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三 (17)
卷第三 (17)
1. 天行熱痢及諸痢方四首
《病源》此由熱氣在腸胃,挾毒則下黃赤汁也。又熱毒傷於腸胃,故下膿血如魚腦,或爛肉汁,壯熱而腹絞痛,此溫毒熱氣所為也。(並出第九卷中)
《深師》療天行毒病,酷熱下痢。七物升麻湯方。
升麻,當歸,黃連(去毛),甘草(炙),芍藥,桂心,黃柏(各半兩)
上藥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等物。
又天行諸下悉主。黃連湯方。
黃連(三兩去毛),黃柏(二兩),當歸(二兩)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蜜一合,微火煎取二升半,分三服,良驗。忌豬肉、冷水。(並出第十四卷中。一方有龍骨一兩)
範汪療天行熱毒,下痢赤白,久下膿血,及下部毒氣,當下細蟲如布絲縷大,或長四五寸,黑頭銳尾。麝香丸方。
麝香(一分),附子(二分炮),雄黃,丹砂,乾薑(各二分)
上五味,各搗下篩訖,復更合治之,蜜和為丸,如小豆大。飲下一丸,老少半之,效驗。忌豬肉、生血等。(出第三十三卷中)
《甲乙方》療天行熱病瘥後,痢膿血不止方。
龍骨(一兩)
上一味,搗研為末。米飲下一錢,不計時節,日三服,佳。
白話文:
《病源》 這種病是因為熱氣積在腸胃,夾帶毒素,所以會拉出黃色或紅色的汁液。另外,熱毒傷害腸胃,也會導致拉出像魚腦或腐肉汁一樣的膿血,伴隨高燒和腹部絞痛,這都是溫熱毒氣造成的。(以上內容出自第九卷)
《深師》 治療流行性毒病,高燒伴隨腹瀉。使用七物升麻湯。
藥方組成: 升麻、當歸、黃連(去除絨毛)、炙甘草、芍藥、桂心、黃柏(各半兩)
製作方法: 將上述藥材切碎,加入三升水煮至剩下一升,一次全部喝完。服藥期間忌食海藻、白菜、豬肉、冷水、生蔥等食物。
此方也適用於各種流行性腹瀉。黃連湯。
藥方組成: 黃連(三兩,去除絨毛)、黃柏(二兩)、當歸(二兩)
製作方法: 將上述三味藥材加入六升水煮至剩下三升,去除藥渣,加入一合蜂蜜,用小火煎至剩二升半,分三次服用,效果很好。服藥期間忌食豬肉、冷水。(以上內容出自第十四卷。另有一方加入龍骨一兩)
範汪 治療流行性熱毒,腹瀉,拉出紅白色黏液,長期拉膿血,以及下身毒氣,會排出像布絲一樣細長的蟲子,有的長四五寸,頭是黑色的,尾巴尖尖的。使用麝香丸。
藥方組成: 麝香(一分)、炮製過的附子(二分)、雄黃、丹砂、乾薑(各二分)
製作方法: 將上述五味藥材分別搗碎過篩,然後混合在一起,用蜂蜜調和製成丸子,大小如小豆。成人每次服用一丸,小孩減半,效果顯著。服藥期間忌食豬肉、生血等。 (出自第三十三卷)
《甲乙方》 治療流行性熱病痊癒後,仍然持續拉膿血的病症。
藥方組成: 龍骨(一兩)
製作方法: 將龍骨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一錢藥粉,不論時間,每日服用三次,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