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三十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 (6)

1. 十三種疔腫方一十二首

千金論曰,夫稟形之類,須存攝養,將息失度,百病萌生,故四時代謝,陰陽遞興,比之二氣,更相擊怒,當其時也,必有暴氣,夫暴氣者,每月必有,猝然大風大霧大寒大熱,若不將避,人忽遇之,此皆入人四體,頓折皮膚,流注經脈,遂使腠理壅隔,營衛結滯,陰陽之氣不得宣瀉,變成癰疽疔毒惡瘡諸腫,至於疔腫若不預識,令人死不旋踵,若著訖乃欲求方,其人已入木矣,所以養生之士,須早識此方,凡是瘡痍,無所逃矣。

又一曰麻子疔,其狀肉上起頭,大如黍米,色少烏,四邊微赤,多癢,忌食麻子,及衣麻布,併入麻田中行,二曰石疔,其狀皮肉相連,色烏黑如烏豆,甚硬,刺之不入,肉內陰陰微疼,忌瓦礫磚石之屬,三曰雄疔,其狀疱頭烏黶,四畔仰瘡疱漿起,色黃,大如錢孔許,忌房室,四曰雌疔,其狀瘡頭少黃向里黶,亦似灸瘡,四畔疱漿起,色赤,大如錢孔,忌房室,五曰火疔,其狀如火瘡,頭烏黶,四畔有疱漿,漿如赤粟米,忌火炙炸食炙爆等物,六曰爛疔,其狀色少黑,有白斑,瘡中有膿水,形大小如匙面,忌熱食爛臭物,七曰三十六疔,其狀頭烏浮起,形如烏豆,四畔起火赤,今日生一,明日生二,後日生三,乃至十,若滿三十六,藥所不療,如未滿者可療,俗名黑疱。

忌嗔喜愁恨,八曰蛇眼疔,其狀瘡頭黑皮皮浮生,形如小豆,狀似蛇眼,體大硬,忌惡眼人見之,及嫉妒人看之,九曰鹽膚疔,其狀如匙面,遍瘡皆赤,有黑粟起,忌鹹食,十曰水洗疔,其狀大如錢形,或如錢孔大,瘡頭白里黑,靨汁出,中硬,忌飲漿水洗渡河,十一曰刀鐮疔,其狀瘡闊狹如韭葉,長一寸,側內黑,忌燒爍刺及刀鐮切割,十二曰浮漚疔,其狀如浮漚,瘡體曲圓少許,不合長,闊狹如薤葉大,內黃外黑,曲黑曲處刺不痛,里黃處刺痛,十三曰牛拘疔,其狀肉疱起掏不破。

上十三種疔瘡,初起必先癢後痛,先寒後熱,熱定多四肢沉重,頭痛心驚眼花,若大重者則嘔逆,嘔逆者難療,其麻子疔一種,始末唯癢,所錄之忌,不得犯觸,犯觸者難療,其浮漚牛拘兩種,無禁忌,縱不治亦不殺人,其狀寒熱與諸疔同,皆以此方療之,萬不失一,欲知犯觸,但脊強瘡痛極甚,忍不可得,則是犯之狀,療之方用枸杞,春名天精,夏名枸杞,秋名卻老,冬名地骨,春三月上建日採葉,夏三月上建日採枝,秋三月上建日採子,冬三月上建日採根四味並曝乾若得五月五日午時合和,大良,如不得依法採者,但得一種亦得,緋繒一片以裹藥為限,亂髮一雞子大,牛黃如梧子大,反勾棘刺針二七枚末,赤小豆七枚末,先於緋繒上敷布亂髮,以牛黃末等布發上,即卷緋繒作團,亂髮作索,十字系之,熨斗中急火熬令沸,以沸定自然干,即刮取搗作末,絹下之,以方寸一匕,取枸杞根四味合和,搗篩二匕,和合前一匕,共為三匕,和令相得,又分為三分,旦空肚酒服一分,日三。

白話文:

《十三種疔腫方一十二首》

《千金要方》說,人的體質各有不同,都需要保養調養,如果生活作息不規律,就會百病叢生。一年四季氣候變化,陰陽之氣此消彼長,如同天地之氣互相衝擊,在氣候劇變之時,例如突然刮大風、起大霧、遇嚴寒酷暑,若不注意躲避,人體很容易受到侵襲。這些外邪會侵入人體四肢,損傷皮膚,流注經脈,導致肌膚阻塞,氣血運行不暢,陰陽之氣無法宣洩,從而形成癰疽、疔毒、惡瘡等腫瘍。疔腫若不預先防治,會迅速致死。等到發病後再想找方子治療,就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因此,養生的人必須提早認識這些方子,才能預防各種瘡瘍疾病。

第一種是麻子疔,患處皮膚隆起,大小如黍米,顏色略黑,周圍微紅,非常癢。忌食麻子,穿麻布衣物,以及到麻田裡去。第二種是石疔,患處皮膚與肌肉相連,顏色烏黑如烏豆,很硬,針刺不入,內部隱隱作痛。忌接觸瓦礫磚石等物。第三種是雄疔,患處起泡,顏色烏黑,四周有黃色膿皰,大小如錢孔。忌房事。第四種是雌疔,患處略黃,內部發黑,形似灸瘡,四周有紅色膿皰,大小如錢孔。忌房事。第五種是火疔,患處如同火燙傷,顏色烏黑,四周有膿皰,膿液如紅色粟米。忌食用油炸燒烤等食物。第六種是爛疔,患處顏色略黑,有白色斑點,瘡內有膿水,大小如匙面。忌食用熱食及腐爛發臭的食物。第七種是三十六疔,患處烏黑隆起,形如烏豆,四周紅腫,第一天長一個,第二天長兩個,以此類推,最多到三十六個,若滿三十六個則難以治療,未滿三十六個則尚可治療,俗稱黑皰。忌情緒波動,忌怒、喜、愁、恨。第八種是蛇眼疔,患處皮膚烏黑隆起,形如小豆,狀似蛇眼,體積大而堅硬。忌被惡毒之人看見,忌被嫉妒之人看到。第九種是鹽膚疔,患處如匙面般大小,通體紅腫,有黑色粟粒狀隆起。忌食鹹食。第十種是水洗疔,患處大小如錢幣或錢孔,瘡頭白裡透黑,有水液滲出,中間堅硬。忌飲用井水或河水,忌渡河。第十一種是刀鐮疔,患處形狀如韭葉般狹長,長約一寸,內側發黑。忌燒灼、針刺及刀鐮切割。第十二種是浮漚疔,患處形狀如浮萍,瘡體圓潤,長度不一,寬窄如薤葉,內黃外黑,黑色部分針刺不痛,黃色部分針刺則痛。第十三種是牛拘疔,患處皮膚隆起成泡,但無法刺破。

以上十三種疔瘡,初期大多先癢後痛,先寒後熱,熱退後四肢沉重,頭痛、心驚、眼花,病情嚴重者會嘔吐,嘔吐者難以治療。麻子疔則始終只有癢感。上述禁忌事項務必遵守,違反禁忌者難以治療。浮漚疔和牛拘疔則無禁忌,即使不治療也不會致命,其寒熱症狀與其他疔瘡相同。所有這些疔瘡都可以用以下方劑治療,療效極佳。若發現犯了禁忌,則會感到背部強直,瘡痛劇烈難忍。治療方劑使用枸杞,春名天精,夏名枸杞,秋名卻老,冬名地骨。春季三月上旬建日採摘葉子,夏季三月上旬建日採摘枝條,秋季三月上旬建日採摘果實,冬季三月上旬建日採摘根部,四味藥材曬乾。若能於五月五日午時配製,療效最佳。若無法依法採摘,單用一種藥材也可。取緋紅色綢布一片包裹藥材,頭髮一雞蛋大小,牛黃如梧子大小,反勾棘刺針研磨成粉末二七枚,赤小豆研磨成粉末七枚。先將頭髮放在緋紅色綢布上,再將牛黃粉末等鋪在頭髮上,然後將綢布卷成球狀,用頭髮紮成繩子,打十字結。用熨斗猛火加熱至沸騰,待其自然乾燥後,刮取藥材研磨成粉末,過篩。取方寸匕一匕,再取枸杞根四味合和,搗碎過篩二匕,與前一匕混合,共為三匕,混合均勻,分成三份,每天早上空腹用酒送服一份,一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