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八 (2)

1. 中惡方一十三首

崔氏療猝中惡氣絕方。

取真珠研末,書鬼字於舌上,額上亦書鬼字驗。

又方

灸右肩高骨上,隨年壯。(並出第四卷中)

白話文:

崔氏治療突然昏倒、氣絕身亡的藥方。

取珍珠磨成粉末,在舌頭上寫「鬼」字,額頭上也寫「鬼」字,這樣做可以驗證病情。

另一個藥方

在右邊肩膀的高骨處進行艾灸,灸的次數依照年齡增加。(以上出自第四卷)

2. 猝死方二十四首

病源猝死者,由三虛而遇賊風所為也,三虛,謂乘年之衰一也,乘月之空二也,失時之和三也,人有此三虛,而為賊風所傷,使陰氣偏竭於內,則陽氣阻隔於外,二氣壅閉,故暴絕如死也,若腑臟氣未絕者,良久乃蘇然亦有挾鬼神之氣而猝死者,皆有頃邪退乃活也,凡中惡及猝忤,猝然氣絕,其後得蘇,若其邪氣不盡者,停滯心腹,或心腹痛,或身體沉重,不能飲食,而成宿疹者,皆變成疰。

又猝忤死候,犯猝忤客邪鬼氣猝急傷人,入於腑臟,使陰陽離絕,氣血暴不通流,奄然厥絕如死狀也,良久陰陽之氣和乃蘇,若腑臟虛弱者死,亦有雖蘇而毒氣不盡,時發即心腹刺痛,連滯變成疰也。(並出第二十三卷中)

甲乙經云,黃帝問於岐伯,有猝死者,何邪使然。答曰,得三虛者,暴疾而死,得三實者,邪不能傷也。黃帝曰,願聞三虛。答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因為賊風所傷也。願聞三實,答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滿,得時之和,雖有賊風邪氣,不能傷也,有猝死不知人,有復生,何氣使然,陰氣先竭,陽氣未入,故猝死而不知人,氣復則生。(集驗同出第六卷中)

肘後云,猝死中惡及屍厥者,皆天地及人身自然陰陽之氣,有乖離痞隔,上下不通,偏竭所致,故雖涉死境,猶可療而生,緣氣未都竭也,當爾之時,兼有鬼神於其間,故亦可以符術護濟者。

又猝死,或先有病痛,或居常倒僕,奄忽而絕,皆是中惡之類療方。

取蔥刺鼻,令入數寸,須使目中血出乃佳。一云耳中血出佳,此扁鵲法,同後云吹耳中,葛氏吹鼻,別為一法。(肘後集驗備急文仲必效等同崔氏亦療中惡)

又方

令二人以衣壅口,吹其兩耳,亦可以葦筒吹之。(肘後同)

又方

以蔥刺耳,耳中鼻中血出者勿怪,無血難療之,有血者,是活候也,其欲蘇時,當捧兩手莫放之,須臾死人目當舉手撈人,言痛乃止,男刺左鼻,女刺右鼻孔,令入七寸余無苦,立效,亦療自縊死,此扁鵲法。(肘後集驗備急同)

又方

視其上唇裡弦,有青息肉如黍米大,以針決去之瘥。(肘後同)

又方

以小便灌其面,數過即能活,扁鵲法也。(肘後集驗張文仲備急同)

又方

以綿漬好酒納鼻中,手按令汁入鼻中,並持其手足,莫令驚動也。(肘後同)

又方

灸其唇下宛宛中,名承漿,十壯大良。(肘後同並出第一卷中)

文仲療猝死方。

濕牛馬糞絞取汁,以灌其口中,令入喉,若口已噤者,以物強發,若不可強發者,扣折齒下之,若無新者,以水若人尿和乾者,絞取汁,扁鵲法。(集驗備急肘後同)

又方

以細繩圍其人肘腕中,男左女右,伸繩從背上大椎度,以下行脊上,灸繩頭。(一云五十壯)又從此灸橫行各半繩,此凡三灸,各灸三壯即起。

白話文:

[猝死方二十四首]

猝死這種病,是因為人體有三種虛弱的情況,又遇到外來的邪風所導致的。這三種虛弱是指:一是年紀衰老,二是月亮的虧空時節,三是沒有順應時令的調和。人如果同時有這三種虛弱,又被邪風侵襲,會使體內的陰氣過度耗竭,而陽氣又被阻隔在體外,導致陰陽二氣阻塞不通,所以會突然像死了一樣。如果臟腑的氣息沒有完全斷絕,過一段時間就會甦醒過來。也有因為受到鬼神之氣影響而猝死的,這些情況通常邪氣消退後就會活過來。凡是遇到外來的邪氣或突然受到驚嚇,導致氣息突然斷絕,之後又甦醒的,如果體內的邪氣沒有完全清除,會停留在心腹部位,引起心腹疼痛或身體沉重、無法進食,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疰病。

另外,突然受到驚嚇導致猝死的情況,是因為受到外來邪氣或鬼氣的突然侵襲,進入臟腑,使體內的陰陽之氣分離斷絕,氣血運行突然不暢通,因此會突然昏厥,像死了一樣。過一段時間,體內的陰陽之氣調和就會甦醒。如果臟腑本身就虛弱,就會死亡。也有的人雖然甦醒,但體內的毒氣沒有完全清除,會時常發作,引起心腹刺痛,久而久之也會變成疰病。(以上出自第二十三卷)

《甲乙經》記載,黃帝問岐伯:「有人突然死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岐伯回答說:「是因為體內有三種虛弱的情況,才會突然生病而死。而體內有三種強盛的情況,邪氣就無法侵入。」黃帝問:「什麼是三虛?」岐伯回答說:「是指年紀衰老、遇到月亮虧空的時候、沒有順應時令的調和,所以容易被邪風所傷。」黃帝又問:「什麼是三實?」岐伯回答說:「是指年紀強盛、遇到月圓的時候、順應時令的調和,即使有邪風侵襲,也不會受到傷害。有些人突然死亡,失去知覺,但又會活過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岐伯說:「是因為陰氣先耗竭,陽氣還沒進入,所以會突然死亡而失去知覺。當氣息恢復時,就會活過來。」(《集驗方》的記載與第六卷相同)

《肘後方》說,突然死亡、中惡、屍厥等情況,都是因為天地之間以及人體本身的陰陽之氣,發生了不協調、阻塞、上下不通的情況,導致氣息偏於一方而耗竭所造成的。所以即使瀕臨死亡,還是可以治療而活的,因為體內的氣息還沒有完全斷絕。這種情況下,有時也會有鬼神干擾,所以也可以用符咒之術來幫助治療。

此外,猝死有時是先有病痛,有時是平時突然倒地昏厥,這些都屬於中惡的範疇,以下是一些治療方法:

取蔥插入鼻孔數寸深,要讓眼睛流出血才好。也有說耳中出血比較好,這是扁鵲的方法。之後的方法是吹氣入耳,葛洪則採用吹氣入鼻的方法,是另一種治療方法。(《肘後方》、《集驗方》、《備急方》、《文仲方》、《必效方》等都有記載,崔氏也用來治療中惡)

又一方:

讓兩個人用衣服摀住病人的嘴巴,然後朝他的兩耳吹氣,也可以用葦管吹氣。(出自《肘後方》)

又一方:

用蔥插入耳孔,不要害怕耳中或鼻中出血,沒有血就難以治療,有血是活著的徵兆。當病人要甦醒時,要捧著他的雙手,不要放開。過一會兒,死者的眼睛會抬起來,伸手抓住人,並說出疼痛,才可以停止。男人刺左鼻孔,女人刺右鼻孔,插入七寸左右,如果沒有痛苦,馬上就會見效,也可以治療自縊而死的人,這是扁鵲的方法。(出自《肘後方》、《集驗方》、《備急方》)

又一方:

觀察上嘴唇內側,如果有像小米粒大小的青色息肉,用針刺破去除,病就會好。(出自《肘後方》)

又一方:

用小便澆在病人的臉上,多澆幾次就能活過來,這是扁鵲的方法。(出自《肘後方》、《集驗方》、《張文仲方》、《備急方》)

又一方:

用棉花沾上好酒塞入鼻孔,用手按住,讓酒汁進入鼻腔,同時按住病人的手腳,不要驚動他。(出自《肘後方》)

又一方:

艾灸嘴唇下方正中的凹陷處,這個穴位叫做承漿,艾灸十壯,效果很好。(出自《肘後方》,並在第一卷中提及)

文仲治療猝死的方法:

用濕牛馬糞絞取汁液,灌入病人口中,讓汁液進入喉嚨。如果病人的嘴巴已經緊閉,就用東西強行撬開。如果不能撬開,就敲斷病人的牙齒,讓汁液進入。如果沒有新鮮的牛馬糞,就用水或人的尿液與乾牛馬糞混合,絞取汁液。這是扁鵲的方法。(出自《集驗方》、《備急方》、《肘後方》)

又一方:

用細繩圍住病人手肘和手腕的中心,男人圍左手,女人圍右手,然後將繩子從背部的大椎穴沿著脊椎往下量,在繩子的末端進行艾灸(有人說艾灸五十壯),再從這個灸點橫向左右各艾灸繩子的一半長度,總共艾灸三次,每次艾灸三壯,就能使病人甦醒。

又一方:

讓人用力掐病人的人中,使他甦醒,如果不起作用,就彎曲病人的手,艾灸指紋的盡頭,艾灸的次數與病人的年齡相同。

又一方:

艾灸鼻下的人中穴三壯。

又一方:

艾灸肚臍中心一百壯。

又一方:

將半夏研磨成粉,像大豆那麼大,吹入鼻孔中。

又一方:

搗碎薤或韭菜,取汁灌入病人口鼻中。(出自《張文仲方》、《集驗方》、《範汪方》)

又一方:

將豬油像雞蛋那麼大,用一升苦酒煮沸,灌入喉嚨中。(出自《集驗方》、《肘後方》、《備急方》)

以下是治療猝死且發高燒的方法:

用半斤明礬煮水,泡腳,讓水沒過腳踝。(出自《肘後方》、《範汪方》,並在第一卷中提及)

以下是《備急方》中治療猝死且眼睛緊閉的方法:

騎在牛身上,面對病人,搗碎薤菜取汁灌入耳朵中,再將皂莢研磨成粉吹入鼻中。(出自《集驗方》、《文仲方》、《肘後方》、《範汪方》)

以下是治療猝死且眼睛睜開、往上翻的方法:

艾灸手腳指甲後方各十四壯,同時服用五毒藥膏散,如果有巴豆效果更好。(出自《肘後方》、《張文仲方》)

以下是治療猝死且四肢僵硬、大小便失禁的方法:

將一升馬糞加三斗水煮,取二斗水用來洗腳。再取一升牛糞,用溫酒調和,灌入病人口中。(出自《肘後方》)

又一方:

艾灸心下一寸、臍上三寸、臍下四寸,各艾灸一百壯,效果很好。(出自《肘後方》)

以下是治療猝死且嘴巴緊閉無法張開的方法:

將兩手的大拇指綁住,艾灸兩指甲旁邊的白肉處二十壯。(出自《肘後方》、《文仲方》、《範汪方》,並在第一卷中提及)

《集驗方》中治療猝死且沒有脈搏、沒有其他症狀,是因為陰陽二氣都耗竭的方法:

牽著牛在病人鼻子上呼吸二百次,再用燒熱的熨斗熨燙兩脅下,針刺兩眉之間,各一百多息,然後艾灸人中穴。

以下是治療猝死且有脈搏、有其他症狀,是因為陰氣先耗盡,陽氣後耗竭的方法:

嚼碎薤菜,餵給病人。(出自《肘後方》、《文仲方》、《千金方》、《範汪方》,並在第一卷中提及)

《古今錄驗方》記載的司空三物備急散,可以治療猝死以及受到驚嚇、嘴巴緊閉無法張開的情況:

巴豆(去皮心,炒過)、乾薑、大黃(等分)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服用像大豆大小的兩顆,用三合水調和服用。如果腹部脹痛發熱,可以多喝水。如果腹部經常脹痛,服用此藥後排泄就會好轉。或者服用一刀圭的量,用酒送服。如果不能服用一刀圭的量,就做成大豆大小的丸藥,服用四顆,如果沒有好轉,就再加一顆,如果還沒有好轉,就再加一顆。如果病人嘴巴緊閉,無法自行服藥,就撬開嘴巴灌進去。藥不要事先混合好,事先混合藥效會減弱。遇到猝死的病人,要立刻混合藥物,如果沒有搗藥的工具,可以用木杯搗碎。服用不超過三次,就會排泄,病就會好轉。用蜂蜜做成丸藥效果更好。(出自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