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三 (6)

1. 喉痹方二十一首

病源喉痹者,喉里腫塞痹痛,水漿不得入也,人陰陽之氣出於肺,循喉嚨而上下也,風毒客於喉間,氣結蘊積而生熱,故喉腫塞而痹痛,脈沉者為陰,浮者為陽。若右手關上脈陰陽俱實者,是喉痹之候也,亦令人壯熱而惡寒,七八日不治則死,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云,兩手拓兩頰,手不動,摟肘使急,腰內亦然住定,放兩肋頭向外附膊腰,氣散盡勢,大悶始起,來去七通,去喉痹。(出第三十卷中)

廣濟療喉痹急疼,悶妨不通方。

馬蘭根(切一升),升麻(三兩),瞿麥(二兩),射干(十兩),犀角(二兩屑),通草(二兩),玄參(三兩)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細細含咽,一日令盡,得破膿。慎熱面、炙肉、蒜。

又療喉痹方。

馬藺子(八分),牛蒡子(六分)

上二味搗為散,每空腹以暖水服方寸匕,漸加至一匕半,日再。(並出第二卷中)

肘後療喉痹者,喉里腫塞痹痛,水漿不下入,七八日即殺人,療之方。

巴豆(一枚開其口)

上一味,以綿裹極堅,令有繩出外,以巴豆納鼻中,隨腫左右,時時吸氣,半日許即瘥,無巴豆,用杏仁以塞耳如之。(文仲範汪同)

又方

熬杏仁熟搗,蜜丸如彈子,含咽其汁,亦可搗杏仁末。帛裹含之。(小品文仲備急範汪同)

又方

礬石一兩,水三升漬,洗手足。

又方

生地黃汁二升,蜜二升,合微火煎之,取二升,稍稍含之。

又方

射干,當歸(各三兩)

上二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稍稍含之,吐去更含。

又方

剝葫塞耳鼻孔,日再易之,有效。

又方

菖蒲根嚼,燒秤錘令赤,納一杯酒中,沸止飲之。(文仲備急同)

又療喉痹方。

射干一片含咽汁。

又方

升麻斷含之,喉塞亦然。

又方

桔梗(三兩)

上一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忌豬肉。

又方

取芥子搗碎,以水及蜜和滓,敷喉下,燥輒易。

又敷用神效方。

桔梗,甘草(炙各一兩)

上二味切,以水一升,煮取服,即消,有膿即出。忌豬肉、海藻菘菜(備急同)

又療垂死者方。

搗馬藺根一握,少以水絞取汁,稍稍咽之,口噤以物拗灌之,神良。

古今錄驗雞子湯療喉痹方。

半夏末(方寸匕)

上一味,開雞子頭去中黃白,盛淳苦酒令小滿,納半夏末,著中攪令和雞子,著刀子鐶令穩,炭上令沸,藥成,置杯中,及暖稍咽之,但腫即減。忌羊肉餳。(肘後文仲同此與仲景苦酒湯同半夏不可作末剖之可也)

又療喉痹塞射干丸方。

射干(二兩),豉(三合),芎藭,杏仁(去尖皮各一兩),犀角(一兩屑),升麻(二兩),甘草(一兩炙)

上七味搗下篩,蜜和丸含之,稍稍咽津,日五六。忌海藻、菘菜。

白話文:

喉痹方二十一首

病源: 所謂的喉痹,是指喉嚨內部腫脹、阻塞、疼痛,導致水和食物都難以吞嚥。人體的陰陽之氣出自肺部,沿著喉嚨上下運行。當風邪入侵喉嚨,氣血鬱結積熱,就會引起喉嚨腫脹、阻塞和疼痛。脈象沉的屬於陰證,浮的屬於陽證。如果右手關脈的陰陽之氣都強盛,就是喉痹的徵兆。病人還會感到發熱和怕冷,如果七八天不治療就會死亡。對於湯藥、熨燙、針刺和砭石等治療方法,另有正規的處方。這裡附上一些輔助治療、滋養和疏導的方法。養生導引法中說,兩手掌貼住兩頰,手不動,將手肘向內用力,腰部也要保持不動。接著放開兩側肋骨,使肩膊和腰部向外伸展,直到氣散盡,然後再用剛才的姿勢。這樣來回七次,可以治療喉痹。(出自第三十卷中)

廣濟治療喉痹,疼痛劇烈、阻塞不通的處方: 馬蘭根(切碎,一升)、升麻(三兩)、瞿麥(二兩)、射干(十兩)、犀角屑(二兩)、通草(二兩)、玄參(三兩)。 將以上七味藥切碎,用水八升煮到剩二升,去除藥渣,慢慢含著吞嚥,一天內服完,可以使膿破出。要避免吃過燙的食物、烤肉和大蒜。

另一個治療喉痹的處方: 馬藺子(八分)、牛蒡子(六分)。 將以上二味藥搗成粉末,每天空腹用溫水服用一小勺,逐漸增加到一勺半,每天服用兩次。(皆出自第二卷中)

《肘後方》治療喉痹的處方: 喉嚨內部腫脹、阻塞、疼痛,導致水和食物都難以吞嚥,七八天就會死亡。治療方法如下: 巴豆(一枚,開口)。 將巴豆用棉花包裹緊實,留出線頭,將其塞入鼻孔,根據腫脹位置塞入左右鼻孔,不時吸氣,大約半天就會痊癒。如果沒有巴豆,可以用杏仁塞入耳朵,效果一樣。(文仲和範汪都這樣用)

另一個處方: 將杏仁炒熟搗爛,用蜂蜜調成彈丸大小,含在口中吞嚥汁液,也可以將杏仁搗成末,用布包著含在口中。(《小品方》、《文仲備急方》、《範汪方》都記載此法)

另一個處方: 礬石一兩,用水三升浸泡,用來洗手和腳。

另一個處方: 生地黃汁二升,蜂蜜二升,混合後用小火煎煮,取二升,慢慢含著吞嚥。

另一個處方: 射干、當歸(各三兩)。 將以上二味藥切碎,用水三升煮到剩一升,慢慢含著吞嚥,吐掉後再含。

另一個處方: 用葫蘆皮塞住耳鼻孔,每天更換兩次,有效。

另一個處方: 嚼菖蒲根,將燒紅的秤砣放入一杯酒中,等沸騰停止後飲用。(《文仲備急方》也有記載)

另一個治療喉痹的處方: 含一片射干吞嚥汁液。

另一個處方: 含服升麻,喉嚨阻塞也可以用。

另一個處方: 桔梗(三兩)。 將桔梗切碎,用水三升煮到剩一升,一次性服用。忌吃豬肉。

另一個處方: 將芥菜籽搗碎,用水和蜂蜜調成糊狀,敷在喉嚨下方,乾燥後更換。

敷用神效方: 桔梗、甘草(炙,各一兩)。 將以上二味藥切碎,用水一升煮後服用,可以消腫,有膿的話膿也會排出。忌吃豬肉、海藻和菘菜(《備急方》也有記載)。

另一個治療垂危病人的處方: 搗爛馬藺根一把,稍微用水擠出汁液,慢慢吞嚥,如果嘴巴緊閉,可以用東西撬開灌入,效果非常好。

《古今錄驗方》雞子湯治療喉痹的處方: 半夏末(一小勺)。 將雞蛋打開,取出蛋黃和蛋白,倒入少許純苦酒,不要倒滿,加入半夏末,攪拌均勻,將雞蛋放在刀環上固定好,用炭火加熱使其沸騰,藥成後倒入杯中,趁溫熱慢慢吞嚥,只要腫脹就會減輕。忌吃羊肉和麥芽糖。(《肘後方》、《文仲方》都有此記載,與張仲景的苦酒湯類似,半夏不可研末,切開即可)

另一個治療喉痹阻塞的射干丸處方: 射干(二兩)、豆豉(三合)、芎藭、杏仁(去皮尖,各一兩)、犀角屑(一兩)、升麻(二兩)、甘草(炙,一兩)。 將以上七味藥搗碎過篩,用蜂蜜調成藥丸,含在口中慢慢吞嚥,每天五六次。忌吃海藻和菘菜。

射干湯治療喉痹,阻塞不通,疼痛難忍,無法進食的處方。對於喉嚨阻塞和其他疾病也有效。 當歸(二兩)、升麻(一兩)、白芷(三兩)、射干、甘草(炙)、犀角屑、杏仁(去皮尖,各一兩)。 將以上七味藥切碎,用水八升煮到剩一升半,分次服用,效果非常好。忌吃海藻和菘菜(出自第二十九卷)。

《近效方》治療喉痹的處方: 大附子(一個,削皮切成四片)。 將附子片塗上蜂蜜,在火上稍微烤熱,含在口中吞嚥汁液,等甜味沒有後再換一片,按照之前的步驟含服。如果已經化膿,膿液就會排出,如果還沒化膿,就會立即消腫,非常靈驗。忌吃豬肉和冷水。

另一個處方: 樸硝一兩,慢慢含著吞嚥汁液,大約一頓飯的時間就會痊癒。

另一個治療腫脹嚴重、說不出話的處方: 大附子(一枚,炮裂後削皮,切成豆子大小)。 含一塊附子咽汁,大約半頓飯的時間就會痊癒,烏頭也可以用。忌吃豬肉和冷水。