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三 (1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三 (15)

1. 九瘻方三十一首

上十七味搗篩為散,蜜丸如大豆,夜酒服十丸,日三。(古今錄驗同)

又療轉脈瘻發於頸,如大豆浮在脈中,濯濯脈轉,苦驚惕,身如振寒熱,得之於驚臥失枕,其根在小腸,斑蝥主之,白芷為佐方。

綠青(二分),礬石(半分燒半日),防風(一分),甘草(半分炙),大黃(二分),桂心(二分),人參(二分),當歸(二分),升麻(一分),地膽(一分熬),白朮(一分),鍾乳(一分研)斑蝥(一分去翅足熬),白芷(一分),續斷(一分),麝香(一分),麥門冬(一分去心)

上十七味搗下篩,蜜丸酒服如大豆十丸,日三,勿食倉米。慎房百日。(劉涓子古今錄驗同並出第二十四卷中)

崔氏療九種瘻方。

芫青(二十枚去足翅熬),地膽(十枚去足羽熬),斑蝥(三十枚准上),生犀(如棗核大屑),豉(四十九粒),大豆黃(一百枚生用),牛黃(棗核大),蜈蚣(一枚肥大者折取一寸半微火熬)

上八味搗篩,蜜丸如梧子初欲服藥,少夜食,明旦飲服二丸,須臾可煮酢漿薄粥,稍稍冷飲之,其瘻蟲有形狀皆從小便出,至日西甚虛悶,可煮湯食蔓菁菜羹醬食之,其餘脂膩醋脯,一切口味五辛果子之類,並不得食。人強隔日一服,人弱兩三日一服,服藥以瘡瘥,蟲盡為度。

若差仍作二十日許將息,藥欲盡豫合,勿使斷絕藥氣,不能將息便不須服。(救急千金同出第五卷中)

張文仲療鼠瘻方。

石南,生地黃,雌黃,茯苓,黃連(各二兩)

上五味作散敷瘡,日再,(備急同)

又療鼠瘻諸惡瘡方。

苦參(三斤),露蜂(五兩),曲(二升)

上三味,以水三斗,漬藥三宿,去滓,黍米二升釀熟飲,日三,一方得蝟皮一具。(劉涓子同並出第五卷中)

備急劉涓子鼠瘻方。

山龜殼(炙),桂心,雄黃,乾薑,貍骨(炙),甘草(炙)

上六味等分,搗篩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蜜和納瘡中,無不愈,先灸作瘡,後與藥良。

又方

礬石(三分燒),斑蝥(一分去首足翅熬)

上二味搗下篩,用酢漿服半匕,須臾瘻蟲從小便出。(刪繁文仲同出第五卷中)

古今錄驗療鼠瘻,麝香塗方。

麝香(研),雌黃(研)

上二味等分,併為散,取蝦蟆背白汁和塗瘡孔中,日一度。

又療鼠瘻著頭生,小者如杏,大者如杯方。

斑蝥(一分去首足翅熬),牡蠣(二分熬),海藻(四分先去鹹味)

上三味搗下篩,酒服五分匕,日三,病當從小便出如魚胞。忌蒜。(並出第四十一卷中)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七味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用蜂蜜調製成如大豆大小的藥丸。晚上用酒送服十丸,每日三次。(此方與《古今錄驗》相同)

又有一種瘻管長在脖子上,像大豆一樣浮在血管中,隨著脈搏跳動,病人會感到驚恐不安,身體發冷發熱,這是因為受到驚嚇或是睡覺時落枕所致,病根在小腸。用斑蝥為主藥,白芷為輔助藥來治療。

藥方組成:綠青(二分)、燒過的礬石(一半燒過,取半分)、防風(一分)、炙甘草(半分)、大黃(二分)、桂心(二分)、人參(二分)、當歸(二分)、升麻(一分)、熬過的地膽(一分)、白朮(一分)、研磨過的鐘乳(一分)、去除翅膀和腳並熬過的斑蝥(一分)、白芷(一分)、續斷(一分)、麝香(一分)、去除芯的麥門冬(一分)。

將上述十七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製成如大豆大小的藥丸,用酒送服十丸,每日三次。服藥期間不要吃倉庫裡的米,並且要禁慾一百天。(此方與劉涓子《古今錄驗》相同,也出自第二十四卷)

以下是崔氏治療九種瘻管的藥方:

去除腳和翅膀並熬過的芫青(二十枚)、去除腳和羽毛並熬過的地膽(十枚)、與上述方法相同的斑蝥(三十枚)、生犀牛角粉(如棗核大小)、豆豉(四十九粒)、生大豆黃(一百枚)、牛黃(如棗核大小)、肥大的蜈蚣(取一寸半,微火熬過)。

將上述八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在第一次服藥前,先少量進食,第二天早上服用兩丸。稍後可煮酸漿稀粥,稍微冷卻後慢慢喝。瘻管中的蟲會以不同形狀從小便排出。到了傍晚,病人會感到非常虛弱,可以煮蔓菁菜羹,用醬佐食。其他油膩、酸味醃肉、辛辣食物、水果等都不能食用。體質強壯的人隔一天服一次,體質虛弱的人兩三天服一次。服藥直到瘡口痊癒,蟲全部排出為止。

如果痊癒後,要休息二十天左右,並預先準備好藥,不要讓藥效中斷。如果不能好好休養,就不要再服用此藥。(此方與《救急千金方》相同,出自第五卷)

以下是張文仲治療鼠瘻的藥方:

石南、生地黃、雌黃、茯苓、黃連(各二兩)。

將上述五味藥材製成散劑,敷在瘡口上,每日兩次。(此方與《備急方》相同)

另一個治療鼠瘻等惡瘡的藥方:

苦參(三斤)、露蜂(五兩)、酒麴(二升)。

將上述三味藥材用水三斗浸泡三晚,去除藥渣,用黍米二升釀成酒飲用,每日三次。另一個藥方可使用蝟皮一具。(此方與劉涓子《古今錄驗》相同,出自第五卷)

《備急方》與劉涓子治療鼠瘻的藥方:

炙過的山龜殼、桂心、雄黃、乾薑、炙過的狸骨、炙過的甘草。

將上述六味藥材等分,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用一匙藥粉,每日三次,用蜂蜜調和塗抹在瘡口中,沒有治不好的。先用艾灸使瘡口形成,然後再用藥效果更好。

另一個藥方:

燒過的礬石(三分)、去除頭、腳、翅膀並熬過的斑蝥(一分)。

將上述二味藥材搗碎過篩,用酸漿水送服半匙藥粉,不久瘻管中的蟲會從小便排出。(此方刪去繁雜文字,與張文仲藥方相同,出自第五卷)

《古今錄驗》中治療鼠瘻,用麝香塗抹的藥方:

研磨過的麝香、研磨過的雌黃。

將上述二味藥材等分,混合成散劑,取蛤蟆背部的白汁調和塗抹在瘡口上,每日一次。

另一個治療長在頭上的鼠瘻,小如杏子,大如杯子的藥方:

去除頭、腳、翅膀並熬過的斑蝥(一分)、熬過的牡蠣(二分)、先去除鹹味的海藻(四分)。

將上述三味藥材搗碎過篩,用酒送服五分匙藥粉,每日三次,病症會像魚泡一樣從小便排出。忌食大蒜。(此方出自第四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