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1)

1. 諸論傷寒八家合一十六首

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凜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周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癘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中,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冒寒冷之所致,非時行之氣也。

白話文:

《陰陽大論》說:春季氣候溫和,夏季炎熱,秋季涼爽,冬季寒冷。這是四季正氣依序變化。冬季天氣嚴寒,萬物藏匿,君子周密防護,就不會受寒,只有接觸到寒氣的人才會生病,這叫做傷寒。四時之氣變化而引發的疾病,都能讓人生病。之所以將傷寒視為毒,是因為它是最具殺傷力的病氣。感染了傷寒病氣後立即發病的,稱為傷寒;沒有立即發病的,寒毒會潛藏在肌膚中,到了春天變為溫病;到了夏天變為暑病,暑病比溫病更加燥熱。所以,勤勞辛苦的人,在春夏之際多發溫熱病,都是因為冬季接觸了寒冷造成的,並不是季節流行的病氣。

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冷,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仲景病源小品千金同)

白話文:

凡是流行病發作時,春天應該是溫暖的季節,卻異常寒冷;夏天應該是炎熱的季節,卻異常寒冷;秋天應該是涼爽的季節,卻異常炎熱;冬天應該是寒冷的季節,卻異常溫暖。這不是正常季節應該有的氣候,所以一年之中,年紀大的人和年紀小的人都容易得相似的疾病,這種疾病就是流行病所引起的。

王叔和曰: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今世人得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醫,醫又不知次第而治之,則不中病。皆以臨時消息制方,無不效也。今搜探仲景舊論,錄其證候診脈聲色對病真方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又土地高下,寒溫不同,物性剛柔餐居亦異,是故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小品千金同)

白話文:

王叔和說:治療傷寒疾病時,應該根據病情的發展程度來施用不同的方劑。現在人們得了傷寒,有的初期不早點治療,有的治療不對症,有的延誤了時日,病情加重了才求醫,醫生又不懂得按病情輕重順序來治療,因此就不能準確診斷病情。這些醫生都是根據當時病人的病情變化來制定方劑,沒有哪個不起作用的。現在收集仲景以前流傳下來的醫論,記載了確切驗證過的證候、診脈、聲色與對應病情的真正方劑,用來應對世上的急症。另外,各地區的高低、寒暖不同,人們的身體特質、飲食習慣也各異。因此黃帝提出了「四方之問」,岐伯回答了「四治」的道理,用來教導後人,開發他們的智慧。所以,臨牀上施用醫術,應該仔細考慮這兩個方面。(出自《小品千金方》)

又曰:夫表和里病,(一作陽盛陰虛)下之而愈,汗之則死。里和表病(一作陽虛陰盛)汗之而愈,下之則死。夫如是則神丹不可以誤發(神丹丸在此卷崔氏部中六味者是也)甘遂何可以妄攻。(甘遂者水導散也在第三卷天行狂語部中甘遂等二味者是也,出千金方)表裡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機,應若影響。

白話文:

還有一種說法:如果外感和內傷同時存在(一種說法是陽氣旺盛、陰氣不足),用瀉下法就會好,發汗就會死。內傷和外感同時存在(一種說法是陽氣不足、陰氣旺盛),發汗就會好,瀉下就會死。這樣的話,神丹(這裡的神丹丸是指崔氏部中的六味神丹丸)不可以胡亂發放,甘遂也不可以隨意攻伐(這裡的甘遂是指天行狂語部中的甘遂等二味藥,出自《千金方》)。外感和內傷的治療方法,相差千里,吉凶的關鍵,應驗得就像影響一樣。

然則桂枝下咽,表和則斃,(桂枝在此卷仲景曰數部中桂枝等五味者是也)承氣入胃,里平則亡。(承氣湯在此卷仲景日數部中三味者是也)此表裡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為治乃誤,使病者隕沒,自謂其分至令冤魂塞於冥路,死屍盈於曠野,仁者鑑此,豈不痛歟。(千金同)

白話文:

因此,服用桂枝下嚥之後,如果表證沒有被解除就會死亡(這裡的桂枝是指《傷寒雜病論》中仲景所說的數部桂枝湯中的桂枝等五味藥)。服用承氣湯入胃之後,如果裡證沒有被平息就會死亡(這裡的承氣湯是指《傷寒雜病論》中仲景所說的數部承氣湯中的三味藥)。這是表證虛實錯綜複雜的情況,它的徵候極為細微,發汗與吐下的作用相反,帶來的禍害極其迅速,然而很多醫生的醫術淺薄狹隘,在治療時犯了錯誤,導致患者死亡。他們自以為患者的死亡是命中註定的,卻不知冤魂塞滿了黃泉路,死屍遍佈了荒野。仁慈的人看到這樣的景象,難道不會感到悲痛嗎?(出自《千金要方》)

又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裡,本自不同,而執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服之,且解其外,又除其內,言巧似是於理實違。安危之變,豈可詭哉!夫病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無熱而惡寒者發於陰。發於陽者可攻其外;發於陰者宜溫其內。發表以桂枝;溫里宜四逆。

白話文:

當兩種疾病同時發生時,治療應有先後順序。驅邪發汗和攻克內邪,本就不同。而有些人迷信,認為神丹妙藥甘遂可以一起服用,既能祛除外邪,又能清除內邪。這種說法看似合理,實際上卻違背了醫理。疾病的轉變和安危,豈能任由詭辯?

如果病人發熱且惡寒,則疾病是由於陽氣盛而引起的;如果不發熱但惡寒,則疾病是由於陰氣盛而引起的。由陽氣盛引起的疾病,可以通過驅邪發汗來治療;由陰氣盛引起的疾病,則應通過溫補內臟來治療。驅邪發汗可以用桂枝湯,溫補內臟可以用四逆湯。

四逆湯在第二卷傷寒不得眠部中。三○通按第二卷傷寒不得眠部並無四逆湯味者是也,三味方惟小便不利部內有四逆散加減法)

白話文:

四逆湯記載於《傷寒論》中「因傷寒而失眠」一章。但是,在《傷寒論》的「因傷寒而失眠」一章中並沒有記載四逆湯的組成。只有在「小便不順」一章中才有四逆散加減方的記載。

華佗曰:夫傷寒始得,一日在皮,當摩膏火灸即愈。若不解者至二日在膚,可法鐵服解肌散發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者至三日在肌,復發汗則愈。若不解者,止。勿復發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蘆丸微吐則愈。若更困,藜蘆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則愈,視病尚未醒,醒者復一法針之。

白話文:

華佗說:傷寒剛發作時,病邪在皮膚表層,一天內用膏藥和火針灸就能治好。如果不見效,到了第二天,病邪就入皮膚深層,可以用鐵丸等發汗解肌的藥物,發汗後就能痊癒。如果再不好,到了第三天,病邪進一步入肌肉,再發汗也能治好。如果還是不好,就不要再發汗了。到第四天,病邪在胸部,應該服用藜蘆丸輕微嘔吐後會好。如果病情加重,藜蘆丸不能引起嘔吐,就服用小豆瓜蒂散嘔吐後會好。觀察病人神志是否清醒,清醒後再採用針刺療法。

(藜蘆丸近用損人不錄之瓜蒂散在卷末雜療中範汪方二味者是也)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則可下也。若熱毒在胃外,未入於胃而先下之者,其熱乘虛便入胃,則爛胃也。然熱入胃病,要當須復下去之不得留於胃中也。胃若實熱,致此為病。三死一生,此輩皆多不愈。胃虛熱入爛胃也,其熱微者赤斑出,劇者黑斑出,赤斑出者五死一生,黑斑出者十死一生。

白話文:

(藜蘆丸的用法接近古代一種有害的「損人不錄」瓜蒂散,其方子在卷末的雜方中,範汪的方子只有兩種藥材。)

藜蘆丸服下後,五天後進入腸道,六天後進入胃部。如果到時熱毒還在胃外沒有進入胃部,卻先把熱毒瀉下去,那麼熱毒就會趁虛進入胃部,導致胃部潰爛。

不過,如果熱毒已經進入胃部導致疾病,必須再次將其瀉下去,不能讓熱毒留在胃中。如果胃部有實熱,導致了這種疾病,三個人中就有兩個人會死亡,這種病難以治癒。

如果胃部虛熱導致胃部潰爛,熱度較輕的會出現紅斑,熱度嚴重的會出現黑斑。出現紅斑的,五個人中有一個會死亡;出現黑斑的,十個人中有一個會死亡。

但論人有強弱,病有難易,功效相倍耳。病者過日,不以時下之,熱不得泄,亦胃爛斑出矣。(上弱氏日藜蘆丸見第五卷許仁則療瘧云魯用釋深師一方大效三味者近似)

白話文:

然而,不同的病人體質強弱不同,病情難易程度也不同,藥效的倍增程度也有差異。如果病症持續多日,又不適時用藥驅除熱氣,熱邪無法宣洩,就會形成胃爛斑出囉(蘇頌說:「藜蘆丸」的配方請參考第五卷許仁則治療瘧疾的方劑,魯仲南使用釋深大師的方劑,效果非常好,三味藥的成分類似)。

若得病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采言語與人不相主當者,勿以火迫之,但以五苓散一方寸匕水和服之。(五苓散仲景云豬苓散是也,在第二卷傷寒中風部中,千金翼方五味者是也)當以新汲井水強飲一升許,若一升半可至二升益佳,令以指刺喉中吐之,病隨手愈,不即吐者,此病輩多不善,勿強與水,水停即結心下也。

白話文:

如果患病時沒有發燒,但是胡言亂語、煩躁不安,言語失當與人答非所問,不要用溫熱的方法來治療,只用五苓散一方寸,用一勺水送服。(五苓散就是仲景所說的豬苓散,載於第二卷的傷寒中風部分,還有千金翼方中的五味者)

應該用剛從井裡打上來的冷水,強行灌上約一升,如果能灌到一升半甚至兩升就更好,然後用手指刺激喉嚨把水吐出來。這樣,疾病就會隨著嘔吐而痊癒。如果沒有立即嘔吐,這類病人大多情況不佳,不要強行灌水,水在胃裡積聚就會導致心下結。

當更以余藥吐之,皆令相主當者不爾即危,若此病不急,以豬苓散吐解之者,其死殆速耳,亦可先吐去毒物及法針之尤佳。

白話文:

在用其他藥物催吐時,應讓患者對症用藥。如果不採取措施,病情就會危急。如果這種疾病不緊急,用豬苓散來催吐緩解,死亡的速度可能會很快。也可以先用催吐來去除毒物和針灸造成的影響,效果會更好。

又云春夏無大吐下,秋冬無大發汗,發汗法,冬及始春大寒,宜服神丹丸,亦可摩膏火灸。(膏在雜療中黃膏七味白膏四味範汪方是也)若末春夏月初秋凡此熱月,不宜火灸,又不宜厚覆,宜服六物青散

白話文:

此外,在春季和夏季不宜進行大規模的嘔吐和瀉下治療,在秋季和冬季不宜進行大規模的發汗治療。發汗療法適合在冬季和初春時節天氣寒冷時進行,可服用神丹丸,也可以配合外敷藥膏或灸法治療。(這裡所說的膏藥可以參考雜療法中的黃膏七味、白膏四味,這些方劑出自範汪的醫案。)如果在暮春、夏季或初秋等天氣炎熱的月份,則不宜使用灸法,也不宜厚實覆蓋身體,應該服用六味青散。

(青散在雜療中範汪方六味者是也)若崔文行度障散(度障散在雜療中範汪方四味者是也)赤散(赤散在雜療中範汪方七味者是也本出華佗)雪煎亦善,(雪煎在雜療中古今錄驗方三味者是也)若無丸散及煎。但單煮柴胡數兩,傷寒時行並可服也,不但一也。至再三發汗不解,當與湯,實者轉下之,其脈朝夕駃者為實癖也,朝平夕駃者非澼也,轉下湯為可早與,但當少與,勿令下多耳,少與當數其間。

白話文:

青散與雜療中的範汪方六味青散相同。

度障散 與雜療中的範汪方四味度障散相同。

赤散 與雜療中的範汪方七味赤散相同(出自華佗)。

雪煎 也可以(與雜療中的《古今錄驗方》三味雪煎相同)。

如果沒有丸劑、散劑或煎劑,可以單獨煮幾兩柴胡,無論是傷寒還是時行病都可以服用,不只這一種方法。

如果多次發汗治療無效,應給予湯劑治療,實證則轉為下法,脈象早晚都浮緩者為實癖,早平晚浮緩者不是實癖。轉下湯劑可以早點給予,但劑量要少,不要讓病人下利太多,少量而多次服用。

病有虛煩熱者與傷寒相似,然不惡寒,身不疼痛,故知非傷寒也。不可發汗,頭不痛,脈不緊數,故知非裡實也,不可下,如此內外皆不可攻,而師強攻之,必遂損竭多死矣。諸虛煩但當行竹葉湯。(竹葉湯在第三卷天行虛煩部中出文仲方是也)若嘔者與橘皮湯,一劑不愈者,可重與也。

白話文:

有些病人發燒發熱,症狀類似傷寒,但他們不畏寒、身體也不疼痛,因此可以判斷不是傷寒。這些病人也不需要發汗治療,因為他們不頭痛,脈搏也不緊促或快速,所以不是體內有實熱。對這種既非內熱又非外感的情況,如果醫生硬要採取攻伐之法,必然損傷身體,導致死亡。對於這種虛熱煩躁的症狀,只需要用竹葉湯治療(竹葉湯的做法請參考第三卷「天行虛煩」部分的文仲方)。如果病人有嘔吐,就用橘皮湯治療。服用一劑後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可以繼續服用。

橘皮湯在第二卷傷寒嘔噦部中四味者是也,出於深師方)此法官泰數用甚效,傷寒後虛煩,亦宜服此湯。(仲景千金方同)

白話文:

橘皮湯原載於《傷寒論》中治療嘔吐的篇章,包含四種藥材,出自名醫張仲景的方劑。

這位官員泰非常推崇使用橘皮湯,治療傷寒後的虛熱煩躁症狀,非常有效。(《千金要方》也記載了同種方劑)

陳廩丘云:或問得病連服湯藥發汗,汗不出如之何?答曰:醫經云連發汗,汗不出者死吾思可蒸之,如蒸中風法,蒸濕之氣於外迎之,不得不汗出也。後以問張苗,苗云:曾有人作事疲極汗出臥單簟中冷得病,但苦寒蜷諸醫與丸散湯,四日之內,凡八發汗,汗不出,苗令燒地布桃葉蒸之,即得大汗,於被中就粉傳身極燥。乃㾓便愈,後數以此發汗,汗皆出也。

白話文:

陳廩丘說:有人問連續服藥發汗,汗不出時怎麼辦?回答說:醫經中說連續發汗,汗出不來的人會死。我想可以用蒸的方法,像治療中風的辦法,用濕熱蒸氣在外部迎襲,不得不出汗。後來問張苗,苗說:曾有個人做事過於疲累,汗出後躺在單薄的竹蓆上受寒生病,只覺得很冷蜷縮成一團。許多醫生都給他丸散湯藥,在四天之內,總共發汗八次,卻都汗不出。苗讓他燒地布上桃葉蒸,馬上就大汗淋漓。在被子裡用粉擦拭全身,乾到極點。於是灸艾後就痊癒了。後來多次用這種方法發汗,汗都能出來。

人性自有難使汗出者,非但病使其然,蒸之無不汗出也。(小品千金同蒸法在此卷崔氏日數部巾阮河南法又有桃葉湯熏其法在第三卷天行部中文仲方支太素法是)

白話文:

有些人天生不容易出汗,這不只是因為疾病的緣故,只要經過蒸氣薰蒸,就沒有不出汗的。(關於蒸薰的方法,可以參考《小品方千金要方》,裡面記載了崔氏、阮河南、桃葉湯薰蒸法等,相關內容在第三卷《天行部》中記載著仲景方和支太素的蒸薰法。)

範汪論:「黃帝問於岐伯曰:『人傷於寒而得病,何以反更為熱。』岐伯曰:『極陰變陽,寒盛則生熱,熱盛則生寒。』『諸病發熱惡寒脈浮洪者,便宜發汗,當發汗而其人適失血及大下利如之何?』岐伯答曰:『數少與桂枝湯,使體潤漐漐汗才出,連日如此,自當解也。』」(千金同)

白話文:

範汪討論:「黃帝問岐伯說:『人因為受寒而生病,為什麼反而會變成發熱?』岐伯說:『極陰會轉化為陽,寒氣盛了就會生熱,熱氣盛了就會生寒。』『發燒惡寒且脈浮大的人,可以適當用發汗的方法治療,但是如果這個人剛失血或嚴重腹瀉怎麼辦?』岐伯回答說:『少量服用桂枝湯,讓身體適當出汗,連續幾天這樣做,自然會好轉。』」(《千金要方》同類篇)

九捲雲:黃帝曰:傷寒熱病,死候有九(太素云不可刺者九)。一曰汗不出,大灌發者死(太素云汗不出大。通按靈樞熱病論中灌發赤噦者死,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甚一作黃)。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病腹滿者死。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死。

白話文:

九種虛死的預兆:黃帝說:患上傷寒熱病,如果出現以下九種情況,都會導致死亡(《太素》中記載為不可針灸的九種)。

  1. 不出汗,大口喘氣的。
  2. 腹瀉且肚子脹得很厲害的。
  3. 眼睛看不清,體熱持續不退的。
  4. 老人或嬰兒患上熱病,肚子脹滿的。
  5. 不出汗,嘔吐和下血的。

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熱病痙者,腰反折瘛瘲齒噤齘也,熱病七八日,脈微小,病者便血,口中乾,一日半而死,熱病七八日,脈不躁不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病脈常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者生(甲乙太素同士弱氏曰灌發灌驟也漬也先不出汗,後則若灌溉之驟至而淋漓浸漬亡陽也)。

白話文:

六條:舌頭化膿潰爛,且發熱不退的,會死亡。

七條:咳嗽流鼻血,而且沒有出汗,或出汗量不足以讓腳部潮濕的,會死亡。

八條:骨髓發熱的,會死亡。

九條:發熱且痙攣的,會死亡。

得熱病後痙攣的,表現為腰向後彎曲、身體僵直、牙齒緊咬、嘴脣發黑。得熱病七至八天,脈搏微弱細小,患者大便帶血,口中乾燥,一天半後死亡。得熱病七至八天,脈搏不急促也不跳動頻繁,後三天內出汗,三天的出汗時間,四天後死亡。得熱病後出汗,但脈搏依然急促而有力,這是陰脈極盛的情況,會死亡。得熱病後出汗,但脈搏平靜的,會活下來。得熱病後脈搏持續急促有力,且不出汗的,這是陽脈極盛的情況,會死亡。脈搏急促有力但出汗的,會活下來。(太素註解者認為:「灌發灌驟」意為大量出汗。一開始不出汗,後來像淋漓大雨般突然大量出汗,會耗盡陽氣。)

小品論曰:古今相傳稱傷寒為難療之病,天行溫疫是毒病之氣,而論療者不別傷寒與天行溫疫為異氣耳,云傷寒是雅士之辭,雲天行溫疫是田舍間號耳,不說病之異同也考之眾經,其實殊矣,所宜不同,方說宜辨,是以略述其要焉(出第十卷中千金同)。

白話文:

小品論中說:自古以來,人們把傷寒稱為難治之病,天行溫疫是一種毒氣之病,但是論述治療時,並不把傷寒與天行溫疫當作不同的疾病來看。有人說傷寒是一種高雅的稱謂,而天行溫疫是鄉下人的說法,這樣說法並未說明這兩種疾病的區別和相同點。從眾多醫書中考證,這兩種疾病其實是不同的,應當區分對待。

千金論曰:人生天地之間,命有遭際,時有否泰吉凶悔吝苦樂安危喜怒愛憎存亡憂畏關心之慮,日有千條謀身之道,時生萬計,乃度一日,是故天無一歲不寒暑,人無一日不憂喜,故有天行瘟疫病者,則天地變化之一氣也。斯蓋造化必然之理,不得無之。故聖人雖有補天立極之德,而不能廢之,雖不能廢之,而能以道御之,其次有賢人善於攝生,能知樽節,與時推移,亦得保全,天地有斯瘴癘,還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備之。命曰知方,則病無所侵矣。

白話文:

《千金論》說:人在天地間出生,命運有起伏,時運有好壞,吉凶禍福,苦樂不安,喜怒愛恨,生死憂懼,關懷操心等等煩惱,每天都有千條保命的計謀,時時有萬種想法,才得以渡過一天。所以,天上沒有沒有寒暑的一年,人沒有不憂不喜的一天。因此,天地運轉出現瘟疫疾病,這也是天地變化的自然現象。這是造化運行的必然道理,不可避免。所以,即使聖人有補天立地的德行,也不能廢除這些天災人禍,雖然不能廢除,但可以用道術加以引導。其次,有賢人懂得養生之道,能節制飲食,順應時節變化,也能保全自身。天地間既然有這些疾病,就用天地所生的東西來防禦它們。掌握了防禦方法,疾病就不會侵害了。

然此病也,俗人謂之橫病,多不解療,皆云日滿自瘥,以此致枉者,天下大半,凡始覺不佳,即須救療,迄至於病愈湯食競進,折其毒熱,自然而瘥,必不可令病氣自在,恣意攻人,拱手待斃,斯為誤矣。今博採群經以為上下兩卷,廣設備擬好養生者可得詳焉。

白話文:

然而這種疾病,一般人稱之為橫病,大多不知道如何治療,都說過幾天就會自己好,因此耽誤病情的人,天下有半數之多。凡是剛開始感覺不適,就必須馬上治療,一直到疾病康復,湯藥飲食積極進補,才能壓制體內的毒熱,自然就會痊癒。絕對不可讓病氣隨意發展,肆意侵襲人體,坐以待斃,這纔是錯誤的。現在廣泛參考羣醫經書,編撰成上下兩卷,廣泛討論各種治療方法,讓養生者可以參考詳情。

又夫傷寒病者,起自風寒,入於腠理,與精氣分爭營衛否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氣在孔竅皮膚之間,故病者頭痛惡寒,腰背強重,此邪氣在表發汗則愈。三日以上氣浮在上部,填塞胸心,故頭痛胸中滿,當吐之則愈。五日以上氣沉結在臟,故腹脹身重,骨節煩疼,當下之則愈。

白話文:

中醫認為傷寒病的起因是風寒之邪侵入人體表皮和肌肉之間,與人體的精氣、營氣和衛氣發生衝突,導致氣血運行不暢。

  • 病症初期(1-2天):邪氣在表皮和肌肉之間,患者會出現頭痛、畏寒、腰背痠痛等症狀。此時治療以發汗為主。

  • 病程中期(3天以上):邪氣上升到上半身,堵塞胸腔,患者會出現頭痛、胸悶等症狀。此時治療以催吐為主。

  • 病程後期(5天以上):邪氣沉降到內臟,患者會出現腹脹、身體沉重、關節疼痛等症狀。此時治療以瀉下為主。

明矣當須消息病便,不可亂投湯藥,虛其胃氣也。經言脈微不可吐虛細不可下,又夏亦不可下,此醫之大禁也(文仲同)。又脈有沉浮轉能變化,或人得病數日,方以告醫,雖云時覺視病已積日,其病源結成,非復發汗解肌所除,當診其脈,隨時形勢救解求免也,不可苟以次第為固,失其機要乃致禍矣,此傷寒次第病三日以內發汗者,謂當風解衣夜臥失覆,寒濕所中,並時有疾疫賊風之氣而相染,易為惡邪所中也,至於人自飲食生冷過多,腹藏不消,轉動稍難,頭痛身溫,其脈實大者,便可吐下之,不可發汗也。

白話文:

  • 明白了之後,就必須根據病情的變化來治療,不能隨意投藥,否則會損傷胃氣。經書上說:脈搏微弱時不能催吐,脈搏細弱時不能瀉下,夏季也不能瀉下,這是醫家的禁忌。
  • 脈象有浮沉轉化的變化,有人患病數日後纔去看醫生,雖然說是從症狀出現時開始算日子,但疾病根源已經形成,不能再用發汗的方法來解除表症了。應該根據脈象和病情隨時採取措施,避免延誤治療,否則會造成禍患。
  • 傷寒的病程在三天之內,如果患者受風、解衣夜臥、受寒濕,或當時有疾疫賊風之氣而相染,容易受到邪氣侵襲。至於因飲食過多生冷,腹中不消化,轉動稍難,頭痛身熱,脈搏實而大的,就可以催吐或瀉下,不能發汗。

又凡人有少病,苦似不如平常,則須早道,若隱忍不療,冀⿰口頼自瘥,須臾之間,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若天行不和,當自戒勒,若有小不和,則須救療,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早療,鮮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臟則難可制,此雖和緩,亦無能為也,癰疽疔腫尤為其急,此自養之至要也。

白話文:

對於身體出現的小病,如果痛楚比平常嚴重,那麼需要盡早治療。如果忍著不治療,寄望於自己康復,很快便會演變成頑固的疾病。對於孩童和女性,情況會更加嚴重。如果時局混亂,那麼一定要注意自我約束。如果出現一些小狀況,則需要及時治療,追尋病邪的來源,在病邪還停留在皮膚肌肉淺層時,及時治療,很少有不治癒的。患者如果忍受幾天,然後才說病邪侵入臟腑,那麼就很難控制了。即使病情輕微,也無可奈何。患有癰、疽、疔、腫等疾病時,更需要緊急治療。這對於自我保健來說至關重要。

又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時日吉凶,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服藥當如方法,若縱意違師,不須療之也。

白話文:

無論製作煎服湯藥,不能被早晨、夜晚或吉凶時辰所困,當發現疾病症狀後,就應立即治療,不要等到早上或晚上,這樣才能更快治癒。服用藥物時,應按照醫生的方法,如果隨意違背醫囑,就不必治療了。

又凡得時氣病,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所以爾者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矣,若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證而與之,勿令極意也,能飲一斗者與五升,若飲而腹滿,小便澀,若喘若噦者,不可與之,飲而忽然汗出者已愈也,人得病能飲水者欲愈也(出第九卷中)。

白話文:

另外,凡是得了時疫的人,到了五六天後會口渴想喝水,但不能多喝,不應該給他喝。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腹中的熱氣還很小,不能消化水,反而會讓人病情加重。如果到了七八天後,口渴想喝水,仍然要根據病情給他喝,不要讓他極度口渴。能喝一斗水的就給五升,如果喝了之後腹脹、小便不通,或喘息、反胃,就不能再給他喝。喝了水後突然出汗的,病情已經好轉。得病的人能喝水,病情就會好轉(出自第九卷中)。

經心錄論曰:傷寒病錯療禍及,如反覆手耳,故諺云,有病不治自得中醫者,論此疾也,其病有相類者,傷寒熱病,風溫濕病,陰毒陽毒,熱毒溫疫,天行節氣,死生不同,形候亦別,宜審詳也。(出第二卷中)

白話文:

《經心錄》上說:傷寒病治療不對就會帶來禍害,就像胡亂搓弄手耳一樣,所以有句俗語說:有病不治療,能自己康復的人是中醫。這句話就是在論述這個疾病。相似的疾病有很多種,包括傷寒熱病、風溫濕病、陰毒陽毒、熱毒溫疫、時令流感等。它們的致死率和症狀都不一樣,所以要仔細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