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六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8)

1. 下焦虛寒方六首

刪繁療下焦虛寒,大便洞泄不止,柏皮湯止痢方。

白話文:

治療下焦虛寒導致的大便瀉泄不停,使用柏皮湯來止瀅。

黃柏(三兩),黃連(五兩),人參(三兩),茯苓(四兩),厚朴(四兩炙),艾葉(一升),地榆(三兩炙),櫸皮(四兩炙),阿膠(三兩)

白話文:

  • 黃柏:150 克
  • 黃連:250 克
  • 人參:150 克
  • 茯苓:200 克
  • 厚朴:200 克(炙用)
  • 艾葉:500 克
  • 地榆:150 克(炙用)
  • 櫸皮:200 克(炙用)
  • 阿膠:150 克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膠,煎取二升,分三服。忌豬肉冷水醋等。(千金同)

又療下焦虛寒,津液不止氣欲絕。人參續氣湯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九味藥材切碎,放入一斗水煎煮,取三升藥液,去除渣滓,加入膠質,繼續煎煮取二升藥液。分為三份服用。服藥期間避免食用豬肉、冷水、醋等。

人參,橘皮(去赤脈),茯苓,烏梅皮,麥門冬(去心),黃耆,芎藭,乾薑(各三兩),白朮(四兩),厚朴(四兩炙),桂心(二兩),吳茱萸(三合)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桃李雀肉生蔥醋物。(千金同)

白話文:

人參、橘皮(去掉紅色的脈絡)、茯苓、烏梅皮、麥門冬(去除根部)、黃耆、川芎、乾薑(各 150 克)、白朮(200 克)、厚朴(200 克,烤焦後使用)、桂心(100 克)、吳茱萸(15 克)

又療下焦虛寒損,腹中瘀血令人喜忘,不欲聞人聲,胸中氣塞而短氣茯苓丸方。

白話文:

此外,如果下焦虛寒受損,腹中有瘀血,會讓人容易健忘,不喜歡聽人說話,胸中氣滯而氣短,可以用苓丸方治療。

茯苓(八分),甘草(七分炙),杏仁(五十枚),人參(七分),厚朴(五分炙),乾薑(七分),黃耆(六分),桂心(四分),當歸(八分),芎藭(五分),乾地黃(八分)

白話文:

茯苓:8 錢 甘草:7 錢(炙用) 杏仁:50 枚 人參:7 錢 厚朴:5 錢(炙用) 乾薑:7 錢 黃耆:6 錢 桂心:4 錢 當歸:8 錢 川芎:5 錢 乾地黃:8 錢

上十一味搗篩,下蜜和為丸如梧子,初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再服,清白飲進之。忌海藻菘菜生蔥酢物蕪荑等。

又療下焦虛寒損,或先見血後便轉,此為近血或利不利,伏龍肝湯方。

白話文:

把上面十一味藥材搗碎過篩,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一開始服用 20 粒,逐漸增加到 30 粒,每天服用兩次,用清澈的水送服。服用期間忌食海藻、大白菜、生蔥、酢物、柳絮等。

伏龍肝(五合),甘草(二兩炙),乾薑(二兩),黃柏(五兩),黃芩(二兩),牛膝根(二兩)檞(二兩炙),燒頭髮屑(二合),阿膠(二兩)

白話文:

伏龍肝(5 錢),炙甘草(2 兩),乾薑(2 兩),黃柏(5 兩),黃芩(2 兩),牛膝根(2 兩),炙棗仁(2 兩),燒過的頭髮屑(2 錢),阿膠(2 兩)

上九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阿膠更煎,取膠烊,下發屑,分三服。忌海藻菘菜。(千金並翼有乾地黃五兩無黃柏千金並翼同出第四卷中)

白話文:

將上方的九味藥材切好,用七升水煮成三升,去掉藥渣,加入阿膠繼續煎煮,取出融化的膠液,加入髮屑,分成三份服用。忌諱食用海藻和菘菜。(《千金方並翼》另有一版本記載:乾地黃五兩,沒有黃柏,《千金方並翼》同出於第四卷中)

千金療下焦虛寒損,或先便轉後見血,此為遠血或利下,或不利,好因勞冷而發,續斷止利湯方。

白話文:

適用於治療下焦虛寒受損,或先出現便血後見血。這是因為遠端的出血或下利,或是不通利,常常是由於勞累受寒而發病。可以使用續斷止利湯來治療。

續斷(三兩),當歸(三兩),乾薑(四兩),蒲黃(三分),桂心(二兩),甘草(二兩炙),乾地黃(四兩),阿膠(二兩)

白話文:

續斷(45克),當歸(45克),乾薑(60克),蒲黃(15克),桂心(30克),甘草(30克,炙用),乾地黃(60克),阿膠(30克)

上八味,以水九升,煮六味取三升五合,去滓,下阿膠更煎,取膠烊盡,下蒲黃,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蔥蕪荑。

白話文:

將上方的八味藥材加入九升的水中燉煮,取出六味的藥汁三升五合,去渣,再加入阿膠煎煮,直到阿膠溶化,再加入蒲黃,分成三份服用。服用期間避免食用海藻、菘菜、生蔥和蕪荑。

又療三焦虛損,或上下發泄吐唾血,皆從三焦因起,或熱損發,或虛寒損發,或因勞發,或因酒發,當歸湯方。

白話文:

此外,還可以用於治療三焦虛損,不論是向上吐血、向下瀉血的症狀,都是由三焦虛損引發的。三焦虛損的類型可分為熱損、虛寒損、勞損或酒損,治療方法為當歸湯方。

當歸(三兩),白芍藥(四兩),羚羊角(三兩炙),伏龍肝(一丸),黃芩(二兩),乾地黃(二兩),白朮(四兩),青竹皮(一升),柏枝(三兩炙),小薊(三兩),阿膠(三兩炙),乾薑(二兩),甘草(二兩),蒲黃(五合),亂髮(一丸燒灰)

白話文:

當歸(150克),白芍藥(200克),羚羊角(150克,炙用),伏龍肝(1丸),黃芩(100克),乾地黃(100克),白朮(200克),青竹皮(500毫升),柏枝(150克,炙用),小薊(150克),阿膠(150克,炙用),乾薑(100克),甘草(100克),蒲黃(250毫升),亂髮(1丸,燒成灰燼)

上十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十二味,取三升五合,去滓,下阿膠,煎取膠烊,下發灰,蒲黃,分三服。忌海藻菘菜蕪荑桃李雀肉等。(刪繁同並出第二十卷中)

白話文:

將上述十五種藥材切碎,加水一斗二升,將十二種藥材煮沸,取三升五合,過濾掉藥渣,加入阿膠,煎熬至阿膠融化,加入發灰和蒲黃,分三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海藻、菘菜、蕪荑、桃李和雀肉等。

2. 許仁則療霍亂方三首

許仁則云,此病有兩種一名干霍,一名濕霍,干霍死者多,濕霍死者少,俱繇飲食不節,將息失宜,干霍之狀,。心腹脹滿,攪刺疼痛,煩悶不可忍,手足逆冷甚者流汗如水,大小便不通,求吐不出,求痢不下,須臾不救,便有性命之慮,濕霍之狀,心腹亦攪痛,諸候有與干同,但吐痢無限,此病始得,有與天行相似者,亦令頭痛,骨肉酸楚,手足逆冷,四體發熱,干霍大小便不通,煩冤欲死,宜急與巴豆等三味丸服之,服取快利方。

白話文:

許仁則說,這種病有兩種:一種叫乾霍,一種叫濕霍。乾霍致死的多,濕霍致死的少。兩者都是由於飲食不節制,休息不當造成的。乾霍的症狀是:心腹部脹滿,刺痛難忍,煩悶難耐,手腳冰冷,嚴重的會出很多汗,大小便不通,想吐吐不出來,想拉拉不出來,稍有不救,就有生命危險。濕霍的症狀是:心腹部也疼痛,其他症狀與乾霍相似,但是會不停地嘔吐和拉肚子。這種病一開始的時候,與流行性感冒很像,也會頭痛,骨頭痠痛,手腳冰冷,全身發熱。乾霍大小便不通,煩躁得想死,應該趕緊服用巴豆等三味丸,服用後要很快地拉肚子纔好。

巴豆(一百枚熬去心皮),乾薑(三兩崔氏以芒硝五兩代與千金同),大黃(五兩)

白話文:

  • 巴豆(100 枚,去除果皮)
  • 乾薑(3 兩,崔氏方使用 5 兩芒硝代替,與《千金方》相同)
  • 大黃(5 兩)

右藥先搗乾薑大黃為散,後別搗巴豆如膏,和前二味同搗令調,細細下蜜丸,以飲下,初服三丸,如梧子大,服訖,數挼肚,令轉動速下利,良久不覺,則以熱飲投之,又良久不利,更服一丸,須臾當利,利後好將息食飲寒溫。以意取適,如渴者煮漿水粥少少啜之。忌野豬肉蘆筍等物。(張文仲處)

白話文:

用這個方法製藥:先搗碎乾薑和大黃成粉末,再將巴豆搗成糊狀,與前面兩味藥一起搗勻,然後加入蜂蜜,搓成細小的藥丸,用藥湯送服。初服時每次三丸,每丸約梧桐子大小。服藥後,多揉搓腹部,促進藥物快速下行,達到瀉下作用。如果長時間沒有感覺,可以用熱飲送服,如果還是沒有瀉下,再服一丸,很快就會瀉下。瀉下後,好好休息,飲食要清淡適口,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溫熱或寒涼的食物,喝些煮得稀爛的米粥解渴。服用本藥期間,忌食野豬肉、蘆筍等食物。(出自張文仲的方子)

又療濕霍亂吐痢無限,宜合高良薑等三味飲子服之方

高良薑(二兩),豆蔻子(十二枚),桂心(二兩)

白話文:

此外,還能治療濕氣導致的霍亂,嘔吐腹瀉不止。此時宜將高良薑等三味的中藥材合用,煎成藥汁服用。

右藥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細細啜之,亦有於此方加乾薑人參二物。忌生蔥。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用四升水煮,煮到剩一升,去掉藥渣,慢慢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也可以在這個方子中加入乾薑和人參。忌食生蔥。

又木瓜桂心二物飲之方。

木瓜(一枝濕干並得),桂心(二兩)

白話文:

將以下的藥方製成藥劑:木瓜(一整枝,不管是新鮮還是乾燥的都可以使用),桂心(兩兩)。

右藥以水二升,煮取七合,去滓,細細飲之,亦有豆蔻子代桂心者,亦有單煮,木瓜汁飲之。忌生蔥。(吳升同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將上面的中藥方用 2 升水煮沸,等到藥液剩 7 合時過濾掉藥渣,然後慢慢喝下。有些藥方會用豆蔻子代替桂心,或者單獨煮木瓜,取其汁液飲用。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此藥方期間不要吃生蔥。(出自吳升的《第一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