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六 (7)
卷第六 (7)
1. 中焦熱及寒泄痢方三首
刪繁論曰:中焦如漚,(漚者在胃中如漚也)起於胃中管,在上焦之後此受氣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奉以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名曰營氣,主足陽明,陽明別號曰豐隆,在外踝上,去踝八寸,別走太陰絡諸經之脈,上下絡太倉,主熱五穀,不吐不下,實則生熱,熱則閉塞不通,上下隔絕,虛則生寒,寒則洞泄便痢霍亂,主脾胃之病,夫血與氣異形而同類,衛是精氣,營是神氣,故血與氣異形而同類焉,奪血無汗,(此是神氣)奪汗無血,(此是精氣)故人有一死而無再生也。猶精神之氣隔絕也。
若虛則補於胃,實則瀉於脾調其中和,其源萬不遺一也。(千金同)
又療中焦實熱閉塞,上下不通,隔絕關格,不吐不下,腹滿彭彭,喘急,大黃瀉熱,開關格通隔絕湯方。
大黃(三兩切別漬),黃芩(三兩),澤瀉(三兩),升麻(三兩),羚羊角(四兩),梔子仁(四兩),生地黃汁(一升),玄參(八兩),芒硝(三兩)
上九味切,以水七升,先煮七味,取二升三合,下大黃更煎數沸,絞去滓,下消,分三服。忌蕪荑。(千金同)
千金療中焦熱,水穀下痢,藍青丸方。
藍青汁(三升),黃連(八兩),黃柏(四兩),白朮(三兩),地榆(二兩),地膚子(二兩),阿膠(五分炙),烏梅肉(三兩)
上八味下篩,用藍汁和微火上煎,為丸如杏仁大,飲服三丸,日再,七月七日合之良,當並手丸之。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又療中焦虛寒,四肢不可舉動,多汗洞痢方。
灸大橫隨年壯大橫俠臍旁行相去兩邊各兩寸五分(刪繁同出第二七卷中)
白話文:
中焦熱及寒泄痢方三首
這段文字探討了中焦(大概指胃部一帶)的狀況。中焦就像一個食物發酵的地方,它位於上焦(胸部以上)之後,負責接收食物、消化殘渣、蒸發津液,並將精華轉化為血液,向上輸送至肺部,然後遍布全身滋養身體。它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單獨在經脈中運行,稱為營氣。營氣主要與足陽明經有關,足陽明經又稱為豐隆,位置在外踝上方八寸處,它還會分支到太陰經,聯繫上下部位,負責消化五穀雜糧。如果中焦功能太強,會產生熱,熱會導致阻塞不通,上下不協調;如果功能太弱,則會產生寒,寒會導致腹瀉或霍亂。中焦主要處理脾胃的疾病。
血和氣雖然形態不同,但本質相同。衛氣是精氣,營氣是神氣。所以說,血和氣雖然形態不同,但本質是相同的。失去血會沒有汗,失去汗就會沒有血,這也說明了人死不能復生的道理,就像精神和氣息斷絕一樣。
如果中焦功能虛弱,就要補養胃;如果功能過強,就要瀉脾,使其達到平衡。這樣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治療中焦實熱阻塞,上下不通,腹脹喘急的藥方:
這個方子叫做「大黃瀉熱,開關格通隔絕湯」。
藥材包含:大黃(三兩,切好後另外浸泡)、黃芩(三兩)、澤瀉(三兩)、升麻(三兩)、羚羊角(四兩)、梔子仁(四兩)、生地黃汁(一升)、玄參(八兩)、芒硝(三兩)。
使用方法:將前七味藥材切好,加水七升煎煮,取二升三合藥汁,再加入大黃煎煮數次,濾去藥渣,最後加入芒硝。分三次服用。禁食蕪荑這種食物。
治療中焦熱,水瀉的藥方:
這個方子叫做「藍青丸」。
藥材包含:藍青汁(三升)、黃連(八兩)、黃柏(四兩)、白朮(三兩)、地榆(二兩)、地膚子(二兩)、炙過的阿膠(五分)、烏梅肉(三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八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藍青汁混合,在小火上煎煮,製成杏仁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每天兩次。七月七日製作效果最好,製作時應該用手搓成丸。禁食豬肉、冷水、桃子、李子、麻雀肉等食物。
治療中焦虛寒,四肢無力,多汗腹瀉的藥方:
這個方法是艾灸大橫穴,艾灸次數根據年齡而定。大橫穴位於肚臍旁兩邊各兩寸五分的地方。
2. 下焦熱方六首
刪繁論曰:下焦如瀆,(瀆者如溝水決泄也)起胃下管,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主足陽明,灌滲津液,合膀胱主出不主入,別於清濁,主肝腎之病也,若實則大小便不通利,氣逆不續,吐嘔不禁,故曰走哺,若虛則大小便不止,津液氣絕,人飲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獨先下者,何也,蓋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氣悍以滑,故後谷入而先谷出也,所以熱則瀉於肝,寒則補於腎。(千金同)
又療下焦熱,大小便俱不通,柴胡通塞湯方。
柴胡(三兩),黃芩(三兩),橘皮(三兩),澤瀉(三兩),梔子仁(四兩),石膏(六兩),羚羊角(三兩炙),生地黃(一升),芒硝(三兩),香豉(一升)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九味,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忌蕪荑。(千金同)
又療下焦熱,氣逆不續,吐嘔不禁,名曰走哺,止嘔人參湯方。
人參,生蘆根,梔子仁,葳蕤,黃芩,知母,茯苓(各三兩),白朮(四兩),石膏(八兩)橘皮(四兩)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桃李雀肉醋等。(千金同)
又療走哺不止,或嘔噎,熱氣衝心滿悶,香豉湯方。
香豉(一升),生地黃(一升),白朮(三兩),甘草(二兩炙),竹葉(一升),石膏(八兩),茯苓(三兩),蔥白(一升)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須利下,如芒硝三兩。忌蕪荑海藻菘菜桃李雀肉酢物等。
又療下焦熱,毒痢血如鵝鴨肝不止,升麻湯方。
升麻(三兩),犀角(三兩屑),地榆(四兩炙),絳草(三兩),蘘荷根(四兩),黃芩(三兩),芭蕉根(切一升),桔梗(三兩),梔子仁(三七枚)
上九物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豬肉。(出第四卷中)
千金療下焦熱,或痢下膿血,煩悶恍惚,赤石脂湯方。
赤石脂(八兩),烏梅肉(二十枚),梔子仁(十四枚),白朮(三兩),乾薑(二兩),廩米(一升),升麻(三兩)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米取熟,去米取七升,下諸藥,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忌桃李雀肉等。(刪繁同)
又療下焦熱,毒痢魚腦,雜痢鮮血,臍下少腹絞痛不可忍,欲痢不出,香豉湯方。
香豉(一升),梔子(四兩),薤白(一升),黃連(三兩),黃柏(三兩),黃芩(四兩),地榆(四兩炙),白朮(三兩),茜根(三兩)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等。(刪繁同出第二十卷中)
白話文:
下焦熱方六首
簡化來說,下焦就像排水溝,從胃的下端開始,經過迴腸,注入膀胱,然後滲出。所以水和食物通常一起在胃裡,變成糟粕後,一同從大腸排出,這部分主要由足陽明經管轄,負責輸送津液。膀胱則主要負責排出而不負責吸收,它區分清濁,也與肝腎疾病有關。如果下焦實熱,就會導致大小便不順暢、氣息不穩、想吐且止不住,這就是所謂的「走哺」;如果下焦虛寒,就會導致大小便失禁、津液耗竭、氣息微弱。人喝酒也會進入胃,但有時候食物還沒消化,小便就先排出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酒是熟穀物的液體,性質較為猛烈且滑利,所以後來的食物還沒消化,酒就先被排出去了。因此,下焦有熱就用藥瀉肝火,寒就用藥補腎陽。
柴胡通塞湯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下焦有熱,導致大小便都不通暢的情況。
藥材包含:柴胡、黃芩、橘皮、澤瀉各三兩,梔子仁四兩,石膏六兩,炙過的羚羊角三兩,生地黃一升,芒硝三兩,香豉一升。
將以上十味藥材切碎,先用一斗水煮前九味藥材,煮到剩三升後,去除藥渣,再加入芒硝,分三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蕪荑。
止嘔人參湯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下焦有熱,導致氣息不穩、想吐且止不住的「走哺」症狀。
藥材包含:人參、生蘆根、梔子仁、葳蕤、黃芩、知母、茯苓各三兩,白朮四兩,石膏八兩,橘皮四兩。
將以上十味藥材切碎,用九升水煮到剩三升後,去除藥渣,分三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桃子、李子、雀肉、醋等。
香豉湯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走哺不止,或者嘔吐、噎嗝,熱氣衝上胸口,感到胸悶的情況。
藥材包含:香豉一升,生地黃一升,白朮三兩,炙甘草二兩,竹葉一升,石膏八兩,茯苓三兩,蔥白一升。
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用七升水煮到剩二升五合後,去除藥渣,分三次服用,需要讓大便通暢,可以像服用芒硝三兩一樣。服用期間忌食蕪荑、海藻、菘菜、桃子、李子、雀肉、醋等。
升麻湯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下焦有熱,導致像鵝鴨肝一樣的血痢不止的情況。
藥材包含:升麻三兩,犀角屑三兩,炙地榆四兩,絳草三兩,蘘荷根四兩,黃芩三兩,芭蕉根(切碎)一升,桔梗三兩,梔子仁三十七枚。
將以上九味藥材切碎,用九升水煮到剩三升後,去除藥渣,分三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豬肉。
赤石脂湯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下焦有熱,或痢下膿血,感到煩悶恍惚的情況。
藥材包含:赤石脂八兩,烏梅肉二十枚,梔子仁十四枚,白朮三兩,乾薑二兩,癩米一升,升麻三兩。
先用一斗水煮癩米,煮熟後撈出米,留下米湯七升。再將其他藥材放入米湯中,煮到剩二升五合後,去除藥渣,分三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桃子、李子、雀肉等。
香豉湯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下焦有熱,導致痢下像魚腦一樣的黏液、混雜鮮血,臍下少腹絞痛難忍,想拉又拉不出來的情況。
藥材包含:香豉一升,梔子四兩,薤白一升,黃連三兩,黃柏三兩,黃芩四兩,炙地榆四兩,白朮三兩,茜根三兩。
將以上九味藥材切碎,用一斗水煮到剩三升後,分三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豬肉、冷水、桃子、李子、雀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