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三 (1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15)

1. 天行虛煩方二首

《病源》夫天行病,陰氣少,陽氣多,故身熱而煩,其毒氣在於心腑而煩者,則令人悶而欲嘔,若其人胃內有燥糞而煩者,則謬語,時繞臍痛,腹滿,皆當察其證候也。(出第九卷中)

文仲療天行表裡虛煩不可攻者。但當與竹葉湯方。

竹葉(二把),石膏(碎,綿裹一升),麥門冬(去心一升),半夏(半升洗),人參,甘草(各二兩)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納粳米一升,煮米熟去之,分五服。嘔者與橘皮湯。湯方在上嘔啘篇中。不愈者重作此,宮泰數用甚效。若傷寒後虛煩,亦宜服此方,是仲景方。忌羊肉、海藻、菘菜、餳。

又療虛煩不可攻方。

青竹茹(二升)

上一味,以水四升,煎至三升,去滓,分溫五服,徐徐服之。

白話文:

天行虛煩方二首

《病源》說,所謂的流行病,是因為體內陰氣不足、陽氣過盛,所以會發燒且感到煩躁。如果毒氣積聚在心臟等臟腑而導致煩躁,就會讓人感到胸悶想吐。如果這個人是因為腸胃裡有乾燥的糞便而感到煩躁,就會胡言亂語、時常肚臍周圍疼痛、腹脹,這些都應該仔細觀察其症狀來判斷。(出自《諸病源候論》第九卷中)

文仲治療流行病,如果患者表裡虛弱又煩躁,不能用攻下的方法,只需要服用竹葉湯。

竹葉(兩把),石膏(搗碎,用棉布包一升),麥門冬(去心一升),半夏(洗過半升),人參、甘草(各二兩)

以上六味藥材切碎,用水一斗煮成六升,濾掉藥渣,加入粳米一升,煮到米熟後撈出米,分五次服用。如果患者想吐,就給他服用橘皮湯,橘皮湯的處方在之前的嘔吐篇中。如果症狀沒有好轉,可以再次服用竹葉湯,宮泰多次使用這個方子,效果很好。如果是傷寒病後出現虛煩,也適合服用這個方子,這是張仲景的方子。服用此方時,忌吃羊肉、海藻、菘菜、飴糖。

另外有一個治療虛煩但不能用攻下法的方子:

青竹茹(二升)

以上一味藥,用水四升煎煮至三升,濾掉藥渣,分五次溫服,慢慢地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