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二 (2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23)

1. 傷寒百合病方七首

百合根(切一升)

上一味,以水一斗漬一宿,以汁洗病人身也,洗身訖食白湯餅。(今餺飥也)勿與鹽豉也,渴不瘥,可用栝蔞根並牡蠣等分為散,飲調方寸匕,日三服。(小品張仲景方同)

又療百合病變而發熱者方。

滑石(三兩),百合根(一兩炙)

上二味末之飲下方寸匕,日三,微利者止勿服之,熱即除,一本云,治百合病小便赤澀,臍下堅急。

又百合病變腹中滿痛者方。

但服百合根,隨多少熬令色黃,末之飲調方寸匕,日三,滿消痛止。(小品同並出第十卷中)

白話文:

百合根(切成一升的量)

將以上百合根用一斗水浸泡一個晚上,用浸泡出來的汁液清洗病人的身體,洗完身體後,讓病人吃清淡的湯餅(也就是現在的麵疙瘩),不要加鹽或豆豉。如果口渴症狀沒有改善,可以用栝蔞根和牡蠣磨成粉,混合均勻後,每次服用一小撮(方寸匕),一天三次。(這個方子和小品方書中張仲景的方子相同)

另有一個治療百合病發熱的方子。

滑石(三兩),炙過的百合根(一兩)

將以上兩味藥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撮(方寸匕),一天三次。如果出現輕微腹瀉就停止服用。這樣就能退熱。另一種說法是,這個方子可以治療百合病導致的小便赤澀、肚臍下方脹滿的症狀。

還有一個治療百合病導致腹脹疼痛的方子。

只服用百合根,按照需要的量將百合根熬煮至顏色變黃,磨成粉末後,每次服用一小撮(方寸匕),一天三次,腹脹消失疼痛就會停止。(這個方子和小品方書中的方子相同,並出現在第十卷中)

2. 傷寒狐惑病方四首

仲景傷寒論狐惑之病其氣如傷寒,嘿嘿但欲臥目瞑不得眠,起臥不安,蝕於喉咽者為惑,蝕於陰者為狐,狐惑之病並惡飲食,不欲聞飲食臭,其面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其聲嗄,蝕於下部其咽乾,蝕於上部,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苦參湯淹洗之,蝕於肛外者,雄黃熏之。

又瀉心湯,兼療下利不止,心中愊愊堅而嘔,腸中鳴者方。

半夏(半升洗),黃芩(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黃連(一兩),甘草(四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分服一升,日三服。忌豬肉冷水菘菜海藻羊肉餳。(千金同出第六卷中)

又雄黃熏法,兼主䘌病。

雄黃一物研末,以兩筒瓦合之燒,以熏下部。

千金療狐惑,薰草黃連湯方。

黃連(四兩去皮),薰草(四兩)

上二味切,以白漿一斗漬之一宿,煮取二升,去滓,分為二服。忌豬肉冷水。(小品同)

又其人脈數無熱微煩,嘿嘿但欲臥,汗出,得之三四日,眼赤如鳩眼者,得之七八日,其四眥黃黑,能食者,膿已成也,療之方。

以赤小豆三升漬之,令生牙足復干之加當歸三兩為末,漿水服方寸匕,日三。(小品同出第十卷中此本仲景方)

凡病形不可炙,因火為邪,散走血脈,傷脈尚可,傷臟則劇,井輸穴腫,黃汁自出,經絡外爛,肉腐為癰膿,此為火疽,(七居反)醫所傷也,凡微數之脈,慎不可炙,因火為邪,即致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白話文:

傷寒狐惑病方四首

仲景《傷寒論》中提到的狐惑病,它的症狀表現和傷寒相似,患者會默默不語,只想躺著,眼睛閉著無法入睡,起來或躺下都感到不安。如果病邪侵蝕喉嚨,就稱為「惑」;侵蝕陰部,就稱為「狐」。狐惑病患者通常厭惡飲食,不喜歡聞到食物的氣味,臉色時紅時黑時白。如果病邪侵蝕上部,聲音會嘶啞;如果侵蝕下部,喉嚨會乾燥。侵蝕上部,可用瀉心湯治療;侵蝕下部,可用苦參湯清洗患處;侵蝕肛門外,可用雄黃燻蒸治療。

另外,瀉心湯也可以治療腹瀉不止、心中煩悶、胸部脹滿、想嘔吐,以及腸鳴的病症。

瀉心湯配方:

  • 半夏(半升,洗過)
  • 黃芩(三兩)
  • 人參(三兩)
  • 乾薑(三兩)
  • 黃連(一兩)
  • 炙甘草(四兩)
  • 大棗(十二枚,剝開)

將以上七味藥材切碎,加入一斗水煮取六升,每次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服用期間忌食豬肉、冷水、菘菜、海藻、羊肉和麥芽糖。

雄黃燻法:

此法也可治療䘌病。

將雄黃研磨成末,放入兩個瓦罐中一起燒,用煙燻蒸下部患處。

千金療狐惑薰草黃連湯:

  • 黃連(四兩,去皮)
  • 薰草(四兩)

將以上兩味藥材切碎,用一斗米漿浸泡一晚,然後煮取二升,去渣,分兩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豬肉和冷水。

辨證及其他治療:

如果病人脈搏跳動快速,但沒有發熱,只是稍微煩躁,默默不語,只想躺著,有出汗,發病三四天後眼睛發紅像鴿子眼,發病七八天後眼角呈現黃黑色,而且能吃東西,這表示膿液已經形成。治療方法如下:

將三升赤小豆浸泡至發芽,晾乾後,加入當歸三兩研磨成末,用米漿調服一勺,每日服用三次。

凡是患有疾病的地方,都不能用火灸,因為火會導致邪氣侵入,擾亂血脈。如果只是傷到脈絡還算好,若是傷到內臟就嚴重了。如果穴位或經絡腫脹,流出黃色液體,經絡外潰爛,肌肉腐爛成癰瘡膿腫,這就是因為火灸所導致的火疽,這是醫生治療不當造成的。凡是脈搏微弱且快速的病人,絕對不能用火灸,因為火會導致邪氣入侵,使病情加重,產生煩躁逆反的症狀。火會耗散氣血,即使火氣微弱,內攻的力量也很強,會導致骨骼燒焦,筋脈損傷,血液難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