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四 (5)
卷第二十四 (5)
1. 癰疽方一十四首
上十味切,先以新成白苦酒置新器中,納赤小豆,須臾出銅器中,熬令燥,復須納苦酒中更熬,凡五反止,合搗為散,酒服方寸匕,日夜六七過,腹痛甚,倍芍藥,口未閉倍薏苡仁,膿多倍黃耆。(出第二十八卷中)
刪繁療癰疽等毒潰爛。豬蹄洗湯方。
豬蹄(一具治如食法),薔薇根(一斤),甘草(五兩炙),芍藥(五兩),白芷(五兩)
上五味切,以水二斗,煮豬蹄取八升,去滓,下諸藥,煮取四升,稍稍洗瘡。(出第九卷中)
千金翼,黃帝問曰:有疽死者奈何。岐伯曰:身有五部,伏菟一,脁二,(一云膊)背三,五臟之腧四,項五,五部有疽,死也。(刪繁同本出靈樞)
又王不留行散,主癰疽,及諸雜腫潰皆服之,亦療癰腫不潰,苦困無賴方。
野葛皮(半分),五色龍骨(五兩),王不留行子(二升千金方用三合翼云一升),桂心(一兩),當歸(二兩),乾薑(一兩),栝蔞(末六合)
上七味為散,食訖溫酒服方寸匕,日三,以四肢習習為度,不知漸漸加之。此浩仲堪方,隨日濟闍黎施行,實為神散。癰腫即消,此方妙。(千金同出第十四卷中)
白話文:
癰疽方一十四首
將以上十味藥材切碎,先用新釀製的白苦酒置於新的容器中,放入赤小豆,稍後取出放到銅器中,炒乾,再放回苦酒中繼續炒,這樣反覆五次即可停止,將其混合搗成粉末。每次用酒送服一小匙,每天早晚服用六到七次,如果腹痛嚴重,芍藥的用量加倍;如果口張不開,薏苡仁的用量加倍;如果膿很多,黃耆的用量加倍。(出自第二十八卷)
刪繁療癰疽等毒潰爛。豬蹄洗湯方。
用豬蹄(一個,處理方式如同食用一樣)、薔薇根(一斤)、炙甘草(五兩)、芍藥(五兩)、白芷(五兩)。
將以上五味藥材切碎,加入兩斗水,煮豬蹄直到剩八升湯汁,去除藥渣,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剩四升,用湯汁慢慢清洗患處。(出自第九卷)
千金翼,黃帝問曰:有疽死者奈何。岐伯曰:身有五部,伏菟一,脁二,(一云膊)背三,五臟之腧四,項五,五部有疽,死也。
《千金翼》記載,黃帝問:「長疽瘡而致死的原因是什麼?」岐伯回答說:「人身上有五個部位,分別是伏菟(大腿內側)、脁(股骨外側,或說膊)、背部、五臟的腧穴部位、以及頸項。如果這五個部位長了疽瘡,就會有死亡的危險。」(刪繁同本出靈樞)
又王不留行散,主癰疽,及諸雜腫潰皆服之,亦療癰腫不潰,苦困無賴方。
還有一個王不留行散,主要治療癰疽,以及各種腫脹潰爛的病症,也可以治療癰腫未潰,令人痛苦難耐的病症。
藥方組成:野葛皮(一半),五色龍骨(五兩),王不留行子(兩升,《千金方》記載用三合,《千金翼》記載用一升),桂心(一兩),當歸(二兩),乾薑(一兩),栝蔞粉末(六合)。
將以上七味藥材製成散劑,飯後用溫酒送服一小匙,每日三次,以身體四肢有微微發熱的感覺為度,如果沒感覺就慢慢增加用量。這是浩仲堪的藥方,隨日濟闍黎使用,效果非常好。能使癰腫很快消退,此方非常靈驗。(《千金》同出第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