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六 (3)
卷第二十六 (3)
1. 五痔數年不瘥方六首
深師療五痔數年不瘥,槐子丸,主燥濕痔,痔有雌雄,為病苦暴,有乾燥腫痛者,有崩血無數者,有鼠乳附核者,有腸中煩癢者,三五年皆殺人。忌飲酒及作勞色,犯之即發方。
槐子,乾漆(熬),𦬣木根皮(各四兩一各𦬣子即茱萸),秦艽,黃芩,白蘞,青木香,牡蠣(熬),龍骨,附子(炮八角者),雷丸,蒺藜子,白芷桂心,雞舌香(各二兩),黃耆(二兩)
上十六味搗篩,蜜和為丸,一服二十丸,日三服。(千金翼同千金翼有丁香茱萸根皮無雞舌香𦬣木根皮)
千金小槐實丸,主五痔十年方。
槐子(三斤),龍骨(十兩),礬石(燒),硫黃(各一斤),白糖(二斤),大黃(十兩),乾漆(十兩熬)
上七味,搗篩石二種及糖,並細切,納銅器中,一石米下蒸之,以綿絞取汁,以和藥合作丸,並手捻之,丸如梧子大。陰乾,一服二十丸,日三服。(深師同)
又槐酒,主五痔五十年不瘥方。
槐東南枝(細銼一石),槐東南根(細銼二石),槐白皮(銼一石),槐子(一石)
上四味,大釜以水十六石,煮取五石,澄取漬,更煎,取一石六斗,炊兩石黍米,上曲二斗釀之,攪令調,封泥七日,酒熟取清飲,日三四,適寒溫量性,常令小小醉耳,合時更煮滓,取汁濤米,洗器,不得用生水,此藥忌生水故也。(深師並翼同)
又方
塗熊膽,取瘥乃止,但發即塗,一切方皆不及此。(救急並翼同並出第二十四卷中)
古今錄驗療三十年痔,肛出下血如雞肝,此腸痔,肛邊生痤橫肛中,此牡痔,肛邊生乳,此牝痔,皆飽勞氣所生方。
大黃(如金色者十兩),滑石(七兩研碎),芒硝(三兩),桑白皮(二兩),棗(三十枚),黃芩(五兩),杏仁(二兩研)
上七味切,以酒一斗二升,煮取二升,盡服之,當下。
又療十年痔,如鼠乳膿出,便作血劇。白蘞散方
赤小豆(四分),黃耆(三分),芍藥(二分),白蘞(二分),黃芩(三分),桂心(三分),附子(炮),牡蠣(各二分熬)
上八味搗篩為散,酒若泔汁服方寸匕,日三服。(並出第三十卷中)
白話文:
治療多年不癒痔瘡的六個藥方
名醫深師治療多年不癒的痔瘡,使用槐子丸,主要針對乾燥濕熱型的痔瘡。痔瘡有分雌雄,發作時非常痛苦。有的會乾燥腫痛,有的會大量出血,有的像老鼠的乳頭一樣長出肉瘤,有的會腸道內發癢。痔瘡嚴重起來,三五年內可能會致命。治療期間要忌酒、避免勞累和性行為,否則會復發。
槐子丸: 槐子,乾漆(炒過),𦬣木根皮(各160克,𦬣子就是茱萸),秦艽,黃芩,白蘞,青木香,牡蠣(炒過),龍骨,附子(炮製過,要取八角形的),雷丸,蒺藜子,白芷,桂心,雞舌香(各80克),黃耆(80克)。 以上十六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一天三次。(《千金翼》的記載與此相同,只是《千金翼》有丁香和茱萸根皮,沒有雞舌香和𦬣木根皮)
千金小槐實丸,主要治療十年以上的痔瘡。
槐子(1500克),龍骨(400克),礬石(燒過),硫黃(各500克),白糖(1000克),大黃(400克),乾漆(400克,炒過)。 以上七味藥材,搗碎過篩,礬石和硫黃也要磨細,白糖切細。將所有藥材放入銅器中,在蒸煮一石米飯的同時蒸之,用棉布擠出汁液,用汁液調和藥粉製成藥丸,並用手搓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陰乾。每次服用二十丸,一天三次。(與深師的記載相同)
槐酒,主要治療五十年不癒的痔瘡。 槐樹東南方的枝條(切碎,約1000公克),槐樹東南方的根(切碎,約2000公克),槐樹白皮(切碎,約1000公克),槐子(約1000公克)。 以上四味藥材,放入大鍋中,加入16石水煮至剩下5石,澄清後取汁液,再煎煮至剩下1石6斗。用2石黍米煮飯,加入2斗酒麴發酵,攪拌均勻,密封七日。酒熟後取清酒飲用,一天三四次,根據個人體質和寒熱程度調整用量,保持微微醉意即可。釀酒時,可以再煮一次藥渣,取汁液淘米、洗器皿,不能用生水,因為此藥忌諱生水。(深師和《千金翼》的記載相同)
又一方: 直接塗抹熊膽,直到痊癒為止,只要發作就塗抹,其他藥方都比不上這個方法。(《救急》和《千金翼》的記載相同,出自第二十四卷)
《古今錄驗》記載:治療三十年的痔瘡,肛門出血如雞肝,這是腸痔;肛門邊長出瘡,橫於肛門中,這是牡痔;肛門邊長出肉瘤,這是牝痔。這些都是因為吃飽飯和過勞引起的。 藥方: 大黃(黃金色,400克),滑石(研碎,280克),芒硝(120克),桑白皮(80克),棗(30枚),黃芩(200克),杏仁(研碎,80克)。 以上七味藥材切碎,用1斗2升酒煮至剩下2升,一次喝完,應該會有瀉下的效果。
又一個藥方:治療十年痔瘡,像老鼠的乳頭一樣流膿,排便時會大量出血。 白蘞散方:
赤小豆(16克),黃耆(12克),芍藥(8克),白蘞(8克),黃芩(12克),桂心(12克),附子(炮製過,8克),牡蠣(炒過,8克)。 以上八味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用酒或米泔水送服一小匙,一天三次。(出自第三十卷)
2. 五痔脫肛方二首
千金療五痔脫肛,槐皮膏止痛癢血出方。
槐白皮(二兩),薰草,辛夷,甘草,白芷(各半兩),野葛(六銖),巴豆(七枚去皮),漆子(六枚),桃仁(十枚去皮),豬脂(半斤)
上十味切,以豬脂煎,三上三下,去滓,以綿沾膏塞孔中,日四五過,蟲死瘥,止癢痛大佳。(出第二十四卷中)
必效五痔脫肛方。
以死蛇一枚指大者濕用,掘地作坑,燒蛇取有孔板覆坑,坐上,蟲盡出。(張文仲處出第六卷中)
白話文:
治療痔瘡脫肛的兩個方子:
第一個方子,是《千金方》中記載的,用槐皮膏來止痛、止癢、止血的方法。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槐樹白色的樹皮(二兩)、薰草、辛夷、甘草、白芷(各半兩)、野葛(六銖)、去皮的巴豆(七枚)、漆樹的種子(六枚)、去皮的桃仁(十枚)、豬油(半斤)。
將上述十種藥材切碎,放入豬油中煎煮,煎煮三次後,將藥渣濾掉。用棉花沾取藥膏,塞入肛門中,一天四五次,蟲(指痔瘡)就會死亡痊癒,止癢止痛的效果非常好。
第二個方子,是必定有效的治療痔瘡脫肛的方法。
取一條像手指般粗細的死蛇,用水浸濕。在地上挖一個坑,將蛇燒烤後,用有孔的木板覆蓋在坑上,然後坐在木板上,痔瘡中的蟲就會全部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