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四 (19)
卷第二十四 (19)
1. 癰疽發背雜療方二十六首
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絞去滓,然後納大黃朴硝竹瀝,更煮一兩沸,去滓,納麝香,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十里久,以得利一二行為度。慎雞、豬、魚、蒜、生冷、酢滑、油膩、麵食、小豆、五辛、葵菜等。(備急文仲同並出第五卷中)
備急葛氏療始發諸癰疽發背及乳房方。
皆灸上百壯,半夏末雞子白和塗良。姚云:生者神驗,以水和塗之。(肘後文仲古今錄驗小品並同)
又方
以酢和墓上土茱萸搗,姜小蒜薄貼並良。(肘後文仲同並出第四卷中)
救急療熱毒風丹併發背,犀角膏方。
犀角(六分屑),升麻(十大分),羚羊角(六分),梔子仁(二七枚),薤白(切一升),吳藍(八分大藍亦得),玄參(六分),續斷,大黃,白蘞,射干,白芷(各六分),蛇銜(切一升),寒水石(十二分),黃芩(六分),慎火草(切一升),麻黃(六分去節)
上十七味,切,以竹瀝三升,生地黃汁五合,漬藥一宿,納豬脂二升,微火上煎,十上十下,候白芷黃,膏成,去滓,塗病上。(出第五卷中)
文仲療發背及婦人髮乳及腸癰木占斯散方。
木占斯,厚朴(炙),甘草(炙),細辛,栝蔞,防風,乾薑,人參,桔梗,敗醬草(各一兩)
上十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七夜四,以多為度。病在上當吐,病在下當下膿血,此謂腸癰之屬。凡癰腫即可服,兼療諸疽痔。若瘡已潰便早愈,發背無有不療,長服去敗醬,亦療婦人諸產癥瘕,益良。(是劉涓子方千金範汪刪繁古今錄驗同出第五卷中)
古今錄驗療諸癰瘡發背有膿血,當歸貼方。
當歸(一分),蠐螬(一分),丹參(一分),附子(一分炮),蠟蜜(一分),梔子(十枚),桂心(一分),膠(一分)
上八味合煎以貼瘡上。(出第二十一卷中)
白話文:
癰疽發背雜療方二十六首
這個方子的藥材有十四種,把它們切碎,加水兩千毫升煮到剩五百毫升,把藥渣濾掉,再加入大黃、朴硝、竹瀝,繼續煮一下,再次濾掉藥渣,最後加入麝香。分三次溫服,每次間隔約等於人走十里的時間,以能排便一到兩次為準。服藥期間要忌食雞肉、豬肉、魚肉、大蒜、生冷食物、酸滑食物、油膩食物、麵食、紅豆、辛辣食物、葵菜等。
葛氏治療初期癰疽發背及乳房腫痛的方子
在患處灸一百壯,或者把半夏磨成粉,用雞蛋清調勻塗抹,效果很好。有人說,用生半夏磨粉加水調勻塗抹,效果更佳。
另一個方子
用醋調和墓地上的土和茱萸末,再加上搗碎的生薑和小蒜,薄薄地貼在患處,效果也不錯。
救急治療熱毒風丹及發背的犀角膏方
藥材包括:犀角粉、升麻、羚羊角、梔子仁、薤白、吳藍(或大藍)、玄參、續斷、大黃、白蘞、射干、白芷、蛇銜、寒水石、黃芩、慎火草、麻黃(去節)。
將以上十七味藥切碎,用七百五十毫升的竹瀝和一百毫升的生地黃汁浸泡一晚。再加入四百毫升的豬油,用小火慢慢熬煮,邊煮邊攪拌,煮到白芷變黃,膏藥就成了,濾去藥渣,把膏藥塗在患處。
文仲治療發背、婦女乳房腫痛、腸癰的木占斯散方
藥材包括:木占斯、厚朴(炙)、甘草(炙)、細辛、栝蔞、防風、乾薑、人參、桔梗、敗醬草。
將以上十味藥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一小勺,白天服七次,晚上服四次,可以多服一些。如果病位在上部,會產生嘔吐;如果病位在下部,會排出膿血,這類屬於腸癰。凡是癰腫都可以服用,也能治療各種癰疽和痔瘡。如果瘡瘍已經潰破,可以提早痊癒。發背沒有治不好的,長期服用(去掉敗醬草)也能治療婦女的各種產後疾病和腫塊,效果很好。
古今錄驗治療各種癰瘡發背有膿血的當歸貼方
藥材包括:當歸、蠐螬、丹參、附子(炮製過)、蠟蜜、梔子、桂心、膠。
將以上八味藥一起煎煮,然後把藥膏貼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