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三十一 (23)
卷第三十一 (23)
1. 解飲食相害成病百件
肘後凡飲食雜味,有相害相得,得則益體,害則成病,以此致疾,例皆難療,所以病有不受藥療,必至於死也,今略疏其不可啖物,不須各題病名,想知者善加慎之,諸鳥獸陸地肉物忌法。
白犬血腎(不可雜白雞肝白鵝肝),白羊肉(不可雜雞肉),犬肝(不可雜烏雞狗兔肉),豬肉(不可合烏梅食,一云不可合羊肝),兔肉(不可雜獺肉及白雞心食),白馬(黑頭者不可食),麋肉(不可合蝦蟆及獺生菜食),麋脂(不可合梅李食),麋肉(不可雜鵠肉食),羊肝(不可合烏梅白梅及椒),牛腸(不可合犬血肉等食),白馬(青蹄肉不可食),白豬(白蹄青瓜班班不可食),雞(有六翮不可食),烏雞(白頭不可食之殺人),鹿(白膽不可誤食),食豬肉(不可臥稻穰草中),雄雞肉(不可合生蔥芥菜食),雞鴨子(不可合蒜桃李子鱉肉山雞肉),雀肉(不可雜牛肝落地塵不著不可食),暴脯(不肯燥及犬炙不動見水而動者不可食),祭肉(自動及酒自竭並不可飲食也),鳥獸(自死口不開翼不合不可食),鳥獸(被燒死不可食),病人(不可食熊肉及猴肉),山羊肉(不可合雞子食之),半夏,菖蒲(忌食羊肉),雞子(不合鯉魚),巴豆(忌豬肉蘆筍),商陸(忌白犬肉),細辛桔梗(忌菜),白朮(忌食桃李),甘草(忌食菘菜),牡丹(忌胡荽),常山(忌蔥),茯苓(忌酢),天門冬(忌食鯉魚),黃連桔梗(忌食豬肉),藜蘆(忌食貍肉),凡(蠅蜂及螻蟻集食上而食之致瘻病也),凡(飲水漿及酒不見影者不可飲之),丙午日(勿食雉肉),壬子日(勿食豬五臟及黑獸肉等),甲子日(勿食龜鱉鱗物水族之類)
又療猝得食病似傷寒,其人但欲臥,七日不療殺人。
按其脊兩邊當有陷處,正灸陷處兩頭各七壯則愈。
又療中虛冷,不能飲食,食輒不消,羸瘦,四肢尫弱,百病因此而生方。
薤白(一斤),枳實(三兩炙),大棗(十二枚擘),粳米(二合),豉(七合)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薤,餘五升,納諸藥,煮取一升半,分三服,瘥止。
又方
豉心(一升熬末),麥櫱,曲(各一兩熬),蜀椒(一升汗),乾薑(一升末)
上五味搗篩,以蜜拌,食後酒服之方寸匕。
又方
曲(半斤熬),麥櫱(五升半熬),杏仁(一升去尖皮熬)
上三味搗篩,蜜和末,食後服如彈丸一枚,漸增之。
又方
大黃,芍藥,芒硝(各一斤)
上三味末之,以蜜三斤於銅器中湯上煎可丸,服如梧子十丸,日再服。
又方
曲(一斤熬),吳茱萸(一升),乾薑(十兩)
上三味搗為末,服方寸匕。
又療脾胃氣弱,谷不消,兼不復受食方。
大麻仁(三升),大豆黃(二升並熬香)
白話文:
解飲食相害成病百件
古時候的人們飲食習慣混雜,有些食物互相剋制,有些則互相滋補。吃了相剋的食物會生病,而且這種病往往難以治療,甚至因為藥石無效而致死。以下列出一些不能一起吃的食物,並未一一列出會導致的疾病,讀者需自行謹慎。
各種鳥獸肉類的禁忌:
- 白狗的血和腎臟,不可與白雞肝、白鵝肝一起食用。
- 白羊肉不可與雞肉一起食用。
- 狗肝不可與烏雞、狗肉、兔肉一起食用。
- 豬肉不可與烏梅一起食用,也有人說不可與羊肝一起食用。
- 兔肉不可與獺肉及白雞心一起食用。
- 黑色頭的白馬肉不可食用。
- 麋肉不可與蝦蟆和獺的生菜一起食用。
- 麋脂不可與梅子、李子一起食用。
- 麋肉不可與鵠肉一起食用。
- 羊肝不可與烏梅、白梅和胡椒一起食用。
- 牛腸不可與狗血、狗肉一起食用。
- 青蹄的白馬肉不可食用。
- 白蹄帶青綠斑點的白豬肉不可食用。
- 羽毛有六根長羽的雞不可食用。
- 白頭的烏雞不可食用,食用會致死。
- 膽囊發白的鹿肉不可食用。
- 吃豬肉後不可睡在稻草堆裡。
- 雄雞肉不可與生蔥、芥菜一起食用。
- 雞、鴨子不可與蒜、桃、李子、鱉肉、山雞肉一起食用。
- 雀肉不可與牛肝一起食用,落地沾了灰塵的雀肉也不可食用。
- 暴曬的肉乾,以及犬肉(經炙烤後遇水變質者)不可食用。
- 祭祀用的肉,如果肉自己動了,或酒自己灑了,都不能食用。
- 自然死亡的鳥獸,如果嘴沒有張開,翅膀沒有合攏,則不可食用。
- 被燒死的鳥獸不可食用。
- 病人不可食用熊肉和猴肉。
- 山羊肉不可與雞蛋一起食用。
其他食物相剋:
- 半夏、菖蒲忌食羊肉。
- 雞蛋不可與鯉魚一起食用。
- 巴豆忌食豬肉、蘆筍。
- 商陸忌食白狗肉。
- 細辛、桔梗忌食蔬菜。
- 白朮忌食桃、李。
- 甘草忌食白菜。
- 牡丹忌食芫荽(香菜)。
- 常山忌食蔥。
- 茯苓忌食醋。
- 天門冬忌食鯉魚。
- 黃連、桔梗忌食豬肉。
- 藜蘆忌食狸肉。
- 蒼蠅、蜜蜂、螞蟻等昆蟲爬過的食物不可食用,會導致瘻瘡。
- 水和酒如果清澈見底則可飲用,反之則不可飲用。
- 丙午日(干支紀日)不要吃雉肉。
- 壬子日不要吃豬的五臟和黑色動物的肉。
- 甲子日不要吃龜、鱉、魚類等水族。
治療因飲食不當而導致的類似傷寒的疾病:
如果因飲食不當而突然生病,症狀類似傷寒,病人只想臥床休息,七天不治療就會死亡。 這種情況下,病人的脊椎兩側會有凹陷處,在凹陷處兩端各灸七壯即可痊癒。
治療因體虛、寒冷導致不能進食、食後消化不良、消瘦、四肢無力等疾病的處方:
- 處方一:薤白一斤、枳實三兩(炙)、大棗十二枚(擘)、粳米二合、豉七合。 加水七升煮薤白,餘下五升水,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一升半,分三次服用。
- 處方二:豉心一升(熬成末)、麥芽一兩(熬)、酒曲一兩(熬)、蜀椒一升(汗)、乾薑一升(末)。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加蜜拌勻,飯後用酒送服,每次一錢。
- 處方三:酒曲半斤(熬)、麥芽五升半(熬)、杏仁一升(去尖皮熬)。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加蜜拌勻成末,飯後服用,每次如彈丸大小,逐漸增加劑量。
- 處方四:大黃、芍藥、芒硝各一斤。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蜂蜜三斤,用銅器隔水燉煮,製成藥丸,每次服用十丸,每日二次。
- 處方五:酒曲一斤(熬)、吳茱萸一升、乾薑十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末,每次服用一錢。
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處方:
- 大麻仁三升、大豆黃二升(一起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