而與交接得病者,名為陰陽易也。其男子病新瘥未平復,而婦人與之交接得病者,名為陽易;其婦人新病瘥未平復,男子與之交接得病者,名為陰易。若二男二女並不相易,所以呼為易者,陰陽相感動,其毒度著於人,如換易也。
其病狀,身體熱沖胸,頭重不能舉,眼中生眵,四肢拘急,小腹絞痛,手足拳,皆即死。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裡急,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百節解離,經脈緩弱,血氣虛,骨髓竭,便噓噓吸吸,氣力轉少,著床不能搖動,起止仰人,或歲月方死。(出第九卷中)
《深師》療丈夫得婦人陰易之病,若因房室及諸虛勞,少腹堅,絞痛陰縮,困篤欲死方。
灸陰頭一百壯便瘥,可至三百壯皆愈,良無比。後生子如故無妨。(《範汪》同,無所忌)
又療陰陽易病方。
取豚卵二枚,溫令熱酒吞之,則瘥。(出第十四卷中)
白話文:
《病源》所說的「天行陰陽易病」,指的是男女在罹患流行病剛痊癒、身體還沒完全恢復的時候發生性行為而導致的疾病,這種病就叫做「陰陽易」。其中,如果男性剛生病痊癒、身體還沒恢復,就和女性發生性行為而染病的,叫做「陽易」;如果女性剛生病痊癒、身體還沒恢復,就和男性發生性行為而染病的,叫做「陰易」。如果兩個男人或兩個女人發生性行為並不會互相傳染,之所以稱為「易」,是因為陰陽之氣互相感應激盪,病邪侵入人體,就像換了個人一樣。
這種病的症狀是:身體發熱、熱氣直衝胸口,頭部沉重抬不起來,眼睛裡有眼屎,四肢抽搐、僵硬,小腹絞痛,手腳蜷曲,這些症狀出現通常會立即死亡。但也有不會立即死亡的,病人會感到小腹裡面急迫不適,熱氣向上衝到胸口,頭部沉重不想抬起,全身關節鬆散無力,經脈緩弱,氣血虛弱,骨髓衰竭,呼吸微弱,氣力越來越少,臥床不起,需要別人扶持才能行動,有的甚至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死亡。
《深師》記載治療男子因和剛痊癒的婦人性交而感染陰易的方法,如果這個病是因房事或身體虛弱所引起,出現小腹硬結、絞痛、陰囊收縮,病情嚴重到快要死亡的時候,可以灸陰莖頭一百壯,病就會痊癒,灸到三百壯都會好,效果非常好。治癒後,生育功能也不會受到影響,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育。
另一個治療陰陽易病的方子:取兩個豬睪丸,用溫熱的酒送服,就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